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清雍正帝继位之后发起了大规模的钱粮清查,雍正七年(1729)查出歙县有未完积欠两万余两,该欠额本应按照巡抚魏廷珍题奏立限严查严追,但在该县县令和本地绅商的谋划下,居于淮扬的徽州盐商黄光德等决定代完此款。在雍正全面清查江南钱粮的严令之下,这种操作无异于逆流而上。该案在各省级衙门辗转,历时三年终得准行。无论从出发点还是结果来看,此事皆可视为江南钱粮清查中的异数。 关键词:盐商; 江南清查; 雍正朝; 歙县; 积欠; 雍正帝继位伊始即大力清查亏空,库储钱粮、仓储米谷均在清查范围之内,颇有实效。近年的研究表明,耗羡归公是作为弥补亏空之法而推行的财政制度,(1)安徽的清查亏空与弥补亦在此背景下发生。学界对雍正时期库储和亏空的整体性研究较多。(2)江南省是雍正朝钱粮清查的重点区域,曾小萍曾对雍正朝的江南钱粮清查过程进行梳理,但其论述以江苏所属的下江诸县为主;范金民亦对雍正朝江苏积欠的清查过程有过详细考察。(3)但对于上江的安徽诸县,学界甚少着墨。曾小萍曾关注到清查期间有黄光德代完歙县积欠钱粮一事,遗憾的是,她判断此案由于省级官员之间的争议,清查被取消,并将其定性为“一些居民期翼着在定罪之前偿清欠赋从而避免清查”,(4)或许因其只看到一份伊拉齐奏折的缘故,未能对该案有全面的认识。 笔者广泛搜罗与该案相关资料,重新梳理该案始末,证实雍正年间徽州府歙县的历年积欠钱粮最终确实由盐商代完,并且成功规避了对康熙末年至雍正初年积欠形成原因的彻底清查。这种情形发生在安徽巡抚魏廷珍极力清查积欠钱粮、主张耗羡归公之时,极为罕见,又因有碍清查,事涉藩司、巡抚、盐政以及监察御史诸衙门,阻力极大,费时3年有余终得完成。在如此特殊的案例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钱粮清查在州县、省级衙门以及中央的运作,又可窥得不同省级衙门之间的互动过程,以此丰富我们对雍正朝江南钱粮清查过程、赔补方式以及各衙门运作的认知。 一 清厘之始:魏廷珍与安徽钱粮清查的展开 雍正四年(1726),魏廷珍出任安徽巡抚,负责安徽的赋税清查,主要工作包括亏空和积欠两项。雍正五年十一月,魏廷珍奏上江钱粮有自雍正三年以前历十数年未清民欠、亏空,其中民欠70余万两、有着无着亏空27万余两,亏空分别由历任巡抚、总督督催。对于民欠款项,魏廷珍题明立限严查,希望由此了解民欠实数,揪出官侵吏蚀之数额,雍正帝朱批“谈何容易”四字,说明雍正帝亦知晓有官吏侵蚀隐藏在民欠中,但难以清查。魏廷珍在此折中甚有请辞安徽巡抚之意,雍正帝批:“一切亏空钱粮,畏首畏尾,总未见清厘一事,而望内转安闲,以全名禄,无是理也。”(5)在受到雍正帝申饬以后,魏廷珍着手对安徽的民欠、亏空进行认真清厘。 为了督促魏廷珍清理亏空与积欠,雍正帝还曾于雍正五年七月命两淮巡盐御史噶尔泰署理安徽布政使,配合魏廷珍清厘赋税。六年五月,噶尔泰到任后着重清查积欠,奏称:“安徽积欠钱粮,因民欠花户不清以致难于催完。奴才到任后,即督催州县澈底清查,开造欠户的名清册,今将造完,俟完日具详巡抚题参。其有经承、册书人等从前作弊侵用者,已详巡抚参究,现在查审严追。”(6)对于究竟如何催追和赔补安徽的亏空和积欠,雍正六年六月底,在经过刑部议处后,雍正帝上谕内阁: 二十五日,刑部议覆安徽等属钱粮亏空催追事宜。奉上谕,安属承追亏空钱粮,前令魏廷珍查明,着落追补,魏廷珍理应将安属可追之项自行承认催追,其不能追者,奏明交部转行旗籍,分别追补。今魏廷珍但称现任各官顾惜功名,尚肯赔补,其无功名顾惜之人,不过临限受一处分,不肯即行赔完等语,并未将何员可以赔补,何员难以催追之处分晰声明,显系推诿巧卸,甚属不合。该部于此处并未议及,但令魏廷珍将各员应赔银两竭力催追,如完不足数,俱着落魏廷珍名下赔补。似此含糊虚驳,将来魏廷珍重复题请,该部往返驳诘,不过迁延时日,于钱粮有何裨益,部议亦属不合。着魏廷珍将安属可追之员自行奏明承追,其应行转追者,亦即奏明交部,转行旗籍,勒限严追,如此则亏欠之项得有着落,钱粮可以渐清。倘再不能完,则着落魏廷珍赔补,伊自无词推诿矣。(7) 雍正对魏廷珍所奏及刑部所驳均有不满,认为魏廷珍并未条分缕析满汉可赔不可赔官员之姓名及数额,语焉不详、条理不清,刑部亦未能直指此点,含糊驳诘,巡抚魏廷珍、刑部皆有不合之处。他因而上谕内阁,着令魏廷珍将亏空之项实名落实,勒限严追,补足亏空,其不足之额,皆令其赔补,力将赔补之责着落在巡抚魏廷珍处。如此一来,安徽钱粮清查的权责全在魏廷珍一人之身。 雍正年间的耗羡归公之议,是自雍正二年巡抚诺岷奏请,山西先行试行,而后诸省效仿。