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考古学 > 专家论文 >

邯郸及其周邻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互动关系初探

http://www.newdu.com 2020-01-14 《邯郸学院学报》2018年第 张鑫 邹蓓蓓 参加讨论

    邯郸学院文史学院 邯郸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
    摘 要:邯郸地理位置独特, 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十分丰富, 选取了磁山文化、后冈一期文化、大司空文化等考古学文化, 对邯郸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交流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基本理清了邯郸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 如磁山文化、后冈一期文化、大司空文化等与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邯郸地区; 史前考古; 磁山文化; 后冈一期文化; 大司空文化
    作者简介:张鑫 (1983—) , 男, 河北宣化人, 邯郸学院文史学院讲师, 考古学博士;邹蓓蓓 (1984—) , 女, 河北邯郸人, 邯郸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讲师。
    基金:2016年度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太行山东麓仰韶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格局变迁” (课题编号:HB16-QN032); 邯郸学院2016年度校级项目“冀中南地区仰韶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演进” (项目编号:16232)
     
    邯郸位于河北省最南端, 东与山东省相邻, 南连河南省, 西接山西省,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很早就有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不仅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同时也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邯郸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十分丰富, 从自然地理看, 邯郸所处的太行山东麓的冀南以及与之相连的豫北地区,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属于较为独立的文化区域, 同时由于地处东西、南北往来的交通要冲, 又与其他相邻地区的考古学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邯郸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年代上多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主要有新石器时代中期的磁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后冈一期文化、庙底沟文化、大司空文化等, 其中磁山文化主要分布在邯郸境内, 后冈一期文化主要分布区域就是以邯郸为主的冀南地区, 大司空文化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东麓滏阳河上游支流沙河以南地区。
    一、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 以1976年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而得名[1], 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中南部的太行山东麓, 遗址多集中在冀南地区洺河流域。主要遗址除武安磁山外, 还有永年石北口[2]等, 其他遗址如保定容城上坡[3]、安新梁庄、留村[4]、易县北福地[5]等, 与典型磁山文化还存在一定差异, 故暂不归入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的碳十四测年数据仅有磁山遗址测定过的三个数据, 其年代上限大致在公元前6100年左右, 下限约在公元前5750年左右。
