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8日、19日, 傣泐人为正在建设中的佛塔安放塔心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 这次活动是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佛事活动。笔者全程参加了这次活动, 通过观察了解到当地佛事活动的很多情况, 对于理解佛教在人们的宗教信仰、民族认同和社会关系构建中扮演的角色极有助益。 正在建设中的佛塔预计花费20万美元, 将建成一个基座为莲花造型的佛塔。据设计者说, 这将是一座造型十分精美别致、具有独一无二造型特点的佛塔。 当地的傣泐人协会为这一活动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他们专门邀请了在老挝德高望重的高僧祜巴香腊前来参加, 同时也邀请了加利福尼亚的其他僧人, 当日参加典礼的僧人共有18位。参加活动的信众不仅有当地的傣泐人, 还有一些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和科罗拉多州其他地区的傣泐人和其他族群的成员。 6月18日是庆典活动的第一天。早上9点高僧们开始诵经, 随后前来参加的人们将自己的贡品贡放在佛堂中。 11点, 全体参加活动的僧人和客人共进午餐。午餐的食物及饮料由个人捐资承担, 同时也现场出售。参加进餐的人自行购买食物, 以示对寺庙的支持, 出售食物的收入将全部捐献给寺庙。午餐准备了丰盛的傣泐人菜食, 食物的烹调都十分地道, 使用的原料几乎完全与老挝、西双版纳一样。食物的原料有的在美国有生产, 有的是傣泐人从老挝探亲带回来在美国种植的。很多傣泐人都保持着制作传统食物的习惯, 身在美国也能够吃到地道的傣泐人菜肴。制作传统饮食是当地傣泐人抚慰乡愁的一种重要方式。吃饭的时候, 来自不同地区的傣泐人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场合中相聚, 互致问候, 聊天说笑, 演唱传统歌曲, 表达亲情。 下午3点, 开始进行文艺表演。傣泐妇女身穿节日的盛装, 表演传统舞蹈, 当地其他族群的成员也应邀前来表演, 有老挝人、泰国人、柬埔寨人、缅甸人、中国人的舞蹈, 依次进行表演, 其中不断穿插进行傣泐人的传统的集体舞, 邀请全体人同时起舞。 晚上8点, 再次进行僧人的诵经仪式。 6月19日是庆典的主要活动日。 上午4点, 开始宗教活动, 进行僧人的诵经仪式及信众贡奉由稻米、甘蔗、椰奶制成的甜食“玛都帕亚” (matupayad) 仪式。 上午8点29分, 人们簇拥着僧人, 抬着圣物围绕着佛堂游行一周, 然后前往新建的佛塔举行圣物安放仪式。在这个过程中高僧不断诵经, 人们载歌载舞, 表达喜悦之情。在高僧的主持下, 圣物被安放进佛像的基座中央。随后进行大规模的布施活动, 将钱和一些食物列队放入大棚中事先准备好的一长列僧钵中。 上午11点, 全体参加活动的人共进午餐。当日参加庆典的人更多, 气氛也更为浓厚。 下午1点, 全体人员参加诵经活动。老挝高僧诵经, 为当地的傣泐人祈福。随后当地傣泐人协会的负责人进行工作报告, 介绍下一步的安排。活动一直到下午3点结束。 活动结束后, 参加活动的人们来到自己所属的小组中某一个成员的家中聚会。我们被邀请到了两个傣泐人的家中。每一家都准备了丰富的食物, 包括烧烤和各种傣泐人传统食物、酒类、饮料和水果等。主人忙里忙外招待客人, 客人来来往往, 围坐在一起, 享用美食, 开心聊天。这样的聚会活动人们会轮流主办, 这是当地傣泐人节假日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显示了当地人的友善和团结, 因此人们都十分重视。如前所述, 很多家庭都把承办这样的家庭聚会活动视为一件荣耀的大事, 一些有条件的家庭甚至为了能办好家庭聚会活动而更换更大的房子。 自有的寺庙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宗教信仰需求, 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傣泐人社区社会关系和民族认同的重构, 这可以从以下几点反映出来: 第一, 寺庙满足了人们的宗教信仰活动的需求, 有条件开展各种佛事活动。 第二, 提升了傣泐人的文化自信。有了自己的寺庙, 人们不用再到其他族群的寺庙参与宗教活动, 傣泐人从过去的参与者变为现在的主导者, 成为宗教活动的主体。在自己的寺庙, 傣泐人可以按照自己的传统开展佛事活动, 当地的傣泐人对此感到非常自豪。同时, 傣泐人的佛事活动传统与泰国人还是存在很多差别, 因此拥有自己的寺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 通过宗教活动, 强化了傣泐人的文化认同。