雍正六年三月,魏廷珍总算上江正杂钱粮及漕粮南米等项,共约200万,并正式题奏以耗羡补亏空之议,“若每年征收全完以加一耗算,则有火耗二十万矣。除办理公务及各官养廉尚且有余,可以为钱粮亏空补苴之用”,魏廷珍意欲以耗羡抵补上述“有着无着亏空27万余两”,对于民欠除了立限严追以外,并未有其他办法。雍正帝称:“今魏廷珍又以上江提解火耗之事具折陈奏,恐外人不知,以为出自朕意,故特颁此旨,明白晓谕。盖提解火耗之举,若行之果善,亦督抚分内之事,不得居功。倘行之不善,实足为伊身家性命之患,无所逃罪,总在伊等自行度量,其愿行者,朕不拒阻,其不愿者,朕亦不强也。”(8)对于各省的耗羡归公之议,雍正表面上既不支持亦不反对,实际不过是想坐收耗羡之额而不背加赋之名。雍正七年正月,魏廷珍正式奏报安徽耗羡归公及公费、养廉诸项的具体方案,雍正逐一批驳。(9)二月,魏廷珍仿效下江办理耗羡归公的办法重新逐一声明方案,但未获雍正帝明谕。(10) 魏廷珍的安徽巡抚之任,可谓如履薄冰,其清查积欠、参奏地方官员等折屡屡受到雍正帝申饬。魏廷珍上任伊始,有题报泾县户书王时瑞等假印私收钱粮一案,刑部指其并不严审确情按律定拟,只以追变家产着落各官赔补为辞,雍正帝严饬其“瞻徇姑息”。(11)雍正七年,参奏东流知县查追民欠迟延一案上,雍正帝指责“魏廷珍办理之事,非不及即太过”,(12)在此前后,魏廷珍又因题本、奏本使用不当,屡屡用错,多次被申饬。(13)只不过,无论魏廷珍如何被申饬,安徽的钱粮清查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官员肃清、耗羡归公已然铺开。 二 覆巢之下:歙县县令的谋划与盐商的卷入 在自国家到行省层层追查的压力之下,徽州府歙县亦清查出有积欠钱粮。据时任歙县知县汪文㫜称,歙时计十年积逋十有三万,在极力催缴欠户、宗族大力输纳之下,“两载以来,尚欠二万八千有奇”。(14)可见两年内本地宗族及乡民已竭力输纳10多万两,难以再完,此余欠二万数千两,知县汪文㫜一己之力难以补完,只得搜求外部援助。 道光《歙县志》中收录有《雍正七年歙绅士公输旧粮碑记》,由知县汪文㫜撰,讲述该未完积欠的处理方法,碑记内容提示我们歙县积欠案的处理方式是以盐商黄光德等代完而最终解决,这在以往的研究中颇为少见,亦与魏廷珍的耗羡归公大计不合。曾小萍对此案亦有留意,判断此案最后由于省级官员之间的争议,清查被取消,然而此案远比曾小萍的描述复杂。(15)碑文内容如下: 歙时计十年积逋十有三万,幸百姓淳良,极力完纳。歙俗每乡必有数大聚落,非宗党与居,即大族并处。每姓各倡义举,代为输纳,或多至千余数百两不等。两载以来,尚欠二万八千有奇。半因水旱不登、山场荒废、转徙他乡、税籍不清之所致,为长吏者,宽之则废上之供,急之则毙民之命,焦劳莫可如何。淮南鹾业诸君,谊关桑梓,其倡义举,愿于四年之内公派捐输。凡彼贫穷无吿之民,无不举手加额踊跃载途,虽古所称相生相养,族党赒恤之谊何以加兹。余今奉命调阳湖,将离是邦,所拳拳不忍舍去者,惟愿通邑人民以副圣天子移风易俗之雅化,庶勿负诸君子赒恤之仁,而余亦得借以少赎旷癏之愆矣。 黄光德、程宏益、江日起、吴起昌、程谦六、汪勤裕、汪晋德、罗振裕、程致中、江助周、朱荣实、江日泰、汪日初、黄嘉德、闵德裕、汪仁裕、汪怀丰、徐尚志、汪启源、汪德睦、江永茂、刘鼎、程宣荣、吴东泰、汪日丰、黄和顺、方遂德、刘光大等以上歙人商于淮南者。 汪应感、江学、江嗣仑、刘正实、刘丰年、汪守仁、汪有章、罗抡、程德星、黄以璇、吴莲洲、吴恒源、吴云上、吴邦伟、吴嘉义、吴公裕、吴聚国、程子璋、程子瑜、方朝栋、程喈、朱天植、汪允俶、徐璟庆、方善祖、汪浩远、洪忠义、汪恩普、汪绂、吴翘、吴基本、汪淳修、程子懋、胡肇钺、吴公洋、许文起。(16) 汪文雍正四年任歙县知县,雍正七年调任阳湖县,此后歙县知县由杜焕接任,此碑乃汪文离任之前所立。这块碑记讲述雍正初年大力清查积欠亏空之时,歙县为清完积欠,一面劝民输纳,一面令盐商代完。碑记中提及“淮南盐业诸君”即题名所见“歙人商于淮南者”,共计28名,以“黄光德”领衔。潭渡黄氏、岑山程氏、江村江氏、溪南吴氏、潜口汪氏等皆为徽州盐商大族,据噶尔泰所编《两淮盐法志》记载,其中黄光德、程宏益、江日起、吴起昌、程谦六、汪勤裕、汪晋德、罗振裕、程致中、江助周、朱荣实、江日泰、汪日初、黄嘉德、闵德裕、汪仁裕、汪怀丰、徐尚志、汪启源、汪德睦、江永茂、刘鼎、程宣荣等名确为盐商,诸盐商还因捐输修建盐义仓,交部议叙。(17)碑记所载内容并未仔细勾画事情经过,通过对碑记所引人物及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可知此事除知县汪文以外,淮扬盐商被卷入与刘正实、刘丰年二人有关。各志书对此记载各有不同,内容可相互补充: (嘉庆《扬州府志》)刘正实,字充符,歙人,籍仪真,以营田例候选知州。