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学科性质而言,历史民族地理学研究涉及历史学、民族学(或称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地理学以及中国边疆学等学科,因而,中国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的现有成果也主要集中于这几大学科所包含的中国民族史、边疆史地研究、历史地理及民族地理学等研究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0年以来,中国民族史、边疆史地研究、历史地理、民族地理学等领域成果丰硕。可以说,这些研究为今天历史民族地理学科体系的奠定、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当然,我们也看到,在中国历史民族地理研究过程中,不少学者对于这门学科的性质与归属有着不同的看法与认识,出现了不少争论。无疑,这种争论本身即为研究深入的一种突出表现,对于中国历史民族地理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尽管关于学科定义与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对于中国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的一些核心要素,如民族起源地、民族生存环境、民族分布格局、民族迁徙及其影响等问题,学者们还是存在共识的。 历史学、民族学、地理学、边疆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反映了探索历史民族地理问题的不同视角与方法。民族史研究成果往往集中于某一民族的起源及发展演变,但其必然涉及该民族起源地的考证、民族迁徙路线、民族人口增长及分布变迁状况的研究,这些正是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边疆史地致力于特殊政治边缘地带历史地理的研究,其对于界线形成、变迁及影响因素与边疆环境问题的研究很有价值。 民族学与历史人类学注重实地调研与访问,非常关切民族识别、民族生存环境以及对于环境适应(即文化)等问题,对于历史民族地理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历史地理学(特别是历史人文地理)则将中国境内民族的历史变迁放在一个整体的框架下进行思考,其中,民族分布格局与相邻关系等往往也成为学者关心的问题。而特殊民族区域历史地理变迁又构成了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本文中,笔者试图整理70年来中国学术界在历史民族地理方面的突出成就,总结中国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的进展,力图反映不同学科成就对于历史民族地理发展的重要影响,为今后中国历史民族地理的发展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借鉴。 一、改革开放前历史民族地理在相关学科中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以及整个20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历史民族地理问题的研究工作主要由一些业已成名的史学专家担纲。学者们受到新的社会体制与社会意识形态的鼓励,发表了一批学术积淀深厚、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著述。不少著述日后成为相关方面研究的经典及必备参考书。 吕振羽《中国民族简史》是国内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民族史的专著。在“问题的提起”一节中,他率先提出民族问题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阶段要解决的主要国内问题之一。而要解决民族问题,就必须运用马克思的科学观念作指导。由此,他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中国各民族(主要包括汉、满、蒙、回、藏、维、苗等民族)的形成、发展与历史演变及截至1947年时各民族状况。当时,历史时期中国少数民族问题的研究是学者们积极开展的领域。如蒙文通的《周秦少数民族研究》,根据现存古文献,将周秦时期居于今陕甘地区的诸少数民族迁徙活动进行了系统勾勒,是较早研究历史民族人口地理与少数民族移民史的专著。余元盦的《内蒙古历史概要》,则回溯了蒙古高原的历史变迁,介绍了历史时期蒙古草原上诸民族活动与蒙古族的形成、演变及王朝的建立。此外,冯承钧《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论著汇辑》、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岺仲勉《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江应梁《明代云南的土官与土司》等著作,均代表了这一时期历史民族地理相关问题研究的最高水平。 今天民族的发展状况,是历史时期民族发展的客观结果。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今天民族的发展状况,是研究历史民族地理问题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与民族团结,保存珍贵的民族文化遗存,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前期,中国学术界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参加调查的学者与工作人员前后达1000余人,涉及全国16个省区,调查范围包括所有已知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通过调查积累的文字资料总量上亿字。