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簡10、29的兩個疑例,其形為: (簡10) (簡29) 學界對此二字之釋讀,或存異說:原整理者疑為「循」;[1]王寧先生疑其為「先」之古形;[2]布之道先生則釋為「苟」(沒有口形的寫法)。[3] 諸家之說,皆有其理據,不過,在釋形上,似乎都有不易解釋之處,例如:其上从止,下似从人,倘釋作「先」,似少了一筆;若釋為「苟」,則筆法或異,如布之道先生所引之清華簡例: (清華〈厚父〉簡9) 其上方飾物之寫法,大抵是起筆向下往內折回,同批簡「敬」字也是有作此寫法者,例如: (清華〈治政之道〉簡12) 但〈成人〉簡此二例上方二筆為直撇、直書,幾無折回之筆勢,因此,倘釋从苟,似有再作補證之空間;至於楚簡「循」字更是尚難覓得相類之例,此字釋「循」也許仍有其可能性,但此中之字形發展關鍵環節,尚待方家高見。有鑑於此,今姑呈一不成熟之假說,聊作屑末陪襯之言: 竊疑〈成人〉簡此二例或即「旅」字,此可從以下幾個現象來作觀察:首先,楚簡「旅」字所从旌旗之形,或有訛近「止」形者,例如: (曾侯乙簡119) (包山簡4) 此字形之發展現象,自西周金文以下即陸續可見其例,而為《說文》古文與傳抄古文之所本,例如: (縈伯簋) (薛子仲安簠) (曾伯簠) (《說文》「旅」字古文) (《汗簡》) (《古文四聲韻》) (《古文四聲韻》) 「旅」字此類訛从止之形,即與〈成人〉簡此二例上方之形構大抵相同,尤其包山簡4例最是相近,連「止」形之筆法都極其相類,另外,楚簡其他从諸例,其訛近止者,亦不乏其例,例如: (包山簡3「族」) (包山簡163「族」) (包山簡191「族」) 因此,〈成人〉簡此二例上方所从類近「止」形之構,似乎有釋作「」之可能,此乃字形方面值得觀察之第一個重點;其次,「旅」字所从止形之下方橫筆在清華此一批簡中,亦可見直筆與曲筆並見者,這可解釋〈成人〉簡此二例應是屬於此類異寫現象,例如: (清華〈治政之道〉簡10) (清華〈治政之道〉簡39) 可見「」旁在戰國文字中,除了訛从止形外,其「止」形末筆另有筆畫曲直異寫之勢,此乃可資觀察之第二個現象;另外,「旅」字下方亦有省从一人或以一人駕車者,例如: (《合集》27875) (竹旅卣) (亞若癸戈) (乍冊卣) (堇伯鼎) (伯晨鼎) 這可能就是簡文此字僅从一「人」形之所本,換言之,簡文此字倘釋為「旅」,則其所从單一「人」形,即沿承此字形發展路線而來。綜上所述之三項字形發展現象,可知簡文此字若釋作「旅」,也許有其可能性,其實,「旅」字在簡文辭例中,倘逕讀如本字,亦可通,可分訓作「陳述」與「次序」:如簡10例云「非天作吝,惟民猖凶,不旅故常,咸揚其有訌」,此「旅」字即可訓作「陳述」,其猶《尚書•召誥》:「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幣,乃復入,錫周公曰:拜手稽首,旅王若公。」孔傳:「陳王所宜順周公之事。」又《尚書•序》:「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孔傳:「已得唐叔之禾,遂陳成王歸禾之命。」此「陳述」義適可與下文「揚」、「訌」字相呼應,俱指「言辭傳達」上之核心義,且值得注意的是,傳世文獻所習見「不主故常」一詞,通常講的多是比較正面之作法,例如:《莊子•天運》:「其聲能短能長,能柔能剛,變化齊一,不主故常。」成玄英疏:「齊變化之一理,豈守故而執常。」故在簡文此處若言與其或謂義近之「不循故常」,反而變成贊揚其民之作為,則似又與「民猖凶」之文意稍有格扞矣,因此,簡10此句之「不旅故常」,應該是其「猖凶」之因,若然,則疑此句應是講其民不當之作法,換言之,「旅」似應訓作「陳述」,講白些,就是「闡明」,「故常」則應解作「常例」,故此句應可譯作「民不闡明舊有之常例或做法,卻傳揚其爭訟相陷之言」;[4]至於簡29例,其簡文辭例云「后,朕盡告汝,吉凶不易,恪哉毋怠,毋敗朕刑,以旅繩下尤」,此「旅」字更可逕訓作「序」,其猶《儀禮•燕禮》:「賓以旅酬於西階上。」鄭玄注:「旅,序也。以次序勸卿大夫飲酒。」在此猶有調整或安排準繩內容之謂,亦猶《後漢書•曹褒傳》:「褒既受命,乃次序禮事。」如此看來,網路發言者ee將「下」讀為「去」,[5]似乎更為妥適,故簡文此句當有「次序準繩以除去過錯」之意。 比較可惜的是,目前楚系「旅」字仍罕有省从一人者,在直接字形證據上,尚猶有闕,其釋「循」之可能性仍不能排除,茲暫釋如上,權充臆測假說,謹請學界先進賜正。 [1]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黃德寬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楚簡(玖)》(上海:中西書局,2019年),頁160-161、167。 [2] 「簡帛論壇:清華九《成人》初讀」36樓王寧之說,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http://www.bsm.org.cn/forum/index.php),2019年11月29日,檢索日期:2020年4月30日;王寧:〈讀清華簡《成人》散札〉,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簡帛研究中心(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497),2019年12月4日,檢索日期:2020年4月30日 [3] 「簡帛論壇:清華九《成人》初讀」37樓網路發言者布之道之說,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http://www.bsm.org.cn/forum/index.php),2019年11月29日,檢索日期:2020年4月30日。 [4] 「港」字訓讀存異說,原整理者讀為「訌」,網路發言者暮四郎讀為「訟」,劉信芳先生則讀為「巷」,今為兼顧「揚」字之訓,本文仍傾向原整理者與暮四郎先生之說。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黃德寬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楚簡(玖)》(上海:中西書局,2019年),頁160-161;「簡帛論壇:清華九《成人》初讀」36樓王寧之說,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http://www.bsm.org.cn/forum/index.php),2019年11月28日,檢索日期:2020年4月30日;劉信芳:〈清華(九)《成人》試說〉,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510),2020年2月14日,檢索日期:2020年4月30日。 [5] 「簡帛論壇:清華九《成人》初讀」9樓網路發言者ee之說,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http://www.bsm.org.cn/forum/index.php),2019年11月22日,檢索日期:2020年4月30日。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0年4月30日19:2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