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蚕丝业发展历史悠久,属率先迈入近代化的民族产业,是大宗出口商品,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柞蚕丝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丁德超依据海关统计资料、国内外调查资料、地方志等,推出了学界首部专研柞蚕丝业的研究论著——《小丝大业:近代中国柞蚕丝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该著考察中国柞蚕丝业的兴起、发展及衰落过程,尤注重与学界研究开展对话,向读者全面展示近代中国柞蚕丝业兴衰变迁的历史面貌,探讨兴衰之下的原因及表现,借古鉴今。拓展了中国蚕丝业研究,使之成为观测近代中国经济史的重要窗口。 蚕丝业主要包括桑蚕丝业和柞蚕丝业两部分,有关桑蚕丝业对外贸易发展、生产方式转型、兴衰变迁的原因及表现等方面,学界研究成果较为丰硕。柞蚕丝业作为近代新兴行业,尚未被学界充分讨论,目前研究多局限于资料汇编或零散论述,对其自身的变迁发展及近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关注不足,缺乏系统分析和整体研究。该书围绕柞蚕丝业兴起、产销实况、优势特点及其衰落的表现原因等开展探讨分析,揭示柞蚕丝业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总结历史经验。纵览全书,区别以往研究,笔者认为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研究方法:定量分析、区域性、长时段 该书属典型的社会经济史论著,显著特点是研究方法上,文献分析和丰富的数据定量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法的广泛运用是全书的显著特点,作者在考察柞蚕丝业生产情况、产区分布、工厂数量、贸易销量、出口国别变化等方面,确定了中国柞蚕丝业以“鲁、辽、豫”为中心的产销分布格局。长时段考察1860—1949年间柞蚕丝业生产和出口数量,结合时代背景以1894年和1931年为节点,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兴起、鼎盛和衰落三个阶段;考察柞蚕丝出口贸易数量及国别,得出受国际局势及日本侵华掠夺进程加剧的影响,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先后成为主要出口市场,客观严谨。另外,作者对数据资料做定量分析的同时,结合相关数据绘制图表,清晰醒目,使分析研究更加直观。据笔者统计,该著绘制引用图表119幅,可看出作者的严谨治学态度。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史学研究中已成共识,也是著者自觉遵守的研究路径。 区域范式运用,重点突出,关照整体。本书涵盖该行业在全国的整体发展样态,同时注重对柞蚕丝业发达地区的研究,注意柞蚕丝业由自然、社会环境、外来资本侵略等因素导致下,各相关产销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具体表现。如对近代柞蚕丝发达的山东、辽宁和河南三省份,做产、销、生产方式改良等方面开展区域分析。作者根据地方志等文献资料,判断柞蚕的人工放养起源于山东,民间自发传播和官方提倡,实现了柞蚕放养在山东省内的推广。有清一代,官方的倡导和支持,实现放养方法的外省传播,在自然环境及区域经济环境双重选择下,柞蚕丝业生产格局表现出以“鲁、辽、豫”为中心的区域特征。在本书第三、四、五章节中作者重点开展对近代鲁、辽、豫三省柞蚕缫丝改良、茧丝贸易及织绸销售的专题讨论,以柞蚕丝业为中心,对各区域间柞蚕丝业贸易环节的不同定位开展研究,验证各个区域样本的经济价值。重点分析鲁豫辽三省贸易样态,兼及经济网络中的其他地区,关照整体,注重差异,基本全面地反映近代中国柞蚕丝业的历史面貌。 长时段变迁的长程史观。著者根据文献记载,追溯中国柞蚕丝自然起源及人工放养、商品经济化后的传播历程,时间跨度自先秦时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侧重明清以来柞蚕丝业的兴衰变迁过程。笔者认为就中国柞蚕丝业的发展变迁来看,著者遵循长时段理论,把握了该行业的完整发展脉络。