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明崇祯至清顺冶“海屋添筹” 图3 清康熙—雍正“海屋添筹” 图2 清乾隆“海屋添筹” 图4 清乾隆—嘉庆“海屋添筹” 图5 明早期“寿”字碗瓷片 图6 明晚期“东方朔偷桃” 图7 清中期“仙人驾鹤” 图8 清晚期“驾鹤寿星” ■江苏南京 胡剑明 古时,人们祝贺寿辰多用“海屋添筹”为祝颂词,“海屋添筹”也就成为古代陶瓷器上常用的题材了(如图1、2、3、4),青花或五彩瓷上尽显其历代工匠们寄托的美好愿望。 传说,在蓬莱仙岛上有三位仙人相聚,互相比长寿,其中一位仙人说,每当我看到人间的沧海变为桑田,就在花瓶里添一个树枝,作为记录的筹码,现在堆放筹码的花瓶已经放满十间屋子了。此传说出自宋代苏轼《东坡志林》卷二:“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言中堆存记录沧桑变化筹码的房间称为“海屋”,“筹”即为筹码。另一个说法是:“海中有一楼,内贮世间每人寿数,用筹插在瓶中,如令仙鹤衔一筹入瓶中,可多活百年。”有了那么多的沧桑变化,就是一个人经历的丰富,所以,旧时人们往往用海屋添筹来祝人长寿。 图1所绘仙人持棒欲试海深,充满一种情趣。海水变成桑田时,他将此棒作为一筹,千百万年的巨变,千百万次的投筹,何止装满十间屋子!想象中,三个老人相遇,他们互相询问年龄时的场景和风趣的神情,在快乐与自在中不忘了自己的年龄才怪。他们只记得少年时与盘古有交情,不记得万世之烦恼忧怨,驾鹤而来(图2、3),看见百花盛开,海水茫茫;看见海水成为桑田,看见海中生出如此华屋(图4),鹤衔花枝作为一个个筹码,日积月累,万世相继,当然筹码可装十间屋子、百间屋子了……仙人吃过的祝寿蟠桃核丢到昆仑山下,昆仑山也就长得与天一样高了。后人好像是说,海中楼屋,内贮世间每人寿数…… 明清瓷器装饰纹样很多,“海屋添筹”是其中之一,它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司马迁《史记》中也有:“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在渤海中。”后来人们就以“海屋”喻仙人仙境。尤其是明清时期,上至皇家,下至百姓,都以“海屋添筹”比喻神仙增寿,祝福永年。 作为祝词,此语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过去,依照定制,凡遇万寿,应该唱颂搬演神仙故事的“九九大庆”,无非麻姑献寿之类。李开先《林冲宝剑记》第二出有:“欣逢日吉时良,海屋添筹,南山寿祝无疆。”之句。近日笔者游览京华,见到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有“海屋添筹”的壁画,在慈禧娘家桂公府中,房梁上也有发现这样的图画,祥云围绕,仙境中有一小亭,亭中置一花瓶,瓶中插满树枝,又一只口衔树枝的仙鹤飞往小亭,其画面栩栩如生,恰如昨天。这是文保的功劳!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以“福禄寿喜财”为生活的最高境界,而五福之中寿为限,总体上反映了古代文化中人们珍爱生活、渴望长寿的理想追求。我们见过的瓷画中,就有大量寿文化装饰出现在纹饰图案中,瓷器发展到了明清,装饰手法日渐多样化,简单地以“寿”字纹饰的装饰只出现在民窑器中(图5),官窑中寿文化题材的瓷器装饰风格发生了变化,这个时期,大量神话传说中有关福寿的题材出现在瓷器中,其中多为仙人驾鹤、麻姑献寿、寿星驾鹤等(图6、7、8)。在明代寿纹饰相关的瓷器中,普遍采用文图结合、纹饰繁密的装饰手法,一般在器物中描绘形式各异,“字”进步为“图”,应该是更具观赏性。 明代正德、弘治年间,也被用以青花瓷官窑。同时,在盘、碗、罐中多采用开光技法,这在整体上,反映了当时瓷画装饰已经作为人们寿庆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寿星驾鹤”这类仙鹤、海屋的神话故事,瓷画多为精工细作。鹤在古代时代表官位的高低,古装剧中我们大多见过,朝廷文武大臣们的朝服各有不同,宰相衣服上就带有鹤的图案。这是因为鹤在古代神话中比凤凰低一级,人们称它“一品鸟”。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官位,“官居一品”所以朝服上绣有鹤图。古代官场升职有人来朝贺时,送一件玉雕鹤就代表着祝福对方官升一品。可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在民间,鹤最重要的寓意就是长寿,“寿比南山不老松”,带有长寿之意的“松”常常与“鹤”结合在一起,寓意“松鹤延年”,祝老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百事孝为先”这句话是人人都要谨记的,所以,“孝”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高地位,以至于在汉代出现当官的标准以孝来划分,所以在古代子女向长辈祝寿时经常献上带有鹤的物件。另外中国人忌讳说“死“字,长辈去世的话,大多用“驾鹤西去”来借代。这也寄托着人们希望老人逝去后能升到天堂,又有仙鹤一说。 总之,明清瓷器上的祝寿文化题材与构图富丽堂皇,或简笔青花,或浓墨重彩,共同构筑了传统寿文化的审美艺术与精神内涵。从最早的象形文字,到图文结合,到用寿星、仙鹤或鹿等长寿之物替代,生动形象,福庆寿人。借以民间神话故事的流传,海屋添筹、东方朔偷桃、麻姑献寿、南极老寿星、八仙庆寿等图案在瓷器装饰上大量出现,与寿桃、蝙蝠、龙凤纹、八宝纹、缠枝莲、仙草纹、海水纹结合,呈现出瓷画中的盛世太平、福寿人间的美好景象。这当是瓷画文化传承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