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邓启耀]符像的仪式场域及表述语境——民间法事祭祀用符像的视觉人类学考察(7)

http://www.newdu.com 2020-05-29 中国社会科学网 邓启耀 参加讨论

    三、雕版木刻符像的表述语境和社会文化功能
    

    作为民间传统雕版木刻的文化遗物,雕版木刻符像已经引起众多艺术研究者和收藏者的兴趣。但我们不应该将其从民俗的仪式现场和表述语境中抽离,只看到图像所谓“艺术”的一面。基于视觉人类学立场,我们应该把这类图像视为历史和社会文化的文献,对这些图像的视觉现象进行整体观察,把它们在民俗祭祀或佛道教法场中的使用情况和功能意义做一些解读,分析它们的符号构成系统,考察它们怎样表意和传达,并了解这类符像及相关视觉传达形式在民间信仰和宗教科仪中,有什么样的表述语境和社会文化功能。
    

    (一)雕版木刻符像使用和表述的历史语境
    

    雕版木刻的神佛图像,在雕版印刷术和造纸术发明之后,很快兴盛起来。无论什么符箓,大都是在整块的木刻雕版上刻以文字或图像,通过雕版印刷技术在纸或布上成批印制。年画、神像印制的目的在于供奉、保存和传播,故广为人知。有关它们的记述和研究也比较丰富,许多宗教典籍中都有它们的身影,如绘有雷公、雨师、三清、东皇太乙等道教神灵及三界世界的道教刻本,绘有诸佛菩萨及经变故事的敦煌文书等。20世纪初斯坦因在敦煌藏经洞和新疆于阗一带获得一些人身兽头神灵图像纸画和《鼠王传说》木板画,鼠王所穿着的服装样式在玄奘所记“鼠壤坟”、8世纪于阗一带的供养人壁画中均有描述。其中,斯坦因在敦煌藏经洞收集的一组表现于阗神灵的纸画,尺幅较小,所绘神灵均为女性,上身赤裸、露乳,仅有帔帛绕臂,下身着短裙。画面的上方为于阗文和汉文书写的神灵名称,如鹿首抱小儿的女神汉文榜题为:“此女神名□伽罗遮,若小儿母梦中见危,即知此神与患,祭之吉。”猫首女神的榜题为“此女神名磨难宁若,梦见猫儿小儿吐舌□□□即知此神与患,祭之吉。”这些女神均为与小儿相关的瘟神,祭祀相对应的女神可求康复、平安。⑤此类木板画和纸画,具有与符箓图像相似的功能,或可视为“码子”的一种早期形式。
    

    民间符箓图像,是一种用于民俗祭祀、道教科仪和佛教法场中的雕版印刷作品。这类用木刻雕版印制在纸上的随祀物,虽然在各族民间使用极为普遍,但由于仪式后多以火焚烧,或置于荒山野岭随风而化,张贴的也不能持久,所以历史上几无留存,顶多传下一些雕版,年代大致不过明清期间。因是乡野俗祀,古代文献少有记述,偶有提及大多混杂在关于岁时节祭的介绍中,且谈及这类作品的只寥寥数语,更难见图像的披示。如宋人吴自牧《梦粱录》曾述:“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纸马铺,印钟馗、财马、回头马等,馈与主顾。”⑥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亦述:“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旭、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⑦清代以后,这类民间雕版刻印作品在部分笔记文史作者的著述中也有提及,但称谓各异,有“纸马”“甲马”等说。⑧
    

    由此可见,我们讨论的雕版木刻符像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文化根基的图像文物,和其他文物不一样的是它们没有死亡,直到21世纪还在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活态传承。它们强大的生命力来自于任何意识形态都无法抹去的集体记忆,以及早已化进老百姓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中的民俗传统中。
    

    (二)雕版木刻符像使用和表述的区域和族群语境
    

    民间各地对这类民间祭祀用雕版印刷符像称呼不一,北京、山东、河北、江苏、浙江、陕西等地叫“纸马”“神马”或“神码”“神灵马”等,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叫“纸马”“纸火”“甲马”“甲马子(纸)”“马子”“纸符”等,广东叫“禄马”“贵人”,台湾叫“神马”,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等地藏区或信仰藏传佛教的地区,则将悬挂于家门、山口和寺塔的那种雕版印刷作品通称为“风马”“风马旗”等,而且不仅用纸,也用布、绸等纺织品印制。制作和使用雕版木刻符像的族群,有汉、白、彝、藏、怒、傣、蒙古、纳西、傈僳等民族及摩梭人,广泛分布于北京、山东、河北、江苏、浙江、陕西、云南、贵州、四川、西藏、青海、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区。这类沟通天地人神(鬼)的巫灵的雕版印刷图像,以纸质为多,也有以布、绢等质料印制。内容多为神灵图像,或图文相杂及整版文字。
    

    学术界依民间叫法,有“甲马”“纸马”和“神马”等统称。用“甲马”这个词的,认为“纸马”一词太就事论事,而“甲马”显得含蓄,“充分体现了延续云南鬼文化的历史必然”⑨;用“纸马”这个词的,则认为“甲马”属于“纸马”中的一种特殊类别,专用于追魂捉命,不可与“纸马”混称。甲马还有“顺甲马”和“倒甲马”,人在马之后的是顺甲马,其作用是迎神,使用时必须同时将五张顺甲马来表示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人在马之前则为倒甲马,专用于驱鬼捉祟,厉害无比。⑩
    

    由此可见,“甲马”一词,至少在这些地区是专有所指的,不能泛用于所有“纸马”或“纸符”。而按较普遍的说法,将其统称为“纸马”似也不能概全。比如藏区的“风马”就不仅仅是纸质的。“神马”为台湾学者所袭用,但“神马”不仅仅载神灵,也载鬼灵、祖灵和人魂。因此,取其通灵、传送的要意,按云南调查地民间较为流行的说法,称其为“码子”或“马子”,似乎更恰当一些。或以较学术化的“民间雕版木刻符像”或“符像码子”名之,同时在不同情况下按当地习惯称呼交互使用,也是一个办法。
    

    笔者所见的符箓大致有三种:一是经文、书表或文牒,以文字为主,如民俗祭祀和道教科仪中的表文,藏传佛教法场中的经文风马旗、六字真言等;二是符咒或符章,以图形化或意象化的符号为主,亦文亦图,如以“雷”“敕”“尸”“鬼”等字叠加各种鬼灵名号和奇异线条衍化的“复文”;三是符像,以图像为主,图像有神鬼灵异之像,也有人魂命魄之像,如“替身码子”。
    

    其实,“纸马”“甲马”“神马”“马子”“码子”等,也只是相对普遍一些的指称。具体到民间使用者那里却大多不这样称呼,而是有更仔细的说法。例如在民间雕版木刻符像使用比较普遍的滇西、滇南一带,一般不泛泛而论地说什么“纸马”或“甲马”,而是根据使用功能或神职的不同,分别将使用于不同仪式和场合的套符,称为“财神纸”“喜神纸”“利市纸”“天地纸”“月神纸”“关圣纸”“过关纸”“领魂纸”或“叫魂马”等。它们大都是配套的,如“喜神纸”2种一套、“过关纸”24到26种一套、“过年纸”24种一套,“领魂纸”36种一套,“利市纸”36种一套,“叫魂马”或“追魂纸”6种一套,等等。尽管这些民间雕版木刻符像在不同区域和族群中称谓不一,空间分布及表现形式也有不同,但它们作为民间的、底层的和非主流的艺术样式,以“野祀”诸灵进行基层社会心理整合,其非一神独尊的草根性却是共同的特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