    磁山文化的陶器以夹砂陶为主, 器表多为素面, 纹饰常见绳纹、编织纹、蓖纹、剔刺纹等。常见器形有陶盂、支座、小口罐、杯、侈口罐等。
    从年代上看, 磁山文化与相邻地区的裴李岗文化、镇江营一期文化较为接近, 文化面貌上也存在许多相似之处。
    (一) 磁山文化与裴李岗文化
        裴李岗文化是以1977年发掘的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为代表而得名的[6], 主要分布在黄河南岸的豫中地区, 同时在黄河以北的安阳地区也有分布。主要遗址除裴李岗外, 还有莪沟北岗[7]、舞阳贾湖[8]1、长葛石固[9]、郏县水泉[10]、临汝中山寨[11]等。
    裴李岗文化的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 夹砂红褐陶次之, 另有少量的泥质灰陶和黑陶。陶器表面多为素面, 纹饰常见附加乳钉纹、蓖点纹、压印纹、划纹、指甲纹等。常见器形有双耳壶、三足双耳壶、三足钵、深腹罐、鼎等。
    裴李岗文化的碳十四测年数据, 排除有误差的数据外, 经高精度树轮校正后的年代约为公元前6200年~前5500年。
    磁山文化与裴李岗文化发现的时间都是在20世纪70年代, 地域上相邻, 年代上也大致相同, 文化面貌上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在当时有学者认为豫中和冀南地区应属于同一文化系统, 故把两类遗存命名为磁山文化[12]或裴李岗文化[13]或磁山·裴李岗文化[14], 也有学者认为豫中和冀南不属于同一文化系统, 应分别命名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15]。
    磁山文化早期阶段磁山遗址, 按照层位关系分为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所出器物以陶盂和支脚为主, 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侈口罐、直口罐等;第二层出土的一些器物明显受到了裴李岗文化的影响, 如小口罐 (磁山T87 (2) :25, 图一, 6) 与裴李岗文化同类器物 (裴李岗M85:1, 图一, 2) 形制上基本相同, 另一些器物在两种文化中都有一定的数量如石磨盘 (磁山T87 (2) :16, 图一, 5) 、深腹罐 (磁山T96 (2) :26, 图一, 7) 、三足钵 (磁山T46 (2) :30, 图一, 8) 与裴李岗文化的石磨盘 (裴李岗M67:4, 图一, 1) 、深腹罐 (裴李岗M67:2, 图一, 3) 、三足钵 (裴李岗M38:11, 图一, 4) , 在形态上基本相同或相似。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推测在磁山文化早期偏晚阶段, 受到了来自豫中地区的裴李岗文化的影响, 含有裴李岗文化因素的陶器开始在磁山文化遗址中出现, 在磁山文化与裴李岗文化的交流过程中, 后者对于前者的影响更大。
    (二) 磁山文化与北福地一期文化
        北福地遗址位于河北保定易县, 东北距县城约15公里, 1985年拒马河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试掘, 将遗存分为甲、乙、丙、丁四类[16], 随后1997年、2003~2004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发掘[17]3, 将遗存分为四期, 并将第一期和第二期遗存命名为北福地一期文化和北福地二期文化, 1985年试掘的乙类遗存可归入北福地一期文化, 甲类遗存可归入北福地二期文化。
    北福地一期文化的陶器类型以直腹盆为主, 支脚、浅腹盆、钵等次之, 陶质均为夹云母陶, 陶色以灰褐色为主, 器表纹饰多为刻划或压印的几何形纹饰。
    把北福地一期文化与磁山文化的陶器组合比较, 不难看出, 两种文化既有相同点, 同时也存在不少的差异。从年代上来看, 北福地一期文化的碳十四测年数据约在公元前6000年~前5000年左右, 与磁山文化大致相同;从分布范围来看, 北福地一期文化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东麓以北的冀中地区, 而磁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东麓以南的冀南地区;从陶器组合来看, 两者的陶器类型都较为简单, 北福地一期文化以直腹盆和支脚为主, 磁山文化以盂和支脚为主。磁山文化的小口罐、深腹罐、三足钵、四足石磨盘等器物, 在北福地一期文化中基本不见, 同时北福地一期文化的直腹盆和磁山文化的盂, 在很多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段宏振先生对于磁山文化的盂、北福地一期文化的直腹盆、以及兴隆洼文化的筒形罐、裴李岗文化的深腹罐进行了比较, 认为“磁山文化的‘盂’与兴隆洼文化的‘筒形罐’虽然存在一定的近似, 但相较于北福地一期文化的直腹盘来说, 它们的差异还是主要的。北福地一期文化的直腹盆与磁山文化的盂最为接近, 基本属于同一器形, 但其间也存在细部的差别……磁山文化和北福地第一期文化之间虽有区别, 但两者同时又是较为密切的亲属文化, 可称之为‘直腹盆盂’系统文化。在使用‘盂’或‘直腹盆’这种特色器形上, 它们与北面的使用筒形罐的兴隆洼文化、南面的使用深腹罐、三足钵和双耳壶的裴李岗文化, 形成了鲜明的差异, 是为三个不同的系统。”同时, 段宏振先生认为虽然北福地一期文化与磁山文化具有较多的相似性, 但并不能掩盖两者的差异性, 北福地一期文化应是一种独立的文化。
