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共同体也随之发展,在现实社会中,复合型的民族实体指中华民族共同体,而单一型民族实体则是指中国各民族个体。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和我国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全方位、多维度地把握,既要注重各民族的政治权利、经济权益的保障,又要做好对各民族的思想工作,培养各民族的情感,拉近各民族之间的感情,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动各民族的“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要的路径选择。 (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首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处理民族事务及民族问题。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民族的生存状况、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例如:全国两会的召开,各少数民族的代表比例逐年提高,全国上下同心同德,共商国是。除集体议定国家大政方针之外,还特别重视各民族地区人大代表的提案,积极维护我国各民族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这是中央为维护少数民族利益,为中国的繁荣发展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举措,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表现,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其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政治制度,也是政治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7]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民族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实践证明,在我国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有历史渊源,又有现实条件,既符合历史发展,又符合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现实国情。因此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其鲜明的独特性与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社会稳定,保障各民族平等权益。同时它以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为前提,为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它不仅保障我国各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也增强了各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增强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再次,依法处理民族事务,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面。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最根本是对国家的认同,是我国各族人民对国家宪法、法律的认同。我们要始终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合理合法地处理民族事务,用法治来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团结,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和合理利益诉求,大力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引导各族人民群众树立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履职、社会参与、多方协作、共同应对,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政府机关依法处理民族事务的应变能力。 (二)努力加快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8]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力度越来越大,开放地区越来越多,少数民族的经济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在党和国家整体规划下,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发展地区经济的政策,为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福利与人民民生水平提供了强大的机制保障,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如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加大中央财政扶持力度和优惠政策;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支出和成本差异,逐步加大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民族地区的金融支持,坚持政策性投入与商业性投入相结合,积极开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工作;坚持抓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各民族地区的对口帮扶工作,促进我国中西部民族地区协调发展,实现生态宜居,生活富裕;加快建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机制,大力推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现脱真贫、真脱贫;不遗余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等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为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经济保障。 在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短板,其能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直接关系到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党和国家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民族地区特殊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持续改善民生,特别是要提高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推进教育公平。要实施精准帮扶,把钱花在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针对性帮扶上。”[9]90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勇往直前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对口帮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和措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贺词中谈及脱贫攻坚工作时用“尽锐出战”传递了党中央对脱贫攻坚的坚定信心、必胜信念。“各地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发力,加快发展,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各族群众都能与祖国经济社会发展节奏同频共振,铸牢各族人民群众共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识、共享现代化发展成就意识”[10],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雄厚的经济基础。 (三)积极培育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创造并不断传承发展的集体意识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11]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和魂,是一个民族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它是关乎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联结我国各民族之间的精神纽带。 中华文化是由我国众多优秀民族文化汇聚而成的综合体,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当今世界,文化的力量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它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成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软基因。中华民族想要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激发各民族对文化创造的活力,努力提高文化创造力,为中华民族的“五位一体”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民族创造了文化,反之文化也在塑造着民族。中华文化是汉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是我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凝聚了中华各民族的心血。尽管历史经历沧海桑田,中华文化总能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使各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团结奋进,成为照亮各民族的心灵火炬,是引领各民族前进的精神旗帜。它历久不衰,在任何时候都不断激励着我国各族人民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文化汇聚的海洋,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各民族情感交流的纽带,积极培育各民族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9]10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民精神的重要源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的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9]7“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9]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