由于有了自己的宗教活动场所, 人们有了满足精神需求的场所, 更重要的是, 寺庙乃一个民族精神归属之所, 使傣泐人的精神获得了更强的凝聚。与此同时, 傣泐人佛寺对人们的精神凝聚, 也突显了傣泐人与其他族群的界限, 人们有了建立在宗教上的更多的“自我”存在感, 彰显出与同样信仰南传佛教, 并且来自同一亚洲近邻地区的泰国人、老挝人之间的差别。由于有了自己的佛寺, 傣泐人的宗教活动变得更规律化、规范化并且频繁起来, 这使傣泐人的社会交往更加频繁, 人们也变得更加亲近, 甚至居住在其他地区的傣泐人也因为宗教活动而加强了联系和交往。这一切都提升了傣泐人的民族文化认同。但是傣泐人认同意识及内部凝聚力的增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自我封闭的后果, 相对弱化了与其他族群的社会联系, 从长远来看在这可能是一种不利的影响。 第四, 宗教活动促进了傣泐人的文化复兴。为了使自己的宗教活动更完美, 更好地遵循傣泐人的传统, 人们在宗教活动中尽力复刻祖籍地的宗教文化传统, 包括佛事活动的仪式、使用传统方式制作各种宗教贡品、用品、食品、表演舞蹈、穿着传统民族服装、邀请家乡的僧人作住持等。更重要的是, 宗教活动作为集体的行为, 更有利于传统在当地的复制和提升, 甚至创新, 成为当地傣泐人的重要文化支撑。 第五, 提升了当地傣泐人的社会凝聚力, 密切了傣泐人的社会关系。由于举办佛事活动, 人们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在日常生活中, 由于居住分散且工作忙碌, 人们没有多少机会进行往来。但是有了规律性的佛事活动之后, 人们见面的机会多了, 有的时候每个月要多次到寺庙中参加活动。在访谈中, 一些当地人说过去半年一载都没有机会见面, 现在每个月不见面都不行。这一点非常重要, 频繁的相聚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 使彼此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佛教活动的公共性得以彰显的同时, 一些私人的事务也越来越多地带有公共性色彩, 例如在孩子满月、结婚、丧事等活动, 人们越来越多地借用佛寺场地来操办, 包括这些活动中需要做的法事、宴请等, 都在佛寺举办, 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受到邀请前去参加活动。日益频繁的各种活动, 不仅增强了傣泐人的日常联系, 也体现了“傣泐人”的身份和责任, 由此带来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更多的互帮互助。 基于以上现实, 宗教的意义已超越了信仰本身, 成为当地傣泐人身份认同和社区构建的重要因素。今天傣泐人在美国丹佛市已成为一个有越来越明显的文化内涵和边际的族群。佛教信仰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当地宗教也有神圣与世俗相结合的特点, 一方面是人们的信仰, 一方面也成为强化并维持傣泐人认同的重要途径。 在宗教复兴等因素的推动下, 今天当地傣泐人民族认同的重构已基本完成。支撑美国傣泐人民族认同的要素包括了5个主要的方面:共同的祖籍地、民族身份、宗教、民族文化、美国身份。他们都拥有共同的祖籍地西双版纳、傣泐人身份、共同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拥有傣族的传统文化、拥有在美国居留的身份。其中美国的身份认同也是非常重要的, 表明他们是有新的居住国身份的傣族人。这种民族认同, 已经和其他地域的傣族人有了区分:同是傣族人, 但是他们已经不是传统的西双版纳、老挝的傣族人, 而是美国的傣族人, 其民族认同已经完成了从作为一个外来移民族群向已经本地化的族群认同的转变。这为他们在美国土地上最终形成一个新的族群提供了自我意识的支撑, 在族群混杂的美国社会中拥有了自我。 四、傣泐人社区社会的构建 今天, 除了在当地构建起新的民族认同外, 一个基于族群关系的傣泐人社区也正在构建之中, 美国老泐人协会 (US Lao-Lue Association) 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是美国傣泐人社会关系最重要的维系者。协会在傣泐语中称“Samahong”, 即“四方的人相聚之处”。在老挝傣泐人协会内部, 成员按照一家一户被划分成不同的小组, 目前共有11个小组, 成员最多的一个小组有17户。小组的划分与佛教习俗有关, 按照傣泐人的佛教传统, 每年公历7月到10月的“关门节”与“开门节”期间是佛教弟子闭门修行的时间。在此期间大约每7天举行一次礼佛活动, 每次活动由不同的人家主要参加并进行奉献, 傣语称“多星”, 而并非全体成员都要参加。