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高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基本问题探析

http://www.newdu.com 2020-11-16 未知 李芳 参加讨论

    摘 要: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广泛共识,但在具体实践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尚未被完整纳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中,仍存在着教育渠道需进一步拓展、教育对象需继续扩大、教育内容需更加系统、教师教育能力亟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调动等实践层面的不足。进一步发挥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首先需要探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以可能”这一基本问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通过系统学习方能逐步培育,其本身又具有较强的可教性,由于高校具备成熟的教育机制和专业的教育能力,使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可实现性。其次,高校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践载体,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立德树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中,形成“以德为先”的育人导向,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树立大教育观,拓展育人的时空范围,将教育过程贯穿于高校的整个时空范围;充分整合现有课程资源,构建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可教性;“三全”育人
    作者简介:李芳(1983—),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博士,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学。
    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九个坚持’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19LLZD03)的阶段性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2017年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要求“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并要求“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1]党中央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述,经历了从“牢固树立”到“打牢”“积极培育”“铸牢”,再到“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发展。表述的变化体现出党中央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教育要求不断提高。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场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其教育体系中,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必然要求。
    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丰富内涵、实现路径等的探讨已得出了颇具启发性的结论。现有研究多从民族学、社会学等宏观角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进行探究,提出了正确处理差异性和共同性的关系、自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运用到民族工作的各个领域等观点。聚焦教育尤其是高校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则多集中于教育意义与实践路径两方面。学者们充分肯定了学校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如:在所有的社会化媒介中,学校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学校是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知识化教育的社会化途径;[2]大学教育要践行共同体意识,实现知行合一;[3]抓好重点课程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程考核的载体建设;[4]抓实抓细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5]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建设;[6]提升全媒体建设与管理水平,强化全媒体新闻舆论工作;[7]充分发挥民族高等院校的教育职能,铸牢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8]构建校内外多样化的实践途径、开发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共同体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9]综上,现有研究准确抓住了高等教育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远意义,并对实践路径做出了较为具体且有针对性的探讨。但是,仍缺乏对“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以可能”这一基本问题的进一步追问,缺少从高校育人功能与育人规律的角度,对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实现性的理性探索。本研究从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问题出发,结合学校场域的特殊功能,从中观层面分析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规律、内容等,试图回答“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何以可能”这一基本问题,即高校为何能够进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过程,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现状特征: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实践问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现有高校教育体系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尚未被完整纳入“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中,仍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实践问题。
    第一,教育渠道仍需进一步拓展,教育对象仍需继续扩大。思想政治课程是高校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渠道,且思政课教师对学生思想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环节。民族地区高校及民族院校在这方面重视程度更高,除思政课外还开设了“民族政策与民族理论”等特色课程,并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结合在一起。“民族文化进校园”是其重要抓手,也是民族地区高校、民族院校的办学特点,如:突出民族音乐、舞蹈、体育、手工艺等模块的课程与实践活动,成立民族歌舞艺术社团等。但在非民族地区,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除思政课之外,特色课程不突出,其着力点更多是放在预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上,以做好预科学生“混学”“混宿”等管理工作为主。教育过程与教育对象的窄化导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凝聚力、感召力尚未充分体现。
    第二,教育内容需有序整合、进一步增强系统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牵涉知识点较多,学习内容广泛分布在思政课程中。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涵盖本科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硕士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必修),“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任选一科);博士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必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选修)。[10]当前思政课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仍体现得不够,有些内容需要进一步补充、提炼、总结。
    第三,教师教育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调动。一部分教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相对抽象的概念缺乏深入系统学习,对自身的执教能力也不够自信。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不言自明的常识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一些大学生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对待思政课,即上课听老师讲,期末集中背诵复习,缺乏思想内化的过程。如此一来,教师难以清晰、系统、立体地呈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缺乏对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等同于为应付考试的机械识记,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
    由此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在高校教育体系中还有待进一步发挥。改善思政课程、加强实践环节等对症下药的方法,对于提高教育有效性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治标不治本。如何治本?需追问“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以可能”这一基本问题,从高校的教育机制、育人规律出发,抓住大学生的思想成长特点,发挥高校优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高校的育人体系,从而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
