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综合大学开设我国少数民族语言课程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对国内综合大学的部分体制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把综合大学现有的“外国语学院”改为“语言学院”,把我国主要少数民族语言(如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蒙古语、藏语、朝鲜语)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为我国汉族学生和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这一体制调整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可以为在综合大学里愿意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的汉族学生提供正规和系统的语言学习机会,使他们对我国“多元一体”的基本国情和民族格局有更为具体和更为全面真实的了解,同时为他们学成后的就业开拓更为广泛的前景。例如:来自甘肃、四川农村的汉族大学生如果掌握了维吾尔语、藏语,就会成为南疆和藏区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有着光明的就业前景,对于他们的就业和发展而言,学习维吾尔语和藏语也许远比学习英语和日语更具有实用价值。 (2)这些语言专业和课程的系统开设,将明显增加各综合大学教师队伍中少数民族教师的数量和比例。据了解,北京大学长期以来没有一名维***教师,只有一名藏族教师(讲授梵文)和一名哈萨克族行政人员,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我国各民族院校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百花园”,应当把全国各综合大学也逐步变成“各民族师生的百花园”,为青年一代的族际交流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一个必要的客观环境。美国大学非常重视种族和族群成分的“校园多样性”(campus diversity),非常注意聘请一定比例的少数族裔教师员工和招收少数族裔学生,努力创建一个多族群深层次交往交流的校园环境。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3)综合大学开设少数民族语言专业课程,可以让我国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在一个“多民族大家庭”的校园氛围内成长。目前,我国维***、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多集中于各民族院校,而且还相对集中在本民族语言文学的各专业,这些学生与本校其他院系的汉族学生交往有限,容易造成以各“少数民族语言院系”为单元的“民族区隔”,十分不利于各民族学生之间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交往交流。 (4)综合大学开设少数民族语言专业课程,可以让来我国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的各国留学人员在综合大学的学术氛围和校园环境中,与汉族学生一起学习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藏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同时也有机会更多地接触汉族师生,从而对博大精深、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有更真切的了解和认识。这将有助于他们把维***文化、藏族文化等看作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与汉族文化完全区隔开的“另一种文明”,这对于他们在心目中接受“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概念必然有所帮助。这些外国留学人员可以和广大汉族师生们一起学习、研究维***、藏族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了解各民族共享的中国社会的现代变迁与发展。 (5)在各综合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就读的汉族学生一般学习成绩比较好,与各民族院校就读的汉族学生相比,具有较强的学习自制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他们会激励和带动同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些优秀的汉族学生如果有兴趣学习维***、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毕业后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或进入相应研究机构,他们的学术视野和研究能力将有助于推进和提高我国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发展现状和历史演变的研究工作。 (6)目前关注和研究中国民族问题和少数民族发展的汉族学者为数不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因此无论是研究历史文献还是开展实地田野调查都有一些障碍。而研究民族问题的少数民族学者虽然有不少人可以直接阅读少数民族文字史料,但是由于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在中小学甚至大学期间阅读的汉文文献(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经典)的数量和层次都十分有限,缺乏学术积累,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研究和分析能力。目前,国际学术界的许多重要文献在我国都只有汉译本,今后这一局面恐怕也不可能根本改变。因此,有限的文献阅读量必然限制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研究创新能力。综合大学毕业的汉族学生和民族院校毕业的少数民族学生,这两部分人各有不足之处,两方面的缺憾并列在一起,在客观上影响了我国民族问题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对话能力,这一局面对中国在“民族—族群”等民族问题研究领域的学术创新和争取国际学术话语权非常不利。 例如,近年来一些美国学者推动的“新清史”研究在国际和中国学术界之所以能够引起超常的反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内的清史研究,主要原因之一即在于我国汉族学者中熟练掌握满文、维吾尔文、蒙古文、藏文的人极少,长期以来他们的清史研究主要依靠汉文文献;同时,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学者的学科基础和理论素养有限,很难介入到重大议题的深层次学术讨论,这两方面缺憾的并存造成我国学界在应对“新清史”研究中的被动局面。推出“新清史”研究思潮的外国学者很容易根据少数民族文字文献质疑从汉文文献得出的观点,而少数民族学者也很容易被外国学者牵着鼻子走。这样的被动局面必须改变。因此,调整我国综合大学的“外国语学院”为“语言学院”,为汉族学生和留学生开设维吾尔语、藏语、哈萨克语、蒙古语等少数民族语言课程,是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并争取在未来彻底改变我国民族研究现状、拥有更多的国际学术话语权的一个重要举措。 七、关注我国少数民族留学生的学习与就业 近些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学生出国留学的人数增长很快,在全国出国留学人员中所占比例也不断提高。但是对这些在海外的少数民族留学生的具体学习专业分布(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理科、工科、医科、农科等)、所获学位结构(本科、硕士、博士)以及获得学位后的就业地点(回国在本民族地区工作、回国在东部城市工作、在留学国家就业、转到其他国家就业)和就业状况(高校任教、企业就职、个人创业等各种类型,以及是否从事所学专业相关工作等)的调查研究却很少。 