    磁山文化的盂和北福地一期文化的直腹盆, 单从形态上看, 其形制上基本相同, 但细部特征上差异较多, 如北福地一期文化直腹盆的唇部多为平方唇, 唇部较厚, 而磁山文化盂的唇部有方唇和圆唇, 唇部较薄;北福地一期文化直腹盆的纹饰多位于口沿下, 为刻划或压印的几何形纹饰, 而磁山文化盂的纹饰多见于腹部, 为绳纹;北福地一期文化直腹盆的口径与底径之比一般大于1, 而磁山文化盂的口径与底径之比一般等于或小于1, 在北福地一期文化容城上坡遗址中出土了一件与磁山文化盂较为类似的器物 (上坡T44 (4) :756, 图二, 13) , 同样, 在磁山文化中也发现了一件与北福地一期文化直腹盆较为类似的器物 (磁山H281:4, 图二, 11) 。从陶器组合来看, 无论是直腹盆还是盂, 都是与支脚组合使用的, 磁山文化的支脚均为倒靴形, 而北福地一期文化的支脚绝大多数也为倒靴形, 外形上基本相同, 此外, 两者支脚腹部都存在穿孔的现象, 同样, 两者在细部特征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北福地一期文化支脚顶前端多刻划成由双眼和口组成的人面形, 磁山文化支脚未见此类刻划图案;北福地一期文化支脚除倒靴形外, 还有极少的平顶支脚, 此类支脚形体较大。
    关于磁山文化与北福地一期文化的关系, 从目前发表的资料结合以上的分析, 大致可以认为磁山文化与北福地一期文化属于同一文化系统的不同考古学文化, 当然, 也有部分学者把北福地一期文化也归入磁山文化范畴之内[18], 但是由于磁山文化和北福地一期文化的资料还不够丰富, 特别是磁山文化研究的主要资料仍以武安磁山遗址为主, 而磁山遗址发现的遗迹主要以灰坑为主, 缺乏居址和墓葬方面的材料, 因此磁山文化和北福地一期文化是否属于同一考古学文化的不同地方类型, 还有待于今后考古资料的不断完善以及相关考古学文化研究的深入。
    二、后冈一期文化
        “后冈一期文化”的命名是张忠培先生最先提出的[19], 后冈遗址最早被世人所知始于1931年梁思永先生在安阳后冈遗址发现的仰韶、龙山、商三种文化叠压在一起即“三叠层”。[20]后冈一期文化从年代上看其最早阶段大致相当于北辛文化晚期, 大约在大汶口文化中期阶段逐渐消失瓦解, 分布范围不只局限在冀南豫北地区, 而是在北到河套, 西到太行山西侧的汾河流域, 东到山东西部, 几乎广布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在黄河流域, 至少从仰韶时代起, 就形成了分别以华渭和泰沂为中心的西、东两大文化集团, 而后冈一期文化正处于这两大文化集团的中间地带, 可以说它在一定时期内对两大文化集团交往, 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后冈一期文化的典型遗址有河北省正定南杨庄[21]9、永年石北口[22]、磁县下潘汪[23]、界段营[24]、武安赵窑[25]、蔚县四十里坡[26]、易县北福地、河南省安阳后冈[27]、濮阳西水坡[28]3、北京房山镇江营[29]49等。
    (一) 后冈一期文化的分期与地方类型
        后冈一期文化在陶器方面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为:以泥质红陶为主, 绝大多数为素面, 彩陶数量很少, 彩陶纹饰主要为宽带纹、平行斜线组成的正倒相间的三角形、菱形网纹、宽条曲折纹等, 以钵、鼎、壶为基本组合。尽管在各地遗存中存在一定差异, 但在主体特征上基本相同。
    关于后冈一期文化的分期, 张忠培、乔梁先生把后冈一期文化分早、中、晚三期[30], 其中属于早期的遗存有后冈第Ⅰ段、四十里坡第Ⅰ段;中期有后冈第Ⅱ段、四十里坡第Ⅱ段及南杨庄F2;晚期有后冈第Ⅲ段、上土河H1。陈光先生对后冈一期文化典型遗址进行了分段[31], 如后冈遗址分为4段、石北口遗址分为4段、赵窑遗址分为3段、南杨庄遗址分为3段, 在此基础上, 把后冈一期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包括镇江营组、石北口Ⅰ段、赵窑Ⅰ段、南杨庄Ⅰ段, 中期包括后冈Ⅰ、Ⅱ段、赵窑Ⅱ段、石北口Ⅱ、Ⅲ段、南杨庄Ⅱ段, 晚期包括后冈Ⅲ、Ⅳ段、赵窑Ⅲ段。
    本文认为后冈一期文化从器类和形制上大致可以划分出两个地方类型 (图三) 。
