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 要:燕下都是战国中晚期的燕国都城,为保障其安全,构建有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既有保卫都城安全的城墙及附属设施、护城壕、人工河道,也有周邻地区拱卫都城的军事据点、军事城堡及燕南长城,更充分利用了天然屏障北易水、中易水、太行山脉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紫荆关,具有方式多样化、体系多层次化、防御重点突出等特点。 关键词:燕下都; 军事防御体系; 战国 随着燕下都考古工作的开展,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这些研究大部分侧重于宫殿建筑、墓葬、青铜器铭文等方面,关于军事防御体系的研究比较少见。燕下都作为战国中晚期燕国都城,地处国土南部,受齐国、赵国的威胁较大,故构建稳固、有效的军事防御体系十分重要。笔者以燕下都遗址考古资料为基础,结合文献记载,从都城的军事防御、都城周邻的军事防御、都城的自然屏障防御等方面对燕下都的军事防御体系进行分析,以期丰富对燕下都及燕国史的研究。 一、都城的军事防御 燕下都由东、西两城组成,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4~6公里(图一)[1]876。其城市防御包括城墙及附属设施、护城壕、高台建筑、城门及道路、军事装备、城内人工河道、城市规模和布局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城墙及附属设施 城墙是古代城市防御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城墙的高度、宽度以及坚固与否是衡量其防御价值的重要指标。 从考古报告看,东城是燕下都的主体部分,但地面上已不见城垣遗迹,残存垣基宽度均在40米左右[1]14。西城部分城垣地面残存墙体高6.8米,墙基宽约40米[1]17。其城墙建造技术考究,采用穿棍、穿绳和夹板夯筑等建筑技术,夯层明显,夯窝密集,部分夯层之间有铺草痕迹,如此先进的筑城技术极大地增强了城墙的坚固性。总体看来,燕下都城墙高大、宽厚、坚固,防御性能优越。 图一 燕下都平面图 (采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略做修改) 燕下都城墙附近发现多处用来增强城墙防御功能的附属设施,其中东城三处,西城一处。东城的三处均位于东城东北部,分别为七号(朱家台)、九号和十号(炼台)夯土建筑基址[1]15。七号基址位于隔墙东段,南北均凸出于垣基之外,防御性质突出。九号基址位于东城墙与隔墙的交界处,向南不远即为东城门,东墙在此处转折呈“L”形,九号基址恰恰位于“L”形的顶部,能有效增加防御的视野和范围。十号夯土基址位于北垣东部,向北凸出城垣20米。西城的一处(西斗城)位于北垣的中部,伸出北墙,形成一个斗形[1]18,其功能类似于马面,有利于城上守军观察敌情,也可三面御敌,减少城墙防御的死角,极大地增强城墙的防御能力。 (二)护城壕 护城壕是城墙外侧最为重要的防护设施。护城壕只有具备足够的宽度和深度,才能有效阻挡敌人接近城墙。 燕下都东城城壕总长4760米,宽约20~40米,深约4米,距东垣10~60米,壕内淤积以黑胶泥、淤泥为主。西城城壕全长4900米,宽约40~50米,深4.5~5米,距西垣70~80米,壕内淤积有淤泥和淤沙。因中易水改道,南部城壕情况不明[1]13—14。综上,从现存城壕遗迹来看,燕下都的护城壕既宽又深,能有效增加敌人攻击城墙的难度。 (三)高台建筑 高台建筑是指依附于高台的建筑组合体[2]。燕下都遗址发现有较多的高台建筑,这些高台建筑形状近方形,面积较大,高耸壮观。如武阳台,平面基本呈方形,东西最长处约140米,南北最宽处约110米,台基高出地面约11米[1]23;望景台,夯土范围东西长40米,南北宽26米,台基残高3.5米[1]28;老姆台,平面略呈方形,南北长110米,东西宽约90米,高出地面约12米[1]732。这些高台建筑居于城内制高点,便于军事指挥,有利于保障都城和统治者的安全。高台建筑也反映出统治者居高而治的思想。 (四)城门及道路 城门和道路也是城市的重要防御设施。燕下都共发现四座城门,其中东城三座,西城一座[1]20—21。东城发现的城门分别是东门、北门和隔墙城门。东门位于东垣与隔墙交界处,附近发现的九号夯土遗迹当为增强东门的防御能力而建造。北门位于北垣正中,宽约20米,发现有道路遗迹,往北通向老姆台。隔墙城门位于隔墙中部,宽约15米,发现有道路遗迹通往北门。