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才要求:如何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过去我们讲西藏高校人才培养,有这么几句话:“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在新形势下来看这几句话,需要赋予新的含义。 (一)“下得去”是起点,“上得来”是目标 “下得去”,主要是转变西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到西藏最需要的基层去,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聪明才智,创新创业,开拓和丰富西藏的就业市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西藏稀少的人口与广阔的地域和丰富的资源相比,突显出西藏当地就业潜在的巨大可能。要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就要求我们的高校,要培养有创新创业勇气和能力的新人,而不是只等着在体制内就业的毕业生。“下得去”不仅是对西藏生源高校毕业生而言,内地生源高校毕业生也要有“下得去”的勇气和毅力,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开创新的天地,引领西藏人民共同建设小康社会。对于选择到内地就业的西藏生源大学毕业生,也要引导他们树立“下得去”的意识,要让他们理解这样一个道理,即西藏高等教育今天发展的规模,是国家全力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受教育权利的结果,高等教育只是提升人的素质,与就业不能划等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通过职后的不断学习,实现人生发展目标。 “没有上得来,就没有下得去。”面对21世纪的大学生,一味拿“奉献”教育他们,教他们“下得去”,却让他们看不到“上得来”的希望,这样的就业观念教育必然失败。一定要让大学生树立这样的观念:“下得去”是起点,“上得来”是目标。这个“上得来”,不是说要脱离边区,脱离基层,而是指实现人生发展目标,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与辉煌。越是基层的地方,越留有广阔的空间,越能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越能够为人生发展提供厚积薄发的力量源泉。我们的大学生回到农牧区,带领广大农牧民发家致富奔小康,希望自己也能够发家致富,到城里买房,让老人更方便地享受优质医疗等养老条件,让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种理想是非常自然,非常健康,非常值得提倡的。 (二)“留得住”不仅需要感情,更要靠本事 情感上不爱基层,不爱边远地区,只把基层和边远地区体制内岗位作为职业发展的跳板和过渡,不可能“留得住”。但只强调情感上留得住还不够。人是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只有在基层干得好,能放光发热,找到用武之地,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才能从内心里喜欢上基层,喜欢上脚下西藏的这片“热土”——西藏大多数地方每年平均温度很低,可谓“冷土”,要成为“热土”,必须心里有热量(热爱家乡),体内有能量(知识能力),事业有容量(发展前景),生活有质量(能让家人感到幸福)。目前不仅很多内地生源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去西藏基层,就是西藏生源高校毕业生也不愿意去基层。西藏生源高校毕业生大多数选择返藏就业,即使内地援藏省市和援藏企业拿出了很多岗位,这些岗位内地高校毕业生看着都“眼红”,西藏生源高校毕业生却不愿意去。他们中很多人解释自己这样选择的理由是“回到西藏,建设家乡”,实际上却只想着“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即在西藏城市就业。即使毕业时选择报考边远地区的基层,去了很多人又不安心工作,心心念念想方设法往城里调动,导致每年西藏基层都分配了很多高校毕业生,但是却又永远缺人。西藏高校除了要教育大学生热爱家乡,要带动贫困落后的边远地区发展,而且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毕业生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为,在基层和边远地区,也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我们经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前提是,自己是一块金子。如果我们的大学生到基层不能发光,不能发热,他们就会觉得冷,觉得前途黑暗,心心念念要回到他们在多年学生时代已经非常习惯和喜欢的城里工作和生活。 (三)“用得上”要靠全面深化教育模式改革 所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用得上”。换句话说,就是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质量,是最重要的。