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生态人类学/环境人类学中有一种重要的研究取向——政治生态学(political ecology),自1957年首次提出来之后就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响应。目前已经成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理论解释框架之一。 政治生态学的理论反思丰富了生态/环境人类学理论,对于全球环境变迁(如灾害频发、气候变化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环境问题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国内学界对政治生态学已有一些评述性的研讨,但对于政治生态学的发展,特别是从文化生态学到后结构主义的政治生态学的转换尚未给予充分重视。本文以政治生态学对于文化生态学的批评为基础,对政治生态学的范式转换、研究视野、发展趋向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环境问题研究提供借鉴。 二、诞生于文化生态学批判中的政治生态学 政治生态学伴随着对文化生态学的批判而产生。文化生态学无法解释生态和环境变迁,特别是在面对当代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生态环境变迁状况时,生态环境研究需要新的视野和范式,政治生态学由此诞生和发展。政治生态学产生之时形成了两种主要倾向:一是植根于文化生态学基础上的环境变化研究,二是具有后结构主义倾向的所谓“新政治生态学”。前者是政治生态学的产生基础,后者则是政治生态学走向深入的标志。政治生态学的发展有两大理论推动力,即政治经济学和生态分析,前者坚持把权力分配与生产活动相结合,后者则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广泛联系起来。 政治生态学的解释框架具有多元性特点。特别要强调的是政治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本质上讲,政治生态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之上的,它的发展和解释框架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其理论动力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上更是直接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政治生态学与生态/环境人类学中的一些理论学派和取向(如历史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政治生态学与历史生态学被认为是相同的或具有很大相似性,即以一种更开明的方式来重建过去的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景观。政治生态学中有很多学者也注重景观研究,特别是城市景观研究,强调景观变迁中的政治经济因素。也有学者对当代城市进行政治生态学研究,与历史生态学相比较,政治生态学更重视城市中的政治经济问题与城市环境的关系。政治生态学也借鉴了生态/环境人类学中如认知生态学、符号或象征生态学、行为生态学等理论取向的很多见解。 政治生态学在批判中产生,在反思中发展。在全球环境问题的研究中,政治生态学展示出了其特有生机和活力。政治生态学与其他理论的研究取向相结合,促动了西方生态/环境人类学的发展与更新。 三、政治生态学的全球环境变迁研究 政治生态学重点研究当代社会中的环境问题,与全球环境变迁密切联系在一起。全球环境变迁本质上是一个政治经济问题。 城市政治生态学为城市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城市生态行动开辟了新途径。其中,垃圾的生产、处理和交易方式、对水权和水私有化研究、牲畜集中养殖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转基因都是政治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政治生态学对于风险、灾害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灾害人类学家也认为灾害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政治经济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灾害资本主义是政治生态学中的重要分析框架。灾害和气候变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贯穿于风险、灾害和气候变化发生的全过程之中。当代社会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是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的耦合,它直接导致了人类纪(anthropocene)的产生。人类居住的星球与当今政治经济关系的密切程度,事实上,人类对于地球的驱动力源于与政治经济有关的各种活动。政治生态学的研究还促进了人类学家对于环境正义的讨论。环境正义既是一种社会运动,又是一种分析形式。环境正义的理论框架直接指向了人类与人类、人类与物种之间的公平分配原则和道德困境。 所有这些说明,政治生态学对当代环境问题的研究,是人类社会走向更高层次环境认知的重要标志。包括风险、灾害、气候变化、人类纪等在内的环境问题,都会涉及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环境变迁实质上就是政治经济。 四、后结构主义的政治生态学 政治生态学对生态问题的持续兴趣促使人们不断探索,政治生态学由此走向了更深的层次,出现了后结构主义的政治生态学。作为政治生态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取向,后结构主义的政治生态学具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自然是由社会构建的。 首先,后结构主义政治生态学强调自然是社会和文化建构的。所谓观察到的自然,就是对周围世界的文化性观察,在自然环境的认知过程中赋予其文化意义。将自然、资本和社会文化统一起来,展示了后结构主义政治生态学中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密切关系。其次,后结构主义政治生态学强调生态系统中物与物之间的广泛关系。动物、植物和其他实体作为生态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均受到文化规则的约束。人类的能动性和其他物种的能动性都是构成生态系统的一个方面。最后,后结构主义政治生态学重视传统社会与可持续性的关系。在传统社会能否给人类社会提供可持续性生活的问题上,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肯定的观点,即能够告知人类社会可以持续性地生活,这种观点命名为“语境主义”(contextualist)。另一种是否定的,被命名为“现代主义”(modernist)。前者就是一元论坚持者,后者是二元论坚持者,一元论和语境主义的理论基础具有规范意义,而二元论和现代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暴露出局限性。 从上述见解来看,后结构主义政治生态学的有关认识和看法也处于杂糅纷乱状态,有待进一步厘请和完善。尽管如此,后结构主义政治生态学通过对现代社会环境问题的关注,将生态研究推向新的阶段,推进了生态/环境人类学的发展。 五、政治生态学受到的批评与政治生态学的未来趋势及意义 政治生态学在批判他人的过程中也受到其他理论家的批判,不同的争论声音使得政治生态学在批判中得到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政治生态学的一个批判认为很多政治生态学家认为政治影响,特别是外来的政治经济影响高于其他一切影响,另一个批判聚焦在研究方法方面。政治生态学更关心文化和政治批评,很少将大量环境数据作为分析的一部分提出。 政治生态学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女性主义政治生态学就是其中的重要表现之一。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是政治生态学最为重要的发展趋向。从目前来看,它不仅关注当代政治生态问题,还关注历史上的政治生态问题;不仅关注城市生态、农村生态、海洋生态、草原生态问题,还关注城市贫困、国土安全问题;不仅关注传统意义上的生态环境变迁问题,还关注当代全球生态环境变迁问题。此外,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表明政治生态学将步入跨学科发展的时代。 作为当代生态/环境人类学中最为重要的研究取向之一,政治生态学在批判中产生,在发展中受到批判,在全球新的环境危机中不断解构别人,也在自我解构,在实践共同体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当代各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研究》2019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赛音/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