西城发现一座城门,位于西垣的中部,宽约30米。东城三座城门中,北门与隔墙城门基本处于一条直线上,但该直线并未直接通向武阳台、望景台等宫殿建筑,而是位于宫殿建筑的西侧,这样的设计客观上拉长了城门与宫殿区之间的距离,能有效地迟滞敌人攻破城门后对宫殿区的进攻。 道路作为城内的主要交通设施,在战时必然成为兵员调动、物资转运的重要通道。燕下都东城发现道路三条,分别是二号、三号和四号道路。二号道路位于Ⅰ号地下夯土建筑遗迹内,南北走向,长247米,宽8.5米[1]30。三号道路宽约10米,发现有明显的路土,主要连接北城门和老姆台。四号道路位于隔墙城门处,并向北延伸,可能是老姆台通往武阳台中心建筑的主干道。西城在西城门处发现有一号道路,宽4~7米,向城外延伸约425米,向城内延伸约750米[1]21。 (五)军事装备 军事装备水平是衡量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墨子·节用》云:“有甲盾五兵者胜,无者不胜。”[3]说明军事装备在城池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燕下都发现多处制造兵器的大型作坊遗址,表明统治者对兵器制造的重视。如郎井村13号作坊遗址出土有陶镞范、铤范[4]。23号遗址出土有铁铤铜镞、弩机悬刀和铜戈等兵器,其中铜戈达108件,多数铜戈上有“匽王”铭刻[5]。燕下都出土兵器不仅数量多,而且制作精良。燕下都M44出土大批完整的铁兵器,有研究者对部分剑、戟、矛等进行检测,发现这些兵器的制作已经采用渗碳制钢技术[6]。 燕国兵器精良,士卒的防御装备也较为完善,尤以甲胄最为重要。《战国策·韩策一》[7]559《史记·苏秦列传》[8]2720中均谈到“铁幕”,司马贞《史记索隐》“谓以铁为臂胫之衣”[8]2722。《周礼注疏》也有“燕近强胡,习作甲胄”[9]的记载。燕下都遗址确已发现士兵防御用的甲胄遗物,如M44出土一具铁兜鍪,由89片铁札叶组成,该铁胄无遮檐、护面,有学者认为这是我国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铁铠[10]。类似的铁札叶在燕下都13、21、22号作坊遗址都有发现。1995年在燕下都遗址10号夯土基址又发现一件铁胄,由66片札叶组成,而且有遮檐和护面[11]。这些考古实物证明,至迟到战国中后期,燕国将士佩戴防护装备的现象已较为普遍。 (六)城内人工河道 燕下都城内河渠密布。一号河渠南北走向,全长6900米,河渠宽40~90米,距离东城西垣约25~60米[1]21,其功能类似于护城河,有效地保护着东城西侧的安全。二号河渠全长5700米,宽60~80米[1]21,走向较为曲折,但主体基本沿着东城北墙的内侧,增强了东城北部的防御能力,尤其是河渠经过北城门时继续向东,随后才向南注入“内湖”,可以避免出现敌人破北门后长驱直入的局面。三号河渠长4200米,宽约40米[1]21,整体流向呈“Z”形,与隔墙和东垣相配合,将以武阳台为核心的宫殿区紧紧围固起来,极大地增强了宫殿区的防御功能。 (七)城市规模 西周时期,周王朝国势强盛,拥有一套完备的宗法礼乐制度,也“存在着较为严格的等级制度”[12]。《周礼·冬官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13]《春秋左传正义》云:“天子之城方九里,诸侯礼当降杀,则知公七里,侯伯五里,子男三里。”[14]及至东周,随着诸侯实力的增强,营国制度逐渐被破坏,诸侯国都城的规模纷纷僭越礼制规定。 城市的规模,意味着城市提供的战略迂回空间和兵员的规模,对于城市的防御也十分重要。燕下都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4~6公里,规模远超“侯伯五里”的旧制。这不仅使燕下都可以屯驻更多的士兵,储备更多的物资,而且有充足的空间来建造作坊,便于就近生产更多的兵器、战车等军用物资。同时,城市面积大意味着能承载更多的人口。蒋刚推测燕下都的人口约有29.3~35.2万人[15],如此庞大的人口为燕下都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兵员。 (八)非典型城郭制 城郭制,指城市以大规模的城郭及护城壕作为城市主要防御设施的建城制度。典型城郭制的城与郭,一般呈“回”字形或接近“回”字形。非典型城郭制的城和郭则是二城并立或分置,但是小城和大城也分别具有“卫君”“守民”的功能[16]。 燕下都采用两城分离的非典型城郭制,由东城和西城两部分构成,两城功能差异明显,东城文化内涵丰富,发现有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墓葬区等,而西城文化遗存明显较少,防御性质突出,可能是为了屯兵和加强东城的安全而增设的具有防御性质的附郭城。