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红色资源密集区与民族聚集区往往高度重合,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有一半以上经过民族地区,为民族地区留下了一张宝贵的长征红色文化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对照全面富裕的目标要求,民族地区进一步致富基础相对薄弱。长征是当代中国人的记忆丰碑,为中华儿女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长征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将为民族地区共富路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激发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推进民族地区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民族地区要实现共同富裕,有必要将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民生优势,统筹推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立足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在推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与传承红色基因中进一步扎实推进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用活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引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取得新成就。长征红色文化主题资源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促进红色血脉代代相传,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将长征红色文化发展成优势特色产业,因村制宜,结合民族特色,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并将其融入到整个乡村产业链中,带动当地其他产业发展,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格局。高质量推动民族地区农业转型,形成以生态、农牧业、长征红色文化为核心要素,促进相关绿色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开辟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的发展路径,进一步开发农业的生活、生态功能,搞活农村经济,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全面振兴,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加农民幸福指数。民族地区形成于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资源比较多,仅川滇黔境内就接近1000处,这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新时代走好共同富裕道路的资源供给。四川作为红军长征一、二、四三大主力都经过的省份,为更好推动红色基因传承创新,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在高标准建设长征文化公园的进程中,重点推进了飞夺泸定桥、红军过雪山草地等长征革命历史步道示范段,以及泸州市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阿坝州红军长征遗址等长征文化线路展示利用示范段建设,还加强了革命文物与文化旅游融合,打造了“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在这项工程的实施进程中,通过“长征+”带动了沿线人口的聚集、加速了乡村产业融合、为当地老百姓增加了新的就业岗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新动力。 用活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赋能民族地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指出,要对长征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教育培训工程,推进标志性项目建设。该项目的建设是国家、社会各方力量的汇聚,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必将持续推进民族地区城乡区域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协调均衡发展。民族地区在以长征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绿色为底色的发展路径下,结合民族文化,打造“红+绿”双色产业融合发展,激发长征红色文化资源的“乘数效应”,带动农业转型,单纯农业向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转型,实现生产生活方式向自然友好型转型,从而促进民族农村地区与外界社会的交往交流,助推“走出去”与“引进来”全方位结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实现城乡有效循环。民族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生态就是资源和财富,民族地区有必要坚持“尊重自然,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坚持“两山”理论落地生根,在长征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中,项目的引进必将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产业融合,促进城乡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促进生态环境、红色文化产业及县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2021年2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贵州作为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活动时间最长、活动区域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之一,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为契机,依托丰厚的长征红色文化资源的系列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项目带动贵州绿色资源与红色资源的有机融合,深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以长征红色文化为载体,以弘扬长征精神为契机,将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各民族地区的红色题材故事,融入民族特色的民歌、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表现力和旅游内涵,打造出数个年接待游客量超百万的红色景区,使其逐渐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引擎。例如,遵义会议纪念馆、娄山关景区、苟坝会议会址、习水土城古镇、大乌江景区、四渡赤水纪念馆等,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有效激发了社会多方参与,推动了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促进了民族地区城乡共建共治共享协同融合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当地百姓实现就近就业,吃上了旅游饭,通过红色文化育人,绿色发展富民,走出了一条“长征文化+生态产业”的特色共富之路。 用活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汲取精神财富。共同富裕不仅是指人民在物质层面上的富裕,也是指人民在精神层面上的富足。只有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共同得到满足,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共同实现,才能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长征精神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伟大精神,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体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将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革命风范,都无不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品格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民族地区大力发展长征红色文化资源要有效地保护、传承、体验、创新长征精神,使革命文化大力弘扬,红色故事广为传诵,红色旅游成为时尚,红色传统焕发时代光芒,人们在感悟革命历史中接受精神洗礼、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进力量。长征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宝贵财富,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讲述了“共产党人就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留下半条给老百姓”的感人故事,同时也是军民鱼水情、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缩影。民族地区要讲活红色故事、深挖故事背后无声的力量,发挥民族地区长征红色文化资源在增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精神动力作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传承好红色基因,实现民族地区精神富裕与物质富裕比翼齐飞。 红军长征是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的重要阶段,在民族地区存留的大量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见证着中国红军用智慧与信念所创造的长征历史,展现着不畏艰难、用理想和勇气谱写人类史诗的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民族地区是革命火种的播撒地,是人民英雄为人民幸福而拼搏的奋斗地。民族地区以长征为主题的红色资源,是具有人类文明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线路和民族文化遗产。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发出时代号召“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长征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红色血脉的传承工作,民族地区要深入挖掘长征红色文化资源内涵,大力发展长征红色文化主题资源产业,这不仅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地区抓住契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进一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