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顾农:剑客·断章·素面神仙

http://www.newdu.com 2021-11-15 文汇笔会(微信公众号) 顾农 参加讨论

    关键词:顾农
    “十年磨一剑”
    “十年磨一剑”现在已近于成语,借用来形容为做成某事下了极大的工夫,付出了多年的努力。这一警句出于唐代著名诗人贾岛(779-843)的《剑客》诗: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剑客是武艺高强、喜欢打抱不平的好汉,可以为无端受了很大委屈的不幸者两肋插刀。而贾岛是个文人,一度出家当和尚,还俗以后做过小官,他的长项是写诗,以苦吟著称,拔剑而起,非其所长。所以这首诗写得不大合理。一条好汉花多年工夫一直在那里磨他的剑,这还能干出多少壮举来?即使本来是个英雄,十年置身边缘,恐怕不免已被江湖淘汰,像一位佳人在闺中黯然老去、一位明星彻底过气一样。
    当然,“磨剑”可以理解为比喻或象征,“十年”则是运用艺术上的夸张;但是考虑到诗的题目是“剑客”,则这些解释和辩护就难以成立了。
    只有甩开原诗,断章取义地单独拿出“十年磨一剑”这一句来,运用到其他地方去,才有意思。例如说科学研究要狠下工夫,要长期奋斗,这话才是生动有力的。换言之,“十年磨一剑”可以活用为名句,而贾岛的《剑客》却说不上名篇,因为这四句诗不大合理,夸张失去了节制。
    贾岛之苦吟往往狠下工夫于个别句子,而对总体的艺术构思却比较忽略——这相当于只重视战术,而不大关心战役和战略——未免落入第二义,所以充其量也只能算诗人中的“名家”,而远非“大家”。
    《断章》之妙
    现代诗人卞之琳(1910-2000)有一首传诵甚广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寥寥四句,揭破了两条人间的秘密。前一条说,你看风景,而别人却以你之看风景为风景。明清之际的大作家张岱(1597-1680)早已说穿了这样一层意思,他在《陶庵梦忆》中写道:“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那些在西湖上看风景的人们,正是张岱眼中的风景。张岱将那些人分为五类,一一看之。现在节假日到风景名胜之处去玩,看到的大抵是更多的人。人山人海,看得你汗流浃背,甚至头昏眼花。这时解除疲劳的办法,就是默诵《断章》。
    更精彩的是后一条。明月照高楼,有人关注此楼,并非为明月,而在窗后的伊人。单是明月有什么意思?进而言之,单是梦见那伊人又有什么意思!梦中的情人无非相当于似近而远的美景,乃是一种看上去很美的装饰。或者也可以说,装饰乃是人生的一种安慰。但安慰剂也要算是药,并非假冒伪劣的坏东西。
    这一层意思,中国古代的诗文中似乎未尝提到,《断章》发人深省的高妙之处其在于此乎。
    “素面”神仙
    在手机和电脑里常常看到有人发布某某演员、主持人的素颜照片,不知来自何处,其相关的议论大抵感慨于她们一旦不去涂脂抹粉,就同先前看到的形象大不相同云云。
    这其实是理所当然的,不然化妆师这一行就不必存在了。“天生丽质”总不免是很少数。经过人工改造,提高档次而能成为美人的,已经要算是高人。
    根据文学艺术作品里的描写和表现,天上的女神全都是颜值极高、光彩夺目的,她们化妆不化妆?没有看到过什么研究成果,根据一首宋词看去,她们根本不找这种麻烦。这首词就是南宋刘克庄(1187-1269)的《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濛濛。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农历的五月十五,天气已经比较热了。据刘克庄说,这凉风是他偶尔摇动月宫里那株桂花树引起的。词人在那里又会见了嫦娥本人,发现她完全是“素面”的女神,根本不搽粉不画眉的(“素面原无粉黛”)。
    刘说很有道理。从许多小说戏剧看去,神仙世界丰富纷繁,虽多有各路尊神,但从未出现过什么化妆之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