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城碑记是城池建筑与修葺过程中,各地所建的功德碑与大事记,大多由地方政府邀请当地名人记事。由于碑记多系亲历者所述,记事翔实,内容可靠,史料价值较大,可谓城池修筑的第一手资料。筑城碑记或摹勒刻石,以碑刻存世,或撰成文章,以文献保存,对研究中国城池发展史、城镇形态以及城镇社会变迁都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 明清两代遗留下大量筑城碑记 我国西北地区长期以来是丝绸之路交通往来的主动脉,这里很多区域农牧交错、民族众多,各类人员间的贸易、交流频度高。出于防卫的需要,大多聚落筑有城墙。民国时期秦翰才曾记述,“便是一个平常的村镇,也往往建有很好的城垣。原来西北自古是边塞,为防异族的侵入,攻守之具不能不力求完备”,筑城就成为聚落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这里的聚落城墙厚,结构复杂,攻守之具完备,再小的堡寨也将筑城视为聚落发展的一件大事来做。因此,西北地区遗留下大量筑城碑记,主体为明清两代。据现有资料统计,能够完整保存于世的明清民国碑记共计267篇。其中多数为碑石,但由于历年战乱、兵灾,毁佚严重,目前留存于世可以收集到的碑石仅31方,其余多数保存在各府县地方志或个人文集当中。目前,从个人文集及地方志等文献能够整理出相关筑城碑记仍有236篇。如果按省域分区来统计,碑记数量最多的为陕西省,共计140篇;甘肃次之,共计97篇;青海11篇,宁夏13篇,新疆6篇。这些整理出来的碑记资料,大多具有时代的连续性,且均可以翔实复原地理定位,是串起近六百年丝路大道——西北区域城镇与村寨网络的重要历史资料。 近代西北地区经济与社会总体格局大抵奠基于明朝。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于广袤的西北地区建立陕西布政司、都指挥使司与行都司。督指挥使司与行都司实行卫所建置,半军事化管理。伴随州县、卫所建置的完善,西北地区人口、交通与聚落不断完善。据《明史·地理志》统计,明代陕西布政司下辖8府21州95县,除此之外尚有陕西都指挥使司,下辖实土10卫5千户所,大体包括今天的陕西、宁夏两省区及甘肃东部地区。陕西行都司的前身为洪武七年(1374)设立的西安行都司,至二十六年(1393),行都司的辖区才基本稳定下来,拥有12卫、4守御千户所。 筑城碑记记录诸多社会历史材料 明代卫所分布较广,聚落大抵以城、镇、堡、寨为主。据不完全统计,仅今榆林境内长城沿线的较大堡寨就有39个,宁夏卫较大堡寨88个,固原卫45个,其他镇卫数量都不少,清代虽有发展,但基本结构继承明代。这些以城墙为标志的聚落构成西北地区的社会基础,西北筑城碑记对这些历史坐标记录完备。 (一)明代西北筑城碑记最具特色的要数甘宁青三省区,今天能统计到的共计67篇。这一区域在明代主要以卫所建置为主,多数城池修筑与卫所营堡构建相始终。在现存的明代碑记中,很大一部分是卫所营堡筑城碑记。如青海省:嘉靖年间都御史许宗鲁撰著的《重修西宁卫记》、万历四年(1576)参议张问仁撰著的《重修西宁卫城记》,是对西宁卫城二次重修的详细记录。以其与万历年间马自强撰著的《固原镇新修外城碑记略》、同期崔镛撰著的《砖修榆林镇城记》相互参证,可以看到明代镇卫城池修筑的一般规模、基本结构与背景信息。而兰州市区等地保存下来大量营堡修筑的碑记资料,包括修筑金城关关城、西古城、哨马营、大岔口堡、三眼井堡、永泰城等长城附近的关城与堡城。这些碑记详细记载了城堡的修筑时间、地点、规模、过程、当地的地理环境与军事地位,是难得的研究明代军卫的一手资料。 (二)筑城碑记多具有连续性,将这些连续的碑记缀连起来,就成为当地城镇发展、社会结构复原的一个基本依据。如今甘肃天水市,明清两代共留有筑城碑记7方,从西宁卫到西宁郡,共留存筑城碑记4方,庆阳5方,陕西的鄜州(今富县)4方、榆林7方。 以明清时期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为例,7方筑城碑记分别撰著于明嘉靖(2方)、万历时期,清顺治、同治、光绪以及民国时期。这7方碑记对城池修筑的过程、规模、用料等都有较详细的记录,历次增修所体现的城镇职能分区记述尤详。据这7方碑记我们复原如下:秦州古名成纪,位于今甘肃东部,渭河及其支流横贯其中,农业与交通都比较发达,因此开发历史久远。宋以前此地即建有一系列堡寨,元末多毁。明太祖洪武年间修筑秦州卫城,城址建在渭河支流藉水河谷的北岸,也就是后来的“大城”,卫城之内以储军,随着地域经济开发,吸引了周边民户定居,民户聚居体首先在大城的西侧形成,且多从事商业贸易,至明中期,以至西郭之民“倍于城”。这样就形成大城之内以军卫人口为主,而西郭主要集中民商之人的城镇发展格局,秦州的经济重心也自然汇集于西郭。 嘉靖年间,蒙古军队一度攻入兰州西郭,“秦陇之间戒严”,于是秦州开始增筑西郭城,至明末形成东西五城,分别为大城、中城、东关城、西关城、小西关,小西关内建有规模宏大的伏羲庙建筑群,因此也称伏羲城。由秦州城市格局的变迁来看,从卫所到州县,由五城职能各异,至统一的天水市建置,这中间的变迁既反映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也是经济发展作用的结果,对于研究明代军卫制度、清代人口职能分区、抗战内陆经济发展都有参考价值。 (三)清代西北筑城碑记从数量上统计略多于明代,由于此时西北地区不再是边防重地,州县设置取代了明代的卫所建置,各州县经济与社会管理整齐划一。因此,各县的修城记也很整齐,时代特征很明显。与明代相比,大规模的城池建设工程少了很多。清代西北地区州县修城的频率增加了,但工程量多数减少,持续维护是主要的修筑方式。这样,维护城池的资金来源也形成多种渠道。士绅与官商捐资成为修城的重要资金来源,留下了大量商户捐资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对研究西北地区城镇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甚至有些村堡都留下了这样的商业史资料,十分难得。 (四)筑城碑记所记城镇资料结合堡寨定位、遗址、考古文献,我们已将之建成城镇历史地理信息(GIS)数据库,为未来该地区城镇发展与遗产保护都将提供非常重要的数据支持。 城镇堡寨是这一地区非常重要的聚落形式,这些聚落实体构成了区域社会的基本结构,也是丝绸之路沿线经济实体最基本的外在形态。而筑城碑记是对这些经济实体成长过程最详细的记录,将它们串联起来,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这中间的政府运作、民间投入、人口迁徙、交通构建、经济成长,这也是丝路沿线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写照。通过运用如今的地理信息技术,甚至可以精准地将它们复原到地面之上,成为研究丝绸之路社会变迁非常宝贵的一手资料。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碑记所见西北地区城镇形态演变与城镇社会变迁(1368—1911)”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