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20-07-27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刘荣 王明东 耿嘉 参加讨论

    【摘要】“中华民族一家亲”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经历长期的探索于党的十八大之后由新一代领导核心明确提出。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治理模式,它有着独特的自身规定性:赋予各民族在大家庭中平等的主体地位,契合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稳固谋求“多元”基础上的“一体”,从铸就共同体意识的角度来治理民族事务。“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的核心要义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和“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只有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治理;中国梦
    【作者简介】刘荣,云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党委副书记;王明东,云南民族大学科技处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建乐,云南民族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耿嘉懿,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研究”( 12BZZ020) 、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一般项目“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数据库建设研究”(2017-GMG-039)、云南省民委项目“中国民族团结进步数据库建设”(2020年一02)。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在长期的探索中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中华民族一家亲”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也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时期。为此,需要对“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进行研究,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要求,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现实需要。本文尝试通过梳理“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的酝酿、提出过程,在比较研究中剖析这一模式的理论内涵与核心要义,总结这一模式所蕴含着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以及历史观,梳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文化、中华文明和中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助力于中国特色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践。
    一、“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的酝酿提出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拓了我们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我们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我们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我们伟大的精神。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经世纪的酝酿、孕育、摸索,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一家亲”又与“同心共筑中国梦”相融合,构成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
    “一家亲”最初指向的是海峡两岸人民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应以诚相待,常来常往。2005年5月12日,胡锦涛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访的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时指出:“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并告诫说:“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应该以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为自豪,也都应该为振兴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为已任。”2010年2月15日,胡锦涛同志来到福建省同广大干部群众和在闽台湾同胞共度新春佳节时指出,“两岸同胞本来就是一家人,应该常来常往、加强交流”。随后胡锦涛同志将“一家亲”这一表述扩展至民族地区,提出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2010年3月21日,胡锦涛同志提出“民族团结一家亲”是优良传统:“只要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够把我们的共同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一家亲”的创建工作,创造性地把中华民族一家亲确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2014年5月7日,习近平同志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顺应历史潮流作出的共同选择,只要我们都从“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出发,将心比心,以诚相待,就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同志在会见基层团结优秀代表时首次正式提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概念“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华民族一家亲”意味着“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此共同体之内,大家同呼吸、共命运,手足相亲,守望相助。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到,“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更是明确地指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这一论述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直接概括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从而也为新时代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确立了行动指南和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一家亲意义重大,“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这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诉求所在,是利益共同性、意义共同性的社会机会各要素有机整合。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目标。“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实现离不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就,为此,习近平同志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党中央也多次发文。2013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新疆工作汇报时,首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2014年5月28-29日,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次会议上明确提出“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是习近平同志有关民族工作思想一以贯之的灵魂和主线。在同年9月28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再次提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5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云南调研时指出“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8月26日,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指出“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9月30日,在接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首次提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至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的理论框架已初步完成。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0月24日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正式写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8年3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增写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相关内容,“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完整概念正式载入宪法。同年12月6日,党中央发文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其中就指导思想而言,新时代要始终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2019年10月31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就包括“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把“海峡两岸一家亲”“民族团结一家亲”开创性地拓展至“中华民族一家亲”,并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确定为新时代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目标,这是重大的实践推进,也是重大的理论突破,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