初歙有排年总催,积欠逾二万,与弟丰年慨然任捐,尚不足,谋于邑人业鹾者。(18) (道光《歙县志》)刘正实,向杲人。邑田赋旧例排年总催,弊端丛积,自康熙丁酉至雍正己酉积欠逾二万两,正实之弟丰年时就粤西州牧,谒令赴官,令具言民困状,丰年慨然自任代捐。归告正实,正实自忖合兄弟之资,尚有不逮,姑至淮南谋于邑之业鹾者,庶易成,否则当破产以集事。已而淮众感正实真挚,且首输为倡,邑令汪文并将无业有粮之户丁、匠丁班额税,均平摊入田亩,邑困大苏,永无逋累。(19) 嘉庆《扬州府志》对此事记载颇为简略,其中仅有刘正实与刘丰年慨然认捐之句,以及刘正实谋求盐商捐助的情况,但将积欠之原罪归诸里甲排年的催收体制。道光《歙县志》对此记载较为详细,从中可知刘正实为歙县向杲人,占籍仪征。嘉庆《扬州府志》载刘正实以“营田例”候选知州,“营田例”为捐纳之一种,清代捐纳中的营田事例始于雍正五年,定例营田一亩,作银一两,贡、监生营田五十亩,准州同衔等,凡捐银多者,皆可铨选录用。(20)简而言之,刘正实的候选知州实乃捐纳而来,结合刘正实曾于雍正年间在仪征建财神庙并都天庙前石坊(21)的情况,可见刘或为商人;上文碑记将其与盐商区别开来,其或并非业盐。 又据嘉庆《重修仪征县志》记载,刘丰年职衔亦为雍正元年“应例”而来,(22)该县志中将“应例”一项与正途分别开列,各自为篇,可见所谓“应例”或亦为捐纳而来。与刘正实不同的是,刘丰年后选授广西宾州,给予了实职。那么,整件事情的开始或许是这样:刘丰年赴任之前,去拜谒歙县知县汪文,不曾想汪文大倒苦水,将歙县历年积欠、民情困苦的情形告知刘丰年。刘正实、刘丰年的职衔皆为捐纳而得,足见刘氏小有资产。刘丰年欣然应允代捐,但刘丰年一己之力并不能一力承当歙县积欠钱粮,遂将个中情由告知其兄刘正实,并商议二人合力认捐, 但仍不足数,刘正实“姑至淮南谋于邑之业鹾者”。刘正实在淮扬的筹款似乎颇为顺利,在刘的首倡之下,歙县的扬州盐商慷慨解囊,淮盐总商黄光德(淮南)、程谦六(淮北)等应允凑捐代完。其中,在碑记首排开载并最后一力促成此事的乃为淮盐总商“黄光德”。 三 官商之途:黄光德与噶尔泰的协作关系 前人对潭渡黄氏盐商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黄晟、黄履暹、黄履炅、黄履昴作为“四大元宝”,在乾隆帝南巡期间以及在扬州城市建设中的作用。(23)王振忠曾提到:“明代中叶至清代乾隆以前,潭渡黄氏势力最盛” ,但其论证集中在明代。(24)雍正年间,淮盐有三十总商,黄光德便为其一。黄光德或为盐商商号之名,乃歙县潭渡黄氏,当时以黄以正掌其事。雍正初年,噶尔泰任巡盐御史,噶尔泰盐官任上诸多政绩,皆有黄光德领衔和众盐商竭力襄赞,“黄光德等”即是盐商群体的代名词,同时也体现出黄光德作为盐商中坚,在协调二者关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噶尔泰随后还曾署任安徽布政使,黄光德等盐商代完歙县积欠钱粮一事正在噶尔泰任上。 雍正八年《起居注》记载,雍正赐给怡亲王扬州盐窝一处,(25)该盐窝即由黄光德承办。(26)清宫记载中有“两淮商人黄光德,本名黄以正”(27)之语,黄以正于雍正十二年过世: 又奉谕旨。据苏州巡抚高其倬、管理两淮盐政高斌奏称,两淮商人黄光德,本名黄以正,系捐纳员外郎之职,历年办课争先急公,从无迟误。今患病身故,有第三子黄履炅,亦系捐纳员外郎,人尚明白,伊父在日即令其承办吉安课盐,臣等公同酌议,即令其接办等语。黄光德实系殷实良商,办课多年,勤慎效力,今患病身故,着加太仆寺少卿衔,以示恩恤。其盐业着伊第三子黄履炅承办,该盐政、运使等仍不时教导勉励,俾其继续先业,以受国恩。(28) 结合前文论证可知,黄光德即黄以正毋庸置疑。黄以正是“四大元宝”的父亲,早在康熙年间便已入籍江都,成为领取内帑经营的“皇商”。据乾隆《江都县志》记载,黄以正曾以“急公”,赐太仆寺少卿,与上引记载相符合。黄以正雍正十二年病逝以后,其总商地位由其子黄履炅接替,是故乾隆年间潭渡黄氏仍以黄光德之名经营盐业。 黄宾虹在《潭渡黄氏先德录》中对黄以正、黄以祚兄弟事迹的记载,与上文亦相符合: 从祖缃成公,讳以正,原名以徵,蓼莪堂支。清雍正四年建立盐义仓,捐赀独建一所,得邀议叙……若周公,讳以祚,缃成公胞弟。性孝友,睦宗族,重交游。尝捐金修远祖旌孝公庐墓所,建享堂三楹,以奉光公之主,并葺里中诸先墓以百计,俱立碑表之。公侨居维扬,家世业盐,积赀巨万,豪举甚多。(29) 黄以正、黄以祚均属潭渡黄氏蓼莪堂支,业盐起家,是康雍年间歙县各淮扬总商之首,资本雄厚。