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王庆]土家族舍巴日仪式的田野民俗志——以古丈田家洞为中心

http://www.newdu.com 2020-01-20 中国民俗学网 王庆 参加讨论

    摘要:土家族能歌善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舍巴日仪式是其代表之一。舍巴日仪式反映出土家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透过舍巴日仪式中的程式与舞蹈,不仅可以看到土家族生境状况,而且可以概观其历史长河中的生产生活演变历程。舍巴日仪式扎根于土家族人的文化土壤里,展现出土家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样态,彰显出土家族人的日常生活场景,从中可以感悟出真正意义上的土家族文化精神。
     关键词:土家族;田家洞;舍巴日仪式;田野民俗志
    

     “舍巴”是土家语,即摆手的意思;“日”是个动词,就是做或举行的意思。“舍巴日”就是举行摆手活动的意思。“舍巴日”是土家族祖辈流传下来举行祭祀的一种仪式。整个仪式过程分为“请神”“敬神”“送神”几个部分;仪式中主要表演的舞蹈有梯玛舞、扫把舞、毛古斯和舍巴舞。每个仪式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表现出对祖先的敬仰,祈求祖先神灵,消灾辟邪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都是土家族的舍巴活动,但各地从内容到形式,及举行时间都有所不同。例如永顺、龙山祭祀的是八部大王,而田家洞祭祀的是祖先;田家洞是“五戊逢社”,永顺、龙山多半是正月举行;田家洞是在社场坪举行,龙山和永顺是在摆手堂举行;而仪式中的厄巴舞、扫把舞、板凳龙这些舞蹈只在田家洞的“舍巴日”仪式中出现过,永顺和龙山等地的舍巴节中是没有的。可见,田家洞的“舍巴日”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本人在田家洞做过40余天的田野调查,对田家洞的舍巴日仪式有过深刻的体验,特以田野民俗志方式记载。
     一、关于舍巴日仪式的历史沿革
     土家族“舍巴日”活动由来已久。清代光绪年间永顺土家族文人向晓甫就有一首竹枝词“社场”专门描写舍巴活动的场景:“田家洞里社场开,姊妹双双赴会来;最爱云鞋花满口,也装莲步上歌台。”这是描写当年田家洞的舍巴场景。由此可以推断清代田家洞舍巴活动早已盛行了。土家姑娘们穿着最喜欢的满口花板尖儿鞋(云鞋)和盛装,争先恐后相约结伴参加一年一度的舍巴活动。
     田家洞的村民称每年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俗称“五戊逢社”。据采访对象李云富老人说“五戊逢社”有3个说法:其一是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其二是说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土地公公和五谷神的生日;其三是说田家洞七大将军被皇帝赦免罪行的那天正好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于是,舍巴日活动就安排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
     在活动中,笔者在古丈县断龙山乡田家洞观察到:整个仪式活动中的祭祖敬神对象不同,有祭祀八部大王神的,有祭祀彭公爵主的,有祭祀向老官人的,有祭祀田好汉的,等等。但在这次的社巴仪式活动中最具特色的是祭祀七大将军,这是土家族其他村落社巴活动中所难以看到的。在田家洞祭祀的七大将军何许人物?为何要祭祀他们呢?笔者在田家洞收集到了一个有关七大将军的动人故事。据该乡报吾列村民田祖富介绍:相传,在唐朝末年,外敌大举侵犯,百姓苦不堪言,而当时朝廷腐败,军务不力,军队节节败退,在民族存亡之际,断龙山区有7个以田、向、彭三大姓为首的英雄好汉,率众奔赴前线奋勇杀敌。这七位好汉外号叫:铁打汉、千里眼、顺风耳、水里钻、飞山虎、打不死、烧不烂。他们力大无穷,武艺非凡,并称七大枭雄。他们平时在家务农,自食其力,战时应征,为国效忠。