调查的初步成果即60年代初期完成的、内部发行的“民族问题三套丛书”,包括各个民族自治地方概况、各少数民族简史与简志。改革开放后,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民族问题五套丛书”,即“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据统计,自1979年到1991年的12年间,收入五套丛书的著述共399种,印行100万余册。无疑,五套丛书是中国民族学研究史上最突出的成果之一,其广度与深度都超越了以往进行的民族调查水平,对于认识中国境内的民族类别、民族生存环境以及民族发展状况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样,其中的民族生存环境及民族人口发展等内容,也为各区域、各民族历史地理问题研究的深入奠定了重要基础。 20世纪50至60年代初期,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相呼应,学者们在与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相关的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1.南海及台湾史地研究。南海及台湾地区是中国先民很早就已活动聚居的区域。1949年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之后,南海问题与台湾问题相交织,形成了复杂的南部海疆局势。中国学者通过缜密研究并发表相关成果,表达了中国知识界对海疆问题、台湾问题的关注与看法,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与学术意义。如鞠继武《祖国的南海诸岛》、王斤役《唐代以来西沙群岛已经是中国的领土》、朱偰《南沙群岛与东、西、中沙群岛一向是中国的领土》等,以及朱宏富等的《台湾》、吴壮达《台湾的开发》、朱偰《中国人民开发台湾反抗侵略斗争史略》、万克家《台湾人民斗争史略》等,这些著作都以充实的史料依据,力求复原南海地区的真实历史,展现历代中国先民在南海地区航海与生活的历史,直接而有力地回应了相关的主权问题争议,表达对于台湾主权与前途问题的担忧。 2.西藏历史地理与西南边界问题研究。西南地区民族构成复杂。新中国成立初期,西藏治理问题便成为国家面对的一大挑战。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过程中,曾邀请学者任乃强绘制《西藏地形图》,以协助解放军全面了解西藏交通及地理状况。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十分关注西藏历史与地理问题的梳理与探讨。如李有义《西藏的封建制度》一文,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来思考西藏的历史问题。蔡美彪《西藏问题的过去与现在》一文,旨在向学术界和社会大众揭示西藏历史的真相。此外,《唐朝是否征服过吐蕃》《关于吐蕃国家时期的社会性质问题》《中央政府管理西藏地方的制度的发展》《关于西藏史实问题的几个问题之商榷》《元朝中央政府是怎样管理西藏地方的》等文,都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王忠的《新唐书吐蕃传笺证》一书,则是当时西藏历史研究的力作,受到学界的推重。 20世纪60至70年代,中国与中南半岛地区的边界争议与边界斗争,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西南民族地区相关问题的研究。内部印行的《藏族简史》《藏族简志》等书,内容翔实,图表丰富,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都十分显著。内部印行的王森《关于西藏佛教史的十篇资料》,对于西藏佛教史以及藏学研究的诸多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地探讨,也是此间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后更名为《西藏佛教发展史略》,成为一代经典。 3.马长寿的历史民族研究。20世纪60至70年代,特别需要提及的是马长寿教授的中国民族史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之前,他以一己之力先后推出《突厥人与突厥汗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南诏国内的部族组成和奴隶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北狄与匈奴》(三联书店,1962年)、《乌桓与鲜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等多部著作。改革开放后,经过整理出版的民族史著作遗稿又有《氐与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中华书局,1985年)、《彝族古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等。这些著作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学术观念先进,史料功夫扎实,考证严谨,结论公允,开启了当代民族学界的族别史与区域民族史方向,具有学术“范式”意义。 然而,由于20世纪60至70年代极“左”思潮的干扰,历史民族地理相关学科的研究陷于低潮。不过,此间边疆史地研究者开始致力于国内外边疆问题资料的整理、翻译与研究,陆续引介了国外一些高质量的汉学与关于中国边疆及民族史地情况的学术著作,大大开拓了学者们的眼界,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相当的基础。