雍正年间,黄以正及其兄弟子孙在乡里多有捐资,或建享堂,或修祖墓,这在族谱中亦可印证:“我潭渡裔孙共哀(襄)数百金起而应之,以正、以璿输众之半,文炜亦饮十之一二,其余人各有差……”(30)“以正三百两,以璿、以球、以琳、以琅二百两,晟五十两,履易四十两,晨五十两,履炅十两,履昴十两……文炜一百两……”(31)黄以正兄弟豪举颇多,捐资建盐义仓之事便是其中之一,黄光德还曾多次捐款兴修水利、报效军饷。(32) 雍正年间黄光德的诸多捐资情形,又或许与当时的两淮巡盐御史噶尔泰有关。噶尔泰,雍正二年至七年担任两淮巡盐御史,康雍年间,巡盐御史多为江宁、苏州织造兼任,为皇帝耳目。雍正四年,盐商黄光德等捐银24万两,另有8万两为捐给噶尔泰公用,噶尔泰将此32万两一并报雍正帝,雍正称:“从前两淮盐课亏欠甚多,自噶尔泰办理以来,历年商欠正项钱粮及赢余银两俱一一完纳,恤商裕课,盐政肃清,甚属可嘉。”(33)对噶尔泰大为褒扬,从优议叙,并将其中2万两赏给噶尔泰,令余下30万两作为建造盐义仓的资本,上文所述黄光德捐钱建盐义仓一事即指此事。此事由噶尔泰一力促成,盐义仓建成后交由盐商黄光德、汪勤裕、马裕、汪晋德经理。(34) 雍正五年,噶尔泰又奏盐商黄光德等愿公捐银24万两,及8万两给噶尔泰公用,此次雍正帝不复收受。(35)雍正八年,噶尔泰还曾代盐商黄光德等奏请领运并售卖湖南藩司积谷。(36)淮扬盐商的屡次捐献及义举不仅美化了淮扬盐商的形象,也丰盈了噶尔泰的政绩与财富,足见噶尔泰在巡盐御史任上与盐商黄光德等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关系。这层关系在雍正六年噶尔泰署安徽布政使任后继续发挥效用,雍正七年盐商开始谋划代完歙县积欠一事,噶尔泰便是关键转圜人物。 在刘正实的倡导和游说下,以黄光德为首的淮扬盐商决定代纳歙县历年积欠两万余两,但由于事与耗羡归公相悖,盐商的介入又使得此事关涉盐政、藩司、巡抚、监察御史诸衙门,关系复杂,代完困难,颇费周折。 四 具题之难:伊拉齐揭开盐商代完内幕 雍正七年,雍正帝授伊拉齐监察御史,令稽查江南钱粮,主要事项为清查江南省亏空。彼时江南尚未分藩,安徽与江苏在官方文献中常被称为上江、下江,均在两江总督辖下。伊拉齐作为钦差在江南展开清查。(37)下江清查完毕后,伊拉齐还前往上江徽宁等处清查。 雍正七年正月二十九日,伊拉齐与安庆巡抚魏廷珍、两江总督范时绎等在江宁会晤,进行清查分工,决定太平府、泗州、滁州、和州由范时绎负责,安庆府、池州府、庐州府由魏廷珍负责,徽州府、宁国府、广德州由伊拉齐负责,凤阳府、亳州、六安州由戴音保负责。雍正七年闰七月,伊拉齐奏报清查进度,声称:“查上江一省亏欠钱粮案件,不及下江十分之一,至徽宁二府亏欠钱粮案件,又倍于上江别府,尤为紧要。”(38)可见伊拉齐已经将安徽清查的重点放在徽宁二府。 前文已述,在刘正实的游说下,淮扬盐商允诺代完歙县积欠钱粮,雍正七年汪文调离歙县之前曾立碑对民众宣扬此事。盐商承诺代完积欠之后,曾呈请盐运司将积欠银两先缴纳至两淮运库,再由运库转接安徽藩司银库。(39)但伊拉齐清查安徽钱粮之时,该欠项并未缴纳布政司库。在此不妨对清初江南省各库的执掌作一简要介绍。在各省赋税的收缴和运送中,重要的省级存储和转运库房主要有三:分别为布政使库、盐运司库和粮道库。雍正年间,江南省分为安徽布政使司和苏州布政使司,分驻江宁和苏州办理,安徽布政使司下辖安徽及淮扬地区,苏州布政使司下辖苏、松、常、镇各属。噶尔泰曾言“各省地丁总归藩司,各处盐课统属运司”,(40)当时噶尔泰在盐政任,此藩司和运司或分别为安徽布政使司、两淮都转盐运使司,布政司银库简称“藩库”或“司库”,两淮盐运司银库简称“运库”。另有江安粮道库,主要负责接收漕粮及漕项正耗银。各款入各库,并不混淆,亦不互通。 也就是说,盐商曾试图先将代完歙县积欠地丁银存入运库,再由两淮盐运司与安徽布政司交接该款项,以便归入地丁正项。雍正八年三月,伊拉齐上折奏报清查徽宁进展,重点讲述了此中情形。(41)盐商代完正项并由运库转运藩司库,这种操作前所未有,并无成案可供援引。盐商请盐臣噶尔泰代为转请监察御史伊拉齐题奏,噶尔泰随后将此情形转咨伊拉齐,请其代为具题,但伊拉齐以此事其衙门无案可稽,为确查歙县历年积欠是否全为民欠或逃丁绝户等钱粮,须移请地方衙门配合清查为由回复噶尔泰。 此后,伊拉齐为查此事原委调阅案卷,(42)从中可知,该案先有雍正六年正月歙民饶一薇等在歙县呈称积欠民欠委系逃丁绝户、妇女残废、贫民无着之银,而后淮扬盐商黄光德等呈称愿捐输并作四年代完。时任知县汪文曾将此事通详各上级衙门,督抚批示安徽布政司查议。噶尔泰恰署安徽布政使,噶尔泰仅询问诸商是否自愿捐输,但安庆巡抚魏廷珍以积欠乃题定限期清查案内之事,关系上下考成,非但无法措辞咨题,且需立即清查征追,无法展限。