①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庄超然和法语系硕士生陈晖,分别搜寻并翻译了德语和法语的部分研究材料。特此致谢。 ②カ一ル·ヤスパ一ス:《歴史の起源と目標》,重田英世訳,理想社,1971年;吾淳:《雅斯贝尔斯“轴心期”时间同步性的奥秘》,《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8期;陈启云:《中华古文化中的“超越”哲思:“轴心”与“转轴”》,《学术月刊》2011年第10期。 ③沃格林:《希特勒与德国人》,张新樟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第92页。 ④转引自李雪涛:《论雅斯贝尔斯历史哲学的构想》,《德语人文研究》,2015年2第2期。 ⑤Karl Jaspers,Rechenschaft und Ausblick:Reden und ,München:R.Piper & Co Verlag,S.278.L'esprit européen,Rencontres Internationales de Genève,Tome I,,Les de la Baconnière,1947. ⑥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前言”,第15页。 ⑦“Karl Jaspers an Hannah Arendt”(1946.9.18),Lotte Khler,Hans Saner(Hrsg.),Hannah Arendt/Karl Jaspers Briefwechsel 1926-1969,München.Zürich:Piper,1991,S.93. ⑧卡尔·雅斯贝斯:《论悲剧》,《卡尔·雅斯贝斯文集》,朱更生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52—453页。 ⑨转引自Lars Lambrecht,“Lust,ein Weltbürger zu sein.Zu Jaspers Geschichtsphilosophie”,Discussion Papers 50,University of Hamburg,Centre for Economic and Sociological Studies(CESS/),2015. ⑩“Karl Jaspers an Hannah Arendt”(1947.1.8),Lotte Khler,Hans Saner(Hrsg.),Hannah Arendt/Karl Jaspers Briefwechsel 1926-1969.S.108. (11)(12)(18)(19)(22)(23)(24)(25)(26)(29)(35)(36)(37)(38)(43)(44)(45)(51)(53)(54)雅斯贝尔斯:《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李雪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33页,第34页,第154—155页,第133页,第295页,第268页,第159页,第95页,第1页,第12页,第163页,第34页,第242页,第226—228页,第234页,第237页,第237—238页,第23页,第246页,第112页。 (13)Cornelia Schmitz-Berning,Vokabular des Nationalsozialismus,Berlin,New York:de Gruyter 1998,S.7-8.林登(Walther Linden)将“柏林-罗马轴心”概念及其复合词“轴心国”“轴心政治”作为1936年出现的新词,收入《德语词汇史》(Deutsche Wortgeschichte,1943)。 (14)傅立群:《希特勒的称霸战争与豪斯浩佛的地缘政治理论》,《军事历史》1986年第1期。 (15)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董乐山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年,第79、286、290—291页。 (16)Hannah Arendt,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Schocken Books,1951. (17)朱利安·扬:《海德格尔哲学纳粹主义》,陆丁、周濂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98页,注释12。 (20)萨弗兰斯基:《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靳希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53页。 (21)Thoams Mann,“Ansprache vor Hamburger Studenten”(1953),Gesammelte Werke.Band 10:Reden und Aufstze,Frankfurt am Main:S.Fischer,1990,S.402.托马斯·曼(Thomas Mann)于1938年迁往美国,1953年返回德国,当年概念化地提出“欧洲的德国”和“德国的欧洲”,但不等于此前没有相关思考。 (27)雅斯贝斯:《雅斯贝斯哲学自传》,王立权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101页、84—85页。“Karl Jaspers an Hannah Arendt”(1948.4.10),“Karl Jaspers an Hannah Arendt”(1948.5.28),Lotte Khler,Hans Saner(Hrsg.),Hannah Arendt Karl Jaspers Briefwechsel 1926-1969,S.142,146. (28)(52)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李雪涛主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91页,第509页。 (30)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Vorlesungen über die Philosophie der Geschichte,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1989,S.386.雅斯贝尔斯:《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第7页。 (31)Csaba Olay,“Bemerkungen zu Karl Jaspers' Geschichtsphilosophie”,Studi JaspersianiⅢ,Napoli:Orthotes,2015.S.219-234. (32)如雅斯贝尔斯自承,在他之前,阿尔弗雷德·韦伯等人都已提出有关“轴心时代”的实质内容,却未曾定名。雅斯贝尔斯:《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第4—5页。余英时:《论天人之际》,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第1—70页。 (33)雅斯贝斯:《雅斯贝斯哲学自传》,第86页。 (34)Aleida Assmann,“Jaspers Achsenzeit,oder Schwierigkeiten mit der Zentralperspektive in der Geschichte”,Dietrich Harth(Hrsg.),Karl Jaspers Denken zwischen Wissenschaft,Politik und Philosophie,Stuttgart:J.B.Metzlersche Verlagsbuchhandlung,1989,S.189,195. (39)卡西尔:《国家的神话》,范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344—345页。 (40)“Karl Jaspers an Hannah Arendt”(1950.8.19),Lotte Khler,Hans Saner(Hrsg.),Hannah Arendt/Karl Jaspers Briefwechsel 1926-1969,S.164,191.雅斯贝尔斯:《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第90页。 (41)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480—481页;雅斯贝尔斯:《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第165页。施米特就很欣赏托克维尔的这一预判,看出世界有“集中化”(俄国)和“民主化”(美国)两种道路。参见施米特:《论断与概念(1923-1939)》,朱雁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36—339页;施米特:《大地的法》,刘毅、张陈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73页。 (42)雷颐:《历史:何以至此》,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46)《海德格尔致信雅斯贝尔斯》(1933年4月3日),比默尔、萨纳尔编:《海德格尔与雅斯贝尔斯往复书简(1920-1963年)》,李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4—235页。 (47)海德格尔:《德国大学的自我主张》,溥林译,刘小枫编:《海德格尔的政治时刻》,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272—273、277页。 (48)朱利安·扬:《海德格尔哲学纳粹主义》,第25页。雅斯贝尔斯认为海德格尔是要“领导领袖元首”(参见萨弗兰斯基:《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第330页),他在哲学上的政变思想,与“领导元首”的梦想走得同样远(参见克劳姆伯茨:《施米特和海德格尔论主权和管治》,刘小枫编:《海德格尔的政治时刻》,第128页)。 (49)萨弗兰斯基:《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第322页。 (50)转引自萨尼尔:《雅斯贝尔斯》,张继武、倪梁康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73页。 (55)Aleida Assmann,“Jaspers Achsenzeit,oder Schwierigkeiten mit der Zentralperspektive in der Geschichte”,Dietrich Harth(Hrsg.),Karl Jaspers Denken zwischen Wissenschaft,Politik und Philosophie,Stuttgart:J.B.Metzlersche Verlagsbuchhandlung,1989,S.195. (56)格鲁嫩贝格:《阿伦特与海德格尔》,陈春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70页。 (57)苏国勋、刘小枫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Ⅱ:社会理论的诸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227—305页。 (58)Daniel Bell,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New York:Basic Books,1976,p.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