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的主要进展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界迎来了社会科学发展的春天。中国民族史研究飞速发展,推出了大量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论著。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被认为进入了“中国边疆研究第三次高潮”。历史地理在新时期同样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历史地理学者对历史民族地理问题有了更多的关注。 中国民族史、边疆史地、历史地理等相关研究领域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的进步。 (一)中国民族史中的民族地理问题研究 1.通代研究与断代研究中关于民族变迁的整体性与阶段性问题 无论是通代研究还是断代研究,民族史研究者都极其注重民族变迁之总体趋势以及阶段性特征。就民族发展而言,地理因素的影响是基本的,也是长远的。长时段的变化往往反映出地理影响。在现代学术观念下,地理是解读社会的工具,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因此,民族变迁的整体性趋势与区域性特征都是分析地理影响的重要方面,也是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的重要课题。 改革开放后,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江应梁主编《中国民族史》(上、中、下,民族出版社,1990年)与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三部通代民族史著作,展示出中国民族变迁的阶段性特征及区域影响,可以说代表了21世纪之前中国民族史学的研究水平。翁书强调各个时期民族间关系的演变,将中国民族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段,每一时段均为一个统一时代的结束,这种分期从整体上把握了中国民族史的演变过程以及阶段性差异。江书是新中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民族史,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史学界丰富的研究成果。王书分为八编,包括中华民族的起源,华夏及华夷五方格局的形成(先秦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南北民族融合(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的兴盛与祖国统一的加强(隋唐时期),契丹、女真等族建立的政权(辽金时期),蒙古族统一全国(元朝),满族统一全国(清朝)等,别出心裁,独辟蹊径,将民族的发展与政权的演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注重民族演变中不同地域与地理结构之影响,富有新意。 最近20余年来,中国民族史研究涉及范围广泛,成就依旧令人瞩目。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开始推出的“中国历代民族史丛书”是其代表。这套丛书包括田继周《先秦民族史》和《秦汉民族史》、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史》、卢勋等《隋唐民族史》、陈佳华等《宋辽金时期民族史》、罗贤佑《元代民族史》、杨绍猷《明代民族史》与杨学琛《清代民族史》。这些著作撰写全面系统,分析细致入微,资料翔实,开创了断代民族史研究的新局面。然而,单纯以王朝为分期依据,不可避免会存在不少研究的“盲区”与遗憾,难以系统地展现各个民族发展的历史,同时也很难体现出地理结构与不同地域环境的长期作用。 南京大学蒙元史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等单位是断代民族史研究重镇。前者注重蒙古史及边疆民族史,以韩儒林为代表,长期致力于蒙古及元朝历史地理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影响的学术论著,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研究人才。后者侧重于清代研究,既注重历史资料的整理,又有创新性的研究思维,对清代民族发展与疆域形成等诸多问题有着十分深入的工作。 2.族别史、区域性民族史以及民族区域研究 历史时期一个民族的起源、迁移与变迁,本身是一种历时性的地理现象。区域民族史与族别史研究不仅涉及民族形成的区域环境问题,而且也包括各个民族为适应环境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即文化传统与文化适应)。因此,区域民族史与族别史的研究成果与历史民族地理问题研究关系密切,甚至某种程度上是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学者在族别史与区域民族史研究方面硕果累累。古代民族史方面,主要有陈国强等《百越民族史》、林幹《匈奴通史》与《东胡史》《突厥史》、杨圣敏《回纥史》、薛宗正《突厥史》、周伟洲《敕勒与柔然》与《吐谷浑史》《汉赵国史》、杨铭《氐族史》、张正明《契丹史略》、王承明《渤海简史》、吴天墀《西夏史稿》、孙进己等著《女真史》、白翠琴《瓦剌史》等。当代民族史方面,主要有方国瑜《彝族史稿》、江应梁《傣族史》、郭大烈《纳西族史》、伍新福《苗族史》、冉光荣等《羌族史》、吴永章《瑶族史》《黎族史》、蒋炳钊《畲族史稿》、张声震等《壮族通史》、王辅仁等《藏族史要》、贺灵等《锡伯族史》、李燕光等《满族通史》、刘志霄《维吾尔族历史》(上编、中编)、徐杰舜《汉民族发展史》,等等。