时值杜焕接替汪文任歙县知县,因魏廷珍拒绝展限和具题,杜焕只得上呈两淮巡盐御史,希望盐运司令盐商一年全完,两淮巡盐御史噶尔泰批令盐运司先行将该款项收入运库。 从上述情形来看,盐商代完积欠一事,安徽巡抚魏廷珍与两淮巡盐御史、署安徽布政使噶尔泰意见不合,但二人均不愿具题。魏廷珍所谓定限清查之案,即第一节所见雍正六年三月耗羡归公奏折中所谓立限严追民欠之案,此事雍正帝已有谕旨,若将盐商代完具题,无异于停止歙县的清查,此乃前后矛盾之举。加之雍正即位后,对于题本与奏折的区分十分在意,(43)魏廷珍即因随意混用屡被申饬,故其不愿具题。噶尔泰虽赞成盐商代完积欠,但其位在盐政、藩司两衙门,由其具题易滋挪移、偷漏之嫌,亦属不妥。因事关地丁正项,又值严厉清查之际,省级官员均不愿代为具题,盐商虽愿意代完歙县历年积欠,但该款项无法以正项的名义进入布政司库房。 伊拉齐奉旨清查江南钱粮,并直接负责徽宁二府的清查事宜。他综合考虑前后案情,认为县令既然立碑诏示盐商代完积欠一事,阖邑乡民共见,此时执意派差下乡清查易使民心惶惶,地方动摇。但若题奏,事涉地丁与盐商,理应经由布政司、盐政或督抚衙门办理,并不与其相关。而清查积欠又是伊拉齐此行职责所在,若不处理亦属不妥。鉴于此案有诸多难办之处,伊拉齐只得暂缓清查,将案件始末以奏折的形式奏请雍正定夺。伊拉齐虽未具题,通过奏折雍正帝已知有此一事。雍正帝阅览奏折后,称其未知实在情形,难以批谕,令即将到任两江的史贻直与苏州巡抚尹继善及伊拉齐商酌办理。(44)在伊拉齐的上奏和雍正帝的批示下,该案才正式进入省级衙门的事务范围。 五 抵补之方:以纲杂之名由运库转解司库抵纳 雍正七年歙县知县汪文的积欠代完大计直到雍正十年方才完成,足见此事运作中的重重波折。上文已揭,雍正七年底,噶尔泰命将该款项收入运库,为了能将该款顺利交纳至布政司库,淮扬盐商建议采取随纲入库,由运库转解的方法。所谓“随纲入库”就是将该代完款项以纲杂项的名义先行缴入运库,再由运库转解至布政司库抵纳积欠,这种做法是对各库不互通协济成例的挑战。 雍正八年九月到任后的署两江总督史贻直和苏州巡抚尹继善、署两淮盐课江西布政使伊拉齐的联名奏折对此事有深描: 且黄光德等于呈请代输之后,已完过一千九百八十余两,继因限期急迫,又请将未完之数入于己酉纲杂项之内,按引完纳,暂寄司库,以待题达,是黄光德等之踊跃乐输,毫无抑勒。(45) 由于魏廷珍的反对,黄光德等便联名上禀,称不再坚持以四年为限期,请求一年内完清剩余款项,并且已经将未完二万余两纳入己酉(雍正七年)纲杂项内,得以暂寄司库,等待省级官员具题为之正名。问题是纲杂属于盐税杂项,自是属于运库收受,何以暂寄司库?以纲杂项的名义进入布政司库事涉藩司与盐政两衙门,虽然雍正七年两衙门均由噶尔泰执掌,但布政司与盐运司毕竟所司不同,下属银库之间又岂可随意转运?此纲杂项以何种渠道及名义暂寄布政司库?雍正七年年末的上谕提供了答案: (雍正七年十二月初三)又奉上谕。从前据噶尔泰与何世璂奏称,两淮盐商因沐皇恩,减省匣费各项,毎年省费百万余金。自清完国课之外,各商俱富足饶裕,而臣等又不受其规礼,是以各商公凑送盐院银八万两、送盐道银四万两。但臣等蒙恩各给养廉,业已丰衣足食,此十二万两,实无需用之处,情愿解部以充公用。朕因各商年来省费已多,而盐院、盐道又各有养廉,因允噶尔泰所请,将此项解京交与内务府为修理道路及各项工程之用。……今噶尔泰与高淳又照前将银十二万两奏请解京,现今高淳参案有需索商人各款,伊若果系用度不足,何不即于此四万两中支取应用,乃舍此应得之项分外贪取于商。因此朕于从前之事亦不能无疑矣。着将此十二万两交与噶尔泰,或给还各商、或伊有需用之处即将此支用。 倘伊实无需用之处,各商又不愿领回,噶尔泰现署安徽布政使印务,着与魏廷珍确查上江地方有实在无着之亏空,将此银弥补以完本地之公项。(46) 自雍正五年始,淮盐盐商每年捐银12万两交于运库,经盐官题请运交户部。雍正七年,照旧奏请解运,但该年高淳被参向商人需索,雍正因而未收该款,只将该款着令噶尔泰归还盐商,或与魏廷珍商酌,将该项用于安徽弥补亏空。这条上谕无异于明示雍正帝允许以盐商捐款用于抵补清查之欠,不仅表明雍正帝对盐商的态度,自然也为噶尔泰将运库库银转运至司库提供了合法的途径与渠道。 鉴于上述情形,伊拉齐与史贻直、尹继善商议后,得出黄光德等盐商代完积欠一事的处理意见: 臣等愚见,似应将商人黄光德等寄库银两一面弹收,其未解银两,查该商等于己酉纲随引带纳,本年九月内纲竣即可按数通完,则国课不致虚悬,而商人亦获遂睦姻任恤之本怀矣。(47) 经史贻直、尹继善、伊拉齐会商,一致认为应该将盐商黄光德已纳入纲杂项的随引带纳银两照积欠收纳。雍正帝由是朱批:具题来。至此,雍正七年以来的具题难题终得解决,代完之议遂正式由行省走向国家层面。 雍正九年二月,雍正帝谕内阁:“今黄光德等代输歙县未完地丁一项,虽属急公好义之举,但各商果皆力量宽裕,情愿代捐,无抑勒勉强情事与否,着高其倬、伊拉齐查明实情具奏,再降谕旨。”