两城分离是强化宫城安全的重要措施。当发生内乱时,宫城可依据自身的防御工事进行有效的抵抗;遇到外敌入侵时,西城可以作为缓冲地带,有效地迟滞敌人的进攻,为宫城的防御赢得时间。 二、都城周邻的军事防御 燕下都周邻地区也建有较为稳固的军事防御设施,主要包括防御据点、军事城堡和燕南长城。 (一)防御据点 燕下都附近发现有多处防御据点性质的遗址,且集中分布于东城外围。经考古调查发掘的共有6处[1]747,具体情况如下。 燕下都东城北的西茹堡村发现两处建筑基址,分别为YBX1和YBX2。YBX1,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53米,南北宽38米,高7.2米。YBX2,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宽8.7米,南北长13米,高2米。这两处建筑基址地处北易水北侧,夯筑而成,周边散落有战国时期的绳纹板瓦、筒瓦残片等遗物。遗址面积较小,距离较近,互为依托,并有道路相连通,是燕下都北部重要的防御据点。 燕下都东城东南发现三处夯土建筑基址。其中陈村一处,编号为YDNCH3,基址平面略呈方形,边长约10米,高7米,表面和四周发现战国时期常见的绳纹板瓦残片。台上村两处,分别是YDNT4和YDNT5。YDNT4,平面略呈长方形,基址东西长24米,南北宽14米,台面东西长17米,南北宽5米,高3.5米。YDNT5,东西长77米,南北宽41米,台面东西长12米,南北宽9米,高13.5米。这两处建筑均是夯筑而成,之间有道路相连通,附近多散见绳纹板瓦、筒瓦等遗物。 燕下都东城东北石柱村发现一处夯土建筑基址YDBSH6,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55米,南北宽49米,高4米。基址附近发现绳纹板瓦、筒瓦等遗物残片。 这几处遗址面积较小,文化内涵简单,但地理位置特殊,紧邻燕下都东城,且分别位于下都通往紫荆关、上都以及齐国和赵国的交通线附近,应当是拱卫燕下都的防御性据点。 (二)军事城堡 燕下都周邻分布有一定数量的军事城堡,这些城堡构成燕下都外围防御的重要屏障,如有战事,便能起到预警和阻击的作用。 1. 蔡庄城址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与河北省涞水县交界处,距燕下都遗址约40公里。该城址于1959年被发现,调查者推测“城为正方形,长宽300米左右。西墙中部有一处向外突出,疑为当时城门,南墙突出处尚留有一豁口”[17]。蔡庄城址采用穿孔版筑方式,夯层明显,夯窝呈圆锥状,夯层之间发现有明显的垫草痕迹。综合采集到的遗物分析,蔡庄城址可能建于战国晚期,并沿用至西汉。 2. 长沟城址 位于今北京市房山区长沟村东,距离燕下都遗址约50公里。最早由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冯秉其、唐云明调查发现。长沟城址地势较高,仅东南角处保存较好,城址平面呈方形,边长约500米。城内发现有与燕下都瓦当形制基本相同的瓦当和“鱼骨盆”等文化遗物[18]。 3. 解村古城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瀑河乡解村西北,距离燕下都遗址约10公里。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645米,南北宽550米,城垣夯筑而成,西墙为燕南长城墙体[19]。 4. 东黑山城址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大王店乡东黑山村,距离燕下都遗址约35公里。城址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800米。城墙夯筑而成,北、东、西垣各发现城门一座,中部有隔墙,城垣四周有护城河,平面基本呈“U”形。发掘者推测该战国城址属于燕南长城外围的附属小城,是重要的军事设施[20]。 这些军事城堡面积较大,平面多呈方形,城墙以夯筑为主,尚存部分防御设施。就分布位置而言,蔡庄、长沟城址位于太行山东麓的交通要道上,是燕下都北连蓟都的重要据点;解村、东黑山城址位于下都南部,与燕南长城一同构成燕下都南部的防御屏障。 (三)燕南长城 燕南长城以易水的堤防为基础扩建而成。文献中多见有关燕南长城的记载,如《战国策·燕策一》载,秦相张仪为秦破纵连横,游说燕王:“今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之有也。”[7]632《战国策校注系年》中说:“燕长城,在今河北易县、饶安、新安县界。”