这些著作代表了中国民族史学界的研究水平,反映了民族史学界与人类学界的研究方向,推动了中国民族史研究的不断发展。 区域性民族史研究,主要成果有: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与《云南民族史》、王文光《中国南方民族史》、谷口房男《华南民族史研究》、吴永章《湖北民族史》与《中南民族关系史》、周春元等《贵州古代民族史》、周伟洲《西北民族史研究》、高路加《中国北方民族史》、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傅朗云等《东北民族史略》、干志耿等《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张雄《中南民族史》、游俊和李汉林《湖南少数民族史》、管维良《重庆民族史》等。这些著作大多能够对特定区域内各民族分布与迁徙状况、民族构成差异、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于民族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 历史时期存在的某些特殊民族区域也受到研究者关注,西南地区的“苗疆”即是例子。陆韧、凌永忠视苗疆为一种特殊政区,对其政区、管理体制、经济发展分别进行研究。林芊则从历史地理视角出发,以贵州省制的建设与清代苗疆的开辟为线索讨论清水江流域的社会历史发展。 可以说,中国民族史研究对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理因素越来越重视,这为中国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的深入与拓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与契机。 (二)边疆史地方面的研究 广义的“边疆”研究,既包括历史时期中国境内各个民族政权的边界问题,也包括今天中国的边疆问题,与民族存在不可分割之关系。边疆问题不是简单的划界,边疆也不是线性界线,而是涉及广大的区域,其形成与演变都有着深刻的历史地理背景,均是历时性的地理现象。因此,边疆史地的研究进展某种程度上亦反映着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进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边疆史地的研究成绩卓著。以疆域通史为例,就有《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国古代疆域史》(三卷)《中国近代边界史》《中国近现代疆域问题研究》《鼎定国疆: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边界问题研究》等著作推出。其中,吕一燃主编的《中国近代边界史》,聚焦近代中国边界变化最剧烈的时期,系统展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国边界变化的全过程,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兼具。马大正总主编的“中国边疆通史丛书”,包括《北疆通史》《东北通史》《西藏通史》《西域通史》《西南通史》和《中国海疆通史》,是近百年以来边疆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体现了当代中国边疆史研究的最新成就。 清代开始,西北史地研究颇受学者重视。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史地研究成果频出。新疆地区一直是西北史地研究的热点区域。20世纪80年代初,继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推出《新疆简史》三册后,新疆及西北地区通史体研究著作不断涌现,重要者有《新疆通史》《西北通史》《新疆史鉴》《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新疆史纲》等。其他类型的重要学术专著还有《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学》《绝域与绝学:清代中叶西北史地学研究》《中国西北边疆》《近代以来中国西北边疆安全问题研究》《中国历史地图集·南宋、元时期西北边疆图幅地理考释》《西北边疆历史地理概论》等。这些著作或从学术史角度,或从国家边疆安全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或从边疆历史地理学科角度,拓宽与加深了相关问题的认知。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研究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建立了不少藏学机构,同时刊行多种藏学杂志,形成了藏学研究高潮,目前已成为一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西藏历史民族地理方面的重要著作有《清代藏事辑要》《清代驻藏大臣制度的建立与沿革》《藏族史料集》《清实录藏族史料》《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西藏社会历史藏文档案资料译文集》等。最近立项的、由孙宏年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西藏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工作,极有可能形成当代西藏历史地理研究的一个总结性成果。 内蒙古地区东西跨度较大,存在明显的自然地理差异,历史上匈奴、鲜卑、蒙古等民族活动频繁。改革开放以来,相关成果同样丰硕。