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社会认同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2)

http://www.newdu.com 2020-02-18 《西北民族研究》2020年第 郝亚明 参加讨论

    二、相互群际差异模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的启示
    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个是理论支撑的构建,一个是实践路径的探索。很多学者都在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王延中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自觉,大力推动“五个认同”教育,切实改革民族工作方式方法,适时完善民族宗教政策,妥善处理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坚决反对两种民族主义。沈桂萍认为,要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各民族互相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依法处理民族事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这六个方面入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思想基础、社会基础、法治基础和舆论基础。严庆认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关注短板,提升政治认同,规范民族理论传播,坚持正确道路,发挥好制度功效等[朱碧波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不断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强化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提升各民族的政治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深各民族的相互依存,促进各民族的社会融合,进一步加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多维纽带。综合分析这些代表性论述不难看出,这些实践路径的探讨普遍具有宏观性、整体性的特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际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着力点。本文不致力于一般意义上的实践路径探讨,而是依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认同意识的判断,尝试从心理学关于社会认同的相关理论出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寻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实践方向。
    理解中国民族问题的常规依据有两个,一个是“历史形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表述,一个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学理表述。在2014年中央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新论述之后,学界围绕其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关系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在此过程中大致形成了如下三种论点:第一种可称为“深化论”,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坚持与深化;第二种可称为“侧重论”,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强调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应侧重和加强“一体”的构建;第三种可称为“超越论”,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确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上,试图“明确中华民族整体性、一致性”,“强化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共同利益”。抛开这些具体的观点分歧来审视这场讨论的动因,不难发现很多人都存在疑问,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表述是否会取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表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法是否意味着只谈一体而不谈多元了?尽管从理论上可以论证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紧密关联——前者是后者存续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前者的结构性基础;尽管从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看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者在表述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这种怀疑论在视角与认识上的偏颇,另一方面又提醒我们如何处理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始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56个民族意义上的民族意识的关系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在如何处理上位认同与次级群体认同关系的问题上,社会心理学中的相互群际差异模型可以提供一些极为独到的理论启示。
    如果说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的核心概念是“内外群体”,那么相互群际差异模型的核心概念就是“认同威胁”。社会认同和群际接触的相关研究证明,在群际互动的过程中,维持群体独特性的需求对于群际关系的和谐而言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当这种群体独特性被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力量所破坏时,认同威胁就产生了。此时,感受到认同威胁的群体会以偏见、歧视、排斥乃至攻击性行动来重新确认其群体独特性。认同威胁会强化次群体认同并激发群体冲突,很多群际冲突的发生事实上正是特定群体认同受到威胁的结果。相互群际差异模型指出,由于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一个多群体社会中要求人们放弃先前被高度珍视的社会分类是不可能的。这方面的任何尝试都将被视作对群体认同的威胁,可能催生防御性反应并导致群际冲突。相互群际差异模型尽管强调维持次群体认同并使对群体独特性的威胁最小化,但它并不否认需要处理次群体认同与上位群体认同的关系。其基本主张是,群际关系和谐的最佳路径是维持而不是削弱次群体认同,同时应努力促进次群体认同与更大范围的社会认同形成嵌套关系。一些围绕该模型进行的经验研究甚至证明,承认次群体认同具有群际团结的功效,并间接强化对国家整体的认同。综上所述,这一模型所提供的理论洞见可以通俗地概括为三点:次群体认同具有基础性地位;压制次群体认同会危及上位认同;将次群体认同嵌入上位认同是更有效的做法。
    再回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本身。中华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上位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对于56个民族层面的民族意识而言是上位认同意识。相互群际差异模型最大的启示莫过于,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造成上位群体意识与下位群体意识的紧张冲突关系,要努力将次国家民族意识嵌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中。从实践的角度来讲,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两者之间嵌套关系的构建,这无疑是一个挑战,除了要应对不同层次认同意识之间客观存在的张力之外,还需要摒弃传统的理论路径依赖。因为传统思路更多地强调认同整合,而认同整合的过程难免会存在从强力打破到重新融合的倾向。
    通过相互群际差异模型来看,认同嵌套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尊重、包容、互嵌的过程。只有承认各个民族在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中的独特贡献,只有承认各个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整体文化中的平等价值,只有承认各个民族民族意识的正当性,才能在尊重的基础上达成包容性的共识,并最终使得全国各族人民认同中华民族,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有一点需要指出,在构建次国家民族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套关系的过程中,并非只是每个民族的民族意识独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两互动,还同时伴随着56个民族的民族意识彼此互动。也就是说,这种嵌套关系不仅是单个民族嵌入中华民族中,各个民族之间还有一种相互嵌入的关系,各个民族在这种相互嵌入的基础上再嵌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整体的框架之中。只有各个次国家民族意识之中都包含着对他者的尊重、包容、互嵌,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形成稳定而有序的认同嵌套关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结构性支持。
    通过构建认同嵌套体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尽管存在很多挑战,但并非是毫无基础的。近年来在我国民族事务工作中强调较多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都蕴含着构建嵌套关系的因子在内。在推进这些实务性工作之时,我们应该具有一种明确的理念,即避免造成不同层次民族意识的冲突,努力营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次国家民族意识的涵盖性嵌套关系。
    三、简要的小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群体认同意识,因此从心理学社会认同的视角去审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社会认同的角度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问题是处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56个民族层次的民族意识的关系。文章作了一种尝试,并未全面运用社会认同相关理论,而只是引入了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与相互群际差异模型这两个涉及认同关系处理的心理学模型。在一个多民族社会中,民族意识会催生内外群体的划分及民族边界的突显。民族意识如果超越了一定限度,就会对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造成负面冲击。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基于这一认识,强调应在内部结构复杂的群体中培育一种涵盖所有次群体在内的上位认同,从而在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支撑。而相互群际差异模型则从认同威胁的角度指出,民族意识具有维持民族群体独特性的基础功能,试图压制民族意识的努力不仅会恶化族际关系,还会引发对上位认同的排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实践中,应该在尊重次国家民族意识的基础上努力将其嵌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中。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与相互群际差异模型都设定了多群体共同生活的现实场景,并且都是社会认同理论与群际接触研究相结合的产物。尽管二者在初始设定和立场取向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貌似冲突,如前者偏向于上位认同而后者偏向于次群体认同,但事实上二者从不同的角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启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