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新疆研究 >

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叙事之思考:以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为中心(2)

http://www.newdu.com 2020-06-03 《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 王欢 参加讨论

    这里绝不是说儿童文学中的“民族性”不重要或可有可无,“儿童性”和“民族性”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儿童性”是“本”,“民族性”是“根”。只有写出贴近儿童心理、符合儿童审美、充满儿童情趣、塑造儿童真形象的作品才有资格跻身世界优秀儿童文学之列;同样,也只有将长期在民族文化熏染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民族性”纳为自身的文学底色,才能成就独特的“民族风格”,因为“民族性中的文化因素,给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对民族性的认识注入审美力量;民族性中的历史因素,给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对民族性的认识带来内涵和厚度。”7而兼具审美高度和内涵厚度的民族文学,才是真正成熟的民族文学。因此,少数民族作家不能丢弃自己最熟悉和擅长的“民族性”,但也绝不能采取罗列展览式的言说方式,将民族性“表面化”“形式化”。虽然那些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建筑、服饰、工艺品、仪式活动、特色食品等都是“显性”的“民族性”表征,但真正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其实是“无形胜有形”的,它们绝不需要大声势、大阵仗,它们不动声色地散落在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演化为思维、观念、习惯等一些很难具象化又十分驳杂的生活内容,是不可刻意为之的。要想让“民族性”落地,将民族特性融入涓涓流淌的日常生活,当是最好的书写方式。
    比如,馕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食物,在维吾尔族文化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维吾尔族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馕。“无畜可为家,无馕不成家。”“马在槽里喂,馕在炉中烤。”8这些谚语形象地表明了馕在维吾尔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儿童诗《辛苦的母亲》便截取了母亲起早贪黑为全家打馕、眉毛和睫毛都被烧没了的情景进行肖像速写来歌颂母爱,这就是一种“民族性”角度的自然选取。馕坑是制作馕的地方,也是维吾尔人门庭前的标志。维吾尔族儿童总是坐在馕坑边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烤馕一边听妈妈讲故事。“骗子吐苏克”系列童话初版时就叫做《馕坑边的故事》,相当于汉族儿童的“枕边故事”。
    又如,维吾尔人自古重视栽种果树,甚至把园艺生产与粮食作物的生产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维吾尔族谚语有云:“巴扎繁荣靠货物,庭院秀丽靠葡萄藤。”“男儿像高山,女子像果园。”9维吾尔族儿童文学作品中,就有许多对园艺和瓜果的随笔描绘,如“骗子吐苏克”系列童话中,伪装成记者的吐苏克在猴子的家乡参观了红枣园、石榴园、核桃园等各种果园;儿童小说《一瓶沙子》里通过爷爷和爸爸的对话就能看出他们对果园的重视,爸爸抱怨一场沙尘暴后“杏子还没来得及开花就被风给吹落了”,爷爷让他把葡萄墩重新绑一下,并嘱咐“不要让霜把葡萄墩冻坏了”10,这些细节都是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对话,却透露出一股纯正的维吾尔味道,它们成为维吾尔作家融入血液的一种方式,是其他民族作家模仿不来的。《一瓶沙子》中的维吾尔儿童边游戏边唱“偷甜瓜”的儿歌,就比汉族作家笔下写少数民族孩子唱“月亮光光,你别躲藏,到我手里,给你奶糖。”11更贴近维吾尔族儿童的现实生活,因为“甜瓜”比“奶糖”更具有少数民族的特性和味道。“民族性”不用夸大,也不用刻意搜寻和展示,它就是这样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俯仰可见,质朴平凡。
    三、“儿童性”与“民族性”兼美的叙事范例
    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应是“儿童性”与“民族性”兼美并自然流露的艺术文本,其实这样的作品早已有之。比如维吾尔族民间故事《阿凡提的故事》,维吾尔族崇尚幽默,儿童也喜欢幽默趣味;维吾尔族崇尚智慧,儿童也喜欢机巧斗智;阿凡提讲的是地地道道的维吾尔族生活故事,却能经久不衰地广受各族少年儿童喜爱,秘诀就在于“儿童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当代的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创作,如蒙古族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笔下的驯鹿鄂温克部落,便在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细致入微的感情之外,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格。
    维吾尔族儿童小说《被舔过的馕》以维吾尔人的宗教生活为背景,却不直接写宗教仪式,而是从儿童的角度截取了一个生活场面。村里的孩子热切盼望着封斋结束后,去挨家挨户表达祝福,大人们会把馕、糖果、干果塞满他们的口袋,就如同汉族孩子向长辈拜年会收到红包或礼物一样。当长老开始诵经时,“所有孩子像是听到了口令一样,‘阿赞!阿赞!阿赞!阿赞!……’就那样大喊着往自个儿家跑了”12,孩子们的声音让全村都震动起来,封斋的大人们开饭了。这一幕描绘得极富感染力和场面感,读者仿佛能身临其境地听到孩子们整齐、嘹亮又激动的喊声响彻傍晚的村庄……开斋节诵经本是一种宗教活动,但孩子们把它视作游戏一般热情高涨。小说真实地讲述着本民族儿童的故事,表达着儿童的情感和心理,不露声色地将“民族性”融入到现实的日常生活之中,真正抓住了“民族性”表达的精髓,借用王蒙曾评价艾克拜尔·米吉提作品的话——“不在于写‘奇装异服’‘奇风异俗’或堆砌听来的与杜撰的‘谚语’,他写得更重神而不在形。”13
