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德]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胡昌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页。 ②[法]利科:《法国史学对史学理论的贡献》,王建华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31页。 ③[美]鲁滨逊:《新史学》,齐思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23页。 ④John Dewey,The Middle Works of John Dewey,1899-1924,ed.Jo Ann Boydston.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76-83.vol.12.225. ⑤对于背景世界—文明之间的关系而言,用规定—适应性包容更恰当;而对于不同的文明而言,用汤因比的“刺激—反应”模式来解释更恰当。参见汤因比:《历史研究》,曹未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⑥[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婴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第69页。 ⑦[美]布莱克:《比较现代化》,杨豫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第212页。 ⑧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页。 ⑨张汝伦:《历史与实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6页。 ⑩“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新华网2019年1月3日,参见http://www.gov.cn/xinwen/2019-01/03/content_5354515.htm.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