完整经济时期内不同行业发展存在明显的阶段性,专著在第二章详述近代柞蚕丝业兴起、鼎盛、衰落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布罗代尔提出长时段理论,提醒人们观察历史不要被短时段的“事件”掀起的烟雾所迷惑,固然有其科学依据及学术价值,但不可否认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受重大政治事件强力影响,并直接反映在社会经济的发展演变中。政治事件影响下,界定柞蚕丝业发展的兴盛、衰落等发展阶段有其历史依据。作者关照柞蚕丝行业历史发展的延续性,把柞蚕丝业的兴衰变迁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进而观测经济发展、民族产业兴衰变迁的总体样貌。 研究框架:专题探析、问题意识突出 明确的问题意识,是撰文著述的基础。全书以柞蚕丝业的近代化发展为中心议题,探讨柞蚕丝行业发展中生产方式、产销结构的经济近代化转型,并考察该行业与社会近代化转型的关系。著者在每一章的开篇,介绍讨论主题的缘起,简述该课题的研究现状,提出讨论的主要问题,进而开展专题性研究,且每章节设置小结。框架设计规范、思路清晰,行文间尤重学术对话,史述论证严谨。 全书由三部分六章节构成。第一部分(第一至二章),总述柞蚕丝业的兴衰变迁史。第一章为全书的背景介绍,对柞蚕丝在中国的起源做史实的考证分析,指出人工放养柞蚕最早出现于明代后期的山东地区。作者考证清统一全国后在社会秩序稳定、经济恢复发展期间,柞蚕业由山东为中心向各地传播,在官方的倡导支持下,最终形成山东、辽宁和河南的柞蚕业分布格局。第二章依据海关统计资料,绘制图表详细展示1860-1949年间,柞蚕丝产、销出口的基本态势。把近代柞蚕丝业的兴衰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860—1894年兴起阶段,北方港口开埠通商和国际市场的旺盛需求,刺激了柞蚕丝业的快速发展;1895—1931年,实业救国的时代背景及柞蚕丝制成品物美价廉的比较优势,使该行业迎来发展的鼎盛阶段;1932—1949年间,由于日本侵略、经济危机及走私人造丝的冲击等诸多因素,柞蚕丝业急剧衰退。 第二部分(第三至五章),依次对柞蚕丝业发展的重点产业——柞蚕缫丝业、柞蚕茧丝贸易和柞丝绸业的近代化发展,开展专题分析阐释。在完成柞蚕丝业整体发展脉络的梳理后,作者讨论近代中国柞蚕缫丝业生产组织形式、机器生产方式的演变样态;深化对以往研究忽视的柞蚕茧、丝的产销环节的探讨,全面展示内销、出口的发展情况并分析变化原因;拓展柞丝绸业生产技术、经营方式、产销格局的研究。第三章从柞蚕缫丝业的生产形态切入分析,讨论柞蚕缫丝业的变化兴衰。作者总结利益驱动、市场需求标准的提高,促使改良生产工艺、发展机器缫丝成为必然。在山东、辽宁等地率先引入机器缫丝,生产组织形式实现了由家庭手工作坊生产向工场手工业生产的过渡。机器的引进推广,为柞蚕丝业带来新一波发展机遇,但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和机器缫丝自身局限,限制了其长远发展。第四章研究近代柞蚕茧、丝的生产和集散,系统梳理茧丝贸易中商品的类别、价格、交易方式、集散流通市场等情况,总结柞蚕茧丝贸易的内销及出口的情况,分析变化背后的原因,指出鸦片战争之后至1931年,柞蚕茧的交易主要在国内市场进行,柞蚕丝贸易则逐渐由内销为主,转变为出口为主。伴随国际环境及外国资本在华投入的变化,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先后成为中国柞蚕丝出口的主要市场。在第五章,作者以柞蚕丝业发达的鲁、豫、辽三省为主要考察对象,对比土法织绸及机械织绸在行业的应用实况,指出机械织绸虽有质量、花样等方面优势,但其产品价格高,在光泽和弹性等方面不及土法织绸,故柞丝绸业仍以土法织绸为主导,机械织绸仅在个别城市投入使用,占比极小。在国际市场的需求下,近代柞丝绸业出现了包买制和工场手工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在其集散过程中出现了洋行及买办的介入,其销售主要以出口欧美市场为主,内销数量较少。 第三部分为第六章,为本书的结论部分,作者归纳了中国柞蚕丝业的发展特征,评析其历史地位及作用,归纳柞蚕丝业兴衰的原因及启示。