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琼 时间拨转至唐贞观年间,年逾七旬的书法家欧阳询接到一个活儿,皇帝李世民拿来一篇文章让他书写。欧阳询打开文章一看,这不是一般的文章。 李世民节俭修复麟游九成宫,并在九成宫发现了一眼醴泉,魏征针对这事儿,写了一篇妙文。妙在哪?如果一味地拍马屁、歌功颂德也没什么意思,魏征借此事,赞颂皇帝惜民力之余,文锋一转,劝谏皇帝“居高思坠、持满戒溢”。吉祥事、好文章,是个有意思的活,却不好干。 李世民给王羲之写过传赞,是懂书法的行家,魏征文史皆通,也是个厉害人物,这两双眼睛盯着,这活儿不好干,但得干好。欧阳询取笔蘸墨,墨落纸上,那横似屋梁般遒劲,竖若秀木般挺拔,点像眼睛般传神,撇捺如舞者般优雅,字字瘦硬通神。更绝妙的是,结字在险中求胜,出乎常人意料。 写好之后,经刻工篆刻,集皇帝雅事、名臣奇文、书家妙笔的三绝碑——九成宫醴泉铭碑,落定于麟游九成宫内。碑成后不久,就有文人墨客争相去捶拓,拓本不易得,可谓一字千金,甚至连高丽人也跑来拓印,可见欧阳询书法之精绝。如今,1300多年过去了,书法家及爱好者仍然在临习《九成宫醴泉铭碑》,此碑几乎是习楷书的必临之作,被后世人誉为“天下第一正书”。 也有人说,一件传世佳作的诞生,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原因,也许是巧合,其实不然。欧阳询写成《九成宫醴泉铭碑》可以说是一种必然,他书艺成功有迹可循。欧阳询年幼时遇家难,少年流离,官场生涯又颇为波折,书法俨然成了他的一方乐土。一次,欧阳询在外出回家路上,发现一块晋代书法家索靖书写的石碑,十分兴奋,他当时骑在马上,只能侧身观看。他干脆下马走到碑前细细品味,在琢磨碑文的点画、结构和章法之际,天色已晚,只得离开。但欧阳询一步一回头,目不离碑。后来他干脆返回来,继续品看,不知不觉间天黑了,他就在碑下铺一块布坐着,借月光继续看,困了休息一会儿,醒来接着看,三天三夜之后才满足地离开。 欧阳询习书,有此执着精神,岂能不成?如今,九成宫醴泉铭碑仍在它的诞生地麟游,藏于麟游县九成宫遗址碑亭。虽久历风雨及捶拓,但它身上传递的文化信息一直吸引着古今中外的文化人来此观摩瞻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