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草原牧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传统基础产业和历史文化底蕴,在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关联产业集群和政策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培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农牧户、企业、市场、研发等多元机构组成的共创性联合体,以牧工商有机结合的融合机制,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六次产业化格局,提高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内生型发展; 六次产业化; 作者简介:韩柱(1969-),男(蒙古族),内蒙古科右前旗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北方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传统牧区的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研究”(19AMZ016); 一、问题的提出 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建设全局。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把县域经济发展正式纳入国家层面的经济建设范畴内。内蒙古有103个县(旗)、市(区),县域经济作为全区经济建设的重要部分,2007年以来,县域经济发展平均增速达到17.5%。生产总值超100亿元的旗县有34个,超50亿元的旗县有64个,但总体实力仍不强,与沿海省区差距较大。2011年,在全国百强县中,内蒙古只有准格尔和伊金霍洛两个旗入围,西部百强入围17个旗县,而且大多数旗县是主要依靠矿产开发或煤电化工、能源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矿产资源是有限的,单靠矿产开采无法实现总体稳定健康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内蒙古县域覆盖着约99%的农村牧区,承载着85%的农村牧区人口,并有辽阔的天然草场和良好的农牧业发展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传统农牧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又是多数旗县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挖掘传统农牧业的内生资源,坚持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不仅关系到壮大旗县经济实力,还影响牧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顺利推进,更对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学者们主要从县域经济概念、特征和模式等基础理论着手,说明县域经济是以县行政区划长期稳定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基本经济单元,是一种具有内部结构层次体系与外部环境协同联系的全面综合性区域经济[1],县域范围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2],具有整体性、地域性、层次性、基础性、分散性等特征[3]。其发展模式是根据县域自身的发展阶段、区域环境、资源禀赋、人力资本等条件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确定的[4]。发展模式有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和服务业主导等产业发展模式[5],或以都市、郊区、平原、丘陵、山区、湖区、库区、矿区为载体的区域性发展模式以及民族地区等多种类型[6]。近年来,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战略研究也悄然兴起,有学者把县域经济发展分为由资源依赖型经济增长转向资源依赖与技术依附型发展,以及由资源依赖与技术依附型增长转向创新型发展[6],发展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依赖于组织的要素[7],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既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又有一定的能动性,还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8]。以上研究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民族地区特别是关于牧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甚少,本研究以牧区县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为切入点,在归纳总结市场化改革以来草原牧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轨迹,揭示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源泉的基础上,探索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培育机制,以期为牧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二、牧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演变过程 20世纪90年代至今,内蒙古牧区县域经济经过了资源依赖型、资源技术结合型、农工商协作型的三次经济转型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演变过程。 第一次转型发展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目的,开展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浪潮。其主要动力是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户,以“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为基础产业,达到农牧民增收目的。发展路径是依赖草地资源,单靠畜牧业生产,进行粗放式经营。加工企业虽然呈分散和碎片式布局,但完成了一定程度的原始积累,并选定了主导产业,对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此阶段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重点放在传统畜牧业的纵向延伸,试图通过畜牧业“生产+加工+流通”垂直一体化提高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但是这种自上而下推行的产业组织方式在各经营主体之间联结不紧密,组织形式分散而脆弱,在上游产业与中游、下游产业相互分割的情况下,整个产业体系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虽然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龙头、农牧民专业化生产的局面,但由于过度依赖区域资源和传统产业的粗放型开发,缺乏科技研发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未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第二次转型发展是新世纪开始以来,在工业化驱动下,以加工型产品供给为推力,以需求拉动为动力,依靠县域资源禀赋优势,引进现代工业技术,向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转变,助推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及工业园区建设,并积极培育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力图发挥县域经济自生能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态势。虽然在考核方面注重经济发展总量和质量效益,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协调度、幸福指数和绿色发展作为标准,但过于追求GDP总量的增长,造成县域之间产业重叠建设和无序竞争,导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而“不变”,生产方式粗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分配不均、社会矛盾激化。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在单一矿产资源粗放型开采和廉价销售上,形成了GDP经济或无根基的竞争力,未能充分调动牧区经济内生动力,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第三次转型发展是从“十二五”规划开始的,以需求拉动与创新为动力,立足于县域实情,挖掘传统优势产业,转型提升加工企业和关联产业,培育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这种培育方式,通过政府援助和技术改进,以创建农工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目标,采取自主创新与比较优势融合式的农工商协作模式,即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六次产业化体系。三次产业深度融合是从外部依存型发展转变为内生型发展的道路,是通过提高初级产品的附加价值来获得超额利润的新型经营方式。牧区县域经济发展,形成了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中小加工企业和流通组织,把生产、加工、流通各领域有机衔接,并通过统筹建设上下游关联产业,划分主体功能区,着力构筑分散生产、集中加工、统一销售的产业体系,培育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逐步实现了县域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一)传统产业基础 牧区县域传统产业是几千年游牧文化的结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传统草原畜牧业已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生产技术。内蒙古33个牧业旗和21个半牧业旗拥有约6 800万公顷的天然草场和近5 000万头(只)牲畜,并有大量的技术人才队伍。草原畜牧业依托牧区丰茂的草地资源,发挥世代流传下来的生产经验,结合现代生产技术和装备条件,饲养牛、马、骆驼、绵羊、山羊等五畜,基本构筑了“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并不断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和技术,为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构建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历史文化底蕴 牧区作为一种分割的行政区域,在漫长的游牧生活中积累了丰厚的草原独特文化。草原文化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形成“人—草—畜”三位结合的有机体,掌握了世界上独有的五种牲畜饲养技术和产品加工工艺,并世代相传。这种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深地影响着牧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尤其对培育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发挥内生动力、产业组合、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草原文化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为影响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支撑因素。 (三)产业创新能力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县域优势特色产业的支撑,而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发挥其带动作用,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草原牧区传统畜牧业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在牛羊的体质增生、产品精深加工、开拓新市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开发高端绿色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和形成知名品牌等方面仍显不足。单靠成本优势、资源优势和绿色优势无法占有大量市场份额,只能通过技术创新、人才培育、产品深加工、开拓营销渠道、创建品牌产品、优化产业结构等途径提升创新能力,培育牧区县域核心竞争力。 (四)关联产业集群 产业创新发展离不开关联产业集群,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能集中力量培育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草原牧区畜牧业发展不仅需要众多生产牧户和加工企业,更需要产品技术研发、生产资料供应和交通通讯、金融财政的支撑。这种各行各业关联的产业集群能使牧区旗县经济形成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相互推动的机制,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弹性组织结构,从而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发挥内生动力,提高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五)政策管理体系 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依赖于产业扶持政策、发展规划、组织体系和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的政策管理体系。因此,草原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需要强有力的政策管理体系,必须按照乡村产业振兴战略要求,重点扶持绿色产品生产加工业的发展,培育县域优势特色产业,规划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加工、输出基地建设,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努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吸收专业人才,建立健全政策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