(48)通过雍正十年八月二十八日安庆巡抚程元章奏《为商人黄光德等照数捐完节年未完地丁钱粮请准歙县知县杜焕开复》一折可知,歙县自康熙五十五年(1716)至雍正四年积欠及带征欠额共计24 422两,一年内“扬商黄光德等照数捐完,移解司库”,(49)说明盐商代完歙县积欠一事在雍正十年全部以纲杂项由运库转解布政司库代完,正式全额完纳。 伊拉齐奉旨清查江南钱粮时曾查出无锡县区书李铭儒侵蚀银两,并呈出私收底簿,此即王业键所谓的“双重账目”,(50)梁方仲也曾提及此等情形,(51)该簿册中还存在“以完作欠、飞洒花分、诡户诡名、私记暗号”(52)等弊端,这种情况在两江其实具有普遍性。雍正年间,徽州亦存在此类册书舞弊以致钱粮拖欠之弊,徽州文书中广泛收存当时的赋役合同皆可证实。伊拉齐在江苏通过查核双重簿册,各府州县迅速缴纳有旧欠钱粮10余万,绅衿大户更自认开出旧欠钱粮40余万,官役自首侵蚀近190万,(53)而歙县的实际情形终被掩盖,歙县的历年积欠到底是真实民欠,还是官侵、吏蚀,抑或是绅衿包揽,已无从得知。 结 语 雍正四年,雍正帝委任魏廷珍为安徽巡抚,申令其力行清查安徽积欠及亏空钱粮,歙县在此次清查中查出积欠钱粮二万余两。县令与士绅谋之于淮扬盐商,盐商应允代完。雍正七年,钦差伊拉齐本意将徽、宁二府列为清查重点地域,但由于盐商的参与,以及噶尔泰身兼盐政、藩司二职的契机,歙县的钱粮清查出现转圜。借伊拉齐稽查江南钱粮之机,盐商代完积欠之事上达天听,在雍正帝的授意下,由署两江总督史贻直等查明具题,盐商代完之款得以借运库转运藩司,抵纳正供。 在雍正朝严厉清查江南钱粮的背景下,该案的发生有着不可复制的特殊性和偶然性,其中缘由首先在于明清以来歙县盐商在资本和人脉上的广泛积累,其次在于噶尔泰肩任盐政与藩司两衙门。地丁与盐税分别隶属藩司和盐司,本互不干预,徽州盐商在噶尔泰的盐官任上竭力捐输报效,既帮助噶尔泰完善政绩,也给雍正帝留下乐捐的良好印象。其后恰值噶尔泰兼任盐政与藩司两衙门,这一偶然才为盐商代完地丁的运作提供了可能性。 盐商代完积欠钱粮的举措不仅是雍正朝江南钱粮清查过程中的异数,这种史无前例的操作也是上下行政的难题。这一运作过程,特别是其中遇到的具题与转运等波折,让我们看到清初盐政、藩司、督抚等各省级衙门日常行政中的矛盾与协作。时至今日,尽管我们已经拥有内阁题本、奏折、军机处录副等官方档案,也有孔府、巴县、南部、淡新等地方档案陆续出版,但研究的重点主要在各衙门的内部运作,各级衙门的日常往来互动过程多被掩盖或大大简化,对衙门之间的行政冲突与协调、谈判与仲裁等问题鲜有论及。这或许是未来可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方向。 注释 1刘凤云:《雍正朝清理地方钱粮亏空研究——兼论官僚政治中的利益关系》,《历史研究》2013年第2期。 2王业键:《清雍正时期(1723—1735)的财政改革》,《“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2本,1960年6月;庄吉发:《清世宗与钱粮亏空之弥补》,《食货月刊》(复刊)第7卷第12期,1987年3月。谷井俊仁:《明清两朝财政法规之特征:以民欠和亏空为中心》,沈玉慧译,《明代研究》2009年第12期。 3曾小萍:《州县官的银两》,董建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6—246页。范金民:《清代雍正时期江苏赋税钱粮积欠之清查》,《中国经济史研究》2015年第2期。 4曾小萍:《州县官的银两》,第239、240页。 5魏廷珍:《奏查上江一省钱粮折》,雍正五年十一月十九日,宫中档雍正朝奏折,文献编号:402008623,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6噶尔泰:《奏明安徽布政司衙门一应事宜仰祈睿鉴事》,雍正六年五月十日,宫中档雍正朝奏折,文献编号:402008821,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7《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70,《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15册,第90页。 8《清文献通考》卷90《职官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34册,第60页。 