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一是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等多维度认知中华民族;二是从民族复合体、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等多重视角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三是从制度基础、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社会基础、法治基础等多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 键 词: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体理论;多维认知;多重视角;多方铸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民族理论发展研究”(18BGL100)、内蒙古民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项目“内蒙古高校蒙古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研究”(JG2018015)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代宏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工作处助理研究员,博士(内蒙古 通辽 028000);敖日格乐,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北京 10008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维度认知中华民族,多重视角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多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一系列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 一、中华民族的多维认知 (一)一个家庭:中华民族大家庭 习近平总书记用“中华民族大家庭”来形容团结和睦的国内各民族。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讲到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并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象比喻中华民族,①这一比喻一方面揭示了中华民族整体性的独特性质,另一方面又生动地形容出中华民族“一体”与各民族“多元”的内在关系特征。 关于中华民族整体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自古就有的深厚的“大一统”观念,“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②。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多元”是指组成中华民族的各民族,“一体”是指各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因此,中华民族的“一体”包括对中华民族认同及与其相关的国家认同,指代的是历史传统的主线、未来趋势的方向,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多元”包括对本民族认同,指代的是历史运行的要素、未来前行的动力,关系着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这种多元一体辩证关系体现着深刻的辨证、统一的原理和“两点论”和“重点论”哲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比喻,科学阐述了“一”与“多”的辩证关系,并从情感角度、亲情角度突出一个大家庭荣辱与共、共同进退的整体性以及家族成员之间骨肉相连的依存关系,从而有力驳斥了“把多民族当作包袱,把少数民族当作外人”的错误言行,视多民族为财富,多民族的家庭成员以主人翁的姿态在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二)一种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中或长篇幅、大段落论述,或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让我们强烈感受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同时也在世人面前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文化魅力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孕育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对于中华民族度过艰难困苦、凝聚民心起到了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中华文化“天下大同”的理念,使中国自古便成为一个文化包容力、凝聚力极强的国家,中华五千年周而复始上演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和大包容的文化凝聚力合力的结果。 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共同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既包括以儒家文化为基石的汉民族传统文化,还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各民族要协调好本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之间的张力,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在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借鉴中实现对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共同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同本民族文化和认同中华文化二者“并育而不相悖”,也就是说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平等的,每个民族都有认同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权利,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就是56个少数民族和中华民族之间“多元”与“一体”的关系的表现。 中华文化内涵丰富,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凝聚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是各民族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基础。就像儒家文化蕴含着“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的核心思想一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一些少数民族在艰苦的边疆地区和恶劣的生存条件下,秉持着忠信孝亲、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不畏艰苦、自力更生的劳动品质,与人为善、重义守信的社交理念,勤俭节约、保护自然的生活习惯,包容豁达、坚忍不拔的生活态度以及热爱家乡、心系祖国的爱国情感,这些和儒家文化一样,都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 (三)一个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第二次新疆工作会议中提出“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一方面是对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认同,体现在文化上的、客观上的、自觉的认同,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国家制度、社会建设的认同,体现在政治上的、主观上的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原生的自觉的文化认同。中华民族有着深沉的历史文化渊源,这是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生情感纽带,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在这个原生背景下诞生的巨大的历史遗产和政治遗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社会意识来自中华民族几千年社会历史和当下的民族事业发展实际,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坚定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又必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使社会存在于各民族人民的合力作用下,向着民族复兴迈进。因此,不仅需要从精神、文化层面继续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生文化基础,也要充分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社会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在新时代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化为促进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动力。 (四)一种精神: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④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曾发挥过巨大的凝聚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激励下,团结一致致力于现代化建设,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共同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⑤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爱国主义一直是各个时代主旋律,经过五千年的沧桑沉淀,在新时代成为把我国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激励13亿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对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来说,爱国是本分,是责任,特别是面对当今错综复杂的现代性和全球化形势,各种思潮万象丛生,人们对于民族和国家的归属感诉求更加强烈,只有时刻将爱国主义融入骨子里,才能牢牢把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和民族团结的生命线,才不至于在全球化和现代性的浪潮中失去根基。 (五)一个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参观《复兴之路》时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⑥此后,在习近平的一系列讲话中,全面阐释了这一梦想理论,中国梦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中国梦的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⑦这一伟大梦想,绝非哪个单一民族的梦想,而是全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共有梦想,这一复兴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复兴,是整体中华民族的复兴,是规约着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最大公约数。要实现这一梦想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⑧,同时,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⑨同时,党的十九大还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⑩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是理想信念层面的目标引领,又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旨在整合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同时也是在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正在崛起、正致力于实现伟大复兴发展目标的中国声音。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在顶层设计上通过科学阐述中华民族以上几个关键要素,使中华民族的内涵日趋科学和完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勾勒出一幅关于中华民族的五位一体的大写意: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传统文化,存在形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重要表征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突出特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重视角 (一)民族复合体:各民族共同组成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11)。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复合体,不像单一实体民族那样与生俱来就有同民族的共同特征,其形成经历了中国古代各王朝两千多年的统一和分裂,像个稳定的三角体一样,底座是多个具有本民族认同的单一的民族,各民族自发或被动的联合,在上一端完成了更高一层次的再一次集体认同,形成了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具有在地域、语言、文化、意识等方面都可以作为共同体边界的符号,具有共同体的相似特征。共同体的相似特征或外在标识影响对主体的认同感。西方族群理论原生论代表学者赫尔德(Herder)和费希特(Fichte)等人认为人类本质上归属于某种特定的族群共同体,这些共同体可以由语言、血缘、地域、宗教等要素构成,这些因素可以作为族界标识用来决定或者表达自己身份的,也可以指示或指明群体成员身份,语言是最常见的个人认同的符号。在长期的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原民族和边疆少数民族在不断的战争与和平时期的更替中,进行着不间断的交往交流,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并具有一些共同特征,比如中国版图的共同地域、共同使用的汉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象征的文化,在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质,这些符号也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内在动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符号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56个民族在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中、在共同缔造的伟大祖国中、在共同孕育的中华文化下、在共同的现实利益之上、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结构中、在共同坚守的共同梦想下,汇聚成了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等多个维度上的共同体的有机统一体。 (二)政治共同体:各民族共同缔造 民族的政治性与文化性的兼具性使其必然成为全球化时代文明交往、文明对话的重要主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国家内部是民族团结进步的载体,在世界范围内,作为国家层面的民族共同体,也是中国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各文明交往的重要主体。“中华民族”是近代中国才出现的新概念,诞生于20世纪初的1902年,特别是清王朝覆灭之后,内忧外患的中国逐渐发展起来的兼具政治和文化符号意义的一种集体观念。中华民族,从最初指称“汉族”单一民族到后来指称中华大地内包括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内的所有民族的总称,成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最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动员力的概念和称呼。随着中国共产党对民族问题越发深刻的认识以及民族理论和政策的日趋成熟,这一最初符号性质的中华民族概念逐渐被明确地确立下来。中国共产党明确强调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推进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发展。 在这一进程中,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也日渐清晰,中华民族在国内既是由各个具有不同历史文化的民族组成的复合型民族,在对外交往上,中华民族又是一个代表中国的整体性的民族,这种双重含义的中华民族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现着民族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张力,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所包含的本民族和中华民族双重认同来说,又体现着情感和理智的冲突与融合。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进程,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是内涵及其丰富的现代民族认同过程,无不体现着某种现代性的政治韵味,可见,中华民族是一个带有强烈政治意蕴的概念,既需要用民族视角认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也需要用国家视角审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国家形式的民族与其所依托的现代主权国家一道,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经济共同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原则的最终目的,符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本质的要求,对于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如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不发展,社会不进步,就没有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和整个中国的繁荣昌盛,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经济共同体。这一经济共同体的发展既要考虑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又要考虑中华民族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关系,要以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为出发点,融合各民族利益,促进民族政策向更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的发展。这就要求,一方面,对内要推进各民族之间的均等分配利益,维护各民族和谐平等的民族关系,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维护世界各民族和平与发展的格局。