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文化互动、地方社会与国家治理:腾冲傈僳族刀杆节叙事解读(2)

http://www.newdu.com 2019-12-27 《思想战线》(昆明)2019年 高朋 参加讨论

    二、刀杆节叙事的历史考证
    要对刀杆节叙事进行历史考证,就必须从其基本的要素出发,除了王骥这个因素可以排除之外,我们发现在这些传说中,还有防御野人、设立关卡和发放钱粮这些基本要素。而这些要素,都可以通过对史料的解读来加以解释。首先,我们从“野人”谈起。不同于一般的理解,在清代和民国的腾冲,野人并非是对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族群的概称,而是确指某一个具体的族群。《腾越州志》中即提道:“茶山外有一种野人,赤发黄睛,以树皮为衣,首戴骨圈,插雉尾,缠红藤,涉险如飞,性喜杀。前明有里麻、茶山两长官司管束,明季两长官司为野人所逐,循至内地。”(15)这些野人本来生活在江外,对于腾冲地区没什么影响,但是在清缅战争期间,为了保证粮草运输,沿边土司开始让他们在江内的山头安营扎寨。(16)而到了嘉庆年间,由于“江内野夷每逢乏食,勾结江外野夷,下山抢夺,日渐恣肆。十八年剿办,野夷逃窜一空,当事文武因其险远,不能深入;未经大创,日久蹂躏,又渐及内地”,(17)野人开始成为腾冲最严重的安全隐患。
    道光初年,腾冲的同知胡启荣就试图通过设立关卡修建碉堡的方式,加强对野夷的守备,经过两年的准备,终于“得石、土、木堡二十四座,石、土、木各碉三十三座,屯仓四座,鸟机炮五十位,鸟枪四百杆,练田三千四百四十九亩零,士民捐田二百九十八亩零,其岁入租谷六千余石。募屯练六百二十四名,分驻碉堡,议定每屯练一名,岁给口粮谷十石”。(18)光绪年间,晚清名臣岑毓英在腾冲处理军务时,也特别提道:
    安查腾越厅于嘉庆十九年边外野匪滋事,设有土练、雇练名目。其雇练每名月支雇价银二两,日给口粮银一分六厘……腾越厅于道光年间置有练田。岁收京石租谷八千七百余石,备支守关隘练丁口粮。每练一名月给谷六斗。(19)
    可见,在嘉庆道光年间,腾冲地方官员确实为关隘的守军提供了口粮与饷银。
    在道光年间驻扎关卡的士卒中,终于出现了傈僳族群众的身影。民国时编纂的《腾冲县志稿》中即提道:
    道光七年,署腾越厅广裕详请设立河西外围香柏岭十五卡,招募傈僳三百七十户分驻,于盐课溢余留半银支给口粮盐菜,限满听其种地、守卡。嗣因山地硗确,不敷口粮,永昌府胡启荣、腾越厅周澎详请奏明,借藩库银二万两置买练田,分给各傈僳口粮,府、厅各捐银一万两,五年归款。(20)
    根据当代的调查,腾冲地区的傈僳族在追溯自身的祖源时,也会特别提到,祖先是参军打仗来到的腾冲。水城的傈僳族民众麻生忠就说道:
    我们傈僳族过去参军参战厉害,一直打仗招兵,从西藏来到石月亮(怒江州福贡县)住了一段时间。那时柴新官、艾英宗(音)在这里(腾冲)当官,但将台以上没有人驻扎,汉族、傈僳族都没有,他们就招我们麻家来掌握(镇守)边关。我们来到这地方,自己刀耕火种,管理这里的土地了。过去边境线上相当乱,叫我们守这个边卡后,那些侵犯的人不能够来这地方了。(21)
    从这些史料和历史记忆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刀杆节传说中所描述的事件,实际上是对傈僳族民众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被以胡启荣和周澎为代表的腾冲地方官员所招募,来担任边境关卡守兵,以防御所谓的“野夷”历史事件的一种“异时化叙事”;即傈僳族民众根据历史记忆,将发生在清代中叶的事件,比附到明代的王骥身上。当然,这样独特的叙述及相关的仪式,不可能是傈僳族民众所固有,只能是在复杂的文化互动中,被“发明”出来的。
    三、刀杆节叙事的复合性生产
    傈僳族传统信仰是对于各种精灵“尼”的信仰,而且人们主要是通过诵经祭祀的方式,来祈求以最高神“米斯尼”为代表的各种神灵的护佑。(22)无论是对三崇神王骥的崇拜,还是上刀杆、下火海的仪式内容,都与傈僳族传统的信仰形式格格不入。那么,这些文化因素的生成,很有可能是从其他文化体系中借鉴而来。通过对周边地区方志文献的解读,我们发现,三崇信仰和上刀杆、下火海的仪式,极有可能是傈僳族民众借鉴和活用云龙州三崇信仰的结果。