作者归纳得出以下四方面特征:其一,受自然因素制约、外来侵略冲击、粗放式放养落后等因素影响,柞蚕生产具有不稳定性;其二,柞蚕丝业产销集中在北方,呈现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其三,制度保障缺位,技术管理人才缺失等因素,使近代做蚕丝业生产和管理具有落后性;最后,兴起于国际市场的旺盛需求,作为大宗出口商品,近代中国柞蚕丝业具有对外贸易的过度依赖性。但整体而言,近代柞蚕丝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活跃了城乡市场,推动了城镇的近代化历程。 理论应用富有新意 作者注重理论的探讨及应用。在讨论柞蚕茧丝的生产与集散中,结合施坚雅的市场体系理论和许檀的城乡市场网络体系,将近代中国柞蚕丝集散市场体系划分为:产地市场—中间市场—出口市场三个层级,富有新意。产地市场,即柞蚕丝初级集散市场,主要分布在县城及其下属集镇,集市贸易是其集散的主要载体。中间市场,即连接产地市场和出口市场的场所,柞蚕丝在此简单加工,制成半成品后运送至出口市场等高级市场,城镇中的丝栈或丝行是其主要载体,作为中介组织,丝行撮合交易、抽取佣金。出口市场,即高级集散市场,此类市场多位于机器缫丝业分布较集中且发达城市,此类城市具备工业或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对国内各大集散市场的物品价格有直接影响等属性特点。 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本书多次提到柞蚕丝产品相较桑蚕丝、桑丝绸等同期替代商品的优势特征。近代柞丝绸属世界稀缺资源,在国际市场中比较优势明显。相较桑蚕丝及当时同类别产品,柞蚕饲养成本低、制成品物美价廉;柞蚕丝较为强韧、弹性更大,可做绢绸或丝绵交织物等混织物的原料、制衣料装饰品原料、甚至国防军需品原料,是其赢得国内外市场青睐的优势所在。比较优势显著是柞蚕丝业得以兴盛的重要原因。 吸纳前人的科研成果,开展积极的学术对话。针对近代柞蚕丝业衰落的原因,学界形成三点共识: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影响;近代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人造丝、尼龙等替代品出现带来的竞争冲击。作者在此基础上,从行业内部分析,指出“柞蚕放养区域和柞丝绸生产区域的严重分离,直接影响了柞蚕丝业的长远发展”,“产业内部信用丧失、生产技术落后、组织管理缺失、雇主制‘租坡’制的沉重剥削”等内部因素加剧了柞蚕丝行业的衰落态势。该结论进一步阐释了近代柞蚕丝业发展的衰落原因。 读完本书仍有意犹未尽之处,笔者认为可在以下领域,纵深柞蚕丝业的研究。 笔者认为可丰富研究视角,经济演变与政治、社会、文化等联系密切,关注柞蚕丝业近代变迁中政府行为及社会反应,以历史主体——“人”的具体经济活动为观察对象,根据资料情况,展开适度深描。如加强对近代柞蚕丝业变迁史中的人物或团体研究。人物即柞蚕丝行业的精英人物、行业工人和生产农民等;团体可拓展商会、典型商号企业等。唯物史观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前提下,十分重视个人对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行业精英、地方商会及典型企业等对推动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参与柞蚕丝业生产发展的农民及制造工人,是行业得以发展的基础保障。作者在第六章“近代柞蚕丝业的地位及作用”和“近代柞蚕丝业兴衰的原因与启示”两节中有讨论柞蚕丝业对农家经济、农民的影响,也注意到了地方士绅和工商业团体对柞蚕丝业发展的支持提倡,但论证均属零散事例的介绍,笔者认为此领域或可继续拓深。柞蚕丝业的近代化进程中,政府及商会在生产技术改良、技术人才培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破旧立新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群体利益冲突,该行业又是如何调适的?在此过程中调整的产业结构又是如何影响地方民众生产生活的?增加商会、典型企业和行业发展中的精英人物、柞蚕丝业生产农民、制造工人的研究,不仅可以增加论著的可读性,还有助于多方呈现柞蚕丝业近代发展机制、多维样态,使社会经济史研究更加充实立体。 (作者分别系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 中国蚕丝业发展历史悠久,属率先迈入近代化的民族产业,是大宗出口商品,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柞蚕丝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丁德超依据海关统计资料、国内外调查资料、地方志等,推出了学界首部专研柞蚕丝业的研究论著——《小丝大业:近代中国柞蚕丝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该著考察中国柞蚕丝业的兴起、发展及衰落过程,尤注重与学界研究开展对话,向读者全面展示近代中国柞蚕丝业兴衰变迁的 历史面貌,探讨兴衰之下的原因及表现,借古鉴今。拓展了中国蚕丝业研究,使之成为观测近代中国经济史的重要窗口。 蚕丝业主要包括桑蚕丝业和柞蚕丝业两部分,有关桑蚕丝业对外贸易发展、生产方式转型、兴衰变迁的原因及表现等方面,学界研究成果较为丰硕。柞蚕丝业作为近代新兴行业,尚未被学界充分讨论,目前研究多局限于资料汇编或零散论述,对其自身的变迁发展及近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关注不足,缺乏系统分析和整体研究。该书围绕柞蚕丝业兴起、产销实况、优势特点及其衰落的表现原因等开展探讨分析,揭示柞蚕丝业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总结历史经验。纵览全书,区别以往研究,笔者认为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研究方法:定量分析、区域性、长时段 该书属典型的社会经济史论著,显著特点是研究方法上,文献分析和丰富的数据定量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法的广泛运用是全书的显著特点,作者在考察柞蚕丝业生产情况、产区分布、工厂数量、贸易销量、出口国别变化等方面,确定了中国柞蚕丝业以“鲁、辽、豫”为中心的产销分布格局。长时段考察1860—1949年间柞蚕丝业生产和出口数量,结合时代背景以1894年和1931年为节点,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兴起、鼎盛和衰落三个阶段;考察柞蚕丝出口贸易数量及国别,得出受国际局势及日本侵华掠夺进程加剧的影响,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先后成为主要出口市场,客观严谨。另外,作者对数据资料做定量分析的同时,结合相关数据绘制图表,清晰醒目,使分析研究更加直观。据笔者统计,该著绘制引用图表119幅,可看出作者的严谨治学态度。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史学研究中已成共识,也是著者自觉遵守的研究路径。 区域范式运用,重点突出,关照整体。本书涵盖该行业在全国的整体发展样态,同时注重对柞蚕丝业发达地区的研究,注意柞蚕丝业由自然、社会环境、外来资本侵略等因素导致下,各相关产销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具体表现。如对近代柞蚕丝发达的山东、辽宁和河南三省份,做产、销、生产方式改良等方面开展区域分析。作者根据地方志等文献资料,判断柞蚕的人工放养起源于山东,民间自发传播和官方提倡,实现了柞蚕放养在山东省内的推广。有清一代,官方的倡导和支持,实现放养方法的外省传播,在自然环境及区域经济环境双重选择下,柞蚕丝业生产格局表现出以“鲁、辽、豫”为中心的区域特征。在本书第三、四、五章节中作者重点开展对近代鲁、辽、豫三省柞蚕缫丝改良、茧丝贸易及织绸销售的专题讨论,以柞蚕丝业为中心,对各区域间柞蚕丝业贸易环节的不同定位开展研究,验证各个区域样本的经济价值。重点分析鲁豫辽三省贸易样态,兼及经济网络中的其他地区,关照整体,注重差异,基本全面地反映近代中国柞蚕丝业的历史面貌。 长时段变迁的长程史观。著者根据文献记载,追溯中国柞蚕丝自然起源及人工放养、商品经济化后的传播历程,时间跨度自先秦时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侧重明清以来柞蚕丝业的兴衰变迁过程。笔者认为就中国柞蚕丝业的发展变迁来看,著者遵循长时段理论,把握了该行业的完整发展脉络。