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四告》簡27“殷”字寫作“ ”,相關簡文如下(釋文均用寬式,下同): 是恭厥明型,知厥若否,用克恭皇天,達 受大命。[1] 整理者指出:“達殷,原作‘ ’ 字形抄訛。《書·顧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奠麗陳教,則肄肄不違,用克達殷集大命’。” [2] 整理者指出簡27的“殷”字字形抄訛,推想應該是注意到此字與楚簡中常見的寫法不類,但可能限於篇幅和體例等原因未及詳說。因此我們嘗試對此字作一點補充說明。 此前,黃一村先生認爲“ ”可分析爲从“衣”聲从“攴”,因“衣”、“殷”常相通而糅合了二字的字形。[3]“衣”作偏旁,見於《四告》簡22的“被”,寫作“ ”,其左邊“衣”旁與簡27“殷”字的左旁的差異還是比較明顯,而且目前所見戰國文字中的“衣”及從“衣”之字尚未見有寫作簡27“殷”字的左旁之形的,因此恐難說簡27的殷字從“衣”。 我們認爲,“ ”釋“殷”不誤,這種寫法應當是沿襲了西周金文的“殷”字形體。已經有不少學者指出清華簡中的一些字形有“存古”現象,保留了一些殷商和西周時期古老字形的形體特徵。[4]《四告》簡27的“殷”字也屬於此類情況。 西周金文中“殷”字的相關字形如下: | 弔夨方鼎·西周早期·《文物》2001年第8期 | | 殷簋甲·西周中期·《考古與文物》1986年第4期 | | 虢弔作弔殷㝅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