    二、“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的理论内涵
    “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民族治理模式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治理模式,它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定性。不同于西方在处理民族与国家的整合问题上所形成的诸如“盎格鲁一致性”模式、“大熔炉”模式、多元文化主义模式以及“马赛克模式”。
    “盎格鲁一致性模式”源自17世纪的英国,发展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这一模式被米尔顿·戈登概括为盎格鲁遵从论,其主要思想来源于达尔文进化理论的社会化即社会进化理论,强调白人在诸民族交往中的主体地位。盎格鲁遵从论带有鲜明的种族色彩,它将移民划分为不同层级,其实质是由政府推行的不间断的、完全强制的民族同化过程,是一种极权主义的种族论。盎格鲁民族作为北美大陆的多数民族和优等民族,自然成为美国的核心民族,而其他民族则被视为劣等民族。盎格鲁遵从论以盎格鲁民族独尊,排挤其他民族的一切文化和社会价值。自美国建国后,盎格鲁遵从论一直是主宰着美国民族同化的思想主流,直到19世纪末期,该理论才逐渐被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熔炉论”所取代。
    “熔炉模式”是指在政府不干预的情况下,使不同民族文化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1782年,克里弗科尔首提这一理念。他认为美利坚民族是一个混杂的民族,他们“被熔合成一个人类的新种族,有一天,他们的工作和后代将会极大地改变这个世界”。当然,克里弗科尔所指的美国人仅限于白人,并不包括黑人及其他有色族裔。1845年,爱默生认为美利坚这一熔炉将欧洲部族、非洲部族和波利尼西亚部族等各色人等共同铸成“一种新的种族、一种新的宗教、一种新的国家、一种新的文化,如同从‘黑暗时代’的炼炉中脱胎出的新欧洲一样充满活力”。随后,特纳将“熔炉论”引入学术领域并提出“边疆熔炉”理论,赞格威尔的剧本《熔炉》使得这一思想广为人知,他认为“美国是上帝的坩埚,一个伟大的熔炉,欧洲各个种族得到冶炼和重铸”,与特定种族群体相关的各种习俗和传统最终都将被融入到一个更大的文化圈,美利坚文化将逐渐发展、吸收各种异质的文化因子而熔铸成新的文化。但如此的“百分百美利坚运动”使得这一理论遭遇到极大的现实抵制。
    “文化多元主义模式”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美国主流的理论,其主要观点是:“美国的发展是所有移民共同奋斗和努力的结果,《独立宣言》赋予公民以平等,平等不仅意味着享有同等的权利,更意味着享有保持各自差异的权利,因而各个群体的文化都应该具有合法地位,理应受到应有的尊重,各群体都有保护和传承自身文化的权利。”作为一种民族治理模式,文化多元主义是一种应对文化与族群多样性的政策反应,在文化教育政策方面共享“文化马赛克”这一概念,主张不同的文化保留各自的特色,相互之间和平共处,最终组成一幅“美丽的马赛克”,“马赛克”共同在一起才能使得多民族国家这栋大厦五光十色。但随着欧洲社会移民潮和难民潮的出现造成对原生国家的诸多冲击,围绕多元文化主义展开的争论也愈演愈烈,多数欧洲本地居民对多元文化主义产生了否定的态度。
    在民族关系处理和民族治理过程中,通过政治的方式标示多元主义很容易走向极端。例如,前苏联把以民族为单位建立的政治单元固定化,强化其民族标识、突出民族性,把民族问题高度政治化。这最终使得各民族把加盟的单元看作是“本民族领土”,把加盟的资源看作是“本民族资源”,认为加盟的单元应由“本民族”的语言、宗教和文化为主导,应由“本民族”干部来领导和管理。当戈尔巴乔夫取消宪法赋予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后,顿使各加盟单元失去了同一的整合力量,也失去了向心力和凝聚力,各地的民族意识和分裂主义思想日趋高涨,一族一国的诉求不仅致使统一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四分五裂,还波及到众多的东欧国家,使得内乱不止,民不聊生。
    “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有独特的理论规定。“中华民族一家亲”首先意味着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都享有平等的主体地位。正是全国14亿各族人民共聚一堂才形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广泛分布在华夏大地上的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分离的有机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不因人数的多少、历史的短长、文化的厚薄、居住的远近等各种因素而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或等级,每一个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都具有主体地位,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都有着各自存在的正当性,都有着发展繁荣诉求的合理性。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中心主义,反对任何以某一民族为尊、排挤其他民族的观念和行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源自于文德之修,而不以民族、种族为界。正如孔子所说:“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历代为国者所倡议循导:“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与“大熔炉模式”不同,前者是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具体呈现方式,是深入契合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一种民族治理理念。“所谓和合的‘和’,是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和合文化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这种处世方法是优秀的中华人文精神。正如《国语·郑语》所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就治国理政、协和万邦而言,最为重要的是持守“和”的理念,承认并遵重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性,但又把差异性纳入到礼法秩序之中,所谓的“礼之用,和为贵”。就民族之间的关系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进步、发展繁荣着实有赖于各有机构成的民族,包括汉族,更包括各少数民族,要相守秉承“共生意识”,把相合而在、相合而立作为任何民族赖以为生的基本诉求,每一个民族都有着同等的权利诉求自身的生存和自身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把相合共处作为民族间相互交往的基本原则,允许每一个民族在遵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总目标之下依据自身的实际条件选择有差异的具体发展道路。各民族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必然存在着发展的差异,甚至差距,我们要倡议民族之间的相爱共进,通过制度设计、政策制定等实现各民族间的同步发展与同步繁荣。
    “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也不同于“多元文化主义”模式。后者源自于西方社会中的个人主义传统,把每一个民族视作具有完全独立意义的封闭性和排他性的存在单元,由于其主体性的规定有着坚硬的外壳,因此各民族之间在根本上是不能真正交往交流交融的。“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承认并尊重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承认各自保护和传承自身文化的权利,但更多是把关注点聚焦在各民族之间的相通性和相融性之上,即承认“存异”的同时着力于“求同”,承认“多元”的基础上完善“一体”。这一模式把中华大家庭之内的各民族视作具有共同血脉、共同情感、共同守护、共同期盼的成员,他们不仅利益相关,而且更是血脉相连、情感相依,他们不仅共同守护着华夏大地这片神圣之域,而且还共同期盼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中华民族是多彩多样的各民族基于共同的生活而形成的有机体,而不是基于各自差异的文化而结成的聚合体,中华文明不是聚合的马赛克,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花园。
    “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不同于前苏联所推行的极端多元文化论,极端多元文化论用过激的政治化方式来处理民族关系,“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是从铸就共同体意识的角度来治理民族事务,这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一道路的具体要求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之下,“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在“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之下,民族分裂势力越是企图破坏民族团结,我们就越要加强民族团结。推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民族事务治理模式,意在实现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携手共进,团结一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的核心要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极具理论底蕴和政策导向,这是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重要论述的主线;“同心共筑中国梦”极具温度感和感染力,这是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重要论述的主题。一主线一主题共同构成了习近平同志“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思想体系的核心要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的工作主线,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主线。