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明朝言官连皇帝都敢大喷特喷 他们为什么从来不敢弹劾藩王

http://www.newdu.com 2020-06-08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对明朝言官和藩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洪武年间,朱元璋先后三次分封藩王,共有24个儿子和1个侄孙被封为藩王。这些人就封之后,仗着藩王的特殊身份,在封地为非作歹、鱼肉百姓。在朱元璋亲自编撰的《御制纪非录》一书中,朱元璋详细记录了这些藩王的违法乱纪行为,简单列举如下:
    

    潭王朱梓用皮鞭活活将一名典簿打死;将护卫指挥并纪善共四人用绳绑住脚,倒悬于井中;用砖砌成围墙,让军士和老虎在里面厮杀;命宫人、老妇将大便制成弹丸,然后再让她们吃下,还问他们好不好吃,如果说好吃(也不敢说不好吃),就让她们继续吃。
    秦王朱樉曾命人拿着画像到苏杭等地购买一模一样的女子,下人找不到这样的女子,他就将下人殴打致死;命人将军民家中的寡妇召入府中;到蒲城、渭南二县购买娼妓,在府中歌唱荒淫;为讨一名从杭州买来的女子欢心,府中事情大小事务均让其决断。
    

    齐王朱榑擅自强制将士兵遗孀许配嫁人;听信谗言,杀死指挥千百户校尉等人及其家人,共计482人;在城内建假山,上面还盖上房子,专供自己游乐;封地内所有文书都必须先经过王府审阅,然后才能送往朝廷;封地内主要官员定时集中,供自己差遣发落,严重影响正常运转。
    靖江王朱守谦打死千户一名,征进马军二人;鞭死陈指挥王百户二人;将云南税课司副使董时杰打死;此外还“奢纵淫佚,掠杀不辜,默于财货,豪夺暴敛,号令苛急,军民怨恣”。
    

    然而,非常奇怪的是,虽然藩王犯下了这种种罪行,但在史料中却不见言官弹劾藩王的记载。要知道在朱元璋的支持下,明朝建立了非常完善的监管体系,言官也是明朝政治舞台上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就连皇帝也对其无可奈何,比如说海瑞就直接骂嘉靖皇帝“嘉靖嘉靖,干干净净”。既然如此,那为何言官却从来不敢弹劾藩王呢?
    

    其实,这与朱元璋所定下的一条祖制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根据《皇明祖训》记载:
    凡风宪官,以王小过奏闻,离间亲亲者,斩。风闻王有大故,而无实迹可验,辄以上闻者,其罪亦同。凡庶民敢有讦王之细务,以逞奸顽者,斩。徒其家属于边。
    可以看出,朱元璋非常明确的规定,如果藩王犯的是小错,谁敢举报就会被视为离间老朱家内部关系,将会被杀头;如果藩王犯的是大错,但你并没有真凭实据,也要被杀头;如果普通人试图揭发王府的一些琐碎事情,也会被杀头,家人还会被发配到边境。如此苛刻的条件,哪个言官还敢去弹劾藩王?可以说,你骂皇帝两句最多也就是挨一次廷杖,要是弹劾一次藩王,大概率是要掉脑袋的。
    

    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朱元璋亲手打造了一个完备的监察体系,却又把藩王放在了这个监察体系之外,为后来的藩王作乱埋下了隐患。他之所以下了这么一步“愚棋”,我感觉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
    其一,根深蒂固的特权思想。朱元璋认为自己的子孙是皇室成员,理所应当高人一等,不能接受其他人对他们指手画脚。其二,朱元璋的特殊的成长经历。朱元璋从一介布衣到大明皇帝,期间吃了很多苦,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无忧无虑的享受荣华富贵,只不过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份溺爱,反而成为了动摇大明王朝根基的祸源。
    史料来源:《御制纪非录》《皇明祖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