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约居住有1200余名祖籍中国西双版纳和老挝勐勇的傣泐人, 是美国傣泐人最集中的地区。当地傣泐人来到美国最早的已有40余年, 是1975年印支战争结束后来到美国的移民, 随后的第二代、第三代在美国出生。移居到美国丹佛市的傣泐人社会生活经历了三个阶段:适应当地生活环境;稳定生活并融入美国社会生活;重构宗教与社会关系。目前通过民族认同的构建、以佛教信仰为中心的传统文化复兴、民族组织的建设, 当地的傣泐人被组织起来, 在当地社会中构建起一个以民族为基础、以丹佛市为主要居住区域、以佛教为文化纽带、以协会为组织框架的傣泐人社区。傣泐人内部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在当地社会中的能见度也不断提升, 从一个分散的移民群体在当地社会中发展为一个新的族群, 正在美国土地上完成一个从物质生存到文化生存的过程。 关键词:国裔傣泐人; 民族认同; 族群社区; 文化重构; 美国; 作者简介:郑晓云, 教授,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武汉, 430062; 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是美国傣泐人居住最集中的地区, 有1200余人、140余户。这些傣泐人的祖籍是中国西双版纳和老挝勐勇。1当地的第一代傣泐人在美国定居已经超过了40年, 是1975年印度支那战争结束以后来到美国的移民, 第二代、第三代则出生在美国。目前约有50%的傣泐人拥有美国国籍, 其他人则持有绿卡。近年来美国傣泐人与其祖籍地老挝勐勇和中国西双版纳的交往日益增多, 不断有新的移民来到美国。当前, 随着电子信息化技术的普及, 美国各地区傣泐人与祖籍地的信息沟通更为便捷, 带来了更多的信息交流和更频繁的人员往来, 人们在构建现实社区的同时也在构建一个虚拟的社区。2这种基于电子信息化技术的虚拟社区为当地傣泐人恢复民族文化、重构民族文化认同提供了平台, 使傣泐人在当地成为一个联系越来越密切的族群。2017年6月, 在当地傣泐人佛寺举办新的佛塔塔心安放典礼期间, 笔者进行了为期3天的实地考察, 参加了典礼的全过程。在这一活动后的10天里, 笔者与傣泐人进行了广泛的接触, 了解到很多当地傣泐人的情况, 回国后, 通过微信对丹佛的傣泐人继续进行了大量的访谈。 傣泐人是中国傣族中最大的支系, 周边国家的傣泐人历史上也是从中国云南迁徙出去的。尽管近年来学界对傣族先民从云南向周边国家的迁徙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但是受限于在美国进行田野研究的困难, 加之当地傣泐人的文献资料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甚至在美国官方的人口统计资料也没有显示傣泐人的存在, 故而外界对美国的傣泐人情况知之甚少, 至今没有开展对旅美傣泐人的研究, 亦没有相关学术成果发表, 美国傣泐人一直是傣泰民族研究中的一个空白。傣泐人在美国社会的生存与融入状况是鲜活而生动的, 对其祖籍地中国云南及老挝的傣泐人的影响也客观存在并且在不断扩大, 因此有必要对其发展现状进行系统的考察。本文主要依据实地调查及微信访谈所获得的资料及了解到的情况, 对当地傣泐人社会状况和族群社区的重构进行分析, 为学术界提供一个理解当代海外移民族群生存状态的个案。 一、傣泐人及其移民美国的历史背景 傣族是中国的一个民族, 与中国傣族拥有共同民族认同和历史渊源关系的泰人广泛地分布在中国西南周边国家, 形成了一个跨越多国的民族——傣泰民族。傣泰民族分布在中国云南, 以及周边的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印度等国, 他们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关系、语言和文化, 大多数民众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3根据研究, 今天居住在中国周边国家、有共同民族渊源关系的泰人都起源于中国, 在公元10世纪后从中国云南地区逐步迁徙到周边国家。4由于泰语是在中国和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被广泛使用的语言, 因此说泰语的民族较多, 按照国际上的归类方法, 从语言学的角度将其归类为泰-卡代语族群 (Tai-Kadai People) , 5在中国包括了壮族、侗族、水族、毛南族等民族。