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中的“塔”,是随着佛教在华传播而引入并融合汉民族传统楼阁而形成的独特建筑类型,是中华文明汲取外来文化的产物和成功范例。作为中国十四个王朝建都地的陕西,代表古代中国高层建筑水平之一的古塔曾广为分布,现在仍遗存丰富。这些古塔上自北魏,下迄民国,时间跨逾1500余年,是汉唐丝绸之路肇起、发轫、繁荣和陕西自北魏以来宗教史、文化史、社会发展史的实物见证。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和受多重因素影响,陕西境内这些凝聚中华民族智慧、信仰、创造力和工匠精神的珍贵遗存,有的凋残、剥蚀、风化乃至消失,有的则在社会的合力保护下得以幸存。自1950年代以来,关于陕西古塔的调查、研究、介绍和著录尽管时有刊出及面世,但都相对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近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陕西古塔全编》(上下册)一书,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全面体现和展示了陕西古塔的历史沿革、建筑风貌及工艺水平,为研究陕西古塔所承载的历史、宗教、民俗和社会文化基因以及古塔作为文物本体的保护修缮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兼具资料汇编和古塔研究的双重学术成果。 全面准确与科学规范的资料汇编 《陕西古塔全编》完整著录和展现陕西古塔的丰富内涵,弥补陕西自民国以来系统研究著述之遗阙,以其形成的“陕西古塔数据库”,系统推动相关方面的深入探讨和建立相对可靠的年代序列。作为资料汇编性质的《陕西古塔全编》做到了: 搜罗全面,翔实可靠 ▲玄奘塔——唐代方形五层楼阁式砖塔 ▲大雁塔——唐代方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 ▲鎏金铜浮屠 ▲释迦如来舍利宝帐 迄今所见陕西古塔著录一般在80座至280座上下。本书则以517座之数,将陕西境内的古塔遗存,无论完整、残损抑或修复和迁建者皆囊括殆尽。佛塔、道士塔、宣礼塔(邦克楼)、文峰塔(文昌塔、文星塔)、料敌塔、风水塔、天灯塔(航标灯塔)等属性,砖、石、铁、木、土、瓷、陶、琉璃等质地,一应俱全。且本书以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库为基本依据,参考几代文博专家学人积存之资料,结合“二普”信息和截至2017年底项目组踏查、访探及考证、梳理撰述成编,资料翔实准确。 体例科学,记述规范 陕西位于中国内陆腹地,由北向南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中部,东西横亘的秦岭山脉和子午岭-黄龙山将陕西划分为地理、气候和自然风光迥异的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区域。迥异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均衡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见诸建筑的规格、形制和功用,塔也不例外。故此,《陕西古塔全编》以此为据,结合行政区划,设上编三章,依次介绍关中、陕北、陕南现存不可移动古塔。 全书先以《陕西古塔分布图》四幅标明古塔分布区位,每章在简述相应行政区域的历史源流沿革、地理环境概况、古迹遗存现状之后,再以图表形式列出境内古塔主要情况,最后再分细目逐一述记古塔本体,运用专业语汇、执行学术规范,类型、质地、特征、演变准确表述,并证以精美历史照片和现状照片,由古及今,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一以贯之,逻辑明确、条分缕析。 发微探幽与裨益实践的科研成果 担任主编的徐进研究员,是陕西文博界涉猎广泛的文物与考古学者和古建筑史专家,对宋代和清代营造法式有研究;又曾先后参与主持《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陕西省志·文物志》修纂,对陕西文物古迹的分布、类型、特点十分了解;兼以主编《文博》期刊多年,学术的规范性操作更是驾轻就熟。