他们为保家卫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外寇平定后,他们解甲还乡,归田务农,并将外地的许多先进生产方法和优良品种带回家乡,为百姓造福,为此深受百姓爱戴。为使七大枭雄的功绩美德世代相传,百姓便自觉集资,出力出粮,修建一座“功德堂”,在备料中,不慎砍倒皇木(当时地方官给朝廷纳贡的大楠木),数以百计,一个居心叵测的地方贪官趁机向朝廷谎报军情,污蔑陷害七大枭雄私造金銮宝殿,企图谋反。欺君谋反,乃是诛灭九族之罪,人们怕遭连累,纷纷背井离乡、远走高飞。七大枭雄被关进死牢后,铁打汉大义凛然,理直气壮地大骂朝廷腐败,昏君无道,贪官枉法,陷害忠良。朝廷奸臣当道,为了杀鸡儆猴,便把铁打汉押回原籍,在一个叫“杠则克好”的地方,铁打汉惨遭冤杀。其他6位,等候发落。这样的传说故事是否真实可信,并不是十分重要,但在这些因素的刺激下,族群认同意识将得以强化,族群抗争将会加强。这为田家洞舍巴日活动的来源增添厚重的历史感与合理性。
     在抗日战争期间,田家洞的舍巴节曾一度被暂停,暂停的原因说法不一。在田野调查中,当地百姓提得最多的是说川军过路时破坏了当时的社场坪,以致停止舍巴节。原来的社场坪就在田家洞,在原来王村通往保靖官道上的一棵古树旁,当时没有具体的一个场地,在树下就是一个香炉碗,谁都不敢碰的,这说明了社场的神圣性。田祖富老人还形容说:“前面就是大路,以前又是没车嘛,就是走路,骑马,座轿,你骑马走到那你下来,轿子你坐到,到那里轿子脚都是断,一定要下来走。后来,大家说他老人家太有威力,这个就这么摆到这里,那路都过不了了,那就想办法迁。”于是,舍巴日活动的场地就迁到了现在的社场坪。
     田家洞,在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间都没有举办过“舍巴日”。直到1990年田家洞的老人田祖富给古丈县民委写了一封信,信中希望民委能够支持恢复舍巴节(很可惜,现在这封珍贵的信件已经找不到了)。田祖富老人的这一请求得到县民委的支持,当年古丈县民委还给予了2 000元的活动经费。田家洞的老百姓对恢复“舍巴日”的兴致很高,自觉凑齐了举办活动所需余款,举办了建国后的第一场舍巴日活动。对于田家洞来说,1990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首届田家洞的“舍巴日”活动举办成功,自此开启了中断65年的田家洞舍巴节,这一活动从1990延续至今,从不间断。从此以后,田家洞的舍巴节活动成为了田家洞的重要节日活动,而田祖富本人也成为了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每年都不遗余力地主持田家洞的舍巴日活动。
     根据当地的老人说,在明清之际,田家洞的舍巴节只有田姓才可以参加,其他姓氏是不能进入舍巴堂的。而这一规矩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渐渐被取消。现在,田家洞舍巴节是田姓最多的5个村子轮流举办———分别为田家洞、洗其哈、报吾列、大龙热、溪龙车。举行舍巴日仪式活动这天全村的人都要敬舍菩萨,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村民们都穿上自己的盛装举行舍巴活动,当地村民也叫“舍巴巴”,活动场景非常热闹。
        二、舍巴日仪式的程式
     土家族舍巴活动要历时三天三夜,每天每夜都有特定环节与内涵。第一天称“头舍”(舍巴第一天),第二天称“正舍”(举行正式仪式的日子),第三天称“结舍”(结束的意思).这三天仪式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前后两天的仪式活动虽然不多,但聚落老百姓的准备与收场事务十分繁多,从这些繁多的事务中也能体现出聚落老百姓对社巴仪式活动的重视与虔诚程度。
     第一天为头舍请神。家家户户在大门左排横挂一块木板,木板上放一块瓦,瓦内放些点燃的棉花籽、王腊、宝香和五谷,其意是烟熏上天,告诉舍菩萨(即铁打汉等七大将军):你勤劳耕织以五谷为主食的子孙们请你们下来,共同欢度最大的节日———舍巴节。各家在堂屋中摆一张四方大桌,桌上茶盘内摆上“刀头”(猪头或一坨四方形的肥肉)、“卡切块”(即柴虎口)、“母也他”(即带叶的竹杠)、“日阿克尺”(即野胡葱)、“细蓬”(即青菜)和“热泽”(即水酒)等,以示感谢舍菩萨的保佑,人们过上了清贫安康的日子,还求舍菩萨赐福子孙,家发人旺,五谷丰登。此时,家庭户主头戴斗笠,穿蓑衣,左脚上前,右脚于后,成弓箭步形,面向门外,磕头7下,对神龛磕头3下;家人小孩在大门外和堂屋中烧香放鞭炮,寨主(根据笔者的观察,在田家洞的寨老或者族长的权力已经衰微,出门组织活动的已经是村长来代替了)则带着村中的年青人来到舍场坪清理杂草,贴上对联。活动场地划分为2个区域,前方的区域是祭祀用,后方的区域是演出队伍用。