[21]《水经·易水注》载:“易水又东届关门城西南,即燕之长城门也……易水又东历燕之长城。”[22]结合文献和学者研究可知,燕南长城从今河北易县西南起,穿过北易水,沿南易水东向,经过汾门(今保定市徐水区西北),再沿着南易水和滱水(今大清河)走向东南。这一推断也在考古学上得到证实。考古工作者在今河北易县、徐水、安新、文安、雄县、大城,以及子牙河西岸都发现有长城遗址,并推测大城县东马村很可能为战国燕南长城的终点[23]。此外,在大城、文安两县燕南长城沿线还发现多个烽燧遗址[24]。 燕南长城距离燕下都较近,是抵御齐国、赵国军事进攻的一道屏障,它的存在为燕下都争取到更多的防御空间和备战时间,有效地增强了燕下都抵御南部威胁的能力。 三、都城的自然屏障防御 《管子·乘马》言:“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25]说明都城选址时,周边的地理环境是考虑的重要因素。燕下都地理位置优越,周边的河流、山脉、险关等构成燕下都防御的天然屏障。 (一)河流 河流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城市防御中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是城市最常见的防御设施之一。燕下都北临北易水,南靠中易水。文献中曾记载了易水对于燕下都的重要性。如《战国策·燕策一》载:“今赵之攻燕也……度滹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而距国都矣。”[7]624《战国策·燕策三》:“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7]682由此可知,易水对于燕下都的防御意义重大,有效地拱卫着燕下都的安全,渡过易水,则燕下都危矣! (二)山脉与关隘 燕下都北、西、西南方向为太行山脉所环绕。太行山山势巍峨,绵延数十公里,为燕下都提供了一道天然的防御墙。多条河流横穿太行山脉,由河流冲击形成的河谷地带是沟通山西高原和华北平原的重要通道。这些通道穿梭于高山之间,道路狭窄,通行不便,便于防御。山河纵横的地理环境,更易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重要关口,燕下都西部的紫荆关便是其中之一。 紫荆关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40公里的紫荆岭上,又称“蒲阴陉”,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是晋陕高原进入河北平原的重要关口之一。紫荆关东为万仞山,西为犀牛山,北为拒马河,南为黄土岭,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突破紫荆关便可长驱直入,直逼燕下都,因而紫荆关的得失对于燕国的战略意义重大。 四、燕下都军事防御体系的特点 (一)多种防御方式配合 燕下都的军事防御,呈现出人工、自然等多种防御方式并存的特征。首先,燕下都注重都城地区人工防御设施的构建,修筑了高大的城墙,并建有附属设施来增强城墙的防御能力,城垣外侧挖筑深阔的护城壕,城内以高台建筑、人工河道等设施来拱卫宫城的安全,城外交通要道上则修筑防御据点和军事城堡来增强防御能力;其次,燕下都地处北易水、中易水之间,西面以太行山为依托,西北有紫荆险关,这些天然屏障有效地拱卫着燕下都的安全。 (二)多层防御体系共存 燕下都的军事防御体系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多重防御相互配合。最外层的防御主要是燕南长城,它是燕下都防御的最前沿阵地;中层,距离燕下都10~60公里内分布有多座防御性质突出的城堡;内层,燕下都东城附近分布着众多军事据点。燕南长城、军事城堡和军事据点作为燕下都外围的防御,起到了预警和迟滞敌人进攻的作用。最后,依托城墙、护城河、高台建筑、人工河渠等设施,燕下都构建出复杂的城市内部防御体系。此外,发达的军事装备制造系统,也为燕下都的防御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 (三)防御重点突出 燕下都位于燕国南部,西侧有太行山,北部是广阔的燕国腹地,加之燕国对外战争的主要对象是齐国和赵国,因而其防御的重点在南部,这与燕国修筑燕南长城,以及燕下都南部军事据点、军事城堡较多的情况相符合。燕下都的军事防御体系对维护燕国南疆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燕下都的防御体系是卓有成效的。