所以,《陕西古塔全编》是以专业之功,宏观微观通能把握、严谨规范的上乘科研著述。 钩沉补遗、发微探幽 迄今已见相关著录,鲜少谈及近一个世纪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大批古塔颓废乃至湮灭的现象,也很少谈及佛塔塔身、佛塔地宫、天宫中瘗藏舍利的供奉塔和石窟寺中雕凿的石造像塔,佛教徒在寺院和家庭佛堂中供奉的各类小型佛塔,以及信士、居士墓中雕刻的画像砖塔等。《陕西古塔全编》则将此作为项目子课题,勾稽考订,形成独立的科研成果,并以《近百年消失的陕西古塔》《陕西发现佛教供奉塔、造像塔、壁塑塔和画像砖塔》两章单独成编,或助益宗教史、建筑史、民俗史和社会发展史等相关领域研究,或开专项研究之新局。 学术落地,裨益实践 众所周知,古建筑的学术研究有较强的实践指向性,即须为文物本体的保养修缮提供依据。鉴于此,《陕西古塔全编》周全考虑。不唯在《概述》里专文论述“陕西古塔分布、类型、质地及特征”“古今塔殇和现代立法与科技保护”,而且将指导文保思想贯穿在具体行文中。既注意人文关照和地理环境衬托,论述其关联文物的历史和现状,将文物本体置于外部世界映照当中,使保护修缮不至于失实于历史、失谐于人文、自然环境;又科学记述文物本体嬗变及文保历程,比如在记述大雁塔时,就有如下发人所未见的记录:“1991年5月~8月维修塔檐及塔顶时,发现明代包砌的外层塔壁距离内层的唐代塔壁2~3厘米,形成了良好的内外层隔离式保护空间”;乃至详列文物保护单位之保护范围,细至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依类而别。精确地记述历史痕迹,不唯传递了古人对于文化遗存的敬惜之心、精工之意,更将为现在、未来的文物科学修缮保护提供典范依据。 诗性光辉与人文情怀的倾情之作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陕西古塔全编》主编徐进,不仅是卓有成就的学者,也是极具情怀的当代诗人,以“黑光”为笔名,著有《一纳米长的道路》《雪人之遁》《晨曦之车》等诗文集。主编独特个性也为《陕西古塔全编》灌注了诗性光辉和人文关怀。即如上编、下编“穹顶之下”“寂灭与呈现”之题名,便可见一斑。 又如在论及大雁塔作为唐长安城制高点,兼有点缀盛世景观和眺望山水风光的功用时,作者引用边塞诗人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一诗,并感慨道:“悉心品读,一轴雁塔凌空、秦岭逶迤、惊风贯耳、驰道悠长、宮馆相接、五陵苍茫的长安画卷次第铺开……三年后‘安史之乱’爆发,京城沦陷,千年长安至此走向衰微。” 《陕西古塔全编》也流露出感人至深的人文情怀。如在后记中写道:“想起十多年前曾带孩子眺望大雁塔,告知这座享誉天下的唐僧藏经塔,外表裹有厚厚一层如棉衣保暖的明代甃砖。孩子听后,心有戚戚,疑问:‘那还是唐代大雁塔么?’吾曰:‘当然是!只要筋骨在,苍天也认可’。” 又如在项目攻关“消耗期”,主编于诗作《不是人》中流露出的挣扎与自责:彼时妻女远在重洋之外,他持续双休日和节假日加班,早出晚归,日夜不休。本来与子相依为命的老母亲几同独居,以至于“有天母亲忍不住说‘我很寂寞’”,随夫由浙江而上海、而天津、而陕西,历尽家国之难,年近九十尚能读书遣怀的老母亲,也隐忍地表达了这样的“控诉”,无怪乎作者“自那以后我每每想起母亲的话/就在心里骂自己不是人”。 在编纂《陕西省志·文物志》七年又续修《陕西古塔全编》三年的长期撰述工作中,主编经历了单位撤并、人员离散、眼疾和肠胃病的种种困苦,形销骨立,身子蚀掉10余公斤,艰辛备尝,可谓极矣! 然而,也幸有多方襄助,使主编得以在“人和”的情况下,以专业之功力、躬行之虔谨、如一之坚持,鼓励引导团队勇力向前,最终成就了无愧昔贤、启发将来的《陕西古塔全编》,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充盈与静喜。恰如踏查金龟寺塔时,其欣然命笔《金龟寺》所言: 金龟寺,晴好天 格桑花开得正艳 神的小龛,色的花瓣 尘土上钤满僧的脚印 风的檐檩,塔的裙下 我是落在人间的轻沙 (《陕西古塔全编》,徐进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定价780元)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