    后冈类型, 包括北辛文化晚期遗存, 安阳后冈, 西水坡, 椅圈马, 石北口中晚期遗存, 南杨庄二、三期遗存, 武安赵窑等, 这一类型的后冈一期文化和北辛文化的关系更为密切, 主要分布在豫北冀南以及山东西北部和晋南地区。器物中鼎较多, 形态上多为盆形鼎, 晚期有一定数量的彩陶。
    下潘汪类型, 包括镇江营, 北福地第二期, 石虎山Ⅰ、Ⅱ等, 石北口早期, 南杨庄第一期, 界段营, 下潘汪等遗址, 这一类型的后冈一期文化和镇江营一期文化关系更为密切, 主要分布在河北中北部及内蒙古中南部地区, 这一类型遗存少鼎多釜, 鼎多为釜形鼎, 彩陶极少。年代上略早于后冈类型。
    (二) 后冈一期文化与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与后冈一期文化在年代上有近七百年的平行发展时间, 在地域上相邻, 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文化上的交流。
    小口双耳壶、内折唇球腹壶、盆形鼎、陶鼓等在后冈一期文化器物发展演变中规律明显且本身器物特征辨识度高, 在两支考古学文化中均有发现, 可以作为我们探讨二者关系的重要依据。
    大汶口文化发现的小口双耳壶多出土于早期遗址, 形制上与北辛文化同类器物基本相同, 其特征为小口 (侈口) 、短颈、圆腹、小平底、肩部有双耳, 发展演变规律为双耳逐渐下移至近腹部, 口部由侈口变为敞口, 由小平底发展为近圜底。后冈一期文化出土的小口双耳壶数量很少, 双耳更为靠近口部, 其中磁县下潘汪及石北口出土的小口壶 (石北口H3:6, 图四, 5) 与大汶口文化同类器物 (大汶口M1014:2, 图四, 10) 最为接近。
    内折唇口球腹壶在后冈一期文化中更为常见且演变规律清晰, 其口部折线逐渐消失, 由内折唇口变为平口 (石北口H24:6, 图四, 2) 。在大汶口文化王因遗址、大汶口遗址均发现有相似的器物 (大汶口M1007:10, 图四, 7) , 应该是受到了后冈一期文化的影响。
    后冈一期文化中盛行的釜形鼎, 其鼎足基本均为足根部按压若干指窝, 在足面装饰一条状凹槽 (石北口H53:28, 图四, 1) , 在大汶口文化中这种装饰方法较为少见, 仅在王因遗址、大汶口遗址中有少量鼎足采用了类似装饰方法 (王因T286 (2) :1, 图四, 6) , 更多的是在鼎足足面饰一竖槽, 可以推测为原有装饰方法的简化, 到大汶口文化中后期, 基本不见。此外在后冈一期文化中后期出现的盆形鼎和圆腹小鼎很可能是大汶口文化西进的产物。
    陶鼓作为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在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中屡有发现, 北辛文化中出土的漏缸已有研究者撰文证实其应为陶鼓或鼍鼓[32], 相同形制的器物在后冈一期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中都有发现。一类为方唇, 微敛口, 圆腹, 圜底, 上腹饰平行凹弦纹, 中部饰一圈竖行半圆柱形附加堆纹, 腹下部附对称环形耳, 耳旁各穿一孔, 与石北口遗址H65:10 (图五, 3) 形制相差无几, 后冈一期发现器物形制均与之相同或相似。一类为敛口, 筒状腹, 下腹微鼓, 腹上部饰一圈鸟喙状附加堆纹, 应为大汶口文化发现陶鼓的祖型。
    在后冈一期文化中的此类器物器形较大, 多数并无漏孔, 且多残破, 但分布范围很广, 几乎涵盖了后冈一期文化的各个遗址, 安阳后冈的H4:9 (图五, 4) 与大汶口文化同类器 (王因M174:13, 图五, 8) 在形制上最为接近, 应当是受到了大汶口文化的影响。
    除此之外, 在彩陶纹饰上, 大汶口文化也是以几何形图案为母题的彩绘为主, 如宽带纹、网纹、平行线纹、三角纹等, 这些纹饰也常见于后冈一期文化中, 在大汶口文化中常见的镂孔豆在后冈一期文化下潘汪遗址等也有发现。而在后冈一期文化中流行的深腹弦纹罐在大汶口遗址中也有发现, 形制几乎相同, 但并无弦纹而多为素面。
    (三) 后冈一期文化与庙底沟文化
        以陕县庙底沟遗址[33]9为代表的庙底沟文化兴起于半坡文化之后, 大致相当于半坡文化庙底沟期 (依严文明先生对半坡文化的分期) , 分布范围很广, 其传播的路线与半坡文化基本相同, 但影响更为深远。后冈一期文化更多的受到了庙底沟文化的挤压, 正是在来自北方和西方的庙底沟文化的冲击之下, 后冈一期文化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
    庙底沟文化的年代大致是在公元前3900年~公元前3600年之间, 在半坡文化半坡期之后, 与后冈一期文化中晚期大致相当。庙底沟文化对后冈一期文化产生的影响, 首先在地域上大幅度压缩了后冈一期文化的范围, 其次可能导致了后冈一期文化的瓦解。
    三、大司空文化
        大司空文化以河南省安阳大司空村遗址的发掘而得名[34], 主要分布在豫北冀南地区, 主要遗址还有河北省磁县下潘汪、界段营[35]、邯郸百家村[36]、河南省安阳鲍家堂[37]、大寒南岗、大正集老磨岗[38]、新乡洛丝潭[39]等。