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留学生在境外所学专业和就业状况,关心他们的学业和成长,掌握其发展态势,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教育部、公安部、我国驻外使领馆等相关部门和机构都有责任在申请手续、学习、医疗、就业、法律咨询等方面积极帮助境外的我国少数民族留学生。为了吸引留学国外的少数民族留学生学成后归国服务和发展,上述机构还应向他们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并在国内相关的人才政策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 八、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在内地就业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化建设中起步较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因此过去的口号是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应回去建设家乡,“改变家乡面貌”。许多学生返回家乡后,发挥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确实在许多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教育部对***“内高班”的就业政策是“鼓励回***,允许留内地”。有调查显示,天津一些学校的“内高班”学生大学毕业后返回***就业的比例高达76%。[6](P.154)“内高班”学生的高考招生工作由教育部单独制定计划,参加就读学校所在省市的统一高考,由于各省市的考试难度和录取分数线存在差距,“内高班”学生在教育发达省市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掌握知识的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在录取时也会受到所在省市较高录取线的影响而失去进入更好大学的机会。[6](P.190-197) 近些年,西藏“内地班”和***“内高班”学生在内地完成高中学习后,绝大部分顺利考入内地大学学习。但据了解,这些进入内地大学就读的藏族、维***、哈萨克族大学生的所学专业(如船舶设计制造、海洋生物学)并不一定适合回到藏区或***就业。有些一心想回西藏就业的西藏籍大学生在校并没有专心致志地学习专业知识,而是积极准备回到西藏报考公务员。同时所在学校也不希望这些藏族学生留级或肄业,因此多采取降低要求的做法以保障这些学生顺利毕业。这实际上使得学生本人的宝贵学习光阴、所在大学的教育资源、政府提供的各项补助等没有发挥最大效用,这种局面应尽可能避免。如果换一个思路,我们转而鼓励那些在大学所学专业并不适宜返乡就业的藏族、维***等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留在内地专业对口的岗位就业,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此外,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留在内地城市就业和居住,不仅可以使这些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发挥作用,同时对于促进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亦可起到多方面的积极影响。这样的就业策略实际上拓展了藏族、维***等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生入学时的专业选择范围,有助于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新一代知识分子就业领域的整体结构,增加少数民族在各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与此同时,这样的就业思路可以逐步改变我国藏族、维***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地域分布,有利于扩展我国藏族、维***等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范围内的居住分布范围,促进我国各民族人口的跨地域均衡分布。少数民族青年的专业结构均布和职业行业均布是各民族人口地理均布的重要条件。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我国56个民族和13亿多国民都是这个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由于历史上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边疆地区在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现存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部少数民族青年全面参与祖国各行各业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全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人才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中,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并进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就业技能,已经成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必不可缺的桥梁。大学生是未来一代的国家精英,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就业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中的重要专题,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是作者2018年12月26日在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民族学、社会学学部高峰论坛发言的修订稿。 参考文献: [1]马戎.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就业人口的职业结构变迁与跨地域流动——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初步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3. [2]马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族际交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76. [3]尼玛顿珠.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的内地西藏班[A].马戎主编.内地办学的运行机制与社会效果:内地西藏班、新疆班专题研究[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322. [4]马戎.从现代化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双语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3):148-149. [5]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R/OL].(2008-4-24)[2018-12-25].http://www.cuaa.net/cur/lyysdc/10.shtml.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