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 陈焦利 “肥皂”,土话叫胰子,最初从西洋舶来,人们常用它来洁衣净体。肥皂盒作为盛装肥皂的容器,有效地保护了肥皂不被水浸,而且为了能令人赏心悦目,无数的艺术家在这方寸之间尽展才华,造出了许许多多传世的精品。 民国时期的肥皂盒艺术蔚为大观,其多为瓷质,且造型丰富,纹饰清雅,寓意美好。图中所示这件器物,就是其中一件。其长11厘米,宽9厘米,高6厘米,上有盒盖,下有四足,属景德镇窑的粉彩。粉彩是一种釉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较大,借鉴了清康熙晚期的五彩瓷,故此,自康熙晚期创烧,便盛行不衰。这件器物的盒盖之上,绘着一位眉目清秀的清装仕女,风姿绰约地斜倚山石之上,颔首凝眸,情思悠远,许是对远行之人的一种盼归。远山近树,团蝶起舞,背景的疏朗简约,与人物互衬,相得益彰,艺术的留白也运用得恰到好处,引人遐思无限。 从古至今,国人都很讲究图案的寓意吉祥,盒盖之上的一树红梅,寄意高洁,掀开盒盖,似有梅香扑鼻,让人身心舒怡。盒子的一侧,彩绘有一枝寿桃,象征着福寿延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中以桃起兴,赞美新娘,丰富了“桃”的文化内涵。而细数一下,桃有四枚,寄意“事事如意”。盒盖之上有缠绳提梁鼻,捏握方便,旁有题字“八大山人”,盒的旁侧,书有“仿山人之法”,墨迹恍若新题,飘逸洒脱。而“八大山人”朱耷,本是明朝皇族的才子贵胄,一朝顿悟,尽洗凡尘,素心向佛,精研画法,做了一代名僧。 民国,历史上一个风流蕴藉的年代,其文化风韵从一个小小的肥皂盒上也可略窥一二。将肥皂盒捧于掌上,细细把玩,旧时风物,含蓄蕴藉,耳畔仿佛已是水声潺潺,传递着民国时期人们在沐浴清凉时的简单幸福,也诉说着百年历史的几多沧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