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杨利慧]从“民俗教育”到“非遗教育”——中国非遗教育的本土实践之路(4)

http://www.newdu.com 2021-11-10 中国民俗学网 杨利慧 参加讨论

    四、21世纪以来北师大的“非遗教育”
    以上述历史发展脉络为背景,本节将探讨21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非遗保护工程,以及因之而日益得到强调的“非遗教育”与北师大以往的民俗教育之间的延续性及其带来的新变化。
    “非遗教育”一词目前在中文语境中已普遍使用,但用法较为随意,含义也较模糊,缺乏明确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约》第二条界定“保护”这一关键词时指出:“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来促使非遗传承是保护非遗的重要措施;第十四条在论及“教育、宣传和能力培养”时对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又做了稍具体的说明:“各缔约国应竭力采取种种必要的手段,以便:(a)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主要通过:(i)向公众,尤其是向青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ii)有关社区和群体的具体的教育和培训计划;(iii)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管理和科研方面的能力培养活动;(iv)非正规的知识传播手段。(b)不断向公众宣传对这种遗产造成的威胁以及根据本公约所开展的活动。(c)促进保护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的自然场所和纪念地点的教育。”
    笔者有关“非遗教育”的界定,便是综合了上述论述中的核心观念得出的。一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保护理念进入我国,始于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4年,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成为最早加入该公约的国家之一,非遗保护工作在我国迅速全面展开,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教科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这项工作的快速发展也对作为国内民俗学重镇的北师大产生了极大影响。
    2002年钟敬文先生去世后,北师大的民俗学学科从机构设置到人员归属陆续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尽管如此,迄今北师大的民俗教育总体格局仍然是对钟敬文时代民俗学学科建设的继承和发展。在文学院,通过自主设置民间文学二级学科,为整合和凝聚相关教学科研力量、继续推进学科建设创造了便利条件;同时,“民间文学概论”一直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钟敬文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依然是主要教材。目前,全院还面向本科生开设有民俗学概论、神话学、民间故事研究、跨文化民俗学、北京民俗文化等选修课。硕士研究生课程包括4门学位专业课:民间文艺学、民俗学原理、中外民间文学学术史、民间文学田野作业,以及5门专业方向课,包括神话学、民间叙事学、跨文化民间文学与民俗学、当代世界民俗学导论、民俗文化学。博士生的学位基础课(方法课)有民间文学的理论与方法。这些课程中,很多都是设置多年的经典基础课,当然也有不少是适应新的学科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开设的新课程,如跨文化民俗学、当代世界民俗学导论等。2016年,面对学生中不断高涨的对非遗的兴趣,由赖彦彬博士开设了“文化遗产民俗学”,对被纳入非遗和文化遗产名录的民俗进行介绍,并探讨其保护和发展之路。2018年,由笔者设计的本科生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经学校批准被纳入北师大的课程体系中。与传统的民间文学类课程不同,该课程尤其强调实践性,注重将课堂上的理论学习与课下的田野实践密切结合,包括组织学生考察非遗传承人的传承现场以及非遗博物馆等。
    但另一方面,在笔者看来,本阶段北师大的民俗教育又与钟敬文时代有较大的不同:受非遗保护工程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上述学院派民俗学的建设之外,本校还开展了大量以非遗保护为中心的公共民俗学(public folklore)实践。作为民俗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公共民俗学首先是指关于民俗的实践活动,即在产生民间传统的社区之内或之外的新语境中对这种传统的再现(representation)和应用,通常是通过传统承载者与民俗学者或其他文化专家的协作来完成;其次也指从学术研究的领域对这种实践所做的批评、研究与理论总结。非遗保护工程的兴起与美国公共民俗学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其相关实践工作也构成了公共民俗学的重要内容。
    下面仅以笔者所在的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为例,扼要展示其相关实践。
    近年来,本所教师从国际、国家和地方多个层面积极与相关机构合作,深度参与并推动非遗保护工作。2015-2017年间,笔者与康丽和彭牧两位教师一道,作为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查机构-中国民俗学会专家组成员,全面参与了教科文组织四类非遗项目的评审工作,受到审查机构主席的肯定。2017年,康丽和彭牧参与了中国政府向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提交的7个急需保护项目的履约报告和30个代表作名录项目现状报告的顾问和撰写工作。2019年,作为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播”的部分建设成果,“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成立,该中心以北师大民俗学专业教师和已毕业研究生为主体,联合北师大珠海校区共同建设,定位是“继承北师大民俗学优良传统和学科优势,立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需求,……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2020年,本人所提“关于创建‘北京国际非遗周’和‘北京大运河非遗之旅’的建议”得到北京市主要领导的批示。