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名园之考,睹物思人

http://www.newdu.com 2021-03-20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北京海淀在商末西周时,隶属于蓟。随着朝代的更迭和建制的变更,辽、金、元、明、清五代,海淀遂成为畿辅之地。千百年来,历代帝王贵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都钟情于此。尤其是清朝,在这里修建了大规模的园林建筑,其中包括著名的以“三山五园”(畅春园、圆明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即颐和园)为中心的皇家园林、皇家御园、私家园林以及寺庙园林。然历史不断地演进,京西园林也历经盛衰,时至今日,或闲置损毁、或名称更迭、或咸遭涂炭……即使是保留到今日的仅剩下的部分园林,除了三山五园外,其他的园林我们知之甚少,有些甚至未曾听过,更不用说以讹传讹、移花接木了。张宝章先生数十年倾心于京西古典园林的研究,翻阅大量史料,并多次实地考证,终将京西古典园林真貌呈现于人。《京西名园》系列丛书的出版,便是最好的佐证。
    诗词围城 书海寻宝
    张宝章先生,79岁,原海淀区政协主席、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先生自1958年来到海淀起,就一直从事宣传、文教和政协工作。数十年来,先生一边从事行政工作,一边对京西历史文化倾注了持续不断的关注。为了能还原京西园林的历史真貌,先生花费十几年时间阅读了大量清代官方和其他重要文献,如《清实录》、《起居注》、《大清会典事例》、奏折以及《清史稿》等。此外。还重点研究了清代出版的相关诗文著作,特别是园主人撰写的材料,海淀区文联主席卫汉青告诉记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张宝章先生编撰的京西文史著作有几十本之多!开辟了京西园林研究的新途径。自2006年起,张宝章先生前后出版了《京西名园》和《京西名园记盛》两部书,通过对京西园林的沿革变迁的研究,描述出了海淀区历史发展的一个横断面。2011年8月,记者闻讯先生又发新书《京西名园寻踪》,为能与先生谋面,记者赶到了先生新书出版座谈会现场。这三本书籍的问世,也许并不会引起常人的关注。但实际的境况是:一边是一堆零碎散乱的历史尘埃,一边是一位耄耋之年的退休老干部。最为可贵的是,《京西名园寻踪》继前两本书后,又纳入了数十个京西重要园林。其中有对一些不准确说法的辨析纠正,有对尘封已久的一些园林的挖掘考证,还有对一些前人从未研究过的园林的探索考证。先生说:“京西的园子中有很多被人忽视,从未有人去做系统的研究,而这些园子又非常重要。比如说交辉园,这个园子是什么样的,它的传承关系如何,根本找不到成熟的资料。在研究这个园子的时候,我首先找园主人的诗文集,找到以后发现果真有记载。交辉园是怡亲王允祥的园子。后来他的儿子弘晓继承亲王。弘晓有一本文集和一本诗集,那里面有几篇文章是写这个园子的。根据这些诗文,你就知道园子里面有什么东西。比方说园子里面有一个亭子,叫流杯亭。弘晓写了一篇《流杯亭记》,其文道:‘流杯亭者,王考仿曲水之宴而为之也。……每春夏之交,风日清朗,公余偶于此与诸文士觞咏赋诗,岁不过一二焉。’这段文字就写明了流杯亭的建造初衷是允祥为在上巳日邀友人修禊,仿古人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后来,流杯亭又被地震震歪了,又重新修葺,这些在文章中都有描写。”类似于交辉园这样的园林,张宝章先生都是在书海里面挖掘出来的资料,再根据资料进行实地考察得出的结果,有理有据,有事有典,甚为宝贵。在先生的这篇文章问世后,法国的一位研究圆明园的华人,从法国回来后还特意要去先生家拜访,欲求这篇文章。清华大学圆明园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教授郭黛姮,听说这篇文章后,也激动不已,特地向先生求此文。《京西名园寻踪》还破解了“好山园”之谜,推断出礼王园的真实建立年代,等等。标新立异,见解独到。正如曹雪芹纪念馆的樊志斌先生说的:要谈中国的古典园林,就不能不提到三山五园;要谈三山五园,就不能不说到张宝章先生。
    融人入史 生灵鲜活
    在拿到书后,我本想粗读一遍,了解概况。而读着读着,却不由自主地沉浸在书中。这本书,在园林的考究中介入了大量人的活动,皇室内外、王公大臣、建筑工匠等等,尤其是结合园林讲述了园主人的许多传奇故事,活灵活现,十分精彩,颇具文学价值。如先生写曹雪芹香山故居,就通过曹家的仕途曲折和几次搬迁,讲述了曹雪芹家室的兴衰历程。还通过对曹雪芹故居及当时社会历史环境的描写,让我们了解了《红楼梦》,知道了《红楼梦》中大观园的重要原型之一就是圆明园。曹雪芹还将故居所在地香山一带的寺名搬进《红楼梦》,静明园的天齐庙、水月庵,成府的刚丙庙,四王府和万泉庄的三教庵等,不胜枚举。书中还介绍了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流露出了极其浓重的反皇权思想,对封建社会和皇权进行大胆披露。乾隆帝大规模修建西郊园林,六次南巡,耗费国库无数银两,被虐称为“散财童子”。曹雪芹还借黛玉之口表达出了自己的心声。如第十六回中林黛玉接受贾宝玉转赠给她的“圣上”赐给北静王的“蕶苓香串”,还直骂“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点明了“圣上”是臭男人!有时简直是对乾隆皇帝指名道姓地表示轻蔑。第四十六回鸳鸯拒绝做人侍妾,向贾母等人哭诉:“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好一个“宝皇帝”!原来弘历登极前,被奉为和硕宝亲王,当了皇帝不就是“宝”皇帝吗?曹雪芹在这里一点都不避讳,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巧妙的艺术表现才能!在曹雪芹之外,书中还介绍了主持编纂我国最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的陈梦雷、建筑世家样式雷、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清代第一女词人顾太清等,篇篇精彩。这样一本三百余页的书籍,纵向地反映出了清代在京西大规模建设园林对海淀的建设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于今日,这些园林建筑也为海淀风景旅游奠定了空间基础和物质基础,还吸引了众多教育家纷至沓来,在此选择校址(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使海淀成为全国高等院校最为集中的地区。人才的集中,当然也为后来的科技领先奠定了基础。《京西名园》系列丛书不仅是对京西园林的解读,更是一部海淀的发展史。当然,创作过程中的艰辛,我们无法得知。先生只是笑呵呵地说:“我不但不累,反而很快乐!”当然,海淀区也好,北京也好,乃至全中国、全世界,都有很多历史和文化的盲点。而“现在的高等院校学生或者教授等专门做研究的,不一定会下这个苦功夫去钻研,他们得不偿失。在我来说,发现一首诗,就高兴好几天。”张宝章先生说。这样的一位老人,对历史文化如此情有独钟。如果说他的血液里流的都是文化和历史那有些夸张,但他用手中的那支笔勾勒出了历史兴衰的真相却是不争的事实。先生说,只要身体许可,他还会继续挖掘。但要写就写新材料,一般重复别人或者归纳别人的材料他是不会写的。这样的工作还有余地,还没有完。
    * 感谢作者授权,转发请联系作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