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南昌汉海昏侯墓的重大考古发现引发了学界和公众极大的兴趣。一件件精美奢华的出土文物,将只当了27天皇帝的短命天子刘贺带入了人们的视野,围绕着刘贺被罢黜这一老话题产生了大量的讨论。一位传奇女子——丞相杨敞的夫人在这场事件中的作用,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据《汉书》记载:昭帝死后无嗣,大臣们推举昌邑王刘贺为皇帝。但刘贺即位后的一系列举动,引发了大将军霍光极大的反感,因此决定另择他人。霍光派亲信田延年去告知丞相杨敞这一密谋,杨敞当时惊恐万分,不知如何是好。犹豫之际,一直在暗中观察的杨敞夫人赶忙出来救场。“敞夫人遽从东箱谓敞曰:此国大事,今大将军议已定,使九卿来报君侯。君侯不疾应,与大将军同心,犹与无决,先事诛矣。”(《汉书·杨敞传》)杨敞夫人一语点中了要害,指出既然霍光作出如此生死存亡的大胆决定,杨敞若不允诺站队,必然会引来杀身之祸,届时欲明哲保身而不能。于是,杨敞和夫人一同对田延年作出保证,将遵从霍光的意愿,废除刘贺,另立宣帝。 在这场决定了一朝命运的重大事件中,杨敞夫人不仅替丈夫出谋划策,还直接登上前台,参与了最终的决策。她的政治智慧与果断在史册上留下令人惊叹的一笔。曹操在褒奖某位女性时,就以杨敞妻为标杆:“明智乃尔,虽杨敞之妻盖不过此。”(《三国志·魏书·杨阜传》)明代文人更将其事迹列入《续列女传》,作为女德的典范。那么,她到底是谁?有一种流传颇广的说法,这位女子正是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儿。但《汉书》及其颜注并未申明此女子身份,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清代作品中。雍正版《陕西通志》说道:“按:敞夫人,司马迁之女,龙门人。”在抄录了《汉书》有关记载后,撰者在按语中指认罢黜事件中的杨敞夫人为司马迁之女,但没有给出任何证据。稍晚的《同州府志》《韩城县志》《通鉴辑览》等也有同样的说法。例如,“杨夫人者,汉太史司马迁女,丞相安平侯杨敞之妻也”(《同州府志》卷33)。 20世纪初,王国维对杨敞夫人做了较充分的论证。他在考证太史公亲属时说道:“案:恽为敞幼子,则《敞传》与延年参语之夫人,必公女也。废立之是非,姑置不论,以一女子而明决如此,洵不媿公女矣!”(《观堂集林·太史公行年考》)王国维认为,使《史记》得以流传于世的关键人物——杨恽是杨敞的幼子(其母是司马迁之女),因此与田延年对话的敞夫人一定是司马迁的女儿,并感叹说,此女子当机立断,无愧太史家风。此后,郑鹤声《司马迁年谱》以及李开元《论〈史记〉叙事中的口述传承——司马迁与樊他广和杨敞》都认同此说。 经这些前人研究,参与罢黜刘贺的敞夫人似乎确凿无疑是司马迁之女,但事实藏在细节当中。为学界广泛采纳的王国维说法,其核心证据为:杨恽是杨敞的幼子,母亲是司马迁之女,因此杨夫人就是司马迁之女。但是,清人何焯《义门读书记》卷18说:“敞夫人是后妻,非司马迁女。”我们发现杨恽有后母,由此可知乃父杨敞娶有后妻。“初,恽受父财五百万,及身封侯,皆以分宗族。后母无子,财亦数百万,死皆予恽,恽尽复分后母昆弟。”(《汉书·杨恽传》)班固在描述杨恽大度散财之时,透露出恽有后母的史实;后母无子,视杨恽如同己出,曾将数百万遗产留给他。 既然被精通礼制的班固称为“后母”,此女子必然不是杨敞之妾,否则应该被称为“庶母”。可见,杨恽之“后母”必定是杨敞再娶的正妻,因此也可以被称为“敞夫人”。汉代婚姻制度只允许有一位正妻(可以多妾),正是班固说的“妻者,齐也,与夫齐体”(《白虎通·嫁娶》),所以问题就转化为:密谋废黜刘贺时,杨敞是否已经娶了后妻? 据《汉书·宣帝纪》,刘贺于元平元年六月丙寅,受皇帝玺。同月癸巳,霍光奏废刘贺。则田延年、杨敞、敞夫人谈论废黜之事,当在是年六月末。而《汉书·百官公卿表下》又告诉我们,杨敞薨于元平元年八月己巳。我们发现,密谋之时距杨敞过世仅仅一个多月,吻合本传记载“宣帝即位月余,敞薨”。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另娶新妻似不可能,后妻当在此前已经嫁给了杨敞,密谋时的“敞夫人”应该已经是后妻。 退一步讲,若彼时杨敞尚未娶后妻,而是在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迅速再娶,他如何处理与司马迁之女的关系?由于汉代婚姻制度只允许有一位正妻,所以只有两种可能:1.司马迁之女突然过世。在这种情况下,礼制要求杨敞为妻子办理丧事并服丧一年(期丧)。《仪礼·丧服》说:“《传》曰:为妻何以期也?妻至亲也。”服丧期间不太可能娶妻,因为有悖礼法。考虑到杨敞自己很快过世,时间上也没有服丧期满之后续娶的可能。2.假定司马迁之女未死,而是被杨敞离异,则杨敞不必服丧,但这样更加不可能。司马迁之女刚帮助杨敞订立大计,杨敞于情于理怎会又怎敢离异? 所以说,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在议论废黜刘贺时,杨敞夫人不是司马迁之女而是后妻。后妻先是帮助杨敞当机立断,之后又善待前妻之子杨恽,将数百万遗产留给他,果然是令人惊叹的奇女子。可惜的是,她到底是谁,只能是一个历史之谜了。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