    雍正年间编写的《云龙州志》中多次提到三崇信仰,明言在德龙山脚下,有一座三崇寺,非常灵验,当地百姓以每年七月初十为三崇神的寿诞,祭祀活动非常盛大。(23)而且,在元宵节的时候,还要组织专门的迎接三崇神的活动。(24)更重要的是,如果病人祭祀三崇,就要“延巫曰香童者数人,歌舞以乐神,萟铁链于火,口啣之,出入踢跳,缚数十刀于木端似梯,赤足升降,曰:‘上刀山’……相传三崇为汉将,于漕涧中彝毒,故祭如此”。(25)从上面的记载中可以发现,清代中叶云龙州民众对于三崇的信仰之深,而且已经出现“上刀山”和“下火海”仪式的雏形。(26)有趣的是,这时云龙州民众虽然认为三崇是一名汉将,但是却没有明确他究竟是谁。(27)并且这位汉将也不是被皇帝所毒杀,反而是中了“彝毒”,即被少数民族所毒杀。而且遍查整本雍正《云龙州志》,都没有发现王骥的身影。
    后来,云龙县也逐渐开始流传三崇就是王骥的说法,不过始终相信他是被少数民族毒死的。在民国时期,云龙的士民甚至在漕涧给王骥修建了一座墓葬。当地还流传着王骥屯兵漕涧时筑城,当地的土人害怕这会侵占了他们的土地,就在奉献给王骥的羊肉中放了弩毒药,将其毒死的故事。(28)有趣的是,傈僳族在清代的重要形象之一就是善于使用毒弩。康熙《大理府志》卷十二《风俗》载,云龙州“栗粟,于诸彝中最悍,依山负谷,射猎为生,长刀毒弩,日不离身”。(29)从这则记载看,毒害王骥的似乎有可能是傈僳族。并且在康熙、雍正年间,傈僳族发起的劫掠也确实是最为云龙州官员困扰的问题。康熙时任知州的顾芳宗就指出:“云龙州接壤丽江,地方栗粟出没,以刀剑为耒耜,各负弩以长驱。又炼成毒药,涂矢发中,见血即死。附近村墟,靡不受害。劫杀之案,不一而足。”(30)《云龙州志》在《种人》部分提到傈僳族时,也特别强调他们的凶悍和善于劫掠,指出:“傈僳于诸彝中最悍……处兰州界连云龙,依山负谷,射猎为生。利刃毒矢,日夜不离身……不时伺隙,劫掠行旅,抢夺牛羊,大为归化、师、顺之患。”(31)可以说在清代中前期,傈僳族民众在云龙州一般官员和人民看来,都是一个形象颇为负面的“他者”,同时也恰恰说明,这一时期傈僳族和云龙州其他民族的民众有着相当频繁的交往。正是在这种带有一定暴力色彩的交往过程中,傈僳族民众有可能接触到了三崇信仰,进而学到了“上刀山”和“下火海”的技能。(32)当然,上刀山、下火海作为一种和道教信仰紧密相连的仪式行为,不一定非要从云龙的三崇信仰中学习,也可能是傈僳族民众借鉴其他群体文化的结果。
    虽然我们目前还不能确定,云龙的当地人是何时开始相信三崇神是王骥,不过大体可以肯定的是,在傈僳族与云龙当地人进行频繁交流的时期,王骥还没有被云龙当地人所重视;因此,傈僳族刀杆节的仪式流程和传说的部分内容,特别是修城被毒杀那一部分,很有可能来自云龙;但是将王骥纳入三崇信仰中,并成为传说中的主角,则应该是受到腾冲地方文化的影响。明代初年,腾冲地区才开始真正进入中原王朝的管理体系中。因为地处边陲,所以军事防御的任务极重,先后被称为腾冲守御所、腾冲军民指挥使司和腾冲卫,只是在嘉靖年间,短暂的被称为腾越州。直到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才最终撤销腾冲卫,设为腾越州。而且,终明一代,都不断有军户迁入腾冲,以致腾冲的军户可以根据迁移时间分为“汉军”“土军”和“充分新军”三种。(33)因此,腾冲地区的卫所文化特色非常明显。乾隆《腾越州志》中,还在强调:“凡腾越卫职,皆世禄之家,从前军伍祖宗,均从江浙、湖广、四川、江西等处调拨,以示用夏变夷之道,其意甚远。”(34)正是由于地处边陲,居住人群中有大量的卫所后裔,因此腾冲民众对于明代在腾冲一带活动的武将,有着深刻的印象,对于平定了麓川之乱的王骥,自然也有很多历史记忆。在《腾越州志》中,王骥的列传是放到“重臣”门类中,排名仅在诸葛亮、明初重臣沐英和何福之后,位列第四。其传记的长度,也仅次于征伐岳凤和缅甸成功的刘綎,位列第二。身处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傈僳族民众可以非常方便地掌握和理解王骥这个文化符号,然后将自身的经历像箭一样射在王骥这个“稻草人”之上,也就不足为奇。(35)
    综合以上对云龙和腾冲地方文献的解读,虽然刀杆节现在被视为傈僳族的民族节日,但是它的传说叙事和仪式过程,均是吸取其他文化的养分生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傈僳族民众不是简单的学习和复制,而是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进行并达成一种创造性的“文化复合”状态;特别是将被彝毒所毒杀的汉将三崇,创造性的转换为了被皇帝所毒杀、又将自身经历投射到其身上的王骥。这种“文化复合”或创造,主要是傈僳族为了更好地适应腾冲地方社会所生成的一种“弱者的武器”。(3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