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思想之一便是要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要求”,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自觉和根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成员和中国公民国族身份的集中概括”,是“为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建设提供了政治方向和理论指导”,是“增强五个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情感依托和思想前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工作主线,这是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始终强调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共同性,不断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把各族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的统一行动上来。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就,就没有统一的行动力量,就没有统一的行动步调,也就没有统一的奋斗合力,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也就名存实亡,各行其是的结果必然是四分五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的工作主线,还因为中华民族有着不同于西方社会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特质。西方自进入现代,高扬人的主体性,贯穿着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并基于物的占有关系来规定人的相互关系。因此,西方社会所依凭的是由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所支撑起来的所谓法理社会,计算理性和交换契约是社会不同群体互动的基本价值原则,西方由传统走向现代其实质是基于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的转变。而中华民族从文化基因上来看属于人本文化,正如钱穆所说:“中国文化,简言之,乃以人文为中心。人文二字,指的是人群相处的一切现实及理想。中国文化之表现与成就,都围绕着这人文精神作中心。故中国文化体系能融通合一,莫不围绕此中心,而始见其意义与价值。”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谓之乃一种人本位之人文化,亦可称人伦化,乃一种富于生命性之文化。西方则为一种重物轻人之器物化、唯物化,进而为机械化,无生命性,此则其大异处。”如此的文化特质,决定了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培育每一个构成民族的人文精神,促成每一个民族都自觉置身于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互动关系之中,自觉融合于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人文关系之中,在这种互动关系和人文关系中定位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制度建设来看,首要的是要始终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这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制度路径。在文化教育上,要始终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这就要求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大力培养各民族党员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和爱国宗教界人士,实施最为广泛的各民族群众教育,把民族身份、地域身份、群体身份融入到公民身份、国民身份,特别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身份之中。在社会互动上,要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采取和鼓励各种有利措施,不断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得民族间的互动体现出深度、广度。在经济发展上,要出台各种积极的政策措施,以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只有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充分发展和均衡发展,才能真正长久地确保各民族携手共进。没有民族地区的经济脱贫、生活水平的同步提高,就没有民族群众的同心同德。通过全方位的制度建设、文化教育、社会互动、经济发展,才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到实处,也才能把中华民族一家亲从理念转化成切实的行动,转化为现实的成果。
    “中华民族一家亲”并不是孤立的,是和“同心共筑中国梦”紧密相连的,这是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重要论述的主题。“中国梦”凝聚了数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体现了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需要若干代人坚持不懈地团结拼搏、努力奋斗,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合力共筑,需要最为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需要整个中华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的主题便是在构筑中国梦的过程中能够使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同心共筑”,这就意味着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源。“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物质力量,一种是精神力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继续用好发展这把钥匙的同时,必须把思想教育这把钥匙用得更好。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就民族关系而言,实现中国梦必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在长期的文化交流、经济交往、生活交融中形成的民族关系主流,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华夏大地各民族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并且这种具有历史合理性的格局还将继续长期保持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民族之间的这种交往交流交融将通过广泛普遍的社会流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平等开放的教育体系等更为全面和深入地展开,其程度和速度也是任何历史时期都不能与之比拟的。我们既要看到民族团结的历史主流,又要看到同心共筑的时代趋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过程中要把握民族交往的主流,要把握同心共筑的趋势。习近平同志指出,不能把某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局部出事同这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整体捆绑在一起,不能把某一少数民族中极少数人闹事同这个民族全体捆绑在一起,不能把发生在少数民族人员身上的事同实践已经证明并长期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捆绑在一起。这是我们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行动原则。搞好民族团结是做好民族工作要诀之所在,合力共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之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更要团结一致、凝聚力量。“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谁都离不开谁的生活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造就了唇齿相依的社会交往,相得益彰的文化交流,休戚相关的生活交融,形成了共同的生存场域以及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已然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正是各民族共享着同一片蓝天才造就了中华民族这个大花园的五彩缤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共同的期盼。近代,我国的各族人民都经历了贫穷落后、被动挨打的共同历史,都期盼着民族独立、期盼着繁荣富强,这已经是任何民族的共同心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获得了国家的主权统一,共同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国家的制度建设获得了安定的秩序,经过国家的经济建设获得稳定的生活,经过国家的文化建设获得了心理的认同,经过国家的社会建设获得了发展的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各族人民共同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调整的政策推动下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行动空间,各族人民的创造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行动力量被持续激发起来,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先富带后富,各民族地区共同走向富裕,走进全面小康社会。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历史将掀开新的历史一页,迈向新的历史征程,这同样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一致,只有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合力共筑才能凝聚前行不怠的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树立“一家人”的理念,强化“一家人”的观念,铸牢“一家亲”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团结一致的行动步调,才能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族工作实际。“我们国家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是一家人,大家要相亲相爱,共同团结进步。”“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核心要义就在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努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相亲相爱、团结进步的社会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