9魏廷珍:《奏奉上谕计议各官养廉一件》,雍正七年正月初十日,宫中档雍正朝奏折,文献编号:402008630,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0魏廷珍:《续奏计议各官养廉一件》,雍正七年二月二十二日,宫中档雍正朝奏折,文献编号:402008631,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1《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4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14册,第373页。 12《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88,《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15册,第375页。 13《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81、84,《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15册,第243、302页。 14道光《歙县志》卷6《恤政志》,《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七一四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440—441页。 15曾小萍:《州县官的银两》,第239、240页。 16道光《歙县志》卷6《恤政志》,《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七一四号》,第440—441页。 17噶尔泰:《敕修两淮盐法志》,于浩辑《稀见明清经济史料丛刊》(第1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第1册,第178—182页。 18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52《人物志七》,《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2册,第210页。 19道光《歙县志》卷8《人物志》,《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七一四号》,第1206—1207页。 20许大龄:《清代捐纳制度》,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1950年版,第21页。 21道光《重修仪征县志》卷19《祠祀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45册,第245页。 22道光《重修仪征县志》卷29《选举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45册,第447页。 23刘淼:《清代前期徽州盐商和扬州城市经济的发展》,《安徽史学》1987年第3期。 24王振忠:《清代一个徽州村落的文化与社会变迁——以〈重订潭滨杂志〉为中心》,朱国宏等著《中国社会变迁:反观与前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0页。 25《雍正朝起居注册》,雍正八年六月,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册,第3680页。 26《清高宗实录》卷100“乾隆四年九月上”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册,第513页。 27《雍正朝起居注册》,雍正十二年三月,第5册,第3785页。 28《雍正朝起居注册》,雍正十二年三月,第5册,第3785页。 29黄宾虹:《歙潭渡黄氏先德录》,上海书画出版社、浙江省博物馆编《黄宾虹文集·杂著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版,第447、448页。 30《昭文县香府君、琬府君衣冠墓飨堂记》,雍正《潭渡孝里黄氏族谱》卷五《祖墓》,上海图书馆藏。 31《附祭墓告文》,雍正《潭渡孝里黄氏族谱》卷5《祖墓》,上海图书馆藏。 32《雍正朝起居注册》,雍正六年二月,第5册,第1782页。