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学评议 >

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反省与寻求突破(5)

http://www.newdu.com 2019-12-12 《广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 孙颖 李长莉 参加讨论

    注释:
    ①如蔡少卿、李良玉:《50年来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北京:《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行龙:《二十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之反思》,北京:《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期;王先明:《新时期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评析》,开封:《史学月刊》,2008年第12期等;闵杰:《近代社会史研究》(见常建华、郭玉峰、孙立群、闵杰编著:《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
    ②参看李长莉:《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三十年发展趋势与瓶颈》(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三十年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范式转换》(石家庄:《河北学刊》,2018年第1期)、《近三十年中国社会史研究方法的探索》(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以及李长莉、唐仕春、李俊领、吕文浩合著:《当代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③《近代史研究》每年第5或6期附刊上年度“国内论著目录”,2010年度缺,2011年后改为网络版,2014年后停止。
    ④见常建华、郭玉峰、孙立群、闵杰编著:《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
    ⑤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页。
    ⑥陈旭麓:《陈旭麓文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3页;张静如:《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北京:《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
    ⑦赵世瑜:《社会史研究呼唤理论》,北京:《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赵世瑜:《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北京:《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朱志敏、孔祥宇:《1990年以来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理论研究概述》,福州:《党史研究与教学》,1998年第3期。
    ⑧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导论》,第2页;池子华:《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理论视野》,保定:《河北大学学报》,1998年3月(第23卷第1期);张静如:《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北京:《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陈旭麓:《略论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
    ⑨冯尔康等:《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3页;王先明:《论社会史研究的对象》,石家庄:《河北学刊》,1990年第2期。
    ⑩乔志强、行龙《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上海:《史林》,1998年第3期)一文,对中国社会近代化变迁的过程、特征和阶段作了比较全面集中的概括。
    (11)参看蔡少卿、李良玉:《50年来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北京:《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
    (12)如马敏:《中国近代商人心理结构初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程歗:《晚清乡土意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13)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8)》,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参看行龙:《二十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之反思》,北京:《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期;行龙主编:《区域社会史研究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15)参看朱英:《近代中国的“社会与国家”:研究回顾与思考》,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张志东:《中国学者关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思考》,北京:《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邓京力:《“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在中国史领域的应用》,开封:《史学月刊》,2004年第12期;闵杰:《近代中国市民社会研究10年回顾》,上海:《史林》,2005年第1期。
    (16)这方面的代表性学者黄兴涛,近十余年来发表了系列相关论著,如《清末民初新名词新概念的“现代性”问题——兼论“思想现代性”与现代“社会”概念的中国认同》(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晚清民初现代“文明”和“文化”概念的形成及其历史实践》(北京:《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6期)、《“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词的发明与认同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17)黄超《近二十年来国内近代中国社会治理研究发展概述》(长春:《现代交际》,2016年第10期)一文,对近代中国社会治理的研究成果作了比较宽泛的概述,但界定不够清晰,评述也比较简略,可参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