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经济生态 >

生态人类学视角下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扶贫研究——以贵州省中洞苗寨为例(2)

http://www.newdu.com 2020-03-27 《贵州民族研究》2019年第 陈慧萍 参加讨论

    四、困境生成:政府、市场、社会的三重张力
    民族地区是我国深度贫困人口的集中地带。生活在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缓慢的地区。造成民族地区贫困的原因除了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物质生活资料匮乏以外,往往也受制于当地村民的文化水平较低、专业技能匮乏和思想意识保守等精神层面问题。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中洞苗寨尽管已经开始探索生态旅游扶贫模式,但仍然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贫困人口参与受限、开发层次不高、配套制度不完善和市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作为一个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扶贫的典型个案,对其生态旅游扶贫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多维度解剖,可以为其他民族地区的生态旅游扶贫实践提供借鉴。
    (一)政府张力:配套制度不足以及精准扶贫不力
    第一,配套制度不足。受喀斯特地貌的影响,当地岩溶遍布,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贫瘠且种植结构单一,易受自然灾害影响,难以满足中洞苗族的基本生存需求。其次,用水问题严峻,通过政府财政扶贫修建的蓄水池收集雨水,这样的“望天水”无法满足中洞苗寨正常的用水需求,水资源严重匮乏。再者,当地煮饭、烧水、取暖都借助火塘烧柴实现,而木柴是从各家各户划分所属的山地上取得。
    根据笔者的田野调查,中洞苗寨的村民从中洞下山需要约两个小时才能到达砍柴点,目光所及之处皆为砍柴后留下的树桩,周围只剩不到杯口粗的小树。村民无法承受日常所需的燃料花销,特别是到了寒冬,火塘一直保持燃烧的状态,为维持屋内温度需要消耗更多的木柴资源。这就导致当地本就资源匮乏的自然生态环境处于更加恶劣的境地。中洞苗寨的“人、地、山、水、林”矛盾极为突出,进入一种“环境脆弱—生活贫困—掠夺资源—环境恶化—贫困加剧”的怪圈[9]。由于中洞苗寨村民的教育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只能依靠原本贫乏的自然生态资源维持日常生计。这种不平衡的依附关系导致自然生态资源遭受过度开发和利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十分尖锐。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地政府给予的配套政策不足以维持中洞苗寨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生计模式。
    第二,精准扶贫不力。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生态旅游扶贫,既要重视物质上的扶贫,更要重视精神层面的扶贫。忽视精神扶贫,中洞苗寨的贫困人口将永远走不出贫困圈。当然,政府也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措施。例如,当地政府拨出专款在中洞苗寨洞内修建多个蓄水池解决人们用水难的问题,接着又在中洞的山脚下修建21栋砖石新房免费提供给中洞村民居住,作为扶贫改造实施整体搬迁,从而帮助中洞贫困人口迁移到条件更好的地区实现异地脱贫。但却未能考虑到村民的实际需求,除4户自愿外迁异地安置,其余村民又都陆续搬回中洞居住。
    据中洞村民介绍,政府在山下修建的安置房存在屋顶漏雨、质量较差和水源未到户的问题,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未能充分考虑到村民的实际需求,达不到基本生活居住条件。因房屋质量不过关前后已整修过两次,建房占用本就稀缺的土地资源,且安置房离村民砍柴、取水、耕地路途遥远,生产生活都极为不便。另一方面,中洞苗寨的基础设施在外界的支持下已逐渐得到改善,而且村民能够较好地适应中洞的自然生活条件,冬暖夏凉且便于生产,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应对喀斯特恶劣生态环境的生计模式。由于对中洞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而不愿外迁,中洞苗寨的村民依然选择穴居的传统生活方式。政府很难动用行政权力使之搬迁,异地安置实施难度较大。正是因为缺乏对“社会文化实存”的深入了解[10],同时未能考虑到被扶贫村民的实际需求,才导致异地安置扶贫失效。仅仅通过捐赠物资、财政救济等“输血”式的扶贫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洞苗寨贫困人口的燃眉之急,离真正的精准扶贫还有很漫长的道路。
    (二)市场张力:企业参与意愿不强与旅游产品层次较低
    旅游市场是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载体和基础。中洞苗寨需要充分利用外部市场给予的信息、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提高贫困人口的经济收益,实现民族地区真正的脱贫致富。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还面临诸如企业参与意愿不强和旅游产品层次较低等现实问题。
    第一,企业参与意愿不强。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发展要素中企业的资金投入和参与开发。中洞苗寨位于偏远的民族地区,对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足,经济发展落后,由此导致的旅游开发风险较大、获利空间存疑,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投资开发的积极性。