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相比发达的沿海和东部地区,一直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尽管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等战略举措,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已经获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相对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在民族领域的体现,就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充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12)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能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直接关系新时代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局。 因此,不管是从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上看,还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来看,中华民族都是基于共同现实利益之上的经济共同体,其中某一个民族的发展与否,都关系着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的大局。 (四)文化共同体: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结构之上的共同体,凝聚了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有容乃大”的智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在历史的长久发展中形成的心理归属上、相互理解上的认同感,体现着对于和平与自由的渴求以及对未来世界“和合”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13)这些论断阐明了中华文化是包含了56个民族文化的集体智慧,中国的56个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共同创造和发展了中华文化。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形铸了中华民族这一文化共同体。在这个共有精神家园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渊源,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是思想精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梦想。具体来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是民族平等团结,中华文化在当代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核心思想是爱国主义,中华民族梦想的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些都是基于中华民族这一民族复合体而体现出的意识、精神等思想层面上的内容,因此可以说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中国梦而建立起来共有精神家园的同心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这个同心圆的最大圆、最大公约数,中国梦是这个同心圆的圆心。 (五)命运共同体:各民族荣辱与共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14)所谓的命运共同体,是在历史之道、现实之局、未来之势上都共担相同使命、共建相同事业、共享相同成果,也即是建立在共同的历史渊源、共同的现实利益和共同的未来愿景之上的荣辱与共的共同体,体现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的相统一的特点。在历史进程中,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多数时期是在统一的王朝内,在大一统的观念下几十个民族共处共生,特别是在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共处共生而成为多元一体共同体的中华民族,经历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逐渐由自在走向自觉,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命运共同体。在现实格局下,中华民族对内是56个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育中华文化、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对外是中华民族与世界民族交往、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命运共同体。在未来之势上,中华民族承载着各民族的前途和希望,各民族的命运都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命运息息相关,是共圆伟大中国梦、共同实现伟大复兴的命运共同体。因此,无论是历史之道、现实之思还是未来之势,不管是在国家内部发展上,还是国际对外交往上,中华民族无疑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方铸牢 (一)制度基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大国,一直在探索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之路,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创举性的制度。这一制度是我国的四大基本民主制度之一,是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的结合、民族因素和地域因素的结合。环顾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则一直都处在动态的探索过程中,但是大体上都趋于“一体化”“熔炉”、多元文化主义等等。所谓“一体化”就是不承认少数民族权利、强调国民待遇的相同,无差别地对待国家内的所有少数民族,不承认少数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所谓“熔炉”政策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共冶一炉”模式,即通过强迫性的民族同化政策来实现不区分民族的国民一体性;所谓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是在上述同化性质的政策导致的失败后,缘起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典型的移民国家所采取的承认民族多样性的政策,但是这种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也没有在西方国家发挥稳定的作用,因为其助长了社会分裂的分离主义效果。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同于苏联曾经的联邦制、西方的民族自治等制度和“一体化”“熔炉”、多元文化主义等政策,它植根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实情,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一样,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既不单纯强调多元主义,又充分在保持中华民族整体性基础上给予少数民族平等的地位和优待,体现的不是民族分立,而是民族合作,(15)可以说,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成功政策之一,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国“天下一统”“因俗而治”“和而不同”的传统政治智慧不谋而合,(16)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有效的制度保障。在新时代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挥这项制度强大的生命力,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一”与“多”、普遍性与多样性、国家治理和民族事务治理、保护公民权利和尊重民族差异之间的张力,继续发挥这项制度强大的生命力。 (二)物质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注重发挥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这种“认知表象”作用,更要提供给共同体成员实实在在的利益,促成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形成,既发挥情感性的因素,又发挥理性的作用,因为利益驱使是人的本能,这对于自我民族的选择和认同也不例外,当群体成员基于某种利益的共识达成了民族认同的一致性,反过来会强化语言、地域、共同历史文化等这些社会结构和表象作为用以区分民族的边界,以证明这样的划分是最正确的,民族认同在这样理性和感性的互动中愈发巩固。 2015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民委一份简报上批示,“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17),后来在多种场合中,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这一思想。因此,在决胜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要着眼于民族地区的特殊困难和问题,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三个积极性,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发挥好共建“一带一路”的引领作用:一是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力度,注重提升民族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二是推动乡村振兴与民族地区扶贫相结合,将民族地区的“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三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提升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将其转变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四是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实现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总之,要把实现民族地区发展落实到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民族团结上,推动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进步,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三)思想基础:“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8)。