    三、可实现性:高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有其成熟的机制
    高校之所以能够参与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过程,其合法性与合理性是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过程、特点以及高校场域的教育机制、能力所决定的。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建立在心理机制上的习得过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情感、态度、评价和认同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总和,[2]是中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观认知。[1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先天自发获得的,而是后天自觉习得的。这构成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是物质与意识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实体形式客观地存在于历史发展进程。在具体社会历史环境中,“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存在反复刺激个体的头脑,个体调动主观感受、知识结构、经验体验,不断修正以往的认识,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赞赏、认可等主观态度。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对物质产生反作用。当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达到峰值时,将会激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践中的重要推动力。
    其次是由感性到理性的心理发展过程。这种心理活动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由初级到高级不断转化升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是由朦胧的感觉产生,进而在具体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凝聚力。通过系统学习对这种力量逐渐认知,能够解释、评价,并形成正面的倾向性,才能达到认同的程度,最终反馈在实践行为层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具有了稳定性。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需要系统学习、自觉建构。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较强可教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铸牢,这构成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条件。可教性是指通过教育的途径,作用于教育对象,达成教育效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较强的可教性,一是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是“可言传”“可意会”的,不应作为常识处理而需深入领会,必须通过系统的教育过程加以阐释;二是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是学习材料与人生体验的结合体,意识的形成具有复杂性,必须经过恰当的教育模式加以有效引导。
    第一,知识的教与学是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丰富内涵的必备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12]可见,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先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概念与内涵,包括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社会基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关系、民族团结的基础地位、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意义,等等。高校大学生有计划地系统学习民族常识、民族历史、民族政策、民族理论等相关知识,有助于形成正确观点,进而获得理性认识能力。
    第二,教育机制的“三维目标”过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现形式、心理机制相匹配。教育机制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递进发展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存在;形成逻辑思维与批判思维,获得理性看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能力;激发同理心,从心理、情感上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最终体现为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两种形式。
    第三,教育教学方式的丰富性、系统性、适切性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概念走向实践。知行合一,是对各级各类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由于大学生群体具备较高水平的行动力与实践力,更应强调理论转化为实践,实践能力同样是需逐渐培养的过程。讲授法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实体全面多层次地输入头脑,为人脑对客观事物加工准备材料。活动课程、校园文化创设、社会实践活动则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多维分析与系统整合。
    (三)高校具备专业的教育机制及教育能力
    高校由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共同构成其特定的场域。高校场域的特殊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场域关系的特定性,即场域中以教师与学生为主体,两大主体基于独立的思想、平等的人格、共同的目标,以教学、合作研究、学术对话为主要交往模式,师生关系以学习与工作相结合为特点。二是场域生活的规范性,即高校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纪律要求、鼓励引导、示范模仿、惩戒警示等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加以规范。三是场域环境的创设性,即通过校园文化、校风、学风等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高校作为教育系统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点,其最大职责在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培养、输出合格人才,以人才为纽带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在现有社会制度、政策体系的框架下,高校能够通过完整的教育教学过程作用于教育对象,引导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其专业的教育机制,表现出强大的能力,发挥出重要作用。
    第一,高校抓住了教育对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黄金时机。大学生正处于关键的思想成长期,民族、国家的概念逐步稳定;其信息搜索能力很强,乐于探知不确定性的前沿领域,同时心态又较为激进,价值体系不稳定、社会实践经验不足,易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尤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处于相对复杂的环境,面临着本民族、中华民族、国家认同“三重”价值的整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对青少年放任不管,他们就容易受错误思想特别是错误的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的影响,有的甚至会走上危害社会、危害国家安全的道路。”[13]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具有系统性、全面性、深刻性影响,应引导他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为维护社会稳定、保卫国家安全的中坚力量。
    第二,高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设了符合教育对象认知特点的思想成长空间,配备了专业引路人,启动了专业教育教学机制。高校具备多学科高水平师资力量,除必修课之外,可开设众多模块的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跨学科选修;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能力优化教材选择、内容组织、教学方式等,可通过系统的课程、生动的实践活动等,浓缩、再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发展的历史情境,引导教育对象产生“感知—体认—理解—认同—践行”的系列心理过程。当代大学生身处远离列强侵略、民族分裂的历史情境,要激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与践行,需由教师合理有效地安排历史回顾、情景模拟、情感体验等教育环节。高校具备了由专业师资队伍整合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活动的条件,并拥有强大的图书馆、实训基地等资源硬件,能够顺利激发大学生的多条感觉认知通道。
    四、实现载体:高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到立德树人的育人体系中
    怎样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这需要尊重教育对象的发展规律,符合教育机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不只局限于课堂、教材,不只局限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而应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为所有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完整纳入到立德树人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中。
    (一)形成“以德为先”的育人导向,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校教师目前的科研量化评价及职务职称晋升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重科研、轻教学”“重专业、轻道德”的负面导向。受较为严格的量化指标束缚,部分高校教师主要精力集中在学术科研上,师生由科研课题结为师徒与同事的关系,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专业知识教授、学术能力训练。这从客观上造成了高校教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重视不足、教育引导功能弱化。因此,必须从扭转育人导向开始,形成“以德为先”的育人导向,将“立德树人”放在先导位置,实现高校科研、学术、教学、管理等工作环节围绕“立德树人”展开。