在泰国泰人 (Tai) 有30多个支系, 虽然使用同样的语言, 但是不一定都有民族渊源联系。 中国傣族以及中国周边国家与傣族有共同历史和民族渊源关系的傣泰民族, 因久远的历史迁徙过程及在当地的融合发展, 形成了诸多的支系及支系文化。6傣泐人是傣泰民族中较大的一个支系, 不仅是中国傣族最大的支系, 同时也是周边国家分布最广泛的傣泰民族支系。学术界近几十年来对东南亚、南亚国家傣泰民族的迁徙、定居、融合都有很多研究, 探讨了其迁徙过程, 尤其是从中国迁徙到周边国家的过程, 如从中国云南迁徙到印度阿萨姆邦, 7向缅甸、8越南的迁徙, 9对于本文所涉及的向老挝迁徙的傣泐人也有研究。老挝是傣泐人从云南迁徙到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 越南、泰国的很多泰人 (当地称为Tai) 都是经过老挝从云南迁徙出去的, 其中很多人也因此居留在老挝。这种迁徙从公元12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都存在, 这也是西双版纳傣族民众与老挝泰人至今仍然有较多亲缘关系的缘由。10了解这些背景, 有利于我们理解今天傣泐人, 尤其是本研究聚焦的美国傣泐人的民族社会关系。 傣泐人在美国定居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在印度支那战争中, 美国政府曾经扶持了越南和老挝亲美政府, 有很多当地的少数民族民众参加了亲美的政府武装, 包括苗、瑶、泰等民族。在这一过程中, 老挝也有很多傣泐人参加了美国政府支持的老挝武装, 有的直接参加了美国军队的后勤组织, 其中尤以居住在老挝勐勇地区的傣泐人最多, 根据参加过军队的老人回忆, 可能有六七百人之多。印度支那战争结束之后, 美国政府愿意接受参加亲美政府武装的当地人前往美国定居。在1975年后的几年中, 大批当地的少数民族民众开始迁移到美国定居。据移民到美国的老人们回忆, 申请迁往美国的手续比较简单, 只要到美国军队办事处进行登记即可。在登记的时候只需出示自己参加亲美政府武装部队证件, 甚至能够说明自己部队的番号亦可, 同时还要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 包括为什么要到美国、家庭情况等, 就可以获得前往美国的证件, 甚至可以携带直系亲属一同前往。获得证件之后就可以搭乘美军运输机前往美国, 有时早上获得证件, 下午就可以乘机。老人们回忆, 当时乘机前往美国的人较多, 在飞机场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人们熙熙攘攘地排队等候乘机。 被接受的移民到达美国后, 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被安置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附近。一些参加过美国海军后勤部队的人, 则被安置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市海军基地附近, 其他人由于不同的原因被分散安置在加利福尼亚州不同地区。因此, 科罗拉多州和加利福尼亚州是今天美国傣泐人最多的地区, 其中尤以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最为集中。 美国政府为这些新到达的移民提供3年的生活资助, 包括安家费和日常生活的费用, 让他们能够租房及维持基本生活。与此同时, 美国政府对青壮年人开展语言、就业和适应当地生活的培训, 并为有学习需求的青少年安排了学校。这样的政策使得这一批先期到达美国的移民很快定居下来, 并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3年以后, 傣泐人在政府的帮助下自谋职业, 没有职业的家属只能领取社会保障金。事实上, 在1975年以后的3—4年中, 不断有人迁往美国, 有些人对到达美国后的生活有较大顾虑, 因此一个家庭中往往先来1—2人, 在了解实际情况之后, 又有很多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前往美国, 同时也把家属接到美国。 先期到达美国的傣泐人虽然与中国西双版纳有历史渊源关系, 但并不是从西双版纳直接迁移出去的, 而是从老挝的勐勇移民至美国。勐勇是老挝傣泐人较为集中的地区, 他们的祖辈在历史上都是从西双版纳地区迁徙而来的, 11因此其历史文化和语言文字都与云南傣族地区基本相同。