既重视物质力量又重视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物质层面的问题主要靠增强物质力量来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主要靠增强精神力量来解决。民族工作作为既见物又见人的工作,精神力量的作用至关重要,社会进步既需要各民族多元化的发展,也需要统一的精神力量作为统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力量就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是政治意识上要加强“五个认同”,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文化认同不是要“去政治化”的认同,而应该在加强文化认同之前,首先要强调政治认同,核心就是要增强“五个认同”,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是要在各民族心中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牢把握民族团结这一生命线。少数民族具有天然的对民族的归属意识,要注重协调统一本民族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民族之间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和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原生动力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对中华文化同质化的国民教育,同时也需要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进而实现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共同认同。反过来,还要注重汲取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象征符号或元素,打造少数民族文化精品。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精髓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升华,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新时代,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将最高价值理念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对外交往上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华民族故事,讲好各民族故事,展现中华民族持久魅力。 (四)社会基础:“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交往和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在新时代民族关系表现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各民族对彼此之间以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不断增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但在微观上,受自然、人文、经济等多重因素影响,或是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一些国家公共服务和市场经济力量不能全面覆盖,或是民族偏远地区的自然闭塞,尚有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与其他群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文化、经济、生活、心理上的隔阂。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少数民族群体走向城市,这些自发迁移进城的少数民族人口往往聚族而居,形成小的新的互帮互助的居住格局,这种聚居形式使他们更难以融入迁入地社会与当地民众之间,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新时代要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19)。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一是要从多民族聚居区域的民族交往出发,创新乡村民族地区的治理体系,同时抓好社区在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作用,推动构建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环境;二是要推进双语教育,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载体,为各民族搭建语言沟通和日常交往桥梁;三是要切实保障散杂居和城市地区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感情,注重从微观上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某一社区或乡村的区域共同体,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可靠场域、情感依托和多元载体。 (五)法治基础:“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20)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顶层设计,给我们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我们要站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高度,一是要运用法律手段、运用法治思维,依法做好民族区域自治工作,将民族事务纳入法治轨道,将维护各民族团结、保护各民族合法权益等纳入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之中,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要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嵌入式立法,稳步做好各类民族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工作,为民族事务治理全面提供法律准绳;三是要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武器依法严厉打击“三股势力”,依法坚决反对影响我国民族团结的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或地方)民族主义,依法坚决纠正和杜绝一切民族偏见和民族歧视的言行。 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做重要讲话》,载《人民日报》2014年9月29日。 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京举行 习近平做重要讲话》,载《人民日报》2014年9月29日。 ③《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要点解读》,载《新华时政》2014年5月31日。 ④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 ⑤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9年5月1日。 ⑥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交出版社,2014年版,第36页。 ⑦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交出版社,2014年版,第36页。 ⑧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交出版社,2014年版,第39~40页。 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⑩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1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 (12)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 (13)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 (14)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版,第26页。 (15)王希恩:《20世纪的的中国民族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32页。 (16)郝时远:《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民族问题》,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97页。 (17)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少数民族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来源: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612/c40531-29333825.html。 (18)王正伟:《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载《求是》2014年第20期。 (19)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 (20)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