考虑到西藏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终身化学习能力的要求,西藏高校专业建设的数量的有限性,以及西藏现有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在人才培养的专业类型上,西藏高校今后应强调大类招生,通才培养,以及终身化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对于到西藏就业的西藏生源大学生,对于到西藏就业的内地生源大学生,还是到内地就业的西藏生源大学生,如何让他们下得去又留得住,最后还能上得来,而不是沦为社会的底层,西藏高校需要做好全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四、如何培养:针对不同大学生群体开展“守护者与建设者”教育 基于上文提到的理由,我们把西藏高校大学生分为四种类型:将来返藏就业的西藏生源大学生、将来进藏就业的内地生源大学生、将来内地就业的西藏生源大学生和将来内地就业的内地生源大学生,他们都是我国西藏幸福家园的建设者,祖国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对他们的教育,侧重点上应该有所不同,但都要强调城乡结合、区内外文化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 (一)返藏就业西藏生源大学生教育:情感上下得去,观念上出得来 对于愿意返藏就业的西藏生源大学生,无论是区内高校毕业生,还是内地普通高校毕业的西藏生源毕业生,以及身处内地的西藏民族大学西藏生源毕业生,他们的优势都是比较熟悉西藏区情和风土人情,更可能到边远地区和基层工作。对这部分西藏高校大学生的教育,要注重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下得去”。要教育他们,“爱家乡”不等于“爱拉萨”,不能把“回到家乡”等同于“回到了布达拉”。无论在哪里工作,对家乡的爱要具体到西藏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人民,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勤劳致富,改变西藏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面貌。 二是“出得来”。既要加强对现代全球和全国新知识新技术新发展的了解。西藏要发展,不可能是封闭的发展,孤立的发展。全球化和全国经济的不断腾飞,给西藏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挑战,但也提供了广阔的机遇,只有迎难而上,拥抱机遇,才能使西藏成为全球化和全国经济腾飞大潮中的耀眼明星,而不是被不断边缘化。这就意味着“去基层”“去边远地区”,必须心里有城市,有全国,有世界,才能将边远地区的发展,搭上城镇化、全国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快车。在城里工作的大学生也一样,要心系家乡,努力帮助家乡发展。 三是要加强对西藏地方知识、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和全国、全球知识和文化的学习与融合。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地方的才是全球的。西藏经济发展属于后发式发展,属于生态薄弱地区发展,这就决定了西藏复制其他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空间变得非常之小。比如对于内地一些很成功的企业,在西藏不可能再建设这样的企业。首先人家已经形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垄断地位不容易挑战,其次西藏生态环境不允许。在这种情况下,西藏经济发展只能打“特”字牌,突出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才能弯道超车。但“弯道超车”需要特殊的“驾驶技能”,这就意味着西藏高校毕业生对西藏地方知识和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要有比较充分的了解,还要了解内地和全球人们的消费观念,才能吸引全国、全球消费者的眼光,做全国、全球的生意,赚全国、全球的钱。我们不能一提到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就意味着原汁原味的甜茶馆、藏餐厅等。笔者在西藏考察得知,像这种从外在到内在都过于“原汁原味”的藏餐厅,基本上只能吸引藏族人消费。餐饮业是如此,其他方面也是这样。只有努力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民族文化等各方面资源才能走出去,成为民族地区经济腾飞的基础。 (二)进藏就业内地生源大学生教育:努力学习西藏地方知识和民族语言文化 进藏就业的内地生源大学生,包括两种类型。一是西藏区属高校中的内地生源大学生,一是全国普通高校的进藏高校毕业生。对前者的培养本身就是西藏区属高校的职责所在,但后者也非常可能以在职培训的形式,成为西藏区属高校的教育对象。进藏就业的内地生源大学生的优势在于他们的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比较熟悉内地的市场观念和消费需求,有条件在内地和西藏市场之间架起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但他们的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不熟悉西藏的区情民风,不熟悉藏族人的文化传统和交往习惯。语言和文化差异带来很多沟通方面的障碍,导致内地进入西藏的高校毕业生也需要经历复杂的文化和心理适应过程,一些人甚至一生都没有能够较好地完成这一过程。以本人曾经带过的汉族师范专业毕业生为例,不要说内地生源汉族师范专业毕业生,就是西藏生源的汉族师范专业毕业生,他们一些人毕业很多年后仍然面临着比较严重的适应问题。在大学期间他们的学业成绩明明比大多数藏族同学都要好,但是毕业后的教学成绩却一直不理想。所教学科从这一门换成另一门,就差藏语课没有换了,仍然无法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能够成为优秀的跨文化教师。归根结底,是我们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忽视了对这一部分进藏就业的汉族大学生的跨文化教育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在职教师培训课程体系里,也缺失了这方面的内容。 (三)内地就业西藏生源大学生教育:发挥跨文化差异性竞争优势 如前所述,内地就业的西藏生源大学生,也是西藏幸福家园的建设者,祖国神圣国土的守护者。人是第一位的。西藏、藏族都不是抽象的概念。