    民族地区的生态旅游扶贫必须要借助企业这一外部社会力量的支持,包括外来资金、市场信息和专业人才等,从而加强资源整合和市场整合。企业的参与支持不仅能够助推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将形成生态旅游扶贫的动力源泉。中洞苗寨的生态旅游扶贫具有对内主动、对外开放两方面内容。与此同时,企业将定期对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开展从事旅游行业技能的培训,将民族文化、农村发展、农民致富以及生态环境等不同要素与生态旅游开发相结合,从而实现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推动当地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中洞苗寨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旅游资源,可极大地调动贫困人口的积极性投身参与到旅游产业建设,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当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增加村民家庭经济收入,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发展。
    第二,旅游产品层次较低。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发展生态旅游,当地的旅游产品不具备良好的竞争力,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未能较好地结合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互联网+以及三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另外,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均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生态旅游开发仍停留于表面。
    具体而言,中洞苗寨村民在政府、企业还未关注之前就已经开展农家乐从而实现经济增收,旅游开发还停留在自发性的初级阶段,旅游服务与旅游能力都满足不了日益增加的游客需求。据笔者调研所见,中洞苗寨的农家乐主要集中在为数不多的两三户人家,只提供简单的床位、饮食,门口摆放一排自制简易登山拐杖,旅游产品趋于同质化,没有突显出任何中洞特色。洞内几乎没有娱乐,无法让游客停留多日进一步旅游消费。如何促进商机开发利用当地优势文化资源和本土特色旅游产品,提升中洞苗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一直以来,中洞苗寨发展旅游对资金都有着强烈需求,但因其先天地理区位劣势和经济实力薄弱,其自身经济能力的局限性必须依靠外部资金的支持。而作为资本密集型的第三产业,注定了旅游开发和旅游扶贫本身需要大量资金源源不断地投入,从而保持中洞苗寨生态环境的良好性以及传统民族文化的完整性。当然,生态旅游扶贫不是短暂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注意进一步深度挖掘新的旅游资源,延长中洞苗寨旅游产业和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从深度和广度上将中洞苗寨与当地更大范围内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挖掘生态自然、民族文化与人文资源,从而带动周边产业协调发展,实现旅游经济的综合性发展,更好地在市场机制运转中实现生态旅游扶贫的价值和意义。
    (三)社会张力:社会组织培育不足与贫困人口主体性缺失
    随着格凸河旅游景区的开发,中洞苗寨被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得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扶贫成为中洞苗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既得利益者往往是投资企业和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许多无法分享绿色发展利益的贫困村民仍然生活在较低水平的生活中。
    第一,社会组织培育不足。中洞苗寨的村民在社会组织帮扶救助下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这为开展生态旅游扶贫奠定了基础。根据访谈得知,早在1984年就有民办教师来到用玉米杆围成的“中洞小学”教室给18名学生上课,后来陆续有志愿者来到中洞支教献爱心。2003年,美国老人胡兰克·博德看到中洞村民贫困窘迫的生活条件,捐款10多万人民币架通从山下到中洞的输电线路,中洞苗寨从此摆脱黑暗,过上有电的生活。2006年湖南卫视围绕中洞苗族人家贫困生活和现实问题播出《洞穴之光》,紧接着2008年又播出《变形记———爱在远山》,中洞苗寨更多为世人所知。在这之后,广东的一家社会企业在山下捐建一所希望小学。2010年春节后,中洞小学全体师生就搬到格凸河旅游景区附近,大部分学生都包吃包住,中洞的孩子也得到较好的教育资源。然而,个体理性驱动下的慈善行为的作用范围着实有限,当地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不足业已成为重要动因。如何充分调动社会组织推动和开展民族地区的减贫脱贫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第二,贫困人口主体性缺失。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开发机制的缺失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11]。中洞苗寨的贫困人口能够从旅游扶贫开发中获得的收益比例很小,没有真正参与到当地的旅游产业开发,更多通过依靠提供食宿等旅游服务来获取微薄的经济收益,其受益主体地位未能得到有效保障。而原先选择搬出中洞住进政府修建新房的几户人家,已然失去依靠中洞苗寨发展旅游的机遇,形成所谓的“旅游飞地”,从而错失旅游扶贫的大好机遇。中洞苗寨的旅游开发应以人为本,倘若丧失民族主体性,只留下那些毫无生命力的生活场景,以博物馆式的旅游景点呈现,这样文化空壳化的旅游开发只会是本末倒置。如今国家大力倡导的精准扶贫针对不同的贫困区域环境、不同的贫困受众群体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确管理的治贫,贫困人口的脱贫也有待于自身的觉醒,主动地参与到生态旅游扶贫这一精准扶贫的战略中。因此,民族地区的生态旅游扶贫必须立足于民族文化本身,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激活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最大限度地将旅游扶贫开发与民族文化的保护衔接起来,形成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脱贫路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