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实性”:作为拜占廷皇权与教权宣传工具的《荷马史诗》 “现实性”是《荷马史诗》在拜占廷时期的另一特征。由于《荷马史诗》描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故事和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可以通过修辞和演绎的笔法来暗指当世事件,因此在拜占廷时期成为当权者的宣传媒介,服务于皇权和教权。 首先,在皇权层面,《荷马史诗》成为为拜占廷皇室家族歌功颂德的重要工具。拜占廷文人经常采取各种方式对皇室成员进行奉承。例如,著名诗人普罗德罗莫斯(Prodromos)鼓吹道,想要描述皇帝约翰二世(John II,1118—1143年在位)的英勇善战,只有把荷马从地府中带回,并给他十张嘴,才能做到。(17)拜占廷御用文人依托于《荷马史诗》,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称之为“政治诗”(πολιτικοì),专门用于颂扬皇室家族。(18)具体而言,《荷马史诗》主要为颂扬皇室成员的美德提供素材。 虔诚是皇室成员最重要的美德。在拜占廷传统政治理念中,皇帝是上帝指定的人选,是教会最虔诚的守卫者。(19)拜占廷文人通过对《荷马史诗》中的诸多人物与故事进行重新演绎,成功地塑造了皇帝虔诚的形象,这其中最成功的例证是7世纪诗人乔治·比西迪斯(Georgius Pisides)创作的诗歌。他将《荷马史诗》与圣经相结合,描述了虔诚的皇帝伊拉克略(Heraclius,610—641年在位)远征异教徒波斯人的故事。一方面,诗人将皇帝伊拉克略比作“大教长诺亚”(Noah Patriarch),如同诺亚依赖方舟从洪水中拯救苍生,伊拉克略借助军队从波斯入侵中拯救帝国。(20)另一方面,诗人又把伊拉克略比作赫拉克勒斯。他通过对赫拉克勒斯的“十二功绩”进行演绎,从而描述了皇帝伊拉克略的丰功伟绩:就像赫拉克勒斯清理了奥革阿斯(Augeas)的牛棚一样,皇帝清理了被污泥覆盖的生命;赫拉克勒斯杀死了九头蛇,而皇帝则杀死了波斯国王侯斯罗埃斯二世(Chosroes II,590—628年在位),等等。(21)皇帝守卫基督教的虔诚形象跃然纸上。 美貌是皇室成员另一项值得特别予以强调的美德。在拜占廷的政治理念中,皇室成员是完美形象的代表,包括完美的外貌。正因如此,许多被废黜的皇帝会被处以割鼻之刑,这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完美的外貌,从而也就失去了成为皇帝的资格。(22)《荷马史诗》中存在大量赞美人物形象和描述美貌的诗句,从而成为歌颂皇室成员美貌的最佳范本。当皇帝君士坦丁九世(Constantine IX,1042—1055年在位)第一次将情人斯科蕾琳娜(Sclerena)公之于众、同他一起出现在游行队伍中时,有人嘀咕了一句《荷马史诗》中的文字:“不要成为愤怒的缘由()。”这句话原文意指海伦由于美貌而成为特洛伊战争的引线,实际上是在颂扬斯科蕾琳娜美如海伦,此人也因为这句赞美而获得丰厚的奖赏。(23) 此外,《荷马史诗》还被广泛用于颂扬皇室成员勇敢、仁慈等美德,本文不再展开。在拜占廷时期,《荷马史诗》不仅成为歌颂皇权的工具,也服务于教权。教会人士认为,《荷马史诗》等古希腊文化拥有不可替代性,可以加以利用。(24) 首先,教会利用修辞手法,将《荷马史诗》中的神话进行重新演绎,对《荷马史诗》进行新的解读,进而讲述基督教的信念。5世纪初的拜占廷史学家希奈希乌斯(Synesius of Cyrene)是拜占廷帝国内的一名主教,他把耶稣基督视为第二个赫拉克勒斯,指出耶稣基督像赫拉克勒斯一样,“清理了”大地、海洋、天空和阴间,最终战胜了地狱,成为“死者的救助者”。(25)11世纪的一位尼基塔斯(Niketas),在给《荷马史诗》注解时,试图寻找它“隐蔽的魅力”,即将史诗中的历险视为基督教道德的寓言。例如,在他看来,奥德修斯逃回故乡的故事,寓意为寻找“天堂般的耶路撒冷”。(26)大约同时期的史家普塞洛斯在评论《荷马史诗》时便直言,可以用基督徒的理解去解读这部作品,“这样便可以将谬误变成真理……盐水变得可以饮用……将神话背后的隐藏含义转变成我们的信仰”。(27) 其次,教会利用《荷马史诗》的趣味性,吸引更多教徒来阅读宗教经典。在9世纪一份纳坚祖斯的格里高利(Gregory Nazianzenus)赞美诗的手稿中,出现了荷马面见俄尔浦斯(Orpheus)的肖像画。(28)10世纪前半叶,凯撒里亚的都主教(Metropolitan of Caesarea)阿雷塔斯(Arethas)发表了一部神学作品,为了方便受者,他在作品中增加了大量来自《荷马史诗》的引文。与阿雷塔斯同时期的阿尔戈斯(Argos)的主教彼得(Peter)则创作了许多宗教色彩浓厚的演讲词,为了让这些演讲更具吸引力,他同样援引大篇幅的《荷马史诗》,其作品也因此带有浓重的古典色彩。(29) 再者,教会借助《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主义,来塑造基督教需要颂扬的形象。例如,在13世纪初,主教们也开始被类比为古代的英雄,“全新的《伊里亚特》”应该创作出来,以对他们颂扬。(30)但此类例证并不多见,应该属于个别学者的行为。本文不作展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