此外,民间文学研究所和非遗中心还通过为国家文旅部、北京市及其他地方政府和机构举办非遗讲座并参与其非遗评审活动、建立非遗传承基地、举办国际国内非遗学术会议、出版非遗研究丛书等多种形式,宣传非遗保护的理念和意义,从理论上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非遗保护工作的发展,并以非遗为纽带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许多活动都十分注意凸显非遗传承人的重要地位:邀请传承人参加相关的讲坛或国际国内会议甚至担任主讲,向学生、学者和一般公众展示自己的技艺、宣讲自己的观点。例如,2018年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举行的“民间艺术大师进高校工作坊”,邀请了两位皮影艺术大师作为北师大文学院的“客座教授”,在校园进行了为期7天的艺术活动,向师生和其他公众介绍皮影表演的道具、人物、皮影历史、讲述演出技巧等。2020年,非遗中心联合学校党委宣传部和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了线上的“非遗进校园”活动。笔者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提出将讲座主题以及形式确定为“口头文学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学者与传承人共谈”,讲座主讲人除笔者和中国社科院毛巧晖研究员之外,还特意邀请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八达岭长城传说”的北京市传承人池尚明老师,共同分享各自对口头文学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的见解。本次召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学科建设”国际学术论坛,也特邀了三位非遗传承人,面对国家非遗管理部门的官员和国内外学者,展示其非遗教育的实践经验,分享其对相关问题的看法——他们的声音成为论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不难发现,早期民俗学领域常见的那种用民俗来对民众施行教育的客位教育观,已为注重传承人的主体性、注重站在文化持有者的立场来理解其遗产意义的主位教育观所取代。这自然是直接受到《公约》中“以社区为中心”的非遗保护伦理的影响——按照《公约》及其衍生文件的规定,社区以及构成社区的群体和个人是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的主体,不仅应当最大限度地参与从非遗项目认定、清单编制、保护措施的规划和实施到非遗项目申请进入各类名录的整个过程,而且应当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成为所有保护措施和计划的中心,成为非遗项目列入名录之后的受益方,但同时,这一变化也与世界民俗学领域近半个世纪以来从关注集体性到更加关注个人及其能动性的转向密切相关。
    除上述工作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也在近两年间备受关注。在此且举一例。2019年夏秋,在高精尖学科建设需求的直接促动下,民间文学所开始了设置非遗本科专业的探索,并初步设计出完整的本科培养方案。当年12月,在文学院召开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化与人才培养”为主题的会议。会上,学者们对于非遗工作能否成为非遗学科,非遗学与民俗学的关系,是否适合在本科阶段设置非遗专业等,各抒己见,甚至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其中,负责设计该本科培养方案的彭牧认为:大多数国内外高校设置的相关学科名称为“遗产研究”,其概念融合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设置也多基于历史学、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等学科基础,理论和实践兼具,因此,如果要设置非遗本科专业,应该考虑三个重要问题:(1)非遗专业应该偏理论还是偏实践,还是二者融合?如何实现融合?(2)在大多数高校以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等学科为基础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只用“非遗”概念,会与他们形成互补,但是如果用“文化遗产研究”的框架,将其界定为涵盖自然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农业遗产范畴,我们自身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就业是否有更大的空间?(3)由于文化遗产研究在中国专业设置目录体系中隶属于历史学,如果在文学院开设非遗专业进行本科教育,该如何厘清学科间的关系并吸收借鉴其他学科内容?同时她也介绍了初步设计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科目、学分设置等内容。刘铁梁则认为,非遗学科背景中具有的批判性已被非遗工作者抛弃,民俗学者应该回到钟敬文倡导的民俗文化学,关注民俗对于研究中国文化的意义,注重主体性的研究。在巴莫曲布嫫看来,非遗保护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项文化事业,是文化政策领域的事情,她建议以民俗学为学科基础,将专业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上,开设文化政策必修课,同时在课程模块上考虑一些非遗领域的核心问题,如性别、伦理、社区和可持续发展等。萧放指出,可以“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或“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名成立专业或系,既可继承北师大的特色学科传统,又便于完整地进行课程组合与安排,并能借此契机,做好民俗学的本科教育。
    这次会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师大积极参与并推进国家非遗保护工程的情况,也反映了目前中国民俗学界对于非遗学科化以及设置非遗本科专业的不同态度和存在的困惑。2020年,该培养方案经过修改后上报给北师大校方,由于校领导对于在本科阶段设置非遗专业有不同意见,这一方案未能在学校层面获得批准,也未能上报到教育部。2021年3月,由某音乐学院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在“艺术学”门类之“艺术学理论类”下被教育部列入本科专业目录。这一设置对于未来非遗教育和民俗教育产生的影响,尚需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