与西双版纳的傣族人一样, 他们自称傣泐人, 彼此之间有较强的认同感, 这也是当代傣泐人能够进行密切互动的历史原因。12今天居住在美国的傣泐人由于大部分来自老挝, 因此他们对外一般自称为老泐人。由于有历史的渊源关系, 老挝傣泐人认同西双版纳傣泐人为同一民族支系, 这是今天旅美老挝傣泐人把西双版纳傣泐人视为一家人, 双方的互动较为频繁, 甚至一些男青年寻找对象都首选西双版纳女性。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 很多居住在美国的傣泐人纷纷回乡寻根问祖, 他们不仅回到了老挝, 同时也纷纷回到更久远的祖籍地西双版纳, 找到了自己的亲戚朋友。在西双版纳的大勐龙一带, 很多傣族人都有亲戚朋友在美国。他们经常在有重大的宗教活动时回到西双版纳, 参加佛事活动, 并捐款修建寺庙等。由于美国当地的傣泐人社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 很多男性寻找配偶有困难, 因此一些青年人回到西双版纳或老挝寻找配偶, 导致了新的婚姻移民现象。近年来嫁到丹佛市的西双版纳女性就有近20人, 这种现象在未来还会不断增多。 二、当前生活状况 傣泐人到达美国之后, 经历了近40年的生存发展, 目前已经基本适应美国社会, 进入了平稳的生活状态中。根据当地老挝傣泐人协会会长阮赛干-桑迪 (Saengkham Sandy Nguyen) 女士介绍, 今天居住在美国的傣泐人基本上都属于中产阶级, 生活没有大的后顾之忧。部分人由于有较好的工作, 如经营生意等, 生活条件还很优越。 在到达美国的初期, 傣泐人因美国政府的统一安置居住在相对集中的一个区域。当人们有了稳定的收入之后, 便开始购买适合自己的住房, 有的几兄弟相约在一个街区购房, 以便互相照顾。尽管如此, 大部分傣泐人还是分散开来, 因此今天在丹佛市的傣泐人并没有居住在一个集中的区域, 而是分散在丹佛市不同的地区。从居住的角度而言, 并不存在一个傣泐人的社区, 他们分别融入到当地的社区中。 今天居住在当地的傣泐人全部拥有自己的住房。近年来不少傣泐人还换购了房子, 购买更大、更好的住房, 这里的住房都是单家独户的。傣泐人购买更大的住房一方面是出于进一步改善自己居住条件的需求, 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持在逢年过节等一些特殊场合亲戚朋友聚会的传统。在傣泐人社会中亲戚朋友聚会是非常重要的传统, 在过新年及一些集体的佛事活动中, 人们都会在各家轮流聚会, 因此需要更大的空间。在我们访问过的一些朋友家, 虽然目前居住的空间已经足够, 但是他们仍然在筹划购买更大的住房, 理由之一就是有更大的空间满足亲戚朋友聚会的需求。保持与亲戚朋友的良好关系, 对于旅居海外的傣泐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活在美国这样一个汽车社会中, 当地傣泐人家家户户都拥有汽车, 大多数家庭中有两辆汽车。 第一代来到美国的傣泐人, 因曾经为美国政府服务过, 故而在60岁以后基本上都享受美国的退休金, 没有生活上的困难。 职业是生计的重要保障。今天生活在美国的青壮年傣泐人基本上都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工作的状况和受教育的程度有直接关系, 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第一代、第二代傣泐人有较好的工作, 有的在政府机构中工作, 有的在一些著名的企业中就职, 甚至是高级职员, 例如毕业于哈佛大学的阮赛干-桑迪女士就曾经在美国联邦政府做过法律方面的高级职员。出生于美国的拿文先生目前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国家空间试验室工作, 其他傣泐人也有的在美国著名医院、文教机构任职。但是总体而言, 大多数在美国的傣泐人受教育程度并不高, 大部分中青年人主要在一些企业中从事普通工作, 例如很多年轻人目前在丹佛市一家生产窗帘的工厂上班。这家企业规模较大, 经营效益好, 有长期稳定的用工需求。这家工厂的工作不仅是稳定的, 且对工人的受教育程度要求不高, 同时提供政府规定的各种福利条件, 包括每年的带薪休假等, 因此有一些傣泐人在这家工厂已经干了一二十年。这里的工作基本上都属于体力活动, 每天工作8小时, 每周还有几天是早上4点的早班。尽管比较辛苦, 但是这些工厂为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年轻人, 尤其是新移民, 提供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对此人们还是很珍惜的。