    大司空文化陶器以灰陶为主, 器表多饰篮纹, 有一定数量的彩陶, 彩陶以红褐色为主, 纹饰有弧边三角纹、曲线纹、平行线纹、蝶须纹、睫毛纹等。器形以折腹盆、敛口平底钵、高领罐、直口平底碗等为主, 有少量的鼎、灶、釜等。
    大司空文化的年代大致晚于后冈一期文化, 是在庙底沟文化之后兴起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关于大司空文化的分期, 陈冰白先生将其分为了三期五组[40], 其晚期已进入向龙山文化过渡的阶段。
    大司空文化的彩陶所占比重较大, 据下潘汪第一类型遗存的陶片统计, 彩绘占到了24%, 其早期阶段很可能是受到了来自庙底沟文化的影响, 如南杨庄第四、五期遗存, 晚期阶段彩陶纹饰与大河村文化较为接近。
    四、余论
        邯郸境内的史前考古学文化, 以磁山文化、后冈一期文化、大司空文化为代表, 其中磁山文化与后冈一期文化中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年代差距, 两者之间可能也不存在继承的关系, 而后冈一期文化明显是早于大司空文化的, 两者之间可能还存在着一段短暂的庙底沟文化时期。
    磁山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 受到南边裴李岗文化的影响, 一部分可能向北融入北福地一期文化, 一部分留在原地发展成为后冈一期文化。后冈一期文化的来源, 一种可能是在北辛文化部分晚期遗存基础上发展而来, 另一种可能是由镇江营一期文化发展而来, 无论是北辛文化还是镇江营一期文化, 在进入冀南地区时, 都不免与当地的磁山文化孑遗融合, 最后发展为后冈一期文化。后冈一期文化晚期, 受到了来自北面和西面庙底沟文化的冲击, 逐渐解体, 冀南地区基本被庙底沟文化所占领, 而残存的后冈一期文化逐渐发展成为大司空文化, 取代了当地的庙底沟文化。
    邯郸由于地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省交界的要冲地带, 地形上以平原为主, 河流密布, 十分适合人类居住, 因此在史前时代, 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在此交流的十分频繁, 磁山文化、后冈一期文化、大司空文化、裴李岗文化、庙底沟文化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图一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器物比较图
    1-4.裴李岗 (M67:4、M85:1、M67:2、M38:11) 5-8.磁山 (T87 (2) :16、T87 (2) :25、T96 (2) :26、T46 (2) :30)
    
    图二磁山文化和北福地一期文化盂、直腹盆、支脚比较图
    1、2、5、6、9、10、14.北福地 (H101:2、H36:2、F7:1、F1:85、97采:02、H76:39、F7:2) 13.上坡 (T44 (4) :756) 3、4、7、8、11、12、15、16.磁山 (T87 (2) :29、T84 (2) :8、T92 (2) :32、T96 (2) :43、H281:4、H203:1、H124:14、H12:11)
    
    图三后冈一期文化地方类型陶器图
    后冈类型陶器:1、2.北辛 (鼎H32:25、钵H606:2) 3.赵窑 (小口壶H21:7) 4、5、6.后冈 (鼎59TD4 (4) :1、钵59TB2 (4) :7、钵T17 (4) :8) 7.石北口 (缸M2:2) 下潘汪类型陶器:8.石虎山 (鼎SⅡF1:1) 9.南杨庄 (盆T10 (4) :3) 10.界段营 (双耳壶) 11、12、13.石北口 (釜T24 (4) :1、鼎H53:28、钵H90:44) 14.北福地 (双耳壶H31:1)
    
    图四后冈一期文化与大汶口文化陶器比较图
    1、3、4、5.石北口 (H53:28、H24:6、H55:28、H3:6) 2.南杨庄 (H18:2) 6.王因 (T286 (2) :1) 7、8、9、10.大汶口 (M1007:10、M2005:47、M2014:5、M1014:2)
    
    图五后冈一期文化、大汶口文化、北辛文化陶鼓比较图
    1、2、9.大汶口 (H2:4、T43 (5) A:2、M1018:24) 3、5.石北口 (H65:10、M2:2) 4.后冈 (H4:9) 6.北福地 (H108:2) 7、10.野店 (M22:24、M47:51) 8.王因 (M174:13)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文物管理处, 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武安磁山遗址[J].考古学报, 1981 (3) .