《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卷170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22册,第837、838页。 33王定安:《两淮盐法志》卷6《王制门》,《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842册,第723页。 34王定安:《两淮盐法志》卷152《杂记门》,《续修四库全书》,第845册,第608页。 35王定安:《两淮盐法志》卷6《王制门》,《续修四库全书》,第842册,第723页。 36王定安:《两淮盐法志》卷1《王制门》,《续修四库全书》,第842册,第624、625页。 37详见曾小萍《州县官的银两》第6章,该部分重点梳理江南清查案,第206—246页。 38伊拉齐:《奏为候上江清查完毕后再往下江清查民欠查追亏空事》,雍正七年闰七月四日,宫中档雍正朝奏折,文献编号:402017706,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39伊拉齐:《奏报清查皖省宁广各属民欠事》,雍正八年三月二十六日,宫中档雍正朝奏折,文献编号:40201714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0噶尔泰:《敕修两淮盐法志》,于浩辑《稀见明清经济史料丛刊》,第1辑第1册,第242页。 41伊拉齐:《奏报清查皖省宁广各属民欠事》,雍正八年三月二十六日,宫中档雍正朝奏折,文献编号:40201714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2伊拉齐:《奏报清查皖省宁广各属民欠事》,雍正八年三月二十六日,宫中档雍正朝奏折,文献编号:40201714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3康熙朝题本与奏折的主要区别在于题本为正式公文,奏折是君臣间的私人通信渠道,奏折不可据为定案,未有法理上的地位。参见刘铮云:《具题与折奏之间:从“改题为奏”看清代奏折制度的发展》,《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44伊拉齐:《奏报清查皖省宁广各属民欠事》,雍正八年三月二十六日,宫中档雍正朝奏折,文献编号:40201714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5史贻直等:《奏为遵旨覆奏事》,雍正八年九月七日,宫中档雍正朝奏折,文献编号:402014484,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6《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89,雍正七年十二月,《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15册,第383页。 47史贻直等:《奏为遵旨覆奏事》,雍正八年九月七日,宫中档雍正朝奏折,文献编号:402014484,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8任梦强等编《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103,雍正九年二月,《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15册,第533页。 49《清代吏治史料·官员管理史料》,线装书局2004年影印本,第46册,第26597页。 50王业键:《清代田赋刍论(1750—1911)》,高风等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42、63—65页。 51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页。 52伊拉齐:《奏为奏闻会同稽查上下两江亏空民欠事》,雍正七年九月十五日,宫中档雍正朝奏折,文献编号:402017709,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53伊拉齐:《奏为奏闻会同稽查上下两江亏空民欠事》,雍正七年九月十五日,宫中档雍正朝奏折,文献编号:402017709,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