此外还有一些青年人在百货商场、饭店工作, 属于短期务工。这些工作的好处是工资结算较快, 有的当天就可以拿到报酬, 因此有人喜欢这种工作。总之, 当地的傣泐人在就业方面没有很大的困难, 生计有基本的保障。部分傣泐人经商, 有的经营得较为成功, 拥有餐馆、商场及小型工厂等产业。 目前大多数第三代傣泐人都还在学校读书。在美国, 小学及中等教育条件较好, 傣泐人家庭在孩子上学读书方面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 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到学校读书, 家长在经济上也没有很大的压力。高中毕业后傣泐人能顺利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在美国出生长大的青少年一般都能够讲傣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在傣泐人的家庭中, 人们基本上完整地使用傣语, 这为年轻人通晓傣语提供了语言环境。在生活方式方面, 第三代傣泐人受美国社会的影响更大, 包括饮食习惯, 年轻人更偏爱美式饮食。 在社会交往方面, 时至今日生活在美国的傣泐人的社会生活相对而言仍然是较为封闭的, 并没有全面融入美国社会, 社会交往基本上局限于傣泐人的圈子。在当地也有从亚洲国家移民的苗族、瑶族人及其他族裔的泰国人、老挝人等, 傣泐人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也会邀请其他族裔的头面人物参加, 但是日常并不过多往来。虽然大多数的傣泐人来自老挝, 但是傣泐人和其他族裔的老挝人的交往并不多。丹佛的老挝人也有自己的寺庙, 但是傣泐人不参加他们的活动, 尤其是在傣泐人有了自己的寺庙之后, 与其他族裔的老挝人在宗教和社会交往上的联系越来越少。在2007年傣泐人拥有自己的寺庙之前, 由于文化及语言相近, 他们都是参加城里泰国佛教寺庙的活动, 但是自从有了自己的寺庙之后, 傣泐人就不再参与泰国人的宗教活动, 相互之间的交往也因此淡化。 三、佛教信仰与民族认同的重构 傣泐人信仰南传佛教, 南传佛教在美国丹佛市傣泐人的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在当地的社会环境中, 南传佛教的意义甚至超过了宗教信仰本身, 成为当地傣泐人民族认同和社会关系构建的重要因素。 对佛教的信仰在傣泐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 由于当地的傣泐人人数不多, 经济实力有限, 因此没有自己的佛教寺庙, 参加佛教活动和日常礼佛主要是在丹佛市区泰国人的寺庙。据说由于一些历史原因, 当地泰国人对傣泐人有一定的歧视。因此, 傣泐人决定修建自己的寺庙。在2000年初, 傣泐人在丹佛市郊区租下一块土地, 建成了一个寺庙, 2006年集资买下了一个农场的土地, 修建了今天的寺庙——科罗拉多潘亚拉姆寺 (Wat Buddhapunyaram of Colorado) 。这个寺庙有一个可以容纳二三百人的佛堂, 一座别墅式的僧人住房, 一个供人们集会进餐用的礼堂, 还有一个菩萨雕塑园, 占地面积超过100亩。在佛堂中有南传佛教风格的佛祖雕像, 内部的装饰风格与老挝、西双版纳完全一致。在菩萨园中, 有几十尊菩萨雕像供人们参观。礼堂提供了一个在节日、宗教活动中人们集会、娱乐、用餐的场所。今天很多傣泐人的婚丧嫁娶和一些个人的庆典活动也会到这里来举办, 因此, 这个寺庙在傣泐人的社会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寺庙中目前有常住僧人三人, 其中一名高僧来自老挝, 另外两人是在当地出家多年的傣泐人。他们一方面修行, 一方面主持各种佛教活动。僧人们的日常的饮食及生活用品由当地人供奉, 每天都会有人做好食物送去或上门烹制。 目前寺庙的佛事活动与其他地方已经没有多少差别, 各种既定时间的活动在这里都开展, 如佛历新年、开门节、关门节等重要活动, 也包括祭祀当地的佛塔、亡人的超度等活动, 甚至赕“曼哈邦”13等大的佛事活动近年来亦时常举办。佛事活动越来越频繁、日益规范化已经成为一种现实。佛事活动使人们有机会频繁接触, 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这是一个较大的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