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古今文献 >

《史通》外篇的成立及其撰述方式(2)

http://www.newdu.com 2020-04-21 《史学史研究》2020年第 伏煦 参加讨论

    二、《论衡》的后继:“专书的专题研究”与札记体
    宏观地看,《史通》内篇以三十六篇专题论文组成,由骈体撰写,从文体形式上看,继承了《文心雕龙》的体式,无法容纳在外篇占据主体地位的札记体。只有解释外篇本身的合理性及相对于内篇的自足性,才可能回答本文提出的核心问题:《史通》的外篇何以成立?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要考虑内外篇的文体体制,亦要考虑全书整体的学术渊源和理论体系。
    众所周知,《史通》内篇皆为专题论文,论述史传体式、书法义例、史料来源及史书编纂等问题,与《文心雕龙》在理论体系上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六家》《二体》与“枢纽论”的《宗经》《正纬》《辨骚》对应,《载言》等诸篇“史体论”与“论文叙笔”对应,《叙事》等篇可与《情采》等“剖情析采”对应。但《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未能为“专书的专题研究”留下空间,这种空白恰好为外篇以札记体的形式所弥补。我们知道,《文心雕龙》诸篇基本上不以专书为讨论对象,“文之枢纽”中的《宗经》和《辨骚》实际上和“论文叙笔”部分的史传与诸子一样,亦是某一种著作的总称,将其视作专书并不妥当。《史通》内篇继承了《文心雕龙》不作专论研究专书的做法,而史学的情况又与文学不同,对于齐梁乃至唐代以前,文学并不存在有一定系统的专书,而是以“集”的形成汇集某一家或某一类的作品,这与史学代有其书的著作形态截然不同。而史学专著是否有以专论形式进行讨论的必要,还是内篇诸多专题可以包含,从《史通》外篇《疑古》《惑经》《申左》的情况来看,为《尚书》《春秋》《左传》这三部兼具经史性质的名著单独立篇,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
    从学术渊源上看,我们很容易将其与王充《论衡》中《问孔》《刺孟》《非韩》等论联系起来,毕竟刘知幾在《史通·自叙》述及六家汉魏子书对己作的影响时提到:“流俗鄙夫,贵远贱近,传兹抵牾,故王充《论衡》生焉。”《惑经》篇末更是直接指出了《论衡》的影响:“昔王充设论,有《问孔》之篇,虽《论语》群言,多见指摘,而《春秋》杂义,曾未发明。是用广彼旧疑,增其新觉,将来学者,幸为详之。”《论衡》中的《书虚》等“九虚”与《语增》等“三增”亦是以诸子传说的记事和书写为研究对象,从体式上看,“九虚三增”与《问孔》等三篇都是某一主题下,诸多事例的连缀,每个例子亦可以视作单篇札记。从《论衡》的相关篇章和《史通》外篇来看,在某种意义上,骈体专题论文虽长于类事用典,但在细致的文本解读与分析方面,并不具有优势,而自由灵活、格式化程度较低的札记,却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外篇《疑古》等专书的专题研究的成立,则是理论体系的需要、学术渊源的影响和文体体制的特点综合影响的结果。我们首先可以从撰述方式上分析其成立的原因。札记作为一种自由灵活的体式,在引述原始文本与论证方面,较之骈体文所作专论,有着极为明显的优势,以《疑古》篇为例,其篇开端虽花费相当笔墨论述古史“记言”“记事”的传统,与《六家》《载言》等篇有所重复,但其旨趣在于指出《尚书》“美者因其美而美之,虽有其恶,不加毁也;恶者因其恶而恶之,虽有其美,不加誉也”的弊端,在某种程度上,与《春秋》“外为贤者,内为本国,事靡洪纤,动皆隐讳”的情况相通,《疑古》篇罗列十条“疑事”,而《惑经》篇条陈“未谕”者十二,与“虚美”者五,每一则札记均由引述和按语两部分组成:
    《尧典序》又云:“将逊于位,让于语舜。”孔氏《注》曰:“尧知丹朱不肖,故有禅位之志。”案《汲冢琐语》云:“舜放尧于平阳。”而书云某地有城,以“囚尧”为号。识者凭斯异说,颇亦禅授为疑。然则观此二书,已足为证者矣,而犹有所未睹也。何者?据《山海经》,谓放勋之子为帝丹朱,而列君于帝者,得非舜虽废尧,仍立尧子,俄又夺其帝者乎?观近古有奸雄奋发,自号勤王,或废父而立其子,或黜兄而奉其弟,始则示相推戴,终亦成其篡夺。求诸历代,往往而有。必以古方今,千载一揆。斯则尧之授舜,其事难明,谓之让国,徒虚语耳。其疑二也。
    《虞书·舜典》又云:“五十载,陟方乃死。”《注》云:“死苍梧之野,因葬焉。”案苍梧者,于楚则川号汨罗,在汉则邑称零、桂。地总百越,山连五岭。大风婐划,地气歊瘴。虽使百金之子,犹惮经履其途;况以万乘之君,而堪巡行其国?且舜必以精华既竭,形神告劳,舍兹宝位,如释重负。何德以垂殁之年,更践不毛之地?兼复二妃不从,怨旷生离,万里无依,孤魂溘尽,让王高蹈,岂其若是者乎?历观自古人君废逐,若夏桀放于南巢,赵嘉迁于房陵,周王流彘,楚帝徙郴,语其艰棘,未有如斯之甚者也。斯则陟方之死,其殆文命之志乎?其疑三也。
    刘知幾对尧舜禅让之事产生怀疑,其证据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其他文献中的古史记载,如《汲冢琐语》《山海经》;其二是政治规则,舜死于苍梧这种偏远蛮荒之地,必未善终,将其与上古秦汉黜位而流放的帝王相比,其实一也;其三则是与近古,即魏晋南北朝禅让的情况对比,舜废黜尧后立其子丹朱,继而篡位,这种情况在后代不绝于史书,所谓“黜兄而奉其弟者”,如齐明帝萧鸾废黜郁林王而立其弟海陵王。就直引他书作为旁证而言,札记较为便于罗列和排比原始材料;而其他两者不拘用散用骈,《疑古》述苍梧之荒凉,帝舜之栖皇,与诸多人君放逐之例,用骈而不用散,考虑到内篇亦有直接引用经典而不避散体之处,刘知幾选择札记体并非完全出于回避骈文引述原文不便的考虑。
    究其学术渊源,王充《论衡》在考据方法和撰述方式两方面,为刘知幾提供了先例,如《书虚》篇:
    传书言: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 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字?”遂去不顾。
    世以为然,殆虚言也。
    夫季子耻吴之乱,吴欲共立以为主,终不肯受,去之延陵,终身不还,廉让之行,终始若一。许由让天下,不嫌贪封侯;伯夷委国饥死,不嫌贪刀钩。廉让之行,大可以况小,小难以况大,季子能让吴位,何嫌贪地遗金?
    季子使于上国,道过徐,徐君好其宝剑,未之即予。还而徐君死,解剑带冢树而去,廉让之心,耻负其前志也。季子不负死者,弃其宝剑,何嫌一叱生人取金于地?
    季子未去吴乎?公子也;已去吴乎?延陵君也。公子与君,出有前后,车有附从,不能空行于途,明矣。既不耻取金,何难使左右?而烦披裘者?