公元前315年,齐宣王派田章伐燕,最终燕国被攻破,杀燕王哙及子之,并“毁其宗庙,迁其重器”[26]。然而,自燕昭王营建下都至秦军灭燕的近百年历史中,燕国再无国破身死的悲剧发生。相反,燕国开始强盛起来,多次在历史舞台上显露头角,如乐毅率五国联军攻齐、秦开破东胡等。燕国这些军事行动的开展,正得益于燕下都完备的防御体系为其开疆拓土、乱世争雄提供了稳固的后方。在战国后期的燕赵战争中,尽管燕下都再次被赵军围困,但未出现城破的局面,侧面反映出燕下都城市防御的有效性。公元前227年,秦将王翦攻燕、代,败燕代联军于易水以西,直逼燕下都。尽管军事防御体系完备,但是面对军事实力远强于自己的秦国,燕下都最终被秦军攻破。燕下都的沦陷,也标志着燕下都军事防御体系的最终瓦解。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2]杨鸿勋.从盘龙城商代宫殿遗址谈中国宫廷建筑发展的几个问题[J].文物,1976(2). [3]墨子[M].李小龙,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77. [4]李晓东.河北易县燕下都故城勘察和试掘[J].考古32学报,1965(1). [5]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燕下都第23号遗址出土一批铜戈[J].文物,1982(8). [6]李众.中国封建社会前期钢铁冶炼技术发展的探讨[J].考古学报,1975(2). [7]刘向.战国策[M].姚宏,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8]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3. [9] 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524. [10]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13. [11]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文物保管所.燕下都遗址出土铁胄[J].文物,2011(4). [12]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127. [13]周礼[M].吕友仁,李正辉,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412. [14]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2. [15]蒋刚.东周时期主要列国都城人口问题研究[J].文物春秋,2002(6). [16]张国硕.中原先秦城市防御文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63-164. [17] 王汉彦.北京市周口店区蔡庄古城遗址[J].文物,1959(5). [18] 冯秉其,唐云明.房山县古城址调查[J].文物,1959(1). [19]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徐水解村发现古遗址和古城垣[J].考古,1965(10). [20]贾金标,齐瑞普,石磊,等.河北徐水东黑山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N].中国文物报,2007-1-17(2). [21]郭人民.战国策校注系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583. [22]陈桥驿,叶光庭,叶扬.水经注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404. [23]郑绍宗,郑立新.河北古代长城沿革考略[J].文物春秋,2009(3). [24]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廊坊市战国燕南长城调查报告[J].文物春秋,2001(2). [25] 管子[M].李山,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42. [26]孟子[M].万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4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