    高校应着眼于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必须打破科研至上的观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德育内容置于学术能力培养之上。加大师德师风、政治理论素养在教师考核中的比例,强化“课程思政”的观念,加大对教师“全员思政”功能的考核,增加教师承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设计、教学材料开发、实践活动组织、师生谈心谈话交往等评价指标,使教师真正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者。减轻大学生学业论文发表、参与课题等量化考核压力,从理论知识、积极情感、正向价值态度、“亲社会行为”(如团结互助、友好交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等)等方面评价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牢固程度,引导大学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德育发展放在首位,兼顾科研成果、学术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树立大教育观,拓展育人的时空范围
    大教育观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过程贯穿于高校的整个时空场域。所谓大教育观,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面向所有大学生,教育教学活动应建立在相信大学生自我成长能力的基础上,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引导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课堂、实践、生活等一切教育元素中主动汲取营养,改变说教的被动状态。二是育人过程无时空阻隔,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放在“人的培养”体系中,发挥课程课堂主渠道的作用,但不局限于此,秉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渗透于教育过程的各方面。发挥学科优势,突出课程与教学过程的专业性;发挥交往优势,通过“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实践”的嵌入式环境,增进各民族大学生的交流交往交融与共情体验。三是教育系统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不单是一门课、某个名师、某个规章制度可以解决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统筹安排教学、科研、生活、社交、实践、文化、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增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尊重全体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搭建大学生自我管理、参与社会实践、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的线上线下实践平台,提高大学生自组织的管理水平与实践能力,提升大学生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力。发挥大学生学生会、学生社团等自组织的作用,并定期组织培训,使大学生在学校公共事务管理、社团建设、学生矛盾调解、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活动策划组织等实践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增进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了解,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二,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与学的交往深刻影响教育对象的思想。全体教师应承担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职责,努力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师。师生交往的特点决定了“人的培养”可以事半功倍。发挥高校教师专业门类齐全、职业素养高的特点,建立思想导师制,组成学科教师、思政课任课教师、辅导员相配合的团队,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着力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设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学生管理体系。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从课堂到课外、从学术到生活,充分互动、深入交流。教师应在专业课教学中充分挖掘民族团结、“五个认同”等知识点,将有关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的现实案例引入教学过程,运用本学科的科研方法进行分析,在科研辅导、实践活动中通过切合学生心理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并运用自身的思维方式、行为风格感召学生,调动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体验与认同。
    第三,凸显高校组织文化的优势,通过调动隐性因素与显性因素创设教育环境,为大学生实践体验创造条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认识、行为方式产生影响。充分发挥大学在文化理念和人文价值方面的特有优势,整合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通过征文、竞赛、展览、纪录片等方式加大宣传。依托高校聚集的丰富资源,充分协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组织形式多样的体验式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提高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态度与实践能力。通过高校章程、校规、大学生行为准则、教师指导反馈机制、学生自我管理评价机制等多种规范,正面鼓励与负面控制相结合,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状态适时引导。高校可以通过人文环境、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管理模式等创设倡导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生活学习氛围,使大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
    (三)充分整合现有课程资源,构建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
    教育内容是高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关键问题。如何将宏大、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生动,需要通过层次性、体系化的教育内容加以实现。教育内容是教育过程、教育方式的内核,课程课堂主渠道、实践活动、线上学习平台等多种育人方式的核心是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载体服务于教育内容的呈现。同时,教育内容不能脱离现有课程框架,应充分整合现有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资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有条件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模块。本文紧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丰富内涵,提出以下五个模块的教育内容。
    1.以爱国精神为核心的“五个认同”教育
    “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也是教育对象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积极认可态度的体现形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灵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弘扬理性爱国主义精神,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总体安全观等内容,引导大学生维护国家利益,树立建设国家的远大理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以中华文化为切入点,增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是中华民族的标志,体现中华民族所有成员的文化共性;在中国国境范围内,是各民族文化共生的结果,体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成员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以中华文化为纽带的中华民族认同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在此基础上增强“中华民族认同”。高校应在哲学、社会学等课程中,以及在学生文艺社团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引导学生以尊重、欣赏的态度,对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形式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科学的认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以“美美与共”的态度,学习、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以中国革命史为线索,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了解中国共产党党史,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容,呈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历史选择的正确性,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任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增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与信心。
