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中国史 > 观点 >

明末起义军将领李岩确有其人

http://www.newdu.com 2020-11-12 未知 南凯仁 参加讨论

    明末李自成起义军中有一位著名将领李岩,各种史籍均有不同记载,说他是河南省杞县人,举人或诸生出身。然而,康熙三十二年(1693)成书的《杞县志·李公子辨》则说杞县并无李岩其人。与李岩同时代的郑廉在《豫变纪略》中亦称,自己家居河南省商丘,距杞县仅百余里,知交甚多,且少年时曾经陷入“贼中”,从未听说“贼中有李将军杞县人”。据此,顾诚《李岩质疑》(《历史研究》1978年第5期)由这一结论出发,断定李自成进北京之后一切关于李岩的记载都是不真实的,是地主阶级文人出于对农民军的仇恨而编造出来的,旨在抬高知识分子的地位,以贬低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此论一出,在史学界影响很大,认同者甚多。姚雪垠在小说《李自成》中曾经肯定李岩的存在,后来在《评〈甲申三百年祭〉》(《文汇月刊》1986年第1—3期)中转而认为并无李岩其人。栾星《李岩之谜》(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则论述了李岩故事是如何编造出来的。但是,张国光《关于〈李岩质疑〉的质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2期)、蒋祖缘《李岩不是“子虚乌有”的人物》(《东岳论丛》1984年第6期)、王兴亚《李岩无其人说质疑》(《河南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则提出不同意见。
    最近,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生玺《再论李岩其人——顾诚〈李岩质疑〉辨误》(《文史哲》2020年第5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他认为,我们研究历史,往往以结果为思考前提,颠倒了因果关系;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先有原因而后有结果,我们不能把结果中某些我们需要的东西附会为原因,颠倒因果关系,导致以今律古的宿命论。关于李岩问题即其一例。他指出,必须先抛开《杞县志·李公子辨》和《豫变纪略》说杞县无李岩其人这个前提,从历史事件的源头即李自成进北京后有关李岩的记载开始考察。陈生玺认为,根据李自成进北京后当时人的各种记载,确有李岩其人;从李自成进入北京至逃离,李岩均在北京;李岩谏李自成营救天启张皇后诸事,皆有所本,并非虚构。关于李岩的籍贯,在河南省博爱县发现的《李氏家谱》记载,博爱县唐村人李茂春第四子李信,字岩,生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科考贡生。其叔父李春玉,字精白,以李信(李岩)为嗣子。崇祯十三年(1640),李岩与堂弟李沐参加农民军。崇祯十七年,二人同被李自成冤杀,李岩年三十九岁。“综上所述,李岩确有其人,是没有问题的。”由于李岩在河南省杞县的粮行中经商,其嗣父李春玉字精白,故被误传为明朝兵部尚书李精白。顾诚《李岩质疑》认为明朝兵部尚书李精白之子中并无李岩,并据以否定历史上存在李岩其人,从而造成了对历史事实的误判。
    (南凯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