重要者有《清代蒙古史》《中国北部边疆史研究》《古代中国的北部边疆》《北疆通史》《内蒙古通史》《蒙古民族通史》(5卷)《北部边疆民族史研究》等。其中,曹永年主编的《内蒙古通史》内容充实,编撰体例新颖,是北部边疆研究的最新成果。义都合西格主编的《蒙古民族通史》(5卷)也是这一领域的代表性著作。 东北边疆史地研究以跨境民族问题及跨境政权历史研究为特色,尤以高句丽史与渤海国史的研究成绩突出。重要著述有《中国高句丽史》《〈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研究》《靺鞨、渤海与周边国家、部族关系史研究》《高句丽移民研究》《高句丽碑刻资料汇编》《中国东北的渤海国与东北亚》《渤海国史》《渤海国历史文化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资料来源多样,内容不拘一格,结论具有可靠性、合理性。 (三)历史民族地理研究 狭义的历史民族地理为历史人文地理的重要分支,而历史地理学者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民族地理问题。顾颉刚、谭其骧、史念海等老一辈历史地理学者在历史上的民族与民族地理问题研究方面卓有成就。谭其骧很早便对历史民族产生兴趣,发表了多篇富有创见性的民族史论文。其《自汉至唐海南岛历史政治地理——附论梁隋间高凉洗夫人功业及隋唐高凉冯氏地方势力》一文,极大地推进了海南岛民族史及历史地理的研究。他主编的八卷本《中国历史地图集》,涉及自先秦至清代的多民族分布及演变情况,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的重要成果。史念海特别注重突出历史民族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地位,不但发表了一系列历史民族地理研究论文,而且所著《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一书开创性地专辟“历史民族地理”一章,分别叙述先秦时期华族与非华族的杂居、华族居住地区的扩展及其间杂居的族类、瀚海南北的游牧族类、陇山以西青藏高原和天山南北的族类、居住于东北的族类、西南地区族类的分布及其发展等,共计近10万言,可谓21世纪前篇幅最大的明确以“历史民族地理”为题的专门论著。 西南地区历史时期民族构成复杂,历史民族地理问题研究颇受学界注意。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在系统考释西南地区的政区变迁情况时,也对相关的民族分布情况十分用力。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一书,通过全面考订西南地区历史地理的诸多问题,在民族类别及分布、区域演变等方面新见迭出。 民族迁移是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历史时期的民族迁移对于今天中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民族迁移历史的研究得到学者的高度重视。鲜卑西迁运动是中国古代民族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周伟洲《魏晋十六国时期鲜卑族向西北地区的迁徙及其分布》一文,通过梳理与探讨鲜卑族的西迁运动及建立政权的历程,展现出民族迁徙的宏阔面貌与重要意义。管彦波《民族大迁徙的地理环境因素研究——以中国古代民族迁徙为考察的重点》一文,从宏观层面总结出影响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迁徙的地理因素,指出地理环境变迁为民族迁移的潜在动力,而游牧民族的周期性南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进程。葛剑雄主编的《中国移民史》(六卷本,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虽然不是专门的民族迁徙史,但其十分重视各民族的迁徙活动及其对中国历史变迁的影响研究。如第二卷《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列“少数民族的内徙与西迁”“少数民族的进一步内迁”两章,第三卷《隋唐五代时期》第二章至第六章的核心内容就是“周边民族的内迁”,第四章“辽宋金元时期”同样将各民族的迁徙活动进行综合考察等。可以说,该书是系统研究民族迁徙问题的最重要成果,将历史时期中国民族迁移问题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新水平。 历史民族地理专题研究又可以分为整体性的与区域性的研究。近年,整体性的研究著作有安介生《历史民族地理》(上、下册)。该书在多年的教学与研究积累基础上,充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全面梳理基础史料,力求从历史地理学的专业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民族发展史。首先,作者强调每一时段的历史民族分布格局及其变化。民族分布格局的时代特征及其变化,也是研究中国历史所必需的宏观视角。其次,作者极其重视利用中国传统沿革地理的卓越成就,并以之作为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的基础与结构。同时,作者致力于挖掘与整理历史时期民族人口资料,注重历代政区变化与民族人口的密切对应关系。最后,作者将民族迁徙作为改变民族分布结构及影响中国历史变化的重要力量,对迁徙地、迁徙路线、迁入地以及文化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第一册“民族图组”(见表1),是当代中国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的最新重要成果。该图组共绘制出30幅历史时期民族分布与迁徙的地图,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一直到中华民国时期。负责绘制的人员有任一飞、卢勋、方素梅、杨保隆、管彦波、葛剑雄等。这既是多年来中国民族史学界有关民族地理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也填补了学术界的空白,推动了中国民族史学与民族地理学的发展。不过,与纷繁复杂的民族变迁相对照,这些图幅不仅显得数量不多,内容也相对单薄,有待于将来的加强与完善。 表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民族图组”目录详表