依此, 村子中的家庭分为不同的小组, 即不同的“星”。丹佛的傣泐人也同样被划分为不同的“多星”成员, 形成一个小组, 在参加佛教活动时是一个小的群体, 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有了“小组”的功能。除了尽佛事义务外, 还要担负一些社会责任。 参加傣泐人协会必须要交纳年度会费, 每户每年为130美元。参加协会需要经过申请, 由理事会批准。除了每年重大节日活动之外, 日常的活动由每一个小组自行组织, 按照协会的章程安排相关事务。目前协会的工作主要是组织每年的新年联谊活动、重要的宗教节日活动, 同时帮助有困难的傣泐人家庭, 为有需求的傣泐人提供法律、就业服务等。协会在为新移民提供入籍法律服务方面较有成效, 一些近年来通过婚姻或亲属途径移民的傣泐人, 在协会的帮助下较快获得了居留和入籍的资格。小组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出更多的互助功能, 节庆活动中很多聚会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的, 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小组都会由成员轮流举办聚会活动。 现任会长阮赛干-桑迪女士介绍说, 目前协会的工作主要还停留在联络当地傣泐人、帮助有困难的成员、组织重大活动等层面, 但这些工作是不够的, 协会将来会开展更多的文化传承活动, 尤其是在弘扬傣泐人的传统文化方面, 如舞蹈、文字、传统手工艺等的传承。此外, 协会还将组织教育培训工作, 编撰傣泐人的历史文化书籍, 制作音像制品以记录宣传傣泐人的历史文化, 推动青年人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以及拥有更好的就业机会等。傣泐人协会将努力使当地的傣泐人社会成为一个联系更紧密、更有凝聚力的群体, 最终使傣泐人在这片土地上能够更有保障、有尊严、有文化维系地生活。 由于傣泐人协会的工作卓有成效, 尤其是在组织维系傣泐人社会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协会得到了当地傣泐人的认可, 很多过去没有加入协会的人都在申请加入。一些较早来到美国的傣泐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和傣泐人协会建立联系, 还有一些分散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州和其他州的傣泐人, 目前都申请加入协会, 协会的网络得以不断扩大。 傣泐人协会的有效工作, 使美国丹佛市分散的傣泐人被有效地组织起来, 他们有了自己的社会组织和宗教场所, 傣泐人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有宗教联系和文化传统的社会群体, 作为一个美国的新族群的特征正在日益显化出来。与此同时, 对于当地的傣泐人来说, 有了自己的组织依靠、更紧密的社会关系和宗教信仰的满足, 他们获得了凝聚力和自信心, 令生活在异国他乡的他们倍感欣慰。 今天促成当地傣泐人社会联系增强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是通信技术的发达带来了信息沟通的便利。脸书与微信是人们日常沟通的两种重要工具。旅美傣泐人之间尽管居住分散, 但是由于有了社交软件人们也能够方便地进行沟通交流, 这一点和十年前是不一样的。人们回忆, 过去尽管有电话和书信来往, 但是相互间的沟通仍然是有限的。通过社交软件, 今天人们的交流和沟通空前频繁,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祖籍地在老挝的美国傣泐人可以使用脸书与家乡的亲戚朋友沟通交流。祖籍地在西双版纳的傣泐人则使用微信进行沟通,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加入了家乡亲戚朋友的多个微信群, 每天频繁交流, 这样一方面能够排解他们的乡愁, 化解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 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家乡亲戚朋友和故土的发展变化。新的通讯手段不仅方便了人们的信息沟通, 同时也构筑了一种新的生活空间, 一方面使人们更加小群体化, 更多地把沟通的范围限制在一定的群体之内;另一方面也构建起一个更大的虚拟社会空间, 很多人虽然相隔万里, 但不仅能与美国的亲朋好友沟通, 还能与家乡的亲友随时联系, 交流信息, 协调处理事务。