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今注本二十四史”的人文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21-11-08 中国文化报 金坚范 参加讨论

    “二十四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明代灭亡的历史,如同百科全书,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古今之流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向读者展现了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历史画卷。
    1994年,中华文化促进会启动了“今注本二十四史”(简称“今注本”)编纂出版工程。然而,因工程浩大,经费筹措几度陷入困顿,一路风风雨雨,跌宕起伏,可谓万事曲成。经300多位历史学家锲而不舍,终于出版了《今注本三国志》《今注本宋书》《今注本南齐书》等13部史书。余下的书稿,将在2024年底前全部出版。
    “今注本”总字数近1.3亿,集思想性、历史性、综合性、研究性于一身,成为人们研究和了解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桥梁。这部鸿篇巨制的出版,引起人们对一些历史、文化问题作更深入的思考。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只有中国没有像其他古代文明“失落”在历史深处,是唯一一个没有出现断层的文化实体。没有中断的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点。
    慎终追远、以史为鉴是中华文化的特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之所以能硕果仅存,与中华民族始终重视历史、重视历史记述有直接的关系。《易传》有言:“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即通过学习历史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培养自己的器识。我国从夏朝起,即有专门的史官,他们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历史学家。此后官方和民间的历史学家,代有传人,星光熠熠。“后朝修前朝史”,在历史的演变中,约定俗成为“兴亡继绝”的传统。可见,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史学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史学是文明的载体,史学没有中断,文明就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民族深知“守其根”的重要性。清代学者龚自珍研究历史时讲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是一个民族、国家赖以存在的核心文化力。历史的记述起着承载民族历史记忆、建构民族文化认同的作用。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支撑点,不是金钱和权力,而是他们所拥有的历史文化。想要一个国家灭亡,就要先让这个国家没有历史文化支撑。人唯其所爱而奋斗牺牲,而凡其所爱,必其所知,因此,所爱的前提和基础是认识和了解,必先认识乃生情感。一个不懂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人,热爱祖国、民族自尊、文化自信便无从谈起。
    中国人信仰历史,而非宗教。究其文化根源,重视的不是神,而是历史舞台上的人,无论是居于庙堂之高的帝王将相,还是处于江湖之远的贩夫走卒。历史是人创造的,是先人创造的。所以中国人以历史为本,本质上体现了“远神近人”的人本信仰。早在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天道很远,人很近,所以神和天的世界不用否定也不用太关心,要把精神关注在人世和人文。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不同于以宗教为其标志的文明。在宗教文明下,困惑时往往求助神,而中国则崇拜祖宗。
    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是其重要的文化特征。由此,我们也可从中窥见中国文化的深层肌理,那就是不靠外在的神或造物主,而是靠人道德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
    学习历史,固然可使人“发思古之幽情”,对民族的历史怀有“温情和敬意”,更重要的是追求“鉴”之智慧。近代以来,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备受欺凌的国家,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靠的是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培育了这些优秀品格。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如同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所言,与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相比,中国历史文化历久不衰、绵延不绝,其悠久、无间断的历史与详密丰富的史学,就是我们的个性、特殊性的一大表现。中国文化特色和历史特色,是中国特色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一定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的。离开了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滋养的现代化,就难以称为具有中国特色了。
    世局如棋,千变万化,但人性的善良与丑恶,亘古不变。今人面临的境遇,与古人面临的境遇,虽表现形式不同,实质上有相似之处,所以有“历史何其相似乃尔”的名言传世。古人处理困境、应对变局的成败得失,都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善者固吾师,不善者亦吾师。”(王阳明语)从挫折和失败中吸取教训更为深刻,从而可以避免错误一犯再犯。
    对于如何“以史为鉴”,我们的先人有很好的论述。“所过者化,所存者神”(孟子)。历史事件,不管有多么威武雄壮,终会有偃旗息鼓的一日。历史人物,不管多么叱咤风云,也终会有寿终正寝的时刻。但历史事件和人物所蕴含或体现的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仍会影响当今与未来。神者,伸也,能伸展,能再创。神性,值得人们再记忆、再经验、再创造,具有生命力,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精神资产。
    《易传》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人文关怀,这些都不是一招一式有形的东西,但对一切事物起着主导的、根本性的决定作用。所以,“以史为鉴”并不只是为了掌握历史知识,而是要把握文化精神,也就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所倡导的“抽象继承”。被马克思、恩格斯誉为“英国唯物主义的真正始祖”的弗兰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毛泽东同志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也强调“读历史是智慧的事”。
    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概念,就一个字——“道”。在中国文化史上,老子是第一个对“道”作深入研究的学者。“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的这一句话,显示了儒家对道追求的热情。闻道,是中国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目标。对中国文化而言,唯有与“道”为一,才能达到智慧之境。
    古人说:盐化于水,盐已无形,而仍在水中;且每一滴水中,皆有盐在。如果历史是一条大河,哲学科学所谈的“道”就是溶于水的盐,不必有形,不必可见,却始终存在,且无所不在。道是抽象的,饮者知咸,却不辨何者为盐,何者为水。我们要化隐为显,从历史的事件和人物身上把“道”抽绎出来,好比从盐水中把盐提炼出来。
    中华文化历经劫难,终能复兴,一个“时”字值得深思。孟子称孔子为圣之时者。《彖传》多处强调“时大矣哉”!《随卦·彖》更宣称:“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哉。”天下万事万物皆随时变化,人必须务实活在当下,这种智慧太重要了。
    《周易》虽被尊为五经之首,但我们祖先很伟大,在总括易道时不忘提醒人们:“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经典的可贵之处,不是金科玉律,不是教条,而在于启发灵感和创意。要根据时间、地点和条件变化来处理问题,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与时俱进。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在这里,“绲”与“混”通,混淆的意思。这是说,借鉴历史经验固然重要,但不宜简单机械照搬,因为“古”与“今”“未必尽同”,时间不同,其他要素也随之变化了。以成就功业作为原则,“古”“今”怎可混淆不分?
    当然,史学研究只能不断地逼近历史原貌,任何史书不可能百分之百复原历史真相。史学是对过往事件和人物的记载,但史学家是活生生的人,不可能摆脱其所处时代和自己立场的影响,而记载也是诠释,且任何解释都有主观成分,即创意或想象。钱钟书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评论:“史家追求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管锥编》)。
    伟大如司马迁也不能例外。鲁迅先生曾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赞扬《史记》,就暗含着司马迁使用了文学渲染的手法,使历史变得并不实在。孔子早就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饰过度就成“史”了。
    钱穆先生在其《国史大纲》扉页上写下这样一段话:一个国家,凡是“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着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和敬意”的人数越多,则这个国家向前发展之希望越大。当然,中华文明不是独立于世存在的,切不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所以除了具有“思接千载”深邃的历史眼光,还应有“视通万里”放眼世界的视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