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收藏鉴赏 >

别具一格侧把壶

http://www.newdu.com 2020-04-14 收藏快报 安然 参加讨论

    ■江苏南京 安然
    在江苏省首届艺术品博览会上观赏到一批清三代的外销瓷,中西结合的画风与造型令人感觉十分新奇有趣,历史上的文化融合、进出口贸易都会创造出许多富有新意的作品,不但在当时很受人们欢迎,流传下来也有极高的文物和史料价值。紫砂器的出口始于明末清初,“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赫赫有名的东印度公司那劈波斩浪往来于欧亚的海船,其舱内琳琅满目的货品中便有一箱又一箱的紫砂器。那时出口多为朱泥壶,且壶上装饰的纹样是按照欧洲人的审美习俗特别设计的,以至于今天的人看到那时的出口壶,还有点儿不适应,亦中亦洋的风格与我们国内惯见的器具迥然有异。
    社会发展离不开经济,而发展经济离不开外贸。曾几何时我们特别崇尚进口货,衣服食品手表汽车,凡进口的都觉得高贵时髦,这现象到现今也仍然存在,那个把日本电饭煲和马桶买到断货的消息并非笑话,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就在想,这些到日本去扫货的人,他们是否知道日本人也曾经对我们的紫砂器着了魔,明代有日本人专程到中国来学习紫砂工艺,清代又有日本人将中国紫砂艺人请到日本去传授技艺。日本人很精明,他们喜欢一样物事,不是简单地拿钱买到手了事,他们寻根究底要学习技艺,要把别人的真正变为自己的。有一位日本人士不相信紫砂泥只出产于中国太湖流域宜兴地区,发誓要在日本找到紫砂泥,他走遍日本国土不懈寻找,最终却徒劳无果,不禁放声痛哭,恨上天待宜兴太厚待日本太薄。日本人的专一精神是令人敬佩的,我想,假如日本也有紫砂泥的话,宜兴的紫砂业将受到不小的威胁。幸而这只是假如,几百年过去了,正宗的紫砂依然只产于宜兴。日本有习自大宋并发扬光大引为骄傲的茶道,可是对于泡茶利器紫砂壶却只能从中国进口。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就是上个世纪中期宜兴出口日本及东南亚国家的侧把壶。
    图中所示的这只壶,一看就与我们常见的紫砂壶有所不同。我们平常接触的壶,壶把与壶流相对位于壶的两侧,而这类侧把壶却将壶把安置在中部,与壶流成直角位。这是为了照顾到日本饮茶方式所设计,日本人习惯使用侧把壶,有的把是圆形,有的则是一个长直柄。日本人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观念极强,他们生活在岛国,空间有限,所以生活中许多方面都很节约,使用侧把壶可以很好地节约空间。试一试就知道,正常与壶流相对的壶把,我们在端壶时手肘要向外打开伸出,如果此时与人并排而坐,势必会侵占他人空间,而使用侧把壶时手的动作幅度会小很多,斟茶倒水也很方便,这与日本茶道所要求的优雅凝重的仪式感相适应。
    这只侧把壶通高7厘米,壶身仅只一握,除了日本及东南亚国家,我国福建沿海地区喝工夫茶也常用这类小壶,不过多是壶把与壶流相对的,称为水平壶。因为喝工夫茶讲究壶小茶多勤泡,由于工夫功茶壶体量小,仅在壶内注入开水不足以逼出茶的色香味,必须同时在壶身外浇淋开水增加温度,水平壶即使泡在开水中也能保持平衡,因此得名“水平”。
    在此壶底部有一四方印款,内有“中国宜兴”四字。这是上世纪紫砂一厂建立后使用的印章,当时祖国百废待举,宜兴紫砂可出口换取外汇,这种侧把壶当时制作不在少数,它采取宜兴红泥制作,泥料纯正,比之后来出现的紫胎刷浆壶品质要高。半个世纪过去,今天回头看看这只小小的侧把壶,能给予我们一种自豪感,也令人深思,紫砂有着辉煌的历史,它的未来又该如何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