无论是西藏还是藏族,最宝贵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因此民生是最大的问题,就业又是民生工作的首要问题。西藏的发展最终是要服务于西藏的人民群众。西藏生源大学生无论在哪里就业,首先都帮助西藏解决了就业问题,给父母家人带来了生活的保障和希望,这本身就是建设幸福家园。笔者在甘肃看到一些乡镇,市场繁荣,楼市火爆。但这些地方气候干旱,水资源和其它资源都很匮乏,农业入不敷出,工业几乎是零,其经济依靠的只是劳务输出。打工者将收入带回家乡,在镇上购房,让父母带着孩子在镇上接受较好的教育。西藏高校毕业生到内地就业,同样可以给家乡的发展带来希望。而且西藏资源丰富,到内地的西藏生源学生只要头脑灵活,就能够在西藏和内地的商业、旅游、工业等各方面的交流上,做出一番事业。在这方面,无论内地高校还是西藏高校,都应该教给学生这样的观念,并且在课程体系和学生管理方面,给学生这方面的发展创造条件。一些学校门禁森严,固然有利于校园安全,但是如果过度限制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这样的学生管理制度与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有的高校搞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项目却只是面向一万人左右的校内师生服务,而不能走出校门,面对真正的市场竞争。一些学校在寒暑假让大学生尽可能回家,不允许留在校园,固然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但是却不便于学生利用寒暑假在学校附近打工,培养社会实践经验。内地高校和在内地办学的西藏民族大学,在这方面尤其应该为西藏生源大学生创造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比如西藏民族大学可以借鉴西南民族大学,在校园周边建设形成“西藏风情街”,鼓励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创业。此外还要创造条件,如开设课程或提供网上选修课程,让西藏生源大学生更多了解西藏区情和传统文化,这是他们将来如果参与内地竞争的“差异比较优势”。因为这种与民族文化具有紧密内在关联的民族智力资源,是一种内源性动力系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第一推动力[8]。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一大批勇敢走向内地就业创业的西藏人。西藏只有走向内地,走向世界,才能拥有真正的现代化,拥有未来。 (四)内地就业内地生源大学生教育:做藏汉团结和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 那些西藏区属高校中的内地生源大学生,如果毕业后不选择去西藏就业,学校也应该从我国西藏“幸福家园建设者,神圣国土守护者”的培养目标出发,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一方面当然是教育他们要善于建设自己家乡的幸福家园,另一方面,作为西藏高校学子,西藏也是他们的第二故乡。与选择内地就业的西藏生源大学生一样,他们在校期间对西藏区情、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了解,与西藏同学建立的深厚友谊,都是他们此生非常宝贵的财富。如果他们在未来的事业发展中能够利用好这些财富,不仅对于他们个人的发展,而且对于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都能产生重要的作用。所以西藏区属高校一定要站在“幸福家园建设者,神圣国土守护者”的层面,高度重视这部分大学生的培养工作,在课程体系和课外实践活动两个方面,都要努力促进他们对西藏区情和风土人情的了解,以及藏汉各族大学生之间的友谊,使他们在毕业之后,能够成为藏汉民族团结的纽带,西藏与内地经济文化交往的桥梁。 参考文献: [1]武柠子,马慧萍,王昕,何蕾,景临林,贾正平.模拟高原缺氧环境对大鼠心、脑组织损伤的研究[J].药学实践杂志,2018,36(03):250-254. [2]李年华,高亮,李彬,阳盛洪.慢性重复低氧暴露人群返回平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10):1113-1114. [3张艳玲.西藏55个贫困县(区)摘帽 47.8万人脱贫[EB/OL].新浪网,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9-03-27/doc-ihtxyzsm0925746.shtml [4]西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藏自治区志—教育志[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137. [5]许可峰,李甜,宋巧兰,刘珊.西藏自治区师范类专业设置与招生问题研究——基于2018年公招考试和近年来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数据分析[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6):128-135. [6]许可峰,杨小峻.西藏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招生问题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5,26(02):28-34. [7]陈淑英.邓小平创新思维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3:198. [8]倪胜利,张磊.“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南民族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文化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12):224-22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