完整经济时期内不同行业发展存在明显的阶段性,专著在第二章详述近代柞蚕丝业兴起、鼎盛、衰落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布罗代尔提出长时段理论,提醒人们观察历史不要被短时段的“事件”掀起的烟雾所迷惑,固然有其科学依据及学术价值,但不可否认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受重大政治事件强力影响,并直接反映在社会经济的发展演变中。政治事件影响下,界定柞蚕丝业发展的兴盛、衰落等发展阶段有其历史依据。作者关照柞蚕丝行业历史发展的延续性,把柞蚕丝业的兴衰变迁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进而观测经济发展、民族产业兴衰变迁的总体样貌。 研究框架:专题探析、问题意识突出 明确的问题意识,是撰文著述的基础。全书以柞蚕丝业的近代化发展为中心议题,探讨柞蚕丝行业发展中生产方式、产销结构的经济近代化转型,并考察该行业与社会近代化转型的关系。著者在每一章的开篇,介绍讨论主题的缘起,简述该课题的研究现状,提出讨论的主要问题,进而开展专题性研究,且每章节设置小结。框架设计规范、思路清晰,行文间尤重学术对话,史述论证严谨。 全书由三部分六章节构成。第一部分(第一至二章),总述柞蚕丝业的兴衰变迁史。第一章为全书的背景介绍,对柞蚕丝在中国的起源做史实的考证分析,指出人工放养柞蚕最早出现于明代后期的山东地区。作者考证清统一全国后在社会秩序稳定、经济恢复发展期间,柞蚕业由山东为中心向各地传播,在官方的倡导支持下,最终形成山东、辽宁和河南的柞蚕业分布格局。第二章依据海关统计资料,绘制图表详细展示1860-1949年间,柞蚕丝产、销出口的基本态势。把近代柞蚕丝业的兴衰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860—1894年兴起阶段,北方港口开埠通商和国际市场的旺盛需求,刺激了柞蚕丝业的快速发展;1895—1931年,实业救国的时代背景及柞蚕丝制成品物美价廉的比较优势,使该行业迎来发展的鼎盛阶段;1932—1949年间,由于日本侵略、经济危机及走私人造丝的冲击等诸多因素,柞蚕丝业急剧衰退。 第二部分(第三至五章),依次对柞蚕丝业发展的重点产业——柞蚕缫丝业、柞蚕茧丝贸易和柞丝绸业的近代化发展,开展专题分析阐释。在完成柞蚕丝业整体发展脉络的梳理后,作者讨论近代中国柞蚕缫丝业生产组织形式、机器生产方式的演变样态;深化对以往研究忽视的柞蚕茧、丝的产销环节的探讨,全面展示内销、出口的发展情况并分析变化原因;拓展柞丝绸业生产技术、经营方式、产销格局的研究。第三章从柞蚕缫丝业的生产形态切入分析,讨论柞蚕缫丝业的变化兴衰。作者总结利益驱动、市场需求标准的提高,促使改良生产工艺、发展机器缫丝成为必然。在山东、辽宁等地率先引入机器缫丝,生产组织形式实现了由家庭手工作坊生产向工场手工业生产的过渡。机器的引进推广,为柞蚕丝业带来新一波发展机遇,但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和机器缫丝自身局限,限制了其长远发展。第四章研究近代柞蚕茧、丝的生产和集散,系统梳理茧丝贸易中商品的类别、价格、交易方式、集散流通市场等情况,总结柞蚕茧丝贸易的内销及出口的情况,分析变化背后的原因,指出鸦片战争之后至1931年,柞蚕茧的交易主要在国内市场进行,柞蚕丝贸易则逐渐由内销为主,转变为出口为主。伴随国际环境及外国资本在华投入的变化,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先后成为中国柞蚕丝出口的主要市场。在第五章,作者以柞蚕丝业发达的鲁、豫、辽三省为主要考察对象,对比土法织绸及机械织绸在行业的应用实况,指出机械织绸虽有质量、花样等方面优势,但其产品价格高,在光泽和弹性等方面不及土法织绸,故柞丝绸业仍以土法织绸为主导,机械织绸仅在个别城市投入使用,占比极小。在国际市场的需求下,近代柞丝绸业出现了包买制和工场手工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在其集散过程中出现了洋行及买办的介入,其销售主要以出口欧美市场为主,内销数量较少。 第三部分为第六章,为本书的结论部分,作者归纳了中国柞蚕丝业的发展特征,评析其历史地位及作用,归纳柞蚕丝业兴衰的原因及启示。作者归纳得出以下四方面特征:其一,受自然因素制约、外来侵略冲击、粗放式放养落后等因素影响,柞蚕生产具有不稳定性;其二,柞蚕丝业产销集中在北方,呈现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其三,制度保障缺位,技术管理人才缺失等因素,使近代做蚕丝业生产和管理具有落后性;最后,兴起于国际市场的旺盛需求,作为大宗出口商品,近代中国柞蚕丝业具有对外贸易的过度依赖性。但整体而言,近代柞蚕丝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活跃了城乡市场,推动了城镇的近代化历程。 理论应用富有新意 作者注重理论的探讨及应用。在讨论柞蚕茧丝的生产与集散中,结合施坚雅的市场体系理论和许檀的城乡市场网络体系,将近代中国柞蚕丝集散市场体系划分为:产地市场—中间市场—出口市场三个层级,富有新意。产地市场,即柞蚕丝初级集散市场,主要分布在县城及其下属集镇,集市贸易是其集散的主要载体。中间市场,即连接产地市场和出口市场的场所,柞蚕丝在此简单加工,制成半成品后运送至出口市场等高级市场,城镇中的丝栈或丝行是其主要载体,作为中介组织,丝行撮合交易、抽取佣金。出口市场,即高级集散市场,此类市场多位于机器缫丝业分布较集中且发达城市,此类城市具备工业或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对国内各大集散市场的物品价格有直接影响等属性特点。 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本书多次提到柞蚕丝产品相较桑蚕丝、桑丝绸等同期替代商品的优势特征。近代柞丝绸属世界稀缺资源,在国际市场中比较优势明显。相较桑蚕丝及当时同类别产品,柞蚕饲养成本低、制成品物美价廉;柞蚕丝较为强韧、弹性更大,可做绢绸或丝绵交织物等混织物的原料、制衣料装饰品原料、甚至国防军需品原料,是其赢得国内外市场青睐的优势所在。比较优势显著是柞蚕丝业得以兴盛的重要原因。 吸纳前人的科研成果,开展积极的学术对话。针对近代柞蚕丝业衰落的原因,学界形成三点共识: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影响;近代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人造丝、尼龙等替代品出现带来的竞争冲击。作者在此基础上,从行业内部分析,指出“柞蚕放养区域和柞丝绸生产区域的严重分离,直接影响了柞蚕丝业的长远发展”,“产业内部信用丧失、生产技术落后、组织管理缺失、雇主制‘租坡’制的沉重剥削”等内部因素加剧了柞蚕丝行业的衰落态势。该结论进一步阐释了近代柞蚕丝业发展的衰落原因。 读完本书仍有意犹未尽之处,笔者认为可在以下领域,纵深柞蚕丝业的研究。 笔者认为可丰富研究视角,经济演变与政治、社会、文化等联系密切,关注柞蚕丝业近代变迁中政府行为及社会反应,以历史主体——“人”的具体经济活动为观察对象,根据资料情况,展开适度深描。如加强对近代柞蚕丝业变迁史中的人物或团体研究。人物即柞蚕丝行业的精英人物、行业工人和生产农民等;团体可拓展商会、典型商号企业等。唯物史观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前提下,十分重视个人对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行业精英、地方商会及典型企业等对推动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参与柞蚕丝业生产发展的农民及制造工人,是行业得以发展的基础保障。作者在第六章“近代柞蚕丝业的地位及作用”和“近代柞蚕丝业兴衰的原因与启示”两节中有讨论柞蚕丝业对农家经济、农民的影响,也注意到了地方士绅和工商业团体对柞蚕丝业发展的支持提倡,但论证均属零散事例的介绍,笔者认为此领域或可继续拓深。柞蚕丝业的近代化进程中,政府及商会在生产技术改良、技术人才培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破旧立新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群体利益冲突,该行业又是如何调适的?在此过程中调整的产业结构又是如何影响地方民众生产生活的?增加商会、典型企业和行业发展中的精英人物、柞蚕丝业生产农民、制造工人的研究,不仅可以增加论著的可读性,还有助于多方呈现柞蚕丝业近代发展机制、多维样态,使社会经济史研究更加充实立体。 (作者分别系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