    2.以民族平等为基础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处理民族关系的价值规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民族团结是平等、互助、和谐的思维方式。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律常识、民族政策等课程,引导学生认识到56个民族虽然在人口数量、居住分布、历史跨度、文化积淀、生产方式现代化程度、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政治地位、法律权利、社会福利待遇、人格身份等方面都是平等的。在大学生宿舍管理、文体竞赛、社会实践、学科实习等活动中,加大“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鼓励各民族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以尊重、友善的态度增进交往,激发其民族团结的意愿。在丰富的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传递出民族团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交互性,即56个民族的双向度交往互动,“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而不是某一个民族的单向度努力,不是某一方向另一方的靠拢。
    3.以共享为目标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教育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与有效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开放性、包容性、交流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狭隘、封闭的,而是在全球一体化、人口流动频繁的社会现实中以开放、交流的态度,通过凝聚力促进发展、共享成果。尤其在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为共同理想而共同奋斗,从而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高校是社会的缩影,高度浓缩了师生(教学)、同伴(学习)、同事(科研)、邻里(生活)等多种社会关系。高校在学生生活管理、学习指导等过程中应设法为各民族青少年提供“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融洽环境。在高校嵌入式环境中混学混宿,引导各民族学生在生活上相互关爱、照顾、交流,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鼓励他们在课堂学习、科研团队集体攻关、学术调研等多种学习形式中,通过学科课程、文体活动、主题班队会、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相互帮助、比学赶帮;在社会实践中结成“共事”团队、合作进步。培养文化理解、文化交往的意识,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合作和竞争的关系,以共同进步为目标。
    4.以国籍为标志的国民身份认同教育
    国民身份认同教育是纠偏狭隘民族主义的良方。国民身份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球民族国家话语体系中的体现。民族和主权国家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员,一般都拥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权或者国籍关联在一起的国民公民身份;当今世界仍然处在民族国家时代,一般没有脱离国民身份的公民(无国籍人士、难民等除外)。[14]高校应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法律常识等课程模块,加强对大学生国民身份认同的教育,引导大学生遵守中国法律,积极履行中国国民的义务,以国家利益为重实现自我价值,使大学生对境外敌对势力、宗教极端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民族分裂势力的渗透产生免疫力。通过国民身份认同教育引导海外留学生保持高度的爱国热情,牢记祖国,建设祖国;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尤其是跨境民族大学生正确辨析民族和国家的关系,引导跨境民族首先解决个人与集体、个体与民族、个体与国家、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处理问题,树立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保持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平衡,[15]认识到民族身份意识和国民身份意识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组成部分,从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5.以中国梦为载体的民族使命担当教育
    使命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点,引导大学生主动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必然结果,也是高校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中,“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使命与担当,是新时代重要的目标定位。“中国梦”所表达的内涵是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建设共同家园,建设好国家、发展好民族,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生活。“中国梦”将国家、民族、个人凝聚成为“命运共同体”,将国家最高利益、民族根本利益、个人具体利益结合在一起。高校应通过理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模块,激发学生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结合的志向,引导学生在创造、实现、见证“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6个民族同舟共济,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
    五、余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研究主题。从民族学角度深入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制,构成教育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上述对“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以可能”这一基本问题的分析,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围绕学校功能与育人规律,初步回答了高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可实现性以及实现载体。这构成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育人实践的逻辑起点。同时,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对“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以可能”这一基本问题的追问,从学理层面理直气壮地回答“高校有能力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科学合理的”。明晰教育机制、确立教育理念、构建内容体系之后,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教学就有了血肉和内核。接下来,将面临高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整个教育体系建构的问题以及诸多技术性问题,如:课程设计、实践活动、教育方式选择、网络平台建设、师资培训内容和方向、师生互动交往等。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EB/OL].(2019-10-23)[2020-05-02].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0/23/c_1125142776.htm.
    [2]青觉,赵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嬗变[J].民族教育研究,2018,29(4):5-13.
    [3]蒋文静,祖力亚提·司马义.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及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0(1):13-21.
    [4]钟武耀.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以广西警察学院《民族宗教》为例[J].法制与社会,2020,29(7):186-187.
    [5]刘吉昌,徐润.铸牢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思考——以贵州民族高校大学生情感认知调查为例[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34(1):79-84.
    [6]王新刚.新时代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9,55(21):28-30.
    [7]王秋香.全媒体视域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0,30(1):63-65.
    [8]包银山,王奇昌.民族地区高校推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9,30(4):64-68.
    [9]靳淑梅,朴婷姬.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目标与途径——以延边大学为例[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8,20(6):481-485.
    [10] 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EB/OL].(2018-04-13)[2020-04-1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804/t20180424_334099.html.
    [11]孔亭.试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2):33-40.
    [12]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9-09-27)[2020-03-09].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9/27/c_1125049000.htm.
    [13]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9月28日)[M]//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56.
    [14]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J].民族研究,2018,61(1):1-8.
    [15]李芳.跨境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学校教育探析——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2(1):148-15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