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经济生态 >

汲取传统农耕智慧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http://www.newdu.com 2020-02-20 中国民族报(2020年2月18日 田阡 参加讨论

    2019年持续到2020年的澳大利亚山火、2020年春节期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保护绿水青山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及全体中国人民的共识。生态文明建设要以科学合理的保护思路与发展理念为指导,不仅要保护好绿水青山,还要在因地制宜、适度开发的原则下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科学、高效和可持续的转化。在这一大背景下,最能代表中国传统农耕智慧的农业文化遗产,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为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一、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中国篇章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全球环境基金支持下,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于2002年发起的一个大型项目。该项目旨在保护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方面,我国积累了全球范围内丰富、成功的经验,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数量最多、项目类型最丰富、项目开展最好的国家之一,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历任总干事的一致认可和大力推荐。我国先后形成了“先行先试、全球示范”的“青田经验”、“文旅结合、助力脱贫”的“哈尼经验”、“多方参与、后发先至”的“石柱经验”等一系列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典型经验做法。与之对应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和重庆石柱黄连生产系统项目,不仅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更有力地促进了遗产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进步。
    二、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与农耕文明的生态意蕴
    中国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这不仅与中国政府的重视和专家的大力推动有关,更与中国自古以来“农为国本”的传统观念以及传承至今的中华传统农耕智慧中蕴含的大量生态知识密切相关。
    中国是农耕历史最悠久、农耕文化最丰富、农耕智慧保存最完整的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回顾历史,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每一次飞跃都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史有神农尝百草、后稷教民稼穑、伏羲开创畜养、嫘祖发明养蚕等,使人类结束茹毛饮血的漂泊生活,成就“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秦汉时期实现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对话;大唐盛世实现了西域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交流;宋元以来的海上交往之路开辟了东西方农业文明的沟通与联系。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属于自然友好型生态社会,人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系统完备的耕作技术经验,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农业科学技术思想,塑造了传统农业文明的生命观思想。一方面,扎根于中华大地的传统农业文明中的“生生”思想,是对万物生长、生命力量与人类生存的阐释。“生生”表示生而又生,生生不息,不断有所创造。原始形态农耕文明中形成的以生命为本原,以亲和自然、人与自然为友的理念,使得万物获得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中华传统文明生命观的有机内涵。“生生”将传统的生命创生哲学等内容充实到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建设之中,将自然视为人类的家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视万物有生,和谐相依。另一方面,把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考察,“活态”传承的农业文化遗产展示了人类历史上乡土社会的农耕智慧和经验,诠释了劳动人民对传统农业的理解和探索,在漫长的中华农业文明中不断演化和发展。漫长的农耕畜牧的发展历程积淀了应时、取宜、守则、有度等农业生产的时序安排与生产制度。
    应时。在成文历法创立之前,我国古代先民懂得“民以四时、寒暑、日月星辰之行知天”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必要前提。通过观象授时,了解寒来暑往、风雨水旱、草木枯荣等自然现象的变化来确定农事活动的时间,从而安排农耕生产。在青藏高原腹地繁衍生息的藏族同胞,依据自然环境变化和牲畜习性,根据牧草长势、畜群规模,在夏秋季和冬春季进行两次转场。一日之内“看天”“望风”,以日影移动变化确定放牧路线,按照布谷花发芽、开花来判断季节更替,“四季轮牧”“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方式沿用至今,成为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的坐标。
    取宜。中国是很多物种的起源地。在一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九州之内,田各有等,土各有差;山川阻隔,风气不同,凡物之种,各有所宜。”相应的植被和生物群落在适宜的环境下,有益于栽培与生长。按照“因地、因时、因物”的三宜育种原则,古代培育的新品种和物种,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元素。例如,北京玉泉山下种植的“京西稻”,是著名的贡稻品种,也是被保存至今的“御稻”。
    守则。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农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情。农业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与神灵和谐共处的产物。祭祀活动与农业生产环节紧密相依。祭农神、祭土地神、祭水神、祭谷魂、祭虫神等仪式活动,以及对各种生产禁忌的恪守,集中表达了农耕民族祈求风调雨顺的文化心理。民众对自然的崇拜和对动植物的禁忌保护,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有度。古代的“节用御欲”思想是农业遗产的精华,强调“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使得我国几千年来大多数农田仍保持肥力,堪称世界农业史上的奇迹。春秋战国之际的轮作、复种、间作、套种技术以及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形成了“用地养地,循环利用”的传统。稻鱼共生系统通过“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的方式,维持着生态系统自身的循环,进一步体现了“用地养地,循环利用”的理念。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因“森林—村庄—梯田—水系”四素同构而堪称世界山地立体生态农业的典范,是传统农业整体协调与循环再生的重要呈现。
    三、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生态系统平衡
    近年来兴起的现代工业化农业模式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持续的冲击,那些代表着一个时代、一个地域农业发展最高水平的传统农具,正在被抽水机、除草剂、收割机、打谷机等取代,与此同时,化肥、农药等工业产品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地硬化、板结、地力下降、酸碱度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不能拒绝工业文明带给我们的福利,但当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甚至频发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如何实现生态系统与人类发展的平衡,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这可以在传承的农耕智慧和当代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找到答案。
    中华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文化”,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与魂。阴阳协和、五行风水和中庸之道,贯穿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之中。在独特的人文环境与地理单元的作用下,一些少数民族因地制宜形成的农耕习惯、务农观念、农耕礼教、休耕习俗等地方性知识,是对中华农耕文明的有益补充,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建构与道德价值。
    在近年来我国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发展中,我们充分发挥了乡土知识的生态调节功能,为现代农业注入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利用传统的农耕智慧开展当代的生态系统平衡实践。
    四、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人类未来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物种、每一个民族都连接到了全球的生态链中。“同呼吸、共命运”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写照,也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必然要求。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的传统生态智慧和传承保护实践中形成的生态系统平衡经验,不仅仅是中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法宝,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珍贵财富。因此,挖掘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要从传统的农耕文化中汲取生存与发展的智慧,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