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薄胎刻纹铜匜 图2 薄胎刻纹铜匜纹饰摹本 图4 青铜刻纹盘纹饰摹本 图3 青铜刻纹盘 ■江苏镇江 张剑 青铜,在中国古代主要指铜与锡的合金,远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制品。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青铜冶铸工艺技术达到巅峰,工艺卓绝。同时作为礼乐文化的重要载体,青铜器用以“明尊卑,别上下”,彰显与维护等级制度。 江南吴国青铜器在中国青铜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在形制、纹饰及合金、铸造上,既吸取融合中原地区的影响,又多方面呈现地方文化的独特创新,地域风格浓郁,体现了江南人的匠心巧思、灵动清秀,与中原文化的粗犷豪迈,交相辉映。薄胎刻纹铜器是我国青铜器中的少见精品,目前以吴地出土较多,且时间最早,当为吴国青铜匠师的新创造,镇江博物馆有幸保有两件精品,今略作介绍。 青铜刻纹匜(图1),通长28厘米,高10厘米,1985年4月出土于镇江谏壁王家山春秋墓,薄胎,器内刻有极细的纹饰(图2)。内壁纹饰以三道线分为四层:第一层为树木;第二层为鸟和树;第三层为宴饮图,中设案,上置两瓮,两侧左三人、右四人,皆举豆,地面亦放置豆;第四层为云气纹带。流内刻三条鱼,鱼下为水波纹带,纹饰刻画细腻、精巧。匜为古代盥器,贵族宴前饭后行沃盥礼时,一人执匜浇水,一人奉盘承接废水,以便让贵族洗手。青铜匜出现于西周中期,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时代。 青铜刻纹铜盘(图3),通高5.3、口径25厘米,与匜同出,薄胎,器内亦刻划丰富的纹饰(图4)。腹内壁纹饰以两道横向双线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为渔猎场面,可见者八人,八人皆短发,自左向右前四人持弓搭箭,第五人肩扛一物,第六人手持一长柄戈,第七人手持一物在奔跑,第八人双手拉网,网内有两条鱼;第二层为宴饮歌舞场面,乐舞者十五人,分上下两层,上层奏乐,下层舞蹈,乐舞画面右侧为一重檐双层式建筑,上层堂内设案,案两侧各刻一人在饮酒,下层有立鹤三只。这幅画面记录了当时贵族钟鸣鼎食的生活情景;第三层为双线三角纹带。整个构图统一中富于变化,严谨和谐,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盘亦为古代盥器,商周时期贵族宴前饭后盥礼时使用,商周早期多单出,西周晚期至战国多为盘、匜成组。 现有研究资料表明,青铜器刻纹工艺早在西周晚期已经萌芽,其胎薄如纸,纹饰绵密细致,錾刻细如发丝,线条流畅生动,描绘内容包括宴飨、狩猎等画面,其铸造工艺技术的精湛纯熟和难度要求都是空前的。又因其刻纹图案无色彩可以渲染,只能用点、线来造型,而其中的线又是最主要的工具,所以其艺术表现手法与中国画的“线描”接近,计黑当白,经营位置,线条造型不讲究焦点透视。薄胎刻纹铜器的刻纹图案亦多施于器表不规则的平面和弧面,构图充实而饱满,洋溢着鲜明的生活气息,这种把绘画开先河用于青铜器皿的装饰,一边是凝重的历史感,一边是鲜活的生命力,用高超的技艺为我们留下了一段雄奇瑰丽的青铜史诗,在强烈的反差中诱惑着我们走进它所构建的艺术世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后世漆器等纹饰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亦为我们探索古代的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