近年来,区域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郭声波《彝族地区历史地理研究:以唐代乌蛮等族羁縻州为中心》一书,是彝族地区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力作。冯季昌、郑川水《东北历史民族地理》一书,全面梳理了东北地区各民族建置沿革、分布与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等。张勇《历史时期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研究》一书,系统探讨历史时期西南区域民族地理观念的发展、变化。郑维宽《广西历史民族地理》一书,对历史时期广西境内各民族分布与变迁、地理环境等进行了整体纵向与横向的分析。朱圣钟《族群空间与地域环境:中国古代巴人的历史地理与生态人类学考察》一书,试图用新的学科视角,来探索古代巴人所生活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地理变迁状况。杨林军《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地理研究》一书,把民族语言、文字与丰富的田野考察资料结合起来,为单一民族的历史地理问题研究提供了参考。朱继平《从淮夷族群到编户齐民——周代淮水流域族群冲突的地理学考察》一书,利用考古资料、古文字资料以及传统文献,对淮水流域族群内涵、政治地理分野、族群冲突及融合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考订。 三、未来展望 从学科发展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与中国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相关的学科都经历了曲折与复杂的发展历程,阶段性特征非常明显。20世纪50年代可称之为转型与初步活跃期,60至70年代可以说是相对停滞及异动时期。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进入全面思想解放与发展时期,中国民族史、边疆史地与历史地理研究无论在学术队伍、学术机构,还是研究内容与成果数量上,都取得了相当重要的成绩。进入21世纪之后,这方面的相关研究仍然方兴未艾,兴盛依旧。 回溯70年来的学科发展,我们对于中国学界取得的卓越成绩深感骄傲与自豪,也对于未来学科发展充满期待。广义的历史民族地理研究成果体现于多学科领域研究之中。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或专题研究的历史民族地理学,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多民族共存与区域差异性的历史观与学术观,是历史民族地理存在的基础,也是继续发展的保障。尽管历史民族地理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丰硕,但是,迄今为止,其对于整个社会及学术界的影响力却无法高估。对于中国(无论历史时期还是现实)多民族共存的真实面貌,许多学者似乎并没有娴熟地运用于研究与分析之中;论及具体问题之时,仅将汉族历史作为中国历史的情况并不少见;只将内地平原地区作为所谓“中国”的表达也常常出现。因此,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耐心,去纠正片面的民族观与学术观。 其次,新时代的研究者既要重视某一民族发展的历时性研究,也要注意特定时段各民族共存状况的深入探讨,长时段、全域性的学术视角是十分必要的。既要重视不同时段民族发展的差异性,也要重视地理环境与地理结构的不同与长期作用。这也是新时代对于历史民族地理研究提出的要求。 第三,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学术研究取向,新时代学者应该致力于开拓创新。为了适应新时期学术发展要求以及符合现代学术研究旨趣,历史民族地理研究者应加强民族地域史、生活史与环境史的研究。跨境民族问题、历史时期地域环境影响问题、民族日常生活史问题等已引起研究者的高度兴趣,也符合现代学术发展潮流。 第四,中国学术界很早就有“左图右史”的学术传统,研究者在地图及示意图的使用上应下较大的工夫。此外,历史时期边疆历史地图绘制、民族历史地图等的编绘工作、边疆及少数民族历史图志的利用等,应成为边疆史地与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项目(CHGIS)在历史时期民族地理信息整理、展示与研究方面也是大有可为的。 最后,历史民族地理涉及众多学科及领域,研究者需要具备广阔的学术视野、谦虚的学习精神与严谨的求真态度。中国民族史、边疆史地与历史地理的诸多优秀成果,应该成为历史民族地理发展的坚实基础与丰富养分。只有站在前人之肩膀上,坚持不懈,历史民族地理学科的发展才能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文原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0年第2期第110-119页。文中原有注释,引用请务必参考原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