    哈萨克族长篇儿童小说《托姆帕克成长记》还原了原汁原味的哈萨克族游牧生活,又时刻凸显着儿童的真实心理与本真性格,是一部“儿童性”与“民族性”兼备的成熟之作。小说叙述牧区的哈萨克少年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贫穷困苦丝毫不以为意,还特别擅长苦中作乐。面对猖獗的老鼠,他们在墙上钉钉子,把书包鞋子和食物都挂在上面,校长在大会上让他们给学校提建议,他们竟然建议一间宿舍发一只猫!少年们帮学校食堂往菜窖运冬菜,总想占点小便宜,与管理员斗智斗勇,美餐一顿后甘愿写检讨书。由于没有浴室,男孩们去教室里洗澡,一桶热水只够三个人洗,大家都很会节约用水,一个提醒另一个说:“别把水洒在地上,省着点儿,一个人只能用十碗,你已经用了四碗了。”14一个男孩洗完后光着屁股坐在满是灰尘的课桌上,一个清晰的屁股印成了第二天全班的笑谈。这群可爱的哈萨克少年懂事得让人心疼,却又淘气得令人忍俊不禁。正值十五六岁长身体的年龄,食堂缺乏营养的饭菜难以满足他们日渐成长的肠胃,拥挤的大通铺难以舒展他们快速生长的身体,但他们那爱玩爱笑爱闹爱恶作剧的“顽童”本色和善良纯真的童心与同龄少年是一模一样的,这也是小说写得最为出彩的地方,作者的主调虽然是苦难,但从不缺少希望和信念;小说的主人公是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少年,他们虽比同龄人多懂事而少任性,却绝不是“小大人”或“缩小的成人”,他们用积极的态度拥抱生活,用“童心之力”战胜苦难,游牧民族的血液中那随性、豁达、宽厚的性情令他们在艰苦的岁月和环境中锻炼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他们是符合年龄阶段个性特征并有着真实生命体验的“真”少年。
    这部小说的“民族性”也写得自然而厚重,形成了典型的民族风格。小说中有这样一幕:旋风吹走了托姆帕克家的毡房,乡亲们一边帮忙一边和托姆帕克的母亲扎黑开玩笑:“老嫂子,旋风没把您带走,说明您是个有福之人哪!”15扎黑则完全没有气恼也没有咒骂着“倒霉”,而是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重新搭起毡房。如果了解哈萨克族传统和居住的自然环境就会明白,对于这样的“小灾难”,哈萨克人早已习以为常。哈萨克牧民生活是典型的草原文化模式,具有“自然主义特性”和“经验主义特性”,即“靠天吃饭”,全部生产活动都依赖于自然界的恩泽,完全遵循“顺乎自然”的原则16。这种被动性和封闭性决定了草原人民的生活方式,因为长期被艰苦的环境肆虐,他们应对灾难的心理承受能力极强,几乎随时做好了重头再来的心理准备。哈萨克族的民族传统让牧民再苦再难都不忘本。托姆帕克的奶奶生了十三个孩子,妈妈生了十一个孩子,家中生活十分拮据,都是大孩子带小孩子,大的衣服补补改改再给小的穿。妇女们“无论再好再新的裙子,只要见到干牛粪,就会毫不犹豫地兜在裙摆上拿回家。”17
    正是在这种敢于吃苦、宽容乐观精神的鼓舞下,托姆帕克一次次克服困难,一步步向着理想迈进,后来成为作家、学者——一个贫困牧民的儿子创造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奇迹。小说为哈萨克少年儿童倔强而坚强的成长骄傲和振奋,古老伟大的游牧民族自有他们不屈的气概和挺拔的信念,这是他们源远流长并世代传承的内在精魂和不竭动力。而这种内在的民族精神不是口号喊出来的,也不是刻意为之的,而是在如呼吸般自然的日常生活中让读者感受到的,正因去除了人工斧凿的痕迹,这种“民族性”的表达才能如此质朴通透,浑然天成。
    注释
    1.张永刚:《当代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的主体倾向》,《文学评论》2012年第2期。
    2.艾克拜尔·米吉提:《少数民族文学必须突破汉文学的既定模式》,《文学自由谈》1988年第2期。
    3.王泉根:《儿童文学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24页。
    4.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5页。
    5.窗满雄:《豆粒之歌》,陈璇璇译,兰州: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年,第12、29页。
    6.载扎马尼丁·帕克扎提主编《儿童散文》(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1年,第36页。该文由奥古丽罕、王欢译。
    7.陈亚军:《少数民族文学中的民族性的内涵》,《民族文学》2019年第2期。
    8.华锦木、刘宏宇:《维吾尔语谚语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83页。
    9.刘宏宇:《维吾尔谚语中的维吾尔园艺文化特点》,《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10.帕尔哈提·卡孜木:《一瓶沙子》(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3年,第78页。该文由迪丽热巴、王欢译。
    11.冉红:《马背上的小太阳》,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年,第11页。
    12.阿布力克木·艾山:《蜘蛛老太婆》(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7年,第28页。该文由克迪日也、王欢译。
    13.王蒙:《序》,载艾克拜尔·米吉提《哦,十五岁的哈丽黛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5页。
    14.吉恩斯·热斯汗:《托姆帕克成长记》,韩阿利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3年,第172页。
    15.同上,第118页。
    16.夏里甫罕·阿布达里:《新疆哈萨克族文化转型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3页。
    17.吉恩斯·热斯汗:《托姆帕克成长记》,韩阿利译,第74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