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所有的动物中,大概只有人类拥有高度自觉的寻根意识和寻根行为。寻根意识的深浅是人类思维深度、高度与广度的一种表征。从历史上看,寻根意识和寻根行为不仅存在于每个个体,而且也存在于每个民族、国家和整个人类。在这方面,世界上可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古代中国人那样重视追寻祖上和保存历史,以致形成了以家谱、祖庙宗祠、地方志和二十四史等为代表的各类寻根文化体系。 人类的寻根意识和行为究竟有什么意义?初步思考大体如下:一是保持根脉传承和生命延续的意识,特别是通过对自身肉体生命代际相承的记忆和追溯,使个体、家庭、家族不失去生命的时间连续意识和强烈的亲属维系感情。第二,保持对过去的感恩意识和怀念意识,提升人的道德心和文明性。第三,从中发现兴衰之道,保持对生命、世情无常的觉醒和警惕之心。第四,如果把寻根的过程作为对人、事运动过程及运动机理的认知,则可以从中发现其运动规律,从而实现“不忘初心”,洞察未来的目的,以免陷入忘了来时途、迷失未来路的危险境地。第五,在寻根的过程中,人们会发现曾经的奇迹和丢失的记忆,从中不断获得惊喜、自信、骄傲和激励,从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进而去开辟未来,创造新生;当然,也会发现自身有过的愚昧、黑暗、丑恶和灾难,以唤起和向往善良、正义、和平、合作的文明意识与境界。 作为一个考古人,有时候我在想,如果人类没有了寻根意识和行为,一定会迅速陷入迷茫和失措:她已经毫不理解作为生活基础尤其是现实世界的一切从何而来,她不明白过去发生过什么,不知道未来又会怎么样,她会贪婪奢靡、强取豪夺以致醉生梦死;她不会再有深刻的怀念和感恩,她已经失去对时光运动的所有善恶记忆,她的精神世界表浅而苍白;对她而言,那些万年、千年、百年的文化积累已经全部陌生,她没有任何推动文化和文明连续发展的自觉意识和强烈使命;也许她正在走向彻底消亡的危险境地……。 在现代科学视野中,许多学科都具有寻根的作用,如古生物学、地质学、基因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化遗产学、语言学、民族学等。从人文科学方面讲,考古学是最具有文化寻根作用的现代科学。虽然古代历史文献同样具有寻根的功用,但毕竟文字及其记录系统产生的时间不超过5500年,而人类创造文化的历史已经超过300万年,况且,300多万年以来,人类在不同区域,因不同族群,于不同时代,应不同功能,以不同内涵而创造和呈现的文化无比丰富,即使如中国这样具有深厚历史文献的国家,也没有多少系统记录那无数的文化体系起、承、转、合等整个过程的著作,而考古学恰恰为我们展现了从300万年前开始直到近代的石器、玉器、陶器、漆木器、铜器、铁器、瓷器、织品、金银器、装饰品、家具、食具、交通用具等等的造型、材料、工艺、装饰和功能及其持续的演化,还有农作物、家养动物、建筑、乡村、都市、水利工程、社会组织形态、分工、家庭、阶级、宗教、国家文明、文字、绘画、雕刻、音乐、礼仪、习俗等等以及她们分门别类的源起、流变、传播、消亡等极其多样而复杂的过程,还包括对人类自身的进化及人与自然环境互动进程的探索。如果以“寻根”视之,正是通过对每一种文化事象做跨时代的追踪求源的探索研究,才揭示出无论是现存的还是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但已经消亡而又被考古发现的那些精彩华章。 以中国考古为例,我们的考古学家在华夏大地上不仅发现了一大批百万年前、数十万年前、数万年前的人类遗骸化石以及共生动物化石,而且更发现了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晚期,从旧石器时代转型为新石器时代,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的各种文化创造;还有从采集经济到农业经济,从狩猎野生动物到驯化培育家养动物,从洞穴居住到建设村落再到营构城市,从无文字时代到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的相继出现,从原始社会形态发展到阶级社会乃至创建文明国家,从多个区域性国家再到统一国家,从没有宗教到多教并立,从单一艺术到各种艺术发达,从简单文化现象到极复杂文化谱系,从中国发明创造的丝绸、瓷器、茶饮、漆器、文字、建筑、雕版、纸张等,再传播到东亚乃至世界许多国家的非凡过程和各种文化业绩,也有从西亚、中亚、南亚乃至欧洲创造的各种农作物、家马、玻璃器、宗教、艺术等通过陆上、海上、草原“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历程和结果…… 考古学的文化寻根成就可谓举不胜举,而且,考古学的“寻根”是以某类遗物、遗迹或“考古学文化”为依据,并结合相关自然要素、历史文献、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象、历史地名等予以辅助,让今人对文化寻根的成就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即实证性的文化寻根是考古学服务于人类寻根实践的最大特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