这一点的后续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今天傣泐人社区的重构有意义之处在于它并不是一个完全由人们集中居住而形成的传统社区, 而是在某些特定的文化与社会关系上形成的一个文化意义上的社区。它的基础维系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历史渊源关系, 人们都来自同一区域, 即源自于中国的西双版纳、老挝的勐勇, 这两个地方又有同源关系;二是有共同的宗教与文化传统, 都信仰南传佛教相同的派别, 有共同的宗教习俗、社会生活习俗;三是有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联系, 即老挝傣泐人协会, 形成了有形的社会网络。这些要素强化了人们的族群认同、宗教与社会联系, 因此有同样历史渊源、有宗教和文化传统、有组织和社会联系、以丹佛市为主要居住区域的傣泐人社区社会今天正在形成。 五、余论 综上所述, 移居到美国丹佛市的傣泐人社会生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是一个适应当地生活环境的时期, 人们在新的环境中适应当地的生活、寻求新的生计方式、提高语言能力、接受当地的就业培训和教育。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0年前后, 这一阶段人们逐步适应了当地的社会生活环境, 大多数有工作能力的人找到了工作, 有了稳定的收入, 部分人开始了自己的经营活动。大多数家庭在这个时期购买了自己的住房, 有了稳定的居所。此时第二代傣泐人出生, 少年儿童在当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并且有不断提升教育的机会, 很多青年人进入大学接受教育、更广泛地融入了美国社会。但是在这个阶段, 当地傣泐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仍然是不紧密的, 没有自己的宗教活动场所和常规化的社会联系。由此, 傣泐人没有形成自己的社会群体实力以及在当地的文化和民族凝聚力, 相应地人们也没有较强的文化自信心, 甚至感觉受到当地其他族群的歧视。 第三阶段从2000年至今。傣泐人有了自己的宗教活动场所和社会组织, 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宗教活动都有了主体性, 并且不断趋于频繁、有序。宗教活动按照传统规范逐渐走向正轨, 在此基础上使人们的社会关系更加紧密、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得到增强, 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复兴, 民族凝聚力得以提升。在这一时期, 人们经济状况有了更大的改善, 工薪阶层有稳定的收入和居住场所, 一些人经营自己的生意, 人们拥有了开展宗教活动和复兴传统文化的经济能力。很多人乐于捐助宗教活动, 包括集资建设寺庙和佛塔等, 这是宗教活动蓬勃兴旺一个重要原因。与此同时, 傣泐人协会的工作使得人们的社会联系更加密切, 人们相关的社会关系被制度化, 有了规律性的社会活动。这样, 当地的傣泐人社会被组织起来、形成了以佛教信仰为中心的传统文化凝聚力, 傣泐人在当地社会中构建起了一个以族群为基础、以丹佛市为主要的居住区域、以佛教和传统文化为文化纽带、以协会组织为组织框架的傣泐人社区。 丹佛的傣泐人社区是依靠协会组织联系、宗教和传统文化、族群关系构建起来的一个族群文化社区, 在当地社会中日益显化出来。但是与傣族传统的社区社会不同的是人们仅仅是居住在同一个地区, 并没有集中居住的聚落, 而是构建起了一个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文化网络社区。因此, 协会组织关系、宗教和传统文化、族群关系、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域是美国丹佛市傣泐人社区构建的四个关键因素。这个社区有了明显的人际、宗教、文化边界。与此同时, 由于其社会内部的互助力的增强, 增加了人们对于当地本民族社会的依赖性, 使得傣泐人和其他当地社会的联系有所疏远, 甚至不需要较好的英语技能, 仅依靠傣泐语言也可以自如地生活。这种状况可能导致傣泐人走向一定程度的自我封闭, 不利于对美国社会的融入。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在同时期及相同背景下移民美国的苗族, 其文化认同在近几年开始出现差异分化, 第二代以后的苗族人更倾向于认同美国主流文化, 从“美国苗族”到“苗裔美国人”, 最终向“美国人”过渡。