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张筠英:与康桥“道别”

http://www.newdu.com 2022-05-10 北京晚报 张筠英 参加讨论

    当我初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我便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是“再别”康桥呢?既然是“再别”,那就一定有第一次告别吧。
    我赶忙翻开徐志摩的诗选寻找答案,找到了——《康桥再会吧》,这是徐志摩在1922年回国前夕写下的。在这首诗里,他感叹“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康桥!山中有黄金,天上有明星”“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在结尾他还说:“我此去虽归乡土,而临行怫怫,转若离家赴远……我今去了,记好明春新杨梅上市时节,盼望我含笑归来,再见吧,我爱的康桥。”
    一首《康桥再会吧》,充分说明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感情是那么深、那么真,他将康桥视作自己生命里的一部分,难舍难分。
    然而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的表达就不那么直白了,语言是轻柔的,形式是精巧的;虚实交替描绘出的画面,既优美又与内心相通,微妙之处,沁人心脾。正因如此,有许多人都喜欢朗诵这首诗。《再别康桥》共有七节,每节四行,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好像自己时而在康河荡漾,时而在岸边漫步。在对剑桥的美好回忆里,夹杂着离别的伤感与不能放歌的苦恼……
    《再别康桥》那种柔情蜜意的基调,读者是极易感受到的,这得益于徐志摩高超的表达技巧与细腻充实的情感。与此同时,这也导致朗诵时很难找到爆发点与激情点,进而显得平淡、拖沓,在语调和语势上缺乏变化。
    这首诗的开头部分,描绘的都是夕阳下的景物,绵软而舒缓,夹杂着淡淡的哀愁。但到第四节的转折点,就不光是美丽和温柔了,开始有了伤感,伴随幻梦的破灭。第六节作为整首诗的高潮,尽管是沉默的表达,其中积蓄的离别时的惆怅已汹涌澎湃。“但我不能放歌”这一句,我觉得可以发泄一下,这是矛盾的一个集中点——我想“这样”但又不能“这样”,这带着失望、近乎是绝望的句子,要用激情的语调才能表达出来。而后,转到压抑的第七节,与第一节首尾呼应。
    《再别康桥》这首诗不仅打动了无数中国读者,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为了充分理解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各国专家学者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认知,我请法国汉斯大学的张葵教授向我讲述了徐志摩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情况,并由她代请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俄语、日语、英语的语言专家,用各自语言朗诵“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一节。这段珍贵的记录不仅收入《世纪诗人——徐志摩》的专辑,还作为诗朗诵表演时的结尾部分巧妙出现,在场观众反响强烈。为了强调徐志摩的诗不仅在过去,而且在当下和未来都有深沉的力量与隽永的魅力,我还尝试在多语种朗诵后加入男声齐诵、女声齐诵、少年儿童齐诵等多种呈现形式。
    张葵教授和我说:“剑桥大学里有一块白色大理石的诗碑,上面用中文刻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诗句,大理石是特地从北京找来的……”她的话,使我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中国诗人徐志摩以及《再别康桥》这首诗的国际影响力。
    徐志摩曾说:“我们这辈子,认真说,能认识几个人?能认识几个地方?我们都是太匆忙,太没有单独的机会。说实话我连我的本乡都没有什么了解,康桥,我要算有交情的……”正因如此,借《再别康桥》这首诗,他把自己生命里最美好的一段回忆留在了康桥,并与康桥做了一个正式的道别。这里面有幸福、有甜蜜、有伤感、有惆怅,复杂的情绪相互交织,令人回味无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