     第二天为正舍。当天,承办本届舍巴节的村子头人(即寨主),把准备好进贡舍菩萨的供品分别用簸箕装好放在集合地点。然后,参加“舍巴节”活动的人群在各村寨主(即村长或是村支书)的率领下在村口按排次顺序集合,进行巡游展示。活动一开始,要鸣炮七响,大锣三声,巡游开始,按顺序奔赴舍场坪,首先由一彪形大汉敲大锣,带着牛角土号前行,后是横牌《毕兹卡欢庆舍巴节》、龙凤大旗(若干面)、敬神队(由数名老汉手持筛子,簸箕,端着请神祭品,身穿蓑衣,头戴斗蓬)、梯玛队、扫把队(边扫边吆喝“杠则克好沃尾”)、锣鼓队、赦巴舞队、戏曲表演队、炮火队。一路吹吹打打,欢歌笑语,鞭炮连天。
     祭祀队伍在头人和梯玛的带领下来到社场坪,放一排鞭炮后敬供品,烧香纸,敬酒,告诉舍菩萨:“你好,子孙敬拜你来了,请你不要岔口(莫责怪),要保佑子孙(平平安安)。”整个祭祀仪式分为请神、敬神、送神三个环节。
     一是请神。由村里选出的德高望重的老者担任请神的司仪,最近的一次舍巴节是由田祖富老人担任的。首先,司仪宣读祭词;然后给舍菩萨摆放供品;之后梯玛开始打筶,一直要打出顺筶才算是请到神了。这就是舍巴日活动的请神仪式。
     二是敬神。梯玛打得顺筶后,在主祭人的带领下大家开始磕头、上香。之后在梯玛的带领下跳起了八宝铜铃舞和扫把舞。这时,两个壮汉五花大绑抬着一头猪来到社场坪,主祭人激动的说:“打奸臣!”众人一拥而上用脚去踢它(在田家洞猪被比喻成陷害七大将军的奸臣)。前来参加活动的众人会将打得半死的活猪拖到铁打汉神像面前谢罪。就在此刻,我听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喊道:“咱帕普啊!杀害你的奸臣和贪官枉法的家伙都抓来了,现在当到你的面,血债要用血来还,杀!”话音一落,众人的棍棒就飞向这头猪的身上,在猪还没有断气之前,由屠夫一刀刺进猪的胸膛,掏出还在跳动的活心放在舍菩萨面前,意为抠出奸臣的毒心以慰七大将军的亡灵。这样的场面十分壮烈,又可以看出老百姓对奸臣和贪官的憎恨,对七大将军的敬重与怀念。与此同时,梯玛还要当场将剁断脑壳的雄鸡先供奉在神像面前进行祭奠。然后,再供奉另外6个神灵。其祭奠过程是将猪头砍下交给主祭人,主祭人给这六位神灵磕头,表示在神灵的护佑下我们对奸臣和贪官进行惩治。祭奠活动结束后,将猪头交给下届承办舍巴节的村子里的头人,这是轮流给下一届的交接仪式。
     三是送神。猪头交接完后,扫把舞队开始跳舞。舞蹈以“扫地”为象征,边扫边呼喊:“杠则、杠则、沃尾,邪神野鬼扫出去,平安健康扫进来,祸国殃民扫出去,国泰民安扫进来,天灾人祸扫出去,五谷丰收扫进来,还是好的统统扫进来,一切坏的统统扫出去。”意为把不干净的东西扫出去,把平安吉祥扫进来!此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吹响牛角土号,众梯玛跳梯玛舞。舞毕,在嗬吔嗬嗬吔声中,青年男女跳舍巴舞,唱舍巴歌。此刻,毛古斯从四面八方树林中跳出,场中停止一切活动,毛古斯表演从此开始。在毛古斯的表演中,有雀鸟的欢叫声,人群的欢笑声,杂物的敲打声,毛古斯的呐喊声,表演出山洞、寻猎物、摘野果、打露水、围猎、欢庆等土家先民的生产生活情形。
     第三天“结舍”,意为活动即将结束。此日上午表演的节目有龙灯、狮子灯、蚌壳灯、彩龙船、鲤鱼灯、虾公灯、猴灯、杂技、武术、打贡鸡、打盘鸡、唱山歌、唱情歌、打三棒鼓等民间风俗活动,百花齐放,斗胜争艳,热闹非凡。夜晚,炮声七响,鸣锣三声,火龙(干竹杠捆成的),草把龙(稻草扎的),随着锣鼓声、鞭炮声舞进舍巴堂前的大坪场里,人们点着干竹子火把陆续涌进场坪,火龙与草龙先是各自舞动,到高潮时玩的是“二龙抢宝”、二龙相绞、草龙着火,围观者高声吆喝,执火把者涌进场,将火把甩在二龙身上,在欢呼声中,火龙、草龙、火把一同化为灰烬。瑏瑡众人尽兴而止,这场舍巴日活动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落幕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