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古代赈灾朝廷为何不允许百姓自赈 看看元朝的下场就知道了

http://www.newdu.com 2020-04-21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赈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纵观历朝历代的起义,基本都和频繁的天灾人祸有关。对百姓而言:生而为人,他们的要求并不高。辛苦一生,只盼能吃饱穿暖,最终娶到老婆,便是最大的福气。不过,这事放在古代,却并非易事。在天灾人祸之下,他们吃不饱饭,甚至吃不到饭。连怎么活下去都不知道,就更别提那虚无缥缈的梦想。
    

        对于兵戈之祸,国家或许自顾不暇,也难以照拂百姓。若论粮草,国家基本都有储备,也足够支援百姓。但当国家决定赈灾时,却不由让人直叹效率太低。以北宋为例,宋朝年间,泗水及汴河曾发生过一次洪水。为了解决水患并赈济百姓,朝廷当即调集了大量的军队前往治水及赈灾。这事并非个例,历朝历代几乎也都是如此。不过,这种做法无疑是损钱又费力。
        既然这样,有人就想问了:为何不让百姓自赈呢?由朝廷将物资下拨到地方,无疑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也能更快完成赈灾任务。为何朝廷却不允许呢?其实,并不是统治者没想到这种办法,而是这样做实在太难!元朝就这样做过,结果非但没赈好,反而还亡了!
    

        当时,黄河曾发生大洪水,令两岸百姓流离失所,哀鸿一片。为此,经过朝廷讨论,丞相脱脱决定将物资拨往地方,由地方进行分配,并组织百姓自赈。对元朝而言,这种做法无疑好处颇多。不必调动军队,就能省下大量的经费。同时,人民自赈,也更加省钱,节约了不必要的物力浪费。但谁曾想,正是这条被脱脱认为绝佳的妙计,却成为了压死灾民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人奇怪了,元朝主动出钱出粮赈济灾民,是为了帮他们的生活早日重回正轨,而他们拿着国家的钱粮,建设着自己家园,为啥反倒激起了民怨呢?其实,这不怪百姓,也不怪脱脱。脱脱本意是好的,他先将银子与物资拨给户部,再由户部拨银到省,随后再经府、州、县,最终送达百姓手中。但是,由于当时元朝内部过于腐败,这笔银子和物资基本每到一地都会“拔毛”。也正因此,这些钱粮历经数地来到百姓手上时,哪还有什么银子?哪还有什么物资?
    

        这样的结果无疑令百姓愤慨。对他们而言,国家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也没有赈济他们,他们还得被强制征召做苦力,这又怎么会不让他们心生反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