    [2]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邯郸地区文物管理所.永年县石北口遗址发掘报告[C]//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8.
    [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保定市文物管理处, 容城县文物保管所.河北容城县上坡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 1999 (7) .
    [4]金家广, 徐浩生.略谈安新县梁庄、留村遗存的发现[C]//河北省考古学会, 等.磁山文化论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
    [5] 拒马河考古队.河北易县涞水古遗址试掘报告[J].考古学报, 1998 (4) .
    [6]开封地区文管会, 密县文化馆.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 1978 (2) .
    [7]河南省博物馆, 密县文化馆.河南密县莪沟北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 1979 (5) .
    [8]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舞阳贾湖[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9]长葛县文化馆.长葛县裴李岗文化遗址调查简报[J].中原文物, 1982 (1) .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河南郏县水泉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 1992 (1) .
    [11]临汝县博物馆.临汝裴李岗文化遗址调查简报[J].中原文物, 1989 (4) .
    [12]严文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新发现[J].考古, 1979 (1) .
    [13]李友谋.略论裴李岗文化[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8 (4) .
    [14]夏鼐.三十年来的中国考古学[J].考古, 1979 (5) .
    [15]安志敏.裴李岗、磁山和仰韶--试论中原新石器文化的渊源及发展[J].考古, 1979 (4) .
    [16]拒马河考古队.河北易县涞水古遗址试掘报告[J].考古学报, 1988 (4) .
    [17]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福地:易水流域史前遗址[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7.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19]张忠培.原始农业考古的几个问题[J].农业考古, 1984 (2) .
    [20]梁思永.后冈发掘小记[C]//梁思永考古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9.
    [2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正定南杨庄[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2]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邯郸地区文物管理所.永年县石北口遗址发掘报告[C]//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考古文集 (一)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8.
    [23] 河北省文管处.磁县下潘汪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 1975 (1) .
    [24]河北省文管处.磁县界段营发掘简报[J].考古, 1974 (6) .
    [2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武安赵窑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 1992 (3) .
    [26]张家口考古队.蔚县考古纪略[J].考古与文物, 1982 (4) .
    [2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58-1959年殷墟发掘简报[J].考古, 1961 (2) .
    [28]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濮阳西水坡[M].郑州、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2012.
    [29]北京市文物究所.镇江营与塔照[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
    [30]张忠培、乔梁.后冈一期文化研究》[J].考古学报, 1992 (3) .
    [31]陈光.试论后冈一期文化[C]//宿白.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32]陈国庆.鼍鼓源流考[J].中原文物, 1991 (2) .
    [3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9.
    [34]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58~1959年殷墟发掘报告[J].考古, 1961 (2) .
    [35]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磁县下潘汪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 1975 (1) ;磁县界段营发掘简报[J].考古, 1972 (5) .
    [36]罗平.河北邯郸百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 1965 (4) .
    [3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安阳鲍家堂仰韶文化遗址[J].考古学报, 1988 (2) .
    [3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安阳洹河流域几个遗址的试掘[J].考古, 1965 (7) .
    [39]新乡地区文管会等.河南新乡县洛丝潭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 1985 (2) .
    [40] 陈冰白.略论“大司空类型”[C]//吉林大学考古文集.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 199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