    世称柳下惠之行,言其能以幽冥自修洁也。贤者同操,故千岁交志。置季子于冥昧之处,尚不取金,况以白日,前后备具,取金于路,非季子之操也。
    或时季子实见遗金,怜披裘薪者,欲以益之;或时言取彼地金,欲以予薪者,不自取也。世俗传言,则言季子取遗金也。”
    对于季子呼披裘取薪者取金的传说,王充的辨正是首先是根据《史记·吴世家》记载季子的“廉让之行”,不肯受吴主之位,并列举同样有让国之行的许由(不贪封侯)和伯夷(不贪刀钩之利)作为参照,以“大可以况小”的逻辑,辨正季子必不贪取遗金;其次,季子不负徐君,在其死后依然以宝剑相赠,更加有力地证明其廉让不贪;再者,以季子的地位(“公子与君”),必定有随从可以驱使,无须劳烦生人;高洁如柳下惠者,处于幽冥之中尚可独善自身,季子之操守不亚于柳下惠,怎么会白日取金于路呢?最后,王充还试着推断真实的情况:季子出于同情使薪者取金于地,讹传为使薪者为己取金。在历史事实(季子让国)的基础上,按照情理(“廉让之行,大可以况小”)与经验(“公子与君,出有前后,车有附从”)进行推断,并与同类人物(许由、伯夷、柳下惠)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王充的证据主要是来源于季子等人“廉让”德行的可靠记载,以此否定不可靠的传说。
    《书虚》篇还辨正了“颜渊与孔子俱上鲁太山,孔子东南望,吴阊门外有系白马”之事,与季子故事不同的是,这个传说涉及到超自然力量,王充的依据,不仅有经验与情理层面的“盖人目之所见,不过十里;过此不见,非所明察,远也。”亦有追究文献来源的意识:“案《论语》之文不见此言;考《六经》之传,亦无此语。夫颜渊能见千里之外,与圣人同,孔子、诸子,何讳不言?”此处的诘问,也暗示了王充对《论语》等经典文本的认同与维护。此外,王充亦充分运用了比较的论证方式:“秦武王与孟说举鼎不任,绝脉而死。举鼎用力,力由筋脉,筋脉不堪,绝伤而死,道理宜也。今颜渊用目望远,望远目睛不任,宜盲眇,发白齿落,非其致也。”
    由此可见,《书虚》篇在论证中以其他更加可靠的历史记载为依据,并参照同类人物及其事迹、生活经验与人之常情,对诸子传说中的虚设之事进行辨正,《史通·疑古》无疑在研究方法上继承了《论衡》。如果说《书虚》等篇批评的对象是“世间传说诸子之语,多欲立奇造异,作惊目之论,以骇世俗之人;为诡异之书,以著殊异之名”,以此纠正“世信虚妄之书,以为载于竹帛上者,皆贤圣所传,无不然之事,故信而是之,讽而读之”的风气,针对的并非“六经”正史等权威性文本,但《语增》篇涉及到与《尚书》相关的内容,与《疑古》篇的关系更加直接:
    传语又称:“纣力能索铁伸钩,抚梁易柱。”言其多力也。“蜚廉、恶来之徒,并幸受宠。”言好伎力之主,致伎力之士也。
    或言:“武王伐纣,兵不血刃。”
    夫以索铁伸钩之力,辅以蜚廉、恶来之徒,与周军相当,武王德虽盛,不能夺纣素所厚之心;纣虽恶,亦不失所与同行之意。虽为武王所擒,时亦宜杀伤十百人。今言“不血刃”,非纣多力之效,蜚廉、恶来助纣之验也。
    之后王充在案语中引《尚书·武成》“血流浮杵”之说,指出其与“兵不血刃”的矛盾,进一步证明此乃“语增”现象,《疑古》篇亦云:“夫《五经》立言,千载犹仰,而求其前后,理甚相乖。何者?称周之盛也,则云三分有二,商纣为独夫;语殷之败也,又云纣有臣亿万人,其亡流血漂杵。斯则是非无准,向背不同者焉。”在此基础上,王充从符瑞、实力、异相、形势等方面,将周武王与后世的汉高祖作一比较,指出“高祖伐秦,还破项羽,战场流血,暴尸万数,失军亡众,几死一再,然后得天下,用兵苦,诛乱剧。独云周兵不血刃,非其实也。”这种以后世尤其是近代史事与上古相比的论说方式,刘知幾在《疑古》篇亦有继承,前引第二则“观近古有奸雄奋发”,与第四则“若启之诛益,亦由晋之杀玄乎?若舜、禹相代,事业皆成,唯益覆车,伏辜夏后,亦犹桓效曹、马,而独致元兴之祸者乎?”等,不一而足。
    刘知幾在《自叙》篇自述其学术渊源,故《论衡》对《史通》的影响为学术界所重视,但大多针对《论衡》“疾虚妄”的主旨对刘氏的影响,相对忽视文本研究方法和撰述方式层面上的重要影响。通过对读,我们发现,《史通》外篇《疑古》等篇条列某一专题的例证而成篇,每一例证由引述和按语两部分构成,注重不同文献来源、经验与常理、同类人物及其形式的比较方面,均继承了《论衡》的论述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