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拜讀楊先雲先生大作《虎溪山漢簡〈築〉篇復原——與馬王堆漢墓帛書〈築(二)〉篇對讀》(簡帛網,2021-03-07),[1]獲益匪淺。無巧不成書,筆者也於3月7日晚完成《築》篇的編聯,編聯結果與楊氏基本相同,只是第二組六月120+131+163中,筆者未編入簡163;另還有部分標點不同。標點之異,拜讀楊文自覺當從楊文,毋庸贅述。筆者的編聯主要是梳理簡文內部邏輯,排比對照,並未與馬王堆帛書相關內容對讀。與楊文所編聯的結果不謀而合,實屬慶幸,然偶得之。另外,筆者還留意到一組記錄天罡地武、天文地楘徙行的簡文可進行編聯,且有可能與《築》篇相關。茲將相關簡文移錄如下:[2] (1)〼□子從子徙丑從丑徙寅從寅徙卯從卯徙辰從辰135 (2)□□□□□□□□□□□□□□□□□□□亥從亥徙子從子徙丑從丑徙寅●天文地楘所謂右136 (3)行者從申徙酉從酉徙□……〼137 (4)〼□午徙未從未徙申138 (5)□□月徙一支十二月而卒●天罡地武所□□□□者從寅徙卯從卯徙辰從辰徙巳從巳徙午從午徙未從139 (6)●築宫室所□天罡地武天文地楘四月天罡地武并在寅天文地楘并在申皆右行天罡天文月徙一支地武140 簡140於簡首著墨丁,言及“築宮室”且又有總論天罡地武、天文地楘之語,極有可能是首句;而其它兩個墨丁所在處分述“天罡地武”“天文地楘”,應該分列其後。首句說天罡地武、天文地楘均“月徙一支”,則右行的地支數量均應是十二,而據已知明確的徙行順序可知,天罡地武、天文地楘是按地支順序順次右行。徙行順序既定,則簡137、135和138的順序可定。據此,我們將6枚簡編聯並標點如下: ●築宫室所□天罡地武天文地楘。四月天罡地武并在寅,天文地楘并在申,皆右行。天罡天文月徙一支,地武140□□月徙一支,十二月而卒。●天罡地武所□□□□者,從寅徙卯、從卯徙辰、從辰徙巳、從巳徙午、從午徙未、從139□□□□□□□□□□□□□□□□□□□亥、從亥徙子、從子徙丑、從丑徙寅。●天文地楘所謂右136行者,從申徙酉、從酉徙戌……〼137〼□子、從子徙丑、從丑徙寅、從寅徙卯、從卯徙辰、從辰135〼從午徙未、從未徙申。138 可見,按照前文分析的順序編聯後,文意基本順暢。簡文中另有幾處需說明: 一、簡139起首未釋二字,據文意可知當是“地楘”。驗之圖版,第二字右上角的“攴”殘形隱約可見,可知所補“地楘”二字當無誤。 二、簡139中的“天罡地武所□□□□者”,整理者認為未釋之字有4個,據簡140中的“四月天罡地武并在寅,天文地楘并在申,皆右行”可知未釋之字只有3字,即“謂右行”。 三、簡136上半段殘損嚴重,整理者認為有19字。編聯後據文意可知當是“未徙申、從申徙酉、從酉徙戌、從戌徙”,只有14字。筆者懷疑書手由於連續書寫了多次“從某徙某”,一時疏忽而抄重了一次。[3]因此,筆者認為此處原本應是18字,而整理者據墨跡及書寫空間推測有19字,十分接近。 四、簡140原釋“四月”之“四”,圖版較模糊,如下圖: 細審圖版,此字似“四”似“正”。編聯排佈整個《築》篇簡文,可知缺少正月和七月的記載。而楊先云先生據馬王堆帛書《築(二)》“端月”對讀,所構擬出的正月“天罡地武並寅……天文地楘並申”, [4]與簡140中的“天罡地武并在寅,天文地楘并在申”正相符。因此,筆者懷疑簡140中的“四月”或是“正月”之誤。 若筆者將簡140中“四”字改釋為“正”是正確的,那麼簡140+139+136+137+135+138應該就可以與其他諸月編聯在一起。“正月”所在的140+139+136+137+135+138簡首著墨丁,提及“築宮室”並且詳列了天罡地武、天文地楘詳細的徙行順序,應當看作第一組簡,排在開頭,之後順次編排二月、三月、四月至十二月。據整理者,虎溪山一號漢墓主吳陽,是長沙國第二代長沙王吳臣之子。吳陽於高后元年(前187)受封沅陵侯國,死於文帝後元二年(前162年)。吳陽墓中的這一冊《築》以“正月”居首,顯然與史籍中武帝時作《太初曆》以正月為歲首的記載不同,原因何在?看來還需要進一步深究。 最後,筆者將簡140+139+136+137+135+138中補足殘字缺字、刪去衍文、改釋誤字後的釋文重新錄寫如下: ●築宫室所□天罡地武天文地楘。正月天罡地武并在寅、天文地楘并在申,皆右行。天罡天文月徙一支,地武140地楘月徙一支,十二月而卒。●天罡地武所謂右行者,從寅徙卯、從卯徙辰、從辰徙巳、從巳徙午、從午徙未、從139未徙申、從申徙酉、從酉徙戌、從戌徙亥、從亥徙子、從子徙丑、從丑徙寅。●天文地楘所謂右136行者,從申徙酉、從酉徙戌……〼137〼□子、從子徙丑、從丑徙寅、從寅徙卯、從卯徙辰、從辰135〼從午徙未、從未徙申。138 [1]楊先雲《虎溪山漢簡〈築〉篇復原——與馬王堆漢墓帛書〈築(二)〉篇對讀》,簡帛網2020-3-7,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643#_edn33。 [2]文中所引虎溪山漢簡釋文均來自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沅陵虎溪山一號漢墓》,文物出版社2020年。 [3]虎溪山漢簡中的脫文、衍文、誤書的情況很常見,筆者目力所及至少有10餘處。 [4]裘錫圭《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伍)》,中華書局2014年。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1年3月8日16:1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