14当地傣泐人则处在一个民族社会与认同被强化的时期, 内部关系及凝聚力在强化的同时也出现趋于封闭的现象, 今天更加强调“泐人”的身份。这一点与出同样处于美国社会中的亚洲移民的发展状态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傣泰民族是一个在从历史上从中国云南不断向老挝、缅 甸、越南、泰国、印度迁徙的民族, 在迁徙的过程中不断复制祖籍地的文化传统去构建新的社会是其生存的基本手段。15今天这种现象在美国傣泐人社会中再度出现, 他们通过复制民族文化而在当地构建起一个文化为纽带的族群社会。就目前的势态而言, 傣泐人正从一个分散的移民群体在当地社会中构建成一个新的族群, 正在完成一个在美国土地上从物质生存到文化生存的过程:从定居、环境适应、就业、物质生活条件改善到民族关系、民族传统、宗教、社会生活等的恢复与重构。这一切对当地傣泐人的生存是十分有利的, 将极大提升傣泐人在当地的群体性生存能力并惠及个体, 包括家庭与个人。因此, 这个过程也将维持较长的时间, 这与放弃本民族文化向“美国人”过渡的阶段尚有很长的距离。 注释 1 本数据为当地老挝傣泐协会提供。 2 此处的虚拟社区指人们通过微信、脸书 (Facebook) 等网络手段建立起来的傣泐人社会网络, 具有信息交流与组织相关社会生活与宗教活动的功能。 3 参见范宏贵:《同根生的民族》,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0年。 4 郑晓云:《傣泰民族先民从云南向东南亚的迁徙与傣泰文化圈的形成》, 载《云南社会科学》, 2005年第3期。 5 Institute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For Rural Development, Introduction to Tai-Kadai People, Maha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2001. 6 对中国与东南亚傣泰民族历史与文化多样性的研究参见郑晓云:《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与东南亚傣泰民族文化》, 民族出版社, 2008年。 7 参见何平:《从云南到阿萨姆——傣泰民族历史再考与重构》,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1年。 8 Sai Aung Tun, The Tai Ethnic Migration and Settlement in Myanmar, Yangoon University Publishing, 2002;Nel Adams Alias and Sao Noan Oo, “The Tai of the Shan State”, Manuscript presented at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ai Studies, Kunming, 1990. 9 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民族学研究所编著, 范宏贵等译:《越南北方少数民族——泰族》, 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印, 1986年。并参阅 Nguyen Van Huy, et.al, The Cultural Mosaic of Ethnic Groups in Vietnam,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Hanoi, 2001. 10 [老]昭坎曼-翁骨拉达纳著, 蔡文枞译:《老挝丰沙里省诸民族》, 载《东南亚资料》, 1983年第2期。 11 昆尼-宋差:《从勐勇到南奔:1805—2008》, 泰国清迈大学出版社, 2005年, 第17页, 泰文版。 12 郑晓云:《傣泰民族先民从云南向东南亚的迁徙与傣泰文化圈的形成》, 载《云南社会科学》, 2005年第3期。 13 曼哈邦是西双版纳以及老挝、泰国、缅甸等地南传佛教礼佛活动规模较大的一种, 意思是为来世做奉献、做牺牲。由个人或者家庭自愿做这个活动, 往往花费大量的钱财和物品到寺庙做这个活动, 意味着把这些钱财和物品奉献给来世。 14 黄秀蓉:《从“苗族”、“美国苗族”到“苗裔美国人”——美国苗族群体文化认同变迁》, 载《世界民族》, 2017年第1期。 15 郑晓云:《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及东南亚傣泰民族文化》, 民族出版社, 2008年, 第80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