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民族英雄文天祥,为何没有阻止自己的弟弟投降元朝?

http://www.newdu.com 2020-07-29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文天祥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文天祥一共有三个弟弟和三个妹妹。三个弟弟分别叫文璧、文霆孙、文璋,其中文霆孙早卒。
    文天祥是南宋的状元丞相,他在大厦将倾、狂澜既倒的危难情况之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起兵勤王,转战各地。兵败被俘后,坚贞不屈,留下了《正气歌》等诗歌名篇,他也因此成为史上著名的舍生取义楷模。
    

    然而,文天祥那两个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文璧、文璋,他们在元朝大军兵临城下之际,选择了打开惠州城门,举家降元。
    对于文璧、文璋兄弟的做法,人们是非常鄙视的。当时有人写诗讽刺说:
    江南见说好溪山,兄也难时弟也难。可惜梅花如心事,南枝向暖北枝寒。
    文天祥号文山,文璧号文溪,“溪山”指兄弟二人。另外,因文天祥写过“江上梅花都自好,莫分枝北与枝南”的诗句,故此诗中的梅花也指他们兄弟,“南枝”“北枝”的暖寒有别,是说他们一死一生、一殉一降的结局。
    几百年后,“十全老人”乾隆皇帝也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痛斥说:“子不知终弟受职,应难地下见其兄。”
    话说回来,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廷任文璧为临江路总管兼府尹,并下诏征召他前往大都朝觐,兼向文天祥劝降。
    

    在大都狱中的文天祥完全理解弟弟们的降敌行为,写下了《闻季万至》:
    去年别我旋出岭,今年汝来亦至燕。弟兄一囚一乘马,同父同母不同天。可怜骨肉相聚散,人间不满五十年。三仁生死各有意,悠悠白日横苍烟。
    显然,文天祥并没有指责弟的意思。
    

    至元十八年(1281年)正月初一,文天祥在狱中给文璧的儿子、自己的继子写《批付男皗子》一信,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吾以备位将相,义不得不殉国;汝生父与汝叔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其志矣。”
    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文,即是:我深受宋朝国恩,位居丞相,不得不坚持大义以殉国;你的生父、叔叔和姑姑们,必须保全自己以延续文家香火。我来尽忠,他们来尽孝,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