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村中南》札记二则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孙亚冰 一 释《村中南》239中的“ ![]() 《村中南》239是一版历二类卜辞,释为: (1)戊申[贞]:王令□共[众]。 (2)戊申贞:王令 ![]() ![]() (3)□□[贞]:惠多马令。 (4) ![]() 对于(2)辞中的“ ![]() ![]() 《村中南》239与属于宾三类的《合集》5622内容有关: 丁未卜,争贞:令 ![]() ![]() ![]() ![]() ![]() “丁未”是“戊申”的前一天,二者卜日相接;(2)辞和《合集》5622中王命令的对象都是“ ![]() ![]() ![]() ![]() ![]() ![]() ![]() ![]() ![]() ![]() 《花东》125中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屯南》2342也是历二类卜辞: □丑贞:王令 ![]() “ ![]() ![]() ![]() ![]() ![]() ![]() ![]() ![]() ![]() ![]() ![]() ![]() ![]() ![]() ![]() ![]() 又,属于宾三类的《合集》8299上有一条残辞“ ![]() ![]() ![]() ![]() ![]() ![]() 二 《村中南》319释文校勘 《村中南》319是一版内容较多且非常重要的龟腹甲卜辞,《村中南·释文》及《殷墟近出刻辞甲骨选释》[8]都释为16条卜辞(前者第8辞“卜”字加方括号,示拟补“卜”字,后者未加,拓本和照片显示后者准确): (1)戊辰卜:彝,而、行竟入?三 (2)弜竟□?三 (3)戊辰: ![]() (4)不 ![]() (5)己巳:甘来 ![]() (6)辛[未]卜:今日辛[ ![]() (7)辛未卜:辛 ![]() (8)辛未卜: ![]() (9)辛未卜:于九示 ![]() (10)于壬 ![]() (11)辛未卜:于癸?一 (12)癸酉卜:即祊上甲 ![]() (13)癸酉卜:即宗 ![]() (14) ![]() ![]() (15) ![]() (16)乙亥卜:□五廿五,五示卌六,四示七 ![]() ![]() 笔者据《村中南》的拓本和照片对释文做了一些校勘: (一)第1、5辞从刻写位置看,宜合并为一条辞: 戊辰卜:彝, ![]() ![]() “ ![]() ![]() ![]() (二)第14辞“祖乙”前面的缺文,据拓本和局部放大照片,应补为“ ![]() ![]() ![]() ![]() ![]() ![]() 第12、14辞应合并为一辞: 癸酉卜:即祊上甲, ![]() ![]() ![]() ![]() “用,甲戌, ![]() ![]() ![]() ![]() ![]() ![]() ![]() 《村中南·释文》等之所以会把这条辞分开读,是因为“ ![]() ![]() ![]() ![]() ![]() ![]() 图一 图二 (三)第8、15辞宜合并为一辞: 辛未卜: ![]() ![]() “ ![]() ![]() 这条卜辞和(9)辞是选贞卜辞,(9)辞中的“不”是用辞,非命辞,应改释为: 辛未卜:于九示 ![]() ![]() 此辞问 ![]() ![]() 第7、10辞中的“不”也是用辞,非命辞。第7辞的序数“一”,摹本上没有,拓本、照片不清楚,暂存疑: (7)辛未卜:辛 ![]() ![]() (10)于壬 ![]() ![]() 综上,《村中南》319实际只有13条卜辞: (1+5)戊辰卜:彝, ![]() ![]() (2)弜竟□。三 (3)戊辰:启□。 (4)不启。一 (7)辛未卜:辛 ![]() ![]() (6)辛[未]卜:今日辛[ ![]() ![]() (8+15)辛未卜: ![]() ![]() (9)辛未卜:于九示 ![]() ![]() (10)于壬 ![]() ![]() (11)辛未卜:于癸。一 (12+14)癸酉卜:即祊上甲, ![]() ![]() ![]() ![]() (13)癸酉卜:即宗, ![]() ![]() (16)乙亥卜:□五廿五,五示卌六,四示七 ![]() ![]() 发表在《古文字研究》第30辑,中华书局,2014年 [1] “兆”的释读,参詹鄞鑫:《释甲骨文“兆”字》,《古文字研究》第24辑,中华书局2002年。 [2] 裘锡圭:《释“柲”》,《裘锡圭学术文集·甲骨文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3] 关于历二类和宾三类的时代,参黄天树《殷墟王卜辞的分类与断代》,文津出版社1991年。 [4] 关于上古汉语中“有”的代词用法,可参袁金平《新蔡葛陵楚简“大川有 ![]() [5] 参姚萱:《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的初步研究》,线装书局2006年,第265页注2。 [6] “ ![]() [7] 从“索”的字还有“ ![]() ![]() [8] 刘一曼、岳占伟:《殷墟近出刻辞甲骨选释》,《考古学集刊》第18集,科学出版社2010年。 [9] 这两版或能相缀。 [10] 唐兰:《古文字学导论》,齐鲁书社1981年,第211-212页。 [11] 王子杨认为“ ![]() ![]() ![]() [12] 蔡哲茂:《殷卜辞“用侯屯”辨》,《甲骨文与殷商史》(新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13] 孙亚冰:《<甲骨文集锦>校勘记》,《云间朱孔阳藏戬寿堂殷虚文字旧拓》,线装书局2009年。《殷拾》为《